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办企业重要的是审时度势。五金厂要取得发展,有两条路可选择。一是转行做前景看好的行业;二是调整产品门类,尽量避免与塑胶制品冲突,占领塑胶制品不能替代的空档。
李嘉诚继续分析,塑胶制品用途虽然广泛,但要它代替金属制品却又是万万不可能的。所以金属制品依然有许多可发展的空档,重新开发新的金属制品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五金厂老板在李嘉诚走后,并没有听从李嘉诚的建议,仍然坚持生产铁桶。结果,不久后,危机果然降临,五金厂很快便奄奄一息,濒临倒闭了。
李嘉诚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当他获知此一不幸之后,马上专程赶往五金厂找到老板,他劝老板立即停止生产镀锌铁桶,而转为生产系列铁锁。
原来,李嘉城一直在关注着五金厂的前途。一来他要证实自己的眼光是否正确;二来他深知五金厂对自己不薄,自己跳了槽,心中总有一股歉疚之情,总想找机会报答。
因此,他经常抽空了解五金制品的市场行情。经过一番调查分析之后,他发现还没有哪一家五金厂专门生产铁锁,不存在其他行业的竞争。
李嘉诚坚信:生产铁锁稳保红火。
李嘉诚进一步指出,为了保证稳步领先,还应制定计划,开发系列铁锁。否则,只要一发现有利可图,其他五金厂就会跟风而上,竞争会很激烈。只有永远先人一步推出新产品,才能稳操胜券。
这一次,五金厂老板对李嘉诚言听计从,马上根据李嘉诚的建议组织人力开发系列铁锁。一年后,危机重重的五金厂果然焕发了勃勃生机,盈利丰厚。
这虽然与整个行业的变化形势有关,但李嘉诚的一番忠告可以说起到了关键作用。
后来,五金厂老板再次见到李嘉诚后,欣喜地说:“阿诚,你在我厂里时,我就看出你是个不寻常的后生仔,你将来准会干出大事业!”
李嘉诚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感激之心的人,他感恩的对象甚至包括他所雇佣的工人。
北角的长江大厦是李嘉诚拥有的第一幢工业大厦,是他赢得“塑胶花大王”的老根据地。
他在地产与股市两行玩得顺风顺水后,人们都以为他早放弃了塑胶业。一次,香江才女林燕妮准备开办广告公司,四处寻找办公地点,跑到长江大厦看楼时,发现李嘉诚竟然还在生产塑胶花,不禁暗暗惊讶,且大惑不解。
众所周知,这时的塑胶花早就过了黄金时代,根本无钱可嫌。长江实业此时的盈利已十分可观,就算塑胶花有微薄小利,对长江实业来说,增之不见多,减之不见少,并没什么大的关系。
尽管如此,长江实业仍在维持小额的塑胶花生产。对此,林燕妮思之再三,终于明白了李嘉诚的用心,“不外是顾念着老员工,给他们一点生计”。
为此,林燕妮在一篇文章中写道:长江大厦租出后,塑胶花厂停工了。不过,老员工仍得以被安排在大厦里干管理事宜。对老员工,他是很念旧的。”
林燕妮的看法很有道理,李嘉诚确实很念旧,对那些帮他打过天下的老员工们感恩不尽。
一次,有人问李嘉诚为什么还背着老员工这个包袱。李嘉诚说:“一家企业就像一个家庭,他们是企业的功臣,理应得到这样的待遇。觋在他们老了,作为晚辈,我们就该负起照顾他们的义务。”
那人赞叹道:“李先生的精神确实难能可贵,在当今香港,不少老板待员工老了便一脚踢开,你却不同。这批员工,过去靠你的厂生活,现在厂没有了,你仍把他们包下来。”
李嘉诚急忙解释道:“千万不能这么说,老板养活员工,是旧式老板的观点。现代企业的观念应该是员工养活老板、养活公司。”
商人皆为利来,其最终日的都是为赚钱。商人不是慈善家,工厂没有效益,关闭是无可厚非的。都说商场是无情的,但李嘉诚却能化无情为有情,上演了一幕幕动人的人情戏。
李嘉诚“是员工养活老板、养活公司”的观念符合现代人的管理思想,值得我们深思,能给我们许多启迪。
确实,如果没有广大员工的卖力苦干,无论多么有本事的老板也是孤掌难鸣,成不了气候。
相反,企业富有凝聚力,员工精诚团结,愿意为老板奋斗出力,这个企业就必定大有前途。
李嘉诚在谈到员工与公司的关系时说: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大企业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一个员工都是家庭的一分子。
“员工是替公司赚钱的,是对公司有贡献的人……
“我一向这样想:虽然老板受到的压力较大,但是做老板所赚的,已经多过员工很多,所以我事事总不忘提醒自己,要多为员工考虑,让他们得到应得的利益。”
也许有人会用“冠冕堂皇”一词形容李嘉诚这番话,并认为他这么说不过是在收买人心。其实,我们可以不必管他怎么说,只看他怎么做。他为老员工安排出路,总是实实在在的事。不管他这么做是真心实意,还是收买人心,都对他的事业有事实上的好处,使别人真心实意地跟着他干。
一般的老板,只想利用员工,并不愿为员工利益着想,一有不利,就把员工当包袱甩。这样,员工就不敢将日后的前途托付给老板;心心念念想为自己谋出路,有力也不愿使出来。这样对谁有利呢?不过是一损俱损罢了!
李嘉诚的感恩之心使他发自内心地与人为善,也给他得到了人们的无限信赖,更为他后来的生意带来了丰厚的报偿。
区分友情与商战,就可以不受伤害
李嘉诚做大生意的能力
如果不牵扯到利益,人与人之间容易保持友情。但存在利益,就难上加难了。中国人由于长久以来生活在相当封闭的环境中,加上传统文化有着世俗化的方面,人情观念相当严重。这种观念与现代商业观念极不协调,因而成了影响和阻碍正常经商业竞争的因素。李嘉诚认为。两个朋友之间做生意,往往有话埋在心里。谁也不提钱。可是最终又不能不谈钱,结果不是生意做不成,就是朋友关系破裂。又如朋友间发生了商业竞争,往往把友情与正常竞争混杂不清,同样是要么退出竞争。要么朋友成了敌人。
众所周知,李嘉诚和李兆基是相即不离的高尔夫球友,是“高球四大天王”中的两个,经常来俱乐部玩球,几乎形影不离。就算是所谓的商场朋友,这样多年之后,彼此间的交情也非泛泛。
但是,就是这两个朋友之间,却展开过几乎是你死我活的商业竞争。
是所谓“商场无父子”吗?又是又不是。
说不是,是因为所谓“商场无父子”,是指那种为了利益六亲不认、为富不仁的行为,这种行为从来为人们所不齿;而说又是,是因为他们在商言商,把感情珍藏深埋于心底。他们的用意,是即不让铜臭玷污了友情,又不让友情影响了生意。
香港楼市的涨幅,远远高于物价的平均涨势。香港各业,形成千军万马“攀楼”的汪洋之势。财大气粗的新手的加人,使竞争激烈的楼市竞争愈加激烈。
报章杂志、电视广播,各发展商和代理商的广告争奇斗艳。触目皆是,充耳便闻。现在广告又纷纷走出境外,在他国异地大做特做,以招揽境外的买家。
“看楼团”风起云涌,有冷气专车接送,还提供免费饮料午餐;所瞬的楼宇自然在新界,有不少“闲情者”借此作“一日游”,这项“亏本”项目,各商家仍乐此不疲。一位地产经纪一语道破天机:“只要有一个买家,全团费用就足可捞回。”楼市看好,一团岂止一个买家?
传统的屋村现场广告,均是大幅宣传画和霓虹灯等。李嘉诚别出心裁,在天水围的嘉湖山庄放激光广告。两个大型激光发射器,安装在第一楼屋顶,人夜便发射出多组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激光,甚为壮观。
据市场“宝牙宝齿”传:“因为嘉湖山庄楼盘难出手,数月前(1994年初),大老板李嘉诚急谋对策,请来风水先生看风水,着李嘉诚花几十万来安装这个设备,便可将空盘脱手。于是李超人照办如仪,街坊也乐得晚晚有免费Show(激光)看看。”
但据圈内人讲,李超人此举纯属商业目的,李氏的“超人心智”才会有如此“超人绝招”。
李嘉诚的楼宇单位,一部分由公司售房部直接发售,一部分派给多家代理商包销。一处屋村就有若干代理商,李嘉诚多管齐下,售楼风头之劲,一时无两。
“吉屋白蜡烛”事件,使得楼市大赢家李嘉诚满脸“黑糊糊”。
时间发生在1994年金秋,地点是风水尤佳的海怡半岛屋村。李嘉诚兴建的住宅楼字信誉良好,看楼者众,自在常理之中。然而,当买家去参观吉屋(香港称空屋为吉屋,含吉祥之意),突见吉屋里燃有几支白蜡烛,顿时吓得魂飞魄散,疑神疑鬼。香港人迷信,联想起死人丧礼之白蜡烛,吉屋何有吉气?乃死屋也。
此事不止发生一次,也并非海怡半岛一处。谁碰着,谁倒楣,传媒一渲染,会吓走一批置业者。是何人所为呢?未查到肇事人。有人说是发展商,有人说是发展商委托的几家代理商。
这至少表明,同业进入恶性竞争。
南丰集团在售楼宣传上既乏新意,又缺声势。但该集团一直奉行务实的作风,楼价实惠,并充当淡市减价的急先锋,业绩不俗,令同业刮目。
淡季“跳楼价”充斥楼市,未见一个地产商跳,倒是有的“走眼”的代理商蚀了老本。到90年代,减价竞销并非淡市,旺市时仍有众多地产商采取此术,压倒对手。
1994年10间,中原地产住宅公司董事陈永杰表示,过去蓝筹发展商(注:均是进入恒指成份股的大地产公司)的竞争阵地在广告宣传,在减价促销,现在他们转移到提供的按揭方式上。他们先对抗银行自办按揭,接下是同业比拼。你七成,我就八成;你八成,我就来个九成。这样,买家所获的最优按揭,首期只付一成楼款。
这只有长实这一类的地产巨头,具备这般雄厚的实力。有的发展商,按揭比例虽不高,却在供款期限上提供优惠。
李嘉诚与同业的竞争,莫过于与大好友李兆基的对撼了。李嘉诚的长实与李兆基的恒基,在新界马鞍山均有大型商居楼盘,长实的叫海怡花园,恒基的叫新港城,两个楼盘群仅隔一条马路,二李在美丽华之役较量后,这番再次比拼。
第一回合,始于1994年底,李嘉诚先声夺人,减价推出海怡花园,短时期就卖出800余个单位,致使李兆基的新港城看客锐减。李兆基急忙还招,也来个减价售楼。
1995年夏,恒基兆业将推出第四期最后一座楼宇,李兆基精心策划,秘密筹备,准备打得对手措手不及,闹个满堂红。
7月13日,恒基宣布以先到先得方式开售248个单位,售价4100元/平方英尺,比二手价还便宜。恒基还推出九成按揭,住户只要交一成的楼价就可以入伙。更新鲜的是恒基搞幸运抽奖,1/10的中奖率,中奖者可得十足黄金。
装修示范单位,是效仿长实的一贯做法,但恒基另有创新。聘请著名设计师萧鸿生推出八款装修,可供买家任意选择,最便宜的一款仅4万多元一套单位。八款各具特色,最贵者也不至于贵到离谱,极易为买家接受并心喜。
14日恒基安排看楼。公司安排免费巴士不停往返沙田广场至新港城之间。私车瞬客,可获3小时免费泊车。看客免费享用早餐晚餐。这又是系列吸引看客的条件之一。
毋庸置疑,是日必有大批看客涌至新港城。
聪明的李嘉诚,岂会错失马鞍山看客如云的良机?他做了一个非常着数(合算)的安排。13日晚,长实从媒介获悉恒基的楼价后,马上将新港城对面的海怡花园定价电传给各传媒,每平方英尺售4040元,较新港城的平均楼价要低60元。
本来,长实还没这么快推出新楼单位,担心欲人马鞍山置业的买家会被恒基抢去大半,故在14日,火速请名师高文安设计监做示范装修单位,好赶到15日向看客开放。时间太仓促,示范单位非实楼,而是模型。
14日晚,长实董事洪小莲出席恒威25周年酒会时向记者表示:“我们的海怡花园比新港城优胜好多好多。”
一般竞争对手在公众场合,尽可避免过激语言,尤不宜直言不讳褒己贬他。《壹周刊》评议道:“这个破天荒的评论,掀开了李嘉诚和李兆基马鞍山之战序幕。”
两强对撼,在售楼现场更呈剑拔弩张之势。
长实的职员对参观示范单位的看客说:“我们(海怡)平(便宜)过对面(新港)几十蚊(元),我们也都有请设计师设计,你有没看过对面的装修同用料?我们的要贱得多。我们的设计师是高文安,没得顶(没得比),你如果看过,就知道没得比嘞,你有没看过先?”
长实的现场职员个个这般说,自然是事先同一口径。
在新港城摆档售房的经纪商,亦大肆挖苦海怡花园:“我们这里潜质一流,有八佰伴购物中心,海相连街市都没有,商场又小,+没得比。”当看客说海怡有靓景时,经纪商笑道:“论海景,马鞍山的都差,向西北;买新港的山景单位,向东南,眯仲好(岂不更好)!”
恒基造声势到16日星期天步入高潮,与新港城相连的八佰伴商场开张。看客如潮。周一起,就有买家提前排队,等周二正式发售。
长实见势不妙,又出“新招”——周一晚11时左右,就在排队候新港城发售的人龙前(已有180余人连夜排队)。这大概是同业竞争最可怕的情景——顶烂市。一时间,新港城排队的人龙缩了一截,跑掉近20人。自然到天亮和当日,有买家加人,但结果不尽如人意。据《二李决战马鞍山》一文报道:“翌日,新港城248个单位开售,恒基只派出寿号(注:凭寿号可购单位一个)逾200,反应不及嘉湖的楼宇,首天只卖出七八成单位,较预期逊色。”
单位公开发售,本是黄牛党最猖撅之时,直接置业者休想得到寿号,会被黄牛党挤出圈外,真正的买家须从黄牛党手中购买二手、甚至三手四手的寿号。
如此淡市,黄牛党叫苦不迭,内部认购的代理商怨声载道,李兆基更是有苦难言。记者采访李兆基,李氏尽可扮出轻松状,表示不会再减价与海怡相对峙:“我都平了许多啦,对面实际上还列是平几十纹一尺,只要楼盘好,买家就不会计较这几十纹。”
李兆基总算沉住气,不再与超人顶烂市。几天后,249个单位好歹推了出去。人们联想起美丽华收购战,李兆基力挫超人,胜券在握。这次马鞍山比拼,长实总算杀了一杀李兆基处处与超人争锋比肩的气焰。
价值注意的是,尽管二人在商场上彼此厮杀,毫不客气,但是并没有影响彼此间的关系,二人仍然经常形影不离,共享友情之乐。
李嘉诚与李兆基之间的竞争启示我们,朋友之间并非不能进行商业竞争,重要的是要把商业竞争与个人友情看作两友码事,彼此分开而不掺杂。
友情与竞争就好像油和水,二者是不能混在一起的,一旦混在一起,油不再纯,水也会被污染,两不相宜。如果珍视友情的话,不妨把它看作油而严密包装、高高挂起,这样才既不影响竞争,又不伤害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