书城亲子家教三字经的教育智慧
8811300000025

第25章 《三字经》选编(20)

③老庄:《老子》和《庄子》。《老子》,相传李耳所撰。李耳,字聃,世称老子。春秋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东)人。做过周朝看守藏室的史官,后来隐居不仕。主张清静无为,是道家的始祖。今本《老子》书中,记有战国以来的事物,不可能出自老子之手,大概当时老子思想只有流传,尚未成书,到战国时,才由后人写定传世。

《庄子》,庄周所作。庄周,字子休,战国蒙城(今河南省商丘县南)人,曾做过蒙地管理漆园的官。家贫,但不好名利。他的思想,主张以无用为用,以逍遥为乐,齐是非生死,而保养性命之真。受老子学说影响而不为其学所限,与老子同是道家最重要的人物。根据《汉书?艺文志》,《庄子》原有五十二篇,今本为晋郭象所编,三十三篇,分为内篇七篇,外第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大致来说,内篇是庄子自著,外篇、杂篇则由后人增益而成。全书多采重言(假托古人的话)或寓言的方式来说理,对后世的哲学及文学影响很大。

【解说】

诸子书籍繁多,有诸子百家之称,其中最荀子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新绛)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

《荀子》共三十二篇,其中《大略》《宥坐》等最后六篇疑为弟子所记。《荀子》一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思想性,是先秦哲学思想的总结和发展。

扬雄

扬雄(前58年—公元18年),一作“杨雄”,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西汉学者、辞赋家、语言学家。字子云。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提出以“玄”作为宇宙万物根源之学说,批判老庄“绝仁弃义”观点,而重视儒家的学说,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法言?修事》)。曾著《方言》,叙述西汉时代各地方言,为研究古代语言的重要资料。

重要的有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及庄子。荀子,名卿,字况,战国时赵国人,著《荀子》一书,主张“性恶”说,认为人性中存有贪婪好利等弊端,故特别注重礼节和教学,希望透过教育的手段来引导改善,“劝学篇”尤其有名。

扬子即扬雄,汉朝成都人,著有《太玄经》《法言》二书,《太玄经》是参照《易经》而作。文中子姓王名通,著有《元经》《中说》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