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0日,我所在的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召开了年度新闻工作会议。大会交流中,我作了一个发言。题为: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创新——我们的努力、困惑与愿景。
集团编委下了个命题作文,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创新。我个人理解,这既是理念上的一种引导,也是操作层面上的一次小结,更是前进路上的一次加油。差不多在两年前,在瑞士达沃斯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电脑奇人比尔·盖茨曾经说过:随着在线视频产品的日益发展,互联网将在5年内“颠覆”电视的地位。电视正在被颠覆,所以做我们这一行的更需要创新。
我们的努力
新闻怎么创新?兄弟频道给了我们许多启发。而我们浙江经视也一直在努力。比如说,在传输手段上,我们联手联通公司开发了 3G直播技术,只要有联通信号的地方,我们就可以把它和我们的微波车捆绑实现直播,上个月绍兴火车头脱轨事故,我们用的就是这种技术,有了这项技术,我们可以把手伸得更长,我们希望早日实现直播的常态化;又比如,在浙江经视的官方网站上,我们的节目视频上载得更及时了;还比如,我们与新浪网的合作才一年半,光是播客的访问量有1100多万人次,而今年的观众嘉年华在新浪视频首页挂了一天,虽然不能统计访问人次数,但凭借新浪这棵大树,视频的影响力不可低估;还比如,为解决信息源问题,我们有了与台湾东森的合作,我们和全国多家电视台合作成立了新闻协作体,我们还购买了国际台节目;又比如,在我们的编辑室里,编辑之间的交流是随时进行的,编辑室的墙上有九台电视机。频道里这几年一直强调打开格局,我们正在努力,迪拜事件中,我们就动用了阿拉伯亚洲商务卫视的特约记者;明年我们还会在上海深圳设立演播室。格局一打开,视野更开阔。
形式是王,内容是金。刚才说的这些都是形式。事实上,无论是新媒体还是旧媒体,最重要的不觉还是内容。在同质化竞争中我们一直试图在内容上寻求突破,打造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浙江经视一直来的新闻理念是,时政新闻民生化,民生新闻公共化。这次新闻头条竞赛,我们送了三条新闻,应该说都体现了我们的诉求。“三大博物馆持续高温,浙江迎来文化狂欢”,说的是文化浙江的事,一个容易被新闻工作者忽视的热点;“美国开征反倾销税 中策员工一个也不能少”,是时政新闻,更是公共新闻,视野比较开阔;“绿城重金拿地 楼市集体疯狂”,民生与公共兼备。
更值得一提的,我们敏锐地觉察到新闻评论的力量,所以我们一方面通过“大家说吧”来构建公共话语平台,另一方面则强化评论,争当意见领袖。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记者,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话筒,我们有个栏目叫“大家说吧”,强调的是和观众的互动,学的是互联网的论坛,是电视的2.0版本。至于说评论,我们在每天的《经视新闻》中强化评论,同时更是在2009年开年推出了《新闻深呼吸》这档节目。通过一年的努力,这档节目已经实现了收视率、影响力、广告效应三丰收。有人问我,这是一档什么节目?我说是一档原创节目。它不完全是读报,它也不完全是读电视。它是脱口秀。有新闻事实,有观点引用,有对评论本身的评论。说心里话,节目风险很大。好在集团领导经常提醒,频道领导严格把关,观众非常宽容,所以走到今天。前些天有媒体采访我,问我新闻评论的标准,我说我努力去做的是:除了导向,还是善意、理性、建设性。因为善意,所以温暖;因为理性,所以共鸣;因为建设性,所以能被认同。我个人以为,内容上的这些创新,让我们和兄弟频道有了些区别,有了些差异化,也让我们在新媒体环境下多了些比拼的筹码。2010年我们和“广播城市之声”联手,推出财经新闻脱口秀HELLO MONEY!我们期望实现评论的常态化。
我们的困惑
面对新媒体,我们没有停止努力,但我们也有困惑,有时候困惑还非常强烈。困惑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人,一个是物。
先说说人这个因素。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但人恰恰又是最难激活的因素。电视新闻工作很辛苦不说,不断的重复也会让人有职业厌倦职业疲惫,有三年之痒七年之痒。所以我常和部门的同事说,新闻工作需要激情,没有激情就不适合做这个工作。非常欣慰的是,在我所在的这个团队里,这样的人还不少。前面说的文化狂欢,记者去了现场至少三次;比如开征反倾销税,记者当天就完成采访,当晚央视二套用的也是我们的节目;房产的片子,记者保存了历次拍卖的精彩,说起来就可以如数家珍。但是,不瞒大家说,当80后越来越成主力的时候,当我们马上就要迎来90后的时候,这样的人似乎越来越少。我有时候会写些新闻手记,把一天的新闻感想写出来贴在墙上。12月7日有这么一段:“萧山火灾的消息是昨天晚上11点多得知的。派谁去好呢?我纠结了很久。最终我还是没打搅各位同学,但说实在话,我一晚没睡好,我一直在和线人联系。我怕那是一场类似当年天工艺苑那样的火灾。那样的话,我将后悔不已。次日早上,火灾死灰复燃,我让最先赶到单位的张剑、张翔出发了。新闻需要激情,需要奉献,需要一些职业精神。我盼着有同学告诉我说,舒老师,下次突发,随时叫上我!”有新闻职业精神的人越多,新闻创新就越有动力,越有后劲。怎么样让更多的人更敬业更有职业精神,我们还要动更多的脑筋。
除了人的因素之外,还有物的因素,还有技术因素。你比如说,我们现在还没有巨大的资料库系统;我们还不能共享所有的节目资源;我们甚至还不能依样画葫芦照抄照搬国外的制作手段、演播室系统。
我们的愿景
博客已经落伍,“Twitter”大行其道。这是我一年前写下的一句话。当时我们第二批赴美培训人员在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接受了培训。老师给我们普及了有关“Twitter”的常识。一年后,知道“Twitter”的人很多,而且有了中国版,在中国被称作“微博客”,一句话博客。
所以要再提它,是因为“Twitter”正在成为新闻的线索来源之一。前年伦敦地铁爆炸案、去年印度孟买泰姬陵酒店发生恐怖袭击事件、今年伊朗选举,消息源首先就来自“Twitter”。正因为如此,CNN、CBS等电视媒体都在积极利用“Twitter”。一些主持人、记者也纷纷注册了“Twitter”,其粉丝群马上成了他们的“followers”(跟随者)。类似“Twitter”的新媒体还有很多。它在传播学上带来的意义是:媒体无处不在;“媒介融合”势不可挡。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创新必须加速。我们的新闻理想是:
第一,播出模式改变了。在媒体融合时代,电视台每天固定在某个时间播出而且还不断插播广告的新闻已经落伍。它最终将让位于随时可以打断的break‐ing new s;让位于随时都可以上传、可以点击的“播客”、让位于随时随地都可以收看的“手机电视”。比如说奥巴马获诺贝尔和平奖这件事,当晚美国多家电视台立即在其网站上预告:将有突出新闻播出,内容是什么什么。
第二,采编模式改变了。所有的公民都是记者,一段录音、一段录像都是新闻,而记者的采编也会更加简单,随时随地都可以完成从采到剪到传整个过程。至于说编辑,那它可以利用的真的是海量的素材。
第三,内部边界消失了。现在的格局是,电视台是电视台、广播是广播、手机是手机、网站是网站,资源、信息、人员的共享多半不是通过规则完成的,而是潜规则,如人际关系。比如说深呼吸节目现在有多家台在使用。在新媒体面前,我们应该是没有边界的,应该是共享共有共赢的一个立体平台。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如何创新?我希望我们能达到这样一个愿景:每个记者(包括每个受众记者)通过手机首先完成了广播报道;然后他又完成了电视现场报道;然后或同时这条新闻又上传到了新蓝网;然后又在报纸上看到了有关这则新闻的一个特写故事;然后这则新闻又发到了N 个手机用户;然后……一切皆有可能。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电视、播客、报纸、手机电视、网络,全部都是浙江广电的“融合产品”。
回到我一开始说的盖茨的预言,是谁“颠覆”了电视?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