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嘉诚敢想敢干的超人胆识
8818800000025

第25章 敢拼:发现自己与人较量的硬功(1)

商人之间总存在明暗较量,不敢拼者必败。李嘉诚与人较量,有各种硬功,一则善于推销自己,二则善于融资发展。这些本领,使得他总是处于上风,容易得手,获得利润。

操纵推销自己的方圆

李嘉诚做大生意的能力

与人较量的功夫。实则是一个推销自己的过程。在李嘉诚看来。推销自己靠实力。没有实力的商人。总是想办法强化自己的实力;有实力的商人。则善于在关键时刻爆发出赶超对手的雄心。当然,这些雄心不是想到哪就到哪。而是要靠决策来完成的。在商务决策中。一个重要方面是事业发展决策。当事业开创并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之后,是满足现状,还是永不自满,不断把事业做大?怎样才能使事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走向辉煌?李嘉诚认为应当具有敢拼的精神。才能做大经商局面。

如果可能,谁不愿使事业不断发展壮大、谁甘心老守田园呢?可是真正的问题却是:怎样才能做到“稳健中寻求发展,发展中不忘稳健”?

显然,这不仅是每一个干事业的人都会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而且是对每一个干事业的人的严峻考验。

李嘉诚是一个伟大的实业家,他以5万港元起家,如滚雪球一般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直至建立起遍及亚、美、欧三个大陆的庞大的商业帝国,其举手投足已经足以影响全球。那么,他是怎样一步步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的呢?

正如其白手起家,办起自己的工厂一样,他不断扩大企业规模的轨迹,也有着巨大的普遍意义,值得大多数人学习和效法。

塑胶花的成功,坚定了他建立伟业的雄心。当然,他也不会草率摈弃塑胶业。在其后10余年间,他在塑胶领域继续处于领先地位,为他开创新事业积累了数以千万元资金。

李嘉诚不是好高鹜远之人,他总是脚踏实地,向既定的目标迈进。他亦不会鲁莽行事,每一个重大举措,都要经过长时期的深思熟虑、周密调查——除非时机不待人的非常时期。

1958年,李嘉诚在繁盛的工业区——北角购地兴建二座12层的工业大厦。1960年,他又在新兴工业区——港岛东北角的柴湾兴建工业大厦,两座大厦的面积,共计12万平方英尺。

当时,地产业已经开始实行按揭销售,这种办法使那些没有多少资金的百姓也买得起楼,所以楼宇销售很是兴旺,而李嘉诚宁愿盖楼收租,取得经常性稳定收入。

但是,李嘉诚决不是谨小慎微,一个魄力不足的人,到了资金充足、形势看好的时候,他不但敢于冒险,而且一鸣惊人,一飞冲天。

1969年10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联合国大会上公开表示:愿与中共谈判。1971年1月,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华。同年7月,尼克松派基辛格博士访华,与周恩来、毛泽东会面。

这表明,中国将会与美国消除敌对状态,将会有限度地打开国门,香港的转口贸易地位将会进一步加强。香港经济界恢复了对香港前途的信心,百业转旺,对楼宇的需求激增。

1971年,内地文革大动乱基本停息。

国际大环境和中国内地大环境;为香港经济的腾飞带来了宽松的政治气候,从70年代起,香港经济由工业化阶段,转人多元化经济阶段。

1971年6月,李嘉诚成立长江地产有限公司,集中物力财力精力发展房地产业。

在第一次公司高层会议上,李嘉诚踌躇满志地提出:要以置地公司为奋斗目标,不仅要学习置地的成功经验,还要超过置地的规模。

香港置地有限公司,是1889年由英商保罗?遮打与怡和洋行杰姆?凯瑟克合资创办的,当时注册资本为500万港元为全港最大的公司。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置地跻身全球三大地产公司之列,在香港处绝对霸主地位。除地产外,置地还兼营酒店餐饮、食品销售,业务基地以香港为重点,辐射亚太14个国家和地区。

李嘉诚话音甫落,股东响起一片嘘声,李嘉诚手下的部门领导则脸呈疑虑。其中一位站起来质疑:“与置地等地产公司比,长江还只能算小型公司,能竞争得过地产巨无霸(置地)吗?”

“能!”李嘉诚充满自信说道:“世界上任何一家大型公司,都是由小到大,从弱到强。赫赫大名的遮打爵士由英国初来香港,只是个默默无闻的贫寒之士,他靠勤勉、精明和机遇,发达成巨富,创九龙仓(九龙仓)、建置地、办港灯(香港电灯公司)。我们做任何事,都应有一番雄心大志,立下远大目标,才有压力和动力。

“当然,目前长江的实力,远不可与置地同日而语,但我们可以先学习置地的经营经验,置地能迄立半个多世纪不倒,得益于它的以收租物业为主、发展物业为次的方针。置地不求近利,注重长期投资。今后长江,也将以收租物业为主。

“置地的基地在中区,中区的物业已发展到极限,寸金难得寸土,而是寸土尺金。长江的资金储备,自然还不敢到中区去拓展,但我们可以到发展前景大、地价处较低水平的市区边缘和新兴市镇去拓展。待资金雄厚了,再与置地正面交锋。

“记得先父身前曾与我谈久盛必衰的道理,我常常以此话去验证世间发生的事,多有验证。久居香港地产巨无霸的置地,近10年来,发展业绩并非尽如人意,势头远不及地产后起之秀太古洋行。我们长江,草创时寄人篱下栖身,连借来的资金合计才5万元。物业从无到有,达35万平方(英)尺。现在我们集中发展房地产,增长速度将会更快。因此,超越置地,是完全有可能的。”

李嘉诚并非夜郎自大,说大话空话。他有的放矢,把置地当成靶子,在心理上先把置地“吃”透。

然而,李嘉诚这席有理有据的话,并未使在座的各位全然信服。长江和置地,两者悬殊委实太大了,李嘉诚要实现其目标,除非真有“超人”的本领。

对不了解李嘉诚的人来说,他提出赶超置地的口号,只能说他勇气可嘉。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李嘉诚这一口号,绝非异想天开。

在关键时刻把自己推销出去

李嘉诚做大生意的能力

成功者都必须学会推销自己。如果现在你仍然不太相信“自己推销自己”的原理,请向那些事业有成的人打听一下,看看他们有什么想法。你一旦问清楚了。就一定要开始实行“自己推销自己”这个好主意了。设法提高你的思考能力,思考你面对的重要的人生课题。李嘉诚逐步认识到,推销的实质是推销自我,只有将自己成功地推销给别人,别人才能由人及物。乐于购买你的产品。所以一个优秀的推销员在推销产品时,首先要注意推销自己。能把自己推销给别人。推销就成功了一半。

李嘉诚十分注意自我包装,他认为产品需要包装,推销产品的人就更需要包装了。推销员的包装不仅包括衣着打扮,更重要的是在言谈举止中体现出来的内在修养。他为自己定下的标准是要具有绅士风度。

因此,尽管李嘉诚收入不高,家庭负担沉重,而且他还怀有大抱负,想攒钱办大事,但他仍然十分注意自己的仪表修饰。他的服装虽然并非名牌,但相当整洁。

他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简单而又全面的衡量标准,那就是要给任何人都留下好印象。

在推销过程中,李嘉诚注意有意识地去结交朋友;他经常在拜访一个客户时,先不谈生意,而是建立友谊。他认为,只要友谊长在,生意自然不成问题。

另外,李嘉诚结交朋友,并不全以客户为选择标准。他认为,某人今天成不了客户,或许将来会是客户;某人自己做不了客户,可能会引荐其他的客户;即使促成不了生意,帮忙出出点子,叙叙友情,也是一件好事。

有道是:“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李嘉诚广博的学识、诚恳的态度,塑造了他那种独特的魅力。因此,人们十分乐意与他交朋友。无论什么时候,李嘉诚的周围总会有一帮朋友为他出谋划策。

有了朋友的帮衬,李嘉诚在推销这一行,更是如鱼得水。李嘉诚曾说:“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较难,让生意跑来找你,你就容易做。”

如何让生意跑来找你呢?当然得靠朋友。如何交朋友呢?关键要注意信誉,处理好利益问题。

李嘉诚认为,善待他人,利益均沾是生意场上交朋友的前提,诚实和信誉是交朋友的保证。后来的李嘉诚在生意场上的朋友,多如繁星,几乎每个与他有一面之交的人,都会成为他的朋友。

正如在积累财富上创造了奇迹一样,李嘉诚的人缘之佳在险恶的商场同样创造了奇迹。李嘉诚在生意场上只有对手而没有敌人,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对待工作,李嘉诚总是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的诚意,从而给老板、同事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也是他推销自己的一种方法。

由于李嘉诚的推销业绩不凡,已在同事中有了一定的影响,他们无不对这位聪明的少年刮目相看。因此,知难而退的同事们公推李嘉诚出马。李嘉诚不愿放弃这一难得的自我挑的机会,毅然应允。

李嘉诚并没有急于去见那位老板,而是找机会与旅馆的一个职员套近乎。没多久,他与那位职员拉上了关系,很快便和他像老朋友一样。通过这位职员,他得知了一些有关这家旅馆老板的情况。其中有一件事引起了李嘉诚的特别注意。

原来,这位老板中年得子,将儿子像宝贝一样。现在旅馆开张在即,千头万绪,而他儿子却整天缠着要去看赛马。他根本抽不出时间满足儿子这一愿望。

这位职员本是把这件事当作趣闻来提起的。然而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李嘉诚听到这件事,便感觉他已经找到了突破口。

于是,李嘉诚让这个职员牵线,自掏腰包带老板的儿子去快活谷马场看赛马。在跑马场上,老板的儿子兴高采烈,十分快活,回家后仍兴奋地向父母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李嘉诚此举令旅馆老板十分感动,他一时不知如何答谢才好。在李嘉诚的劝说下,最终同意从李嘉诚手中买下了380只铁桶。

这次行动,使李嘉诚成为五金厂的一等“英雄”。

善动脑筋、善作变通是一个优秀推销员的必备素质。李嘉诚在这方面显示出了突出的天分。

李嘉诚所用的这种小手腕,显得有点狡猾,狡猾是一个贬义词,不过他做的是一件利人利己的事,而不是损人利己,因此,恐怕只能用聪明来形容。他的聪明之处在于,通过对客户有益的行动,表达了自己愿意与之做生意的诚意,这比纯粹用语言表达,要有效得多。

机动灵活而始终体现一个“诚”字,这就是李嘉诚推销自我的方法。

强化自己的融资能力

李嘉诚做大生意的能力

融资问题无论对于叱咤商场的大企业家。还是对于刚刚起步的小企业主。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白手起家和扩大企业规模的过程中。这一点体现得尤其明显。李嘉诚无法忘记他在创业之初,其塑胶厂资金紧张几乎倒闭的经历,也同样无法忘记事业发达之后在融资方面经他帮了大忙的银行和股民。可以说。善于筹集足够的资金,是李嘉诚作为一个超级企业家的重要秘诀。体现了他超强的融资能力,证明他是一个敢拼的好手。

经商需要巧策,即需要巧妙运作资本的能力。说到资本运作,不能不首先谈到融资;说到资本运作能力,也不能不首先谈到融资能力。因为有了钱才谈得到投资,才谈得到资本运作。

现代资本运营理论认为,评价一位现代企业家的能力,不仅要看他拥有多少财富,还要看他能调动多少财富作为资本。因为在资金回报率同等的情况下,一个企业家能够调动的财富越多,他所得到的资金回报也就越多。

早在为适应北美市场需要,扩大塑胶花生产规模的时候,李嘉诚就为所缺少必要的资金而深感苦恼。他说:“我深刻感受到:资金,它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生命的泉。”尽管李嘉诚通过到亲友中集资招股,解决了租赁厂房,添置设备的燃眉之急,但是从这时开始,他就为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而寻找突破口。

他赴意大利考察塑胶花时,深深体会到了西方企业管理的先进经验,更对欧洲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觉得股份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这种企业组织方式不仅不用承担无限责任,而且能较快地筹集到大批资本。对于想扩大规模,而又缺少资金的企业更为有利。

于是,李嘉诚看准蓬勃发展的地产高潮后,一方面在现有的地盘上大兴土木,楼宇未等建成就有用户上门求租,获得租金后,又继续投入兴建楼宇,另一方面根据企业的发展规模申请上市,成为公众性的股份有限公司,以期利用股市大规模筹集社会游散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