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嘉诚敢想敢干的超人胆识
8818800000021

第21章 敢赢:摸准套路,到处皆活路(2)

卖“橙”成功了,它的成功是和黄历史上最重要的一笔交易。这引起了海内外市场的特大轰动,也同时引来无数人的极度羡慕,他们都想知道李嘉诚的成功秘诀在哪里。

李嘉诚说,电讯业务是未来集团业务发展的重点,他已知道和黄未来五年要做什么。做生意的期限是五年、十年,而不是一年、两年。

可见,着眼于未来,善于把握形势是和黄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李嘉诚的长远目光和正确策略为长和(长实、和黄)指明了航向。

和黄集团从事电讯事业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它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其中也经历了不少的曲折和艰难。

在投资英国电讯市场初期,由于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曾受到海内外证券业的不断批评。即使是经营Orange,也是历经数年奋斗才有今天的结果。

但是不管经历多大的困难,李嘉诚都凭着他对未来趋势的正确分析与把握,绝不轻言放弃。

就在市场普遍对该项业务不看好的时候,他曾经亲自出面澄清了市场上有关它的一切传言,表示将继续支持和黄在英国的电讯事业。

果然不出李嘉诚所料,仅仅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和黄集团便从“橙”身上取得了惊人的回报。

在不断扩大企业经营规模的过程中,李嘉诚的财富像滚雪球一般急速增长,名望不断上升,如日中天。

李嘉诚为什么能使企业得到如此迅猛的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发展机遇及其选择、企业实力的增长、投资策略的制定,等等。但是还有两条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是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和包容字内、并吞八荒的胆识。在同等条件下,是否具备这种精神、这种胆识,是企业规模能否不断扩大的关键所在。正如李嘉诚自己所说:“虽历经坎坷,但从未徘徊不前。”

第二,是紧跟时代的脚步,实行多元化发展战略,着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当今时代已经不是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而是知识经济时代,只有不断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才能在企业发展与商业竞争中独领风骚。

悄然无声去行动

李嘉诚做大生意的能力

每个商人的套路都不一样,但都离不开隐秘的行动,这是指在没有达到商业目的时。不可泄露天机。在《三十六计》中,有“暗度陈仓”之说,它指的就是一种悄然无声的行动方式。李嘉诚对于暗渡陈仓之计,大有研究。例如,收购九龙仓是李嘉诚收购大战的第一役,在这一战役中,李嘉诚所采取的战略战术,无不可圈可点,可以讲把悄然无声的行动之妙。发挥到了极至!

九龙仓不是严格意义的仓库,而是香港最大的货运港,拥有深水码头、露天货场、货运仓库。1886年保罗?遮打牵头在九龙设立码头仓库,怡和洋行是其大股东之一。

九龙仓是怡和系的一家上市公司,它与置地公司并称为怡和的“两翼”。九龙货仓有限公司的产业包括九龙尖沙咀、新界及港岛上的大部分码头、仓库,以及酒店、大厦、有轨电车和天星小轮。历史悠久,资产雄厚,可以说,谁拥有九龙仓,谁就掌握了香港大部分的货物装卸、储运及过海轮渡。

九龙仓的母公司怡和,与和记黄埔、太古集团、会德丰并称为香港四大洋行。怡和在四大洋行坐大,怡和大班同时又兼九龙仓主席,可见九龙仓在怡和举足轻重。

李嘉诚一直以置地为竞争对手,九龙仓引起他的注意,是九龙仓的“挪窝”。

与港岛中区隔海相望的尖沙咀,日益成为香港的旅游商业区。火车总站东迁后,九龙仓把货运业务迁到葵涌和半岛西,腾出来的地皮用于发展商业大厦。

李嘉诚赞叹九龙仓的创始人以极廉的价格获得这块风水宝地,如今水涨船高,身价百倍。九龙仓先后建有海港城、海洋中心大厦等著名建筑,但在经营方式上不足称道,他们固守用自有资产兴建楼宇,只租不售,造成资金回流滞缓,使集团陷入财政危机。为解危机,大量出售债券套取现金,又使得集团债台高筑,信誉下降,股票贬值。

据周祖贵先生的文章,1977年12月中旬,敏感的财经评论家对九龙仓进行分析,以《九龙仓业务开始蜕变》为题,指出九龙仓集团如能充分利用其土地资源,未来10年可以出现年增长20%的良好势头。该评论家还预测时价13.5元的九龙仓股,将是1978年的热门股。

在九龙仓问题上,这位评论家与李嘉诚英雄所见略同,不过一个在明处,大发议论;一个在暗处,不显山不露水,埋头实干,不事声张——李嘉诚已在收购九龙仓股票。

李嘉诚曾多次设想,若他来主持九龙仓旧址地产开发,绝不至陷于如此困境。自从长江上市,李嘉诚在兴建楼宇“售”与“租”的问题上,奉行谨慎而灵活的原则。若手头资金较宽裕,或楼市不景楼价偏低,最好留作出租物业;若急需资金回流,加快建房速度,楼市景气楼价炒高,则以售楼为宜。

他看好九龙仓股票,是因为该集团不善经营造成股价偏低。精于地产股票的李嘉诚,算过一笔细帐:1977年末和1978年初,九龙仓股市价在13~14港元之间。九龙仓发行股票不到1亿股,就是它的股票总市值还不到14亿港元。九龙仓处于九龙最繁华的黄金地段,按当时同一地区官地拍卖落检价,每平方英尺、6000一7000港元计算,九龙仓股票的实际价值应为每股50港元。九龙仓旧址地盘若加以合理发展,价值更是不菲,即使以高于时价的5倍价钱买下九龙仓股也是合算的。

基于这种考虑,李嘉诚不动声色,买下约2000万股散户持有的九龙仓股。这个数目,无论对李嘉诚还是对怡和,都是一个敏感而关键的界线。李嘉诚从不打无准备仗,他通过智囊了解到,一贯被称为怡和两翼的九龙仓,与姐妹公司置地在控股结构上并非平等关系。怡和控置地,置地控九龙仓,置地拥有九龙仓不到20%的股权。

现在李嘉诚吸纳的九龙仓股,约占九龙仓总股数的20%。这意味着,目前九龙仓的最大股东将不是怡和的凯瑟克家族,而是李嘉诚。这为李嘉诚进而购得九龙仓,与怡和在股市公开较量,铺平了道路。购得九龙仓,无疑使长实的老对手置地断臂折翼。

当时,那位“料事如神”的财经评论家的宏论,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李嘉诚吸纳九龙仓股,是采取分散户头暗购的方式进行。九龙仓股成交额与日俱升,引起证券分析员的关注。嗅觉敏锐的职业炒家介入,九龙仓股便被炒高。一时间,大户小户纷纷出马,加上股市流言四起,到1978年3月,九龙仓股仿佛温度计被火一灼,急速窜到每股46元的历史最高水平。

这已和九龙仓股每股实际价值相当接近了。

这时期,李嘉诚持有的九龙仓股还不满2000万股,他不得不等股价回落,以稍低的价格将九龙仓股增至20%的水平。

入主九龙仓董事局的路程,对李嘉诚来说仍十分艰巨。

按照公司法,股东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是其控有的股份在50%以上。否则被收购方反收购,会使收购方的计划前功尽弃。现在九龙仓股票的股价已被炒高,要想增购到51%的水平,非李嘉诚的财力所能及。

九龙仓的老板已在布置反收购,到市面上高价收购散户所持的九龙仓股,以增强其对九龙仓的控股能力。

70年代初,怡和系的置地,轻而易举收购了周锡年任主席的牛奶公司。风光百多年的怡和,在当时的香港商界股市仍可翻手为云覆手雨。“置牛大战”,被行家誉为香港股市收购战的经典之作。

实力发生变化也正是在70年代,一大批华资公司上市,借助股票以小博大、以少控多的优势,当初上市公司家族的小矮人,浙渐长成小巨人。现在,这些小巨人正以咄咄逼人之势,向商界超级巨人怡和频频发起攻势。

怡和大班岂能不惊慌?今日之怡和,不似昔日之怡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数十年来,怡和对中国政府存太多的戒心,奉行“赚钱在香港,发展在海外”的政策。因海外投资战线过长,投资回报率低,给怡和背上沉重的财政包袱,将怡和逼人绝境。

现在后院起火,怡和倾资扑救——高价增购九龙仓股票,以保“江山无缺”。怡和的现金储备也不足以增购到绝对安全的水平。慌乱之中,向香港第一财团——英资汇丰银行求救。

据说汇丰大班沈弼亲自出马斡旋,奉劝李嘉诚放弃收购九龙仓。李嘉诚审时度势,认为不宜同时与怡和、汇丰树敌。日后长江的发展,还期望获得汇丰的支持。即便不从长计谋,就谈眼下,如果拂了汇丰的面子,汇丰必贷款支持怡和,收购九龙仓将会是一枕黄粱。

李嘉诚遂答应沈弼,鸣金收兵,不再收购。此时,李嘉诚已收购到近2000万股。是否是九龙仓最大股东?李嘉诚也不摸底,怡和一方未透露增购后的持股数。

这只是当时股市风传的小道新闻。事后曾有记者询问汇丰斡旋是否属实,李嘉诚与沈弼皆言称不知其事。

不过,依日后事态的发展,汇丰从侧面参与九龙仓大战,并起决定性作用,千真万确。

收购九龙仓一役,李嘉诚的可称道之处有四点:首先,他抓住了对方陷入财政危机后,为解危机大量出售债券套取现金,使得集团债台高筑、信誉下降的有利的时机;其次,李嘉诚在收购之前算了一经济笔账,对投入的资金与可以获得的利益做到了心中有数;第三,李嘉诚采取了不动声色,暗中收购的方式,令对手防不胜防,这在兵法上叫做“暗度陈仓”;第四,当九龙仓组织反收购,使得自己的收购成为不可能时,趁机卖面子给汇丰大班沈弼,从而既避免了可能造成的失败,又为以后攀结汇丰这个财神爷打下了基础。

坐在静处观人之变

李嘉诚做大生意的能力

兵法上有静动结合之计。指的是要想成事,可以坐在静处观人之变。以待摸准对方实力后再出击。在李嘉诚看来,所谓“隔岸观火”,即为以静制动之妙计,即为达到一定目的,虽然眼看着别人彼此争斗。却既不参与期间,也不加以劝阻。李嘉诚的“隔岸观火”,观的是香港电灯有限公司内部互相争斗之火,其目的是为了收购这家公司。他以静制动。收益颇大。

港灯即香港电灯有限公司,是香港十大英资上市公司之一,于1890年注册成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一直是独立的公众持股公司,股东是各英资洋行。

港灯又是香港第二大电力集团。二战之前,港灯坐大;二战后,九龙新界人口激增,工厂林立,中电后来者居上,赚得盘满钵满,还筹划向广东供电。

港灯收入稳定,加之港府正准备出台“鼓励用电的收费制”(用电量愈多愈便宜),港灯的供电量将会有大的增涨,——盈利自会递增。用电就像人要吃饭一样,经济的盛衰,都不会对电业构成太大的影响。

港灯这块大肥肉,惹人垂涎。据1981—1982年市场传,怡和、长江、佳宁等集团都有觊觎之意。

这一时期,在海外投资回报不佳的怡和系置地,卷土重来,在港大肆扩张,大掷银弹购入电话公司、港灯公司的公众股份,并以破香港开埠以来最高地价的47.5亿港元,投得中环地王,用以开发“交易广场”的浩大工程。

以退为进,避免正面交锋,是李嘉诚一贯的扩张战术。李嘉诚按兵不动,静观形势。

1982年4月,置地公司拟收购港灯的消息,已在市面悄然传开。原以为长实1佳宁会参与竞购,港灯1置地、长实、佳宁等4只股票都被炒高。4月26日周一开市,代表置地做经纪商的怕富公司,以比上周收市的5.13港元高出1港元多的价格(6.3—6.35港元一股的时价),收购了港灯股份。为避免触发全面收购,增购的股份控制在35%以下(按收购及合并委员会规定,超过35%的临界点,就必须全面收购,持股量要过50%才算收购成功),并到市场以9.40港元的价位买人1200万股港灯认股证,占认股证总发行量的20%。

置地以高出市价31%的条件,顺利完成对港灯的收购。长实与佳宁欲竞购的传闻子虚乌有。佳宁正面临危机,长实是放其一马。

置地在香港的急速扩张,耗尽其现金资源,还向银行大笔贷款,负债额高达160亿港元。

李嘉诚信心百倍,静待其变。

对于置地公司负债购买的疯狂行为,《港灯易手时移势转》一文指出:

“本来大举负债不是问题,只要地产市场尚佳,经济前景‘争气’,资本雄厚,坐拥中区地王的怕置系不愁没钱赚,可惜戴卓尔(撒切尔)夫人在北京摔一跤,摔掉了港人的信心。”

香港出现移民潮,移民连资金一道卷走,汇率大跌,港人纷纷抛港币套取外币。

雪上加霜,欧美日本经济衰退,香港工商界蒙上一层凄云寒雾。地产市场滑落,兴建的楼宇由俏转滞,地产大鳖置地如罩进铁网之中,楼宇奇货可居变成有价无市,欠银行的贷款不仅无法偿还,光利息一年就等于赔掉一座楼宇。

1983年地产全面崩溃,置地联合会陷入空前危机。1983年财政年度,置地出现13亿港元的亏损。作为怡和旗舰的置地把母公司怡和拖下泥淖,怡和在同期财政年度盈利额暴跌80%。

怡和大股东凯瑟克家族的纽璧坚黯然下台——1983年9月29日晚,纽璧坚在董事局宣布辞去这两家公司主席职务。

1984年1月1日,纽璧坚又辞去董事职务,离开他服务30年之久的怡和洋行。

“我只是一名打工者。”身任香港最显赫、最具权势的洋行大班的纽璧坚,用无比伤感的口气说。

纽璧坚对在港的英国路透社记者说:“整个形势都变了,英国准备抛弃香港,华商在70年代起就愈来愈强大。这就像当年美国扶植日本,突然一天发现,原来抱在怀里的婴儿是只老虎。人们总是揪住九龙仓不放,而不睁眼看看对手是婴儿还是老虎。如果一个人的胳膊被老虎咬往,不管这只手是在颤抖,还是在挣扎,都会被咬断或咬伤。聪明的人,是不必再计较已经失掉的手,而是考虑如何保全另一只手。

“我热爱香港,我永远热爱香港。”,纽璧坚站在怡和广场大厦顶楼,面对维多利亚港,深有感情地喃喃说道。

传媒对纽璧坚的话进行揣测,认为他对凯瑟克家族心怀不满。九龙仓和置地被称为怡和的双翼,在纽璧坚主政时失去一翼。现在,另一翼能否保全呢?现在西门?凯瑟克接任怡和置地大班,他是否又比纽璧坚高明?

纽璧坚无疑是大股东与管理层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纽璧坚在离港之前,反复强调他“热爱香港”。有人估计,纽璧坚说的是实话,怡和系大举进军海外,是凯瑟克家族一贯的主张,作为薪金主政者的纽璧坚,只是秉其旨意执行罢了。怡和集团在港实力锐减,是海外投资不顺的结果。

在以上过程中,李嘉诚只是密切关注整个事态的发展,没有作任何实质性的行动,确实精明。

首先,面对置地似乎是失去理智的收购,如果李嘉诚迎其锋与之碰硬,一来未必能胜,二来即使能胜,也会元气大伤,还很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做的是蚀本生意。李嘉诚说过:“收购不像买古董,不是非买不可。”足见李嘉诚十分冷静而理智。

其次,李嘉诚认为置地不惜重金,四处出击,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或者碰到外界一些因素影响,置地就可能不攻自乱。到那时,再从置地手中夺过港灯,易如反掌,或者正是置地求之不得,变成帮助置地的事。

这种“隔岸观火”的做法,不失为坐收渔利的一个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