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引动着数百名百姓前来围观,但这个闷葫芦使看热闹的人们都感到新奇。这样的摆设是什么意思?与招用志士有什么关系?一连三天,还没有人猜中。到了第四天,来了一位浓眉大眼、虎背熊腰的黑汉。只见他雄赳赳大步跨到台前,用眼扫视了台上的东西之后,就伸手将那盆清水泼翻在地,接着拿起火石火刀燃着火绳,然后从容不迫地将油灯点亮,守在两旁的卫兵看得清楚,急忙入内向郑成功禀报。郑成功满心欢喜,连说:“快请这位壮士进来相见。
“请问:黑汉是怎样猜中郑成功的哑谜的?
52.郑板桥猜谜破案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当知县时,曾遇到这样一个案子:
商人李乙带了一百两银子搭麻三的船去外地贩货,不料半夜发觉银两不翼而飞。由于船未曾靠过岸,李乙便认定是麻三所偷,但麻三死不承认。天一亮李乙就扯住麻三吵吵嚷嚷地上岸打官司。知县郑板桥曾闻麻三有偷鸡摸狗的前科,听了李乙的申诉,心中已知大半,便一拍惊堂木,要麻三从实招来。但麻三仍矢口否认。捉贼须捉赃,郑板桥即派差役上船搜赃,岂料一无所获。赃物藏匿何处?郑板桥一时感到棘手。
正在犯难之际,忽有一位秀才模样的人上堂呈献一幅国画,请郑板桥指正,并称:“不才昨晚赏景,兴来涂鸦一幅,供大人使用,不知能否解燃眉之急?”来人话中有话,郑板桥忙打开画细看起来。只见一画上除了一株被大风刮得摇摇欲倒的树外,别无它物,郑板桥初觉纳闷,继而一想,脸上露出微笑。原来,此画是助他破案呢!在画的启发下,郑板桥很快查出赃物,使麻三哑口无言,乖乖服罪。
请问:秀才的画是如何启示郑板桥的?
53.包公巧断案
从前,某乡一财主,有一子名薛补成,六七岁时,家人就把他送进学堂攻读。由于他整天不务正业,虽说在学堂里混了十多个年头,但是文法一窍不通,成了远近有名的浪荡公子。
一次,他到邻村闲逛,看中了王老五的闺女秀娟。回来后就托亲找友,硬要人家给他提亲。
几次不成,他便依仗父亲有钱有势,和家人定下日子抢亲过门,但作贼心虚,又怕乡邻说闲话,就暗自单方写了个婚约:
薛补成娶王秀娟为妻不能毁约理自当然立此为证。
他在抢亲那天当众宣读:“薛补成娶王秀娟为妻,不能毁约,理自当然,立此为证。”以此表明他是明媒正娶。这一来王老五父女遭了劫难,呼天喊地,没甚办法,众乡邻又无可奈何。
正在这危难之际,包丞相私访民情路经这里。听到混乱之声便命随从上前问询。随从禀报后,包丞相走到近前。见到此情此景,心中早已明白了八分。于是把薛补成和王老五父女召到跟前,并让众乡邻席地而坐一起听审。包丞相又问道:“大胆奸民薛补成,你还强词夺理?
“接着,包公把薛补成的婚约内容重新念了一遍。薛补成听后哑口无言,只是叩头求饶,王家父女听了谢恩施礼;众乡邻听后惊喜地称赞道:“真不愧替百姓办事的包青天,一个标点符号断明了此案,神哪!”请问:包公是怎样念婚约的?
54.张飞解哑谜
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感于刘备的诚心诚意,答应出山,但又提出打哑谜,刘关二人不敢应答。三弟张飞怪眼圆睁吼道:“这有何难,待我去对付这牛鼻子老道。”孔明用手指天,张飞则用手指地。孔明伸出一指,张飞白了孔明一眼,用劲伸出三指。孔明伸出三指,张飞急忙伸出九指。诸葛亮满意地点点头说:“马上出山。”刘、关二兄弟想不到三弟竟有如此本领,甚是高兴。
事后,刘、关二兄问三弟:“你们对的什么哑谜?”张飞说:“他指天,是说天上雪大。我指地,是说地上路滑。他伸出一指是问我们初到寒舍吗?我怪他不知情意,伸出三指答道已是三顾茅芦。他伸出三指,意思是留我们吃饭,三人三张饼,我急忙伸出九指说,三人九张饼,这个人非常小气,在胸前划圈,说他家饼大,我指袖口赌气地说,剩下带走。”刘、关两兄听后称赞三弟真行。
后来,孔明做了军师,刘、关又对孔明提起此事,孔明把当时出的哑谜底以及如何理解张的回答做了说明。刘、关二人哈哈大笑:“原来三弟是这般学识啊?!”请问:孔明是怎样说明自己哑谜底和张飞的回答的?
55.祝枝山评文
相传,有个县太爷把祝枝山请到县衙,拿出他儿子写的一篇文章让祝枝山看,硬要他给题词。祝枝山难以推辞,就草草看了一遍,提笔写了两句唐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旁边还注了一行小字:“打两个成语。”县令的侍从们看了,七嘴八舌地恭维说:“上一句是‘有声有色’,指公子文章写得好;下一句是‘青云直上’,指公子前程无量。”县太爷听后非常高兴,忙问祝枝山对不对,祝枝山一阵大笑:“谜底我已写在令郎大作的右下角了。”说罢,扬长而去。
县太爷赶忙仔细寻找,终于在文章右下角看到八个蝇头小字,气得他半响说不出话来。
请问:祝枝山的谜底是什么?
56.秀才吟诗点佳肴
从前,微州城内有家酒店。因店小二生得聪明伶俐,讨人喜爱,所以生意十分兴隆。
一天杭州来了三位秀才,闻知此事,慕名赶来,想当场一试。几位秀才走进店堂,坐定之后,店小二早已手捧菜单在一旁侍候。三位秀才接过菜单,却不点菜,而是相视一笑,竞吟起诗来。第一位吟道:八个兄弟扛面鼓,扛到城里见岳母,岳母说我兄弟多,后面两个没算数。“第二个吟道:
乌石起厝,簸箕堵门,要开就开,不开打你的后门。
第三位吟道:
头戴尖尖帽,手执两把矛,汤朝皇帝下圣旨,赐宅一件大红袍。
店小二略一沉思,说了声:“诸位公子,请稍等候。”少顷,从后堂端出三盘热气腾腾的美味佳肴。三位秀才一见,不得不佩服这位店小二聪明过人。
请问:这三位秀才分别点的是什么菜?
57.郭沫若解古谜
凡是游过泰山的人,无不被泰山上的无数石刻所吸引,凡是欣赏石刻的人也无不为“二”两字所注目。因为众多的石刻都是在赞美着泰山风光影致,而“二”是什么意思,却令人糊涂。
1953年,一群日本学者到泰山旅游,也不明白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问中国陪同人员,亦迷而不解。后来,陪同人员回到北京,特去请教郭沫若先生。郭老沉思了片刻,在“山”两个字上各添了两笔成了“风(风),月”二字,来人仍不明白,郭老便做了解释,来人顿时叹服郭老的才干。
请问:郭老是怎样解释古谜谜底的?
58.辛弃疾猜谜拜师
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年方十岁的辛弃疾已是一个文思如星珠串天,处处耀眼的诗人。
寒冬的一个黎明,辛弃疾捧着诗卷正要吟诵,忽见不远处梅树下,有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正在练武。见他动如风,站如钉;如鸢飞,如鸟落。辛弃疾越看越入神,扑通一声跪在老者面前,要求学习武艺,以保祖国。
老人见辛弃疾满脸虔诚,笑着说:“看你手不释卷,一定读了不少名篇佳句!”说罢,挥手指着傲雪斗霜的寒梅,令其背一首诗。辛弃疾举目思忖,吟了北宋诗人王淇的七绝《梅》: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老人连连称好,答应教他武艺。辛弃疾一听,乐得直跳,忙问先该学什么?老武师避而不答,只是说:“老夫和王淇一首,听后你就知道。”说罢口占四句:
不受脂粉半点侵,穿麻吞石自甘心。只因误入少林寺,惹得拳头捶到今。
聪明的辛弃疾听罢连声称是,从此自找苦吃,锤炼筋骨,终于练得体魄强壮,一人敌百。后来,在老武师的精心指教下,辛弃疾学得十八般武艺,成了一名文武双全的抗金将领。
请问:老者诗谜是告诉辛弃疾要怎样做的?
59.郑板桥以谜戏盐商
相传,江苏扬州有个盐商,此人为富不仁,经常仗势欺人。这年适逢盐商六十大寿,这个不通文墨而极喜附庸风雅的盐商,托人重金央求郑板桥为他写幅字祝寿。郑板桥早闻其人猥琐龌龊,本不愿写。可他转念一想,何不借此机会将盐商戏弄一番?因此,他便挥毫写了十六字的长幅:图君之像,写君之灵。禽中之凤,兽中之麟。
长幅出语不凡,盐商看了自然满意,并命人在寿诞之日,将其高县于寿堂,以示风雅。席间,正当众人都夸这条长幅时,其中一文人却对大家说:“这长幅内藏有他意”。众人再细看时,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
请问:郑板桥的诗谜底是怎样戏弄盐商的?
60.郭沫若的空信谜
1963年,山东郓城县城关医院改建时,特地给我国文学大师郭沫若去了一封信,内容是恳求大师为医院题写院名。不久,医院就收到了大师的回信,院里人员奔走相告,争相传递,当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将信封拆开,在场的人都不禁为之一愣,原来信封内容空空如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人们为此议论纷纷,猜测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