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总是过多地重视孩子的生活是否优越,是不是很聪明,可是这孩子在生活中把握人生、把握环境、控制自己、掌握自己的能力往往忽略了。也就是说,按照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我们把决定一个人婚姻、工作、人际关系、事业、人生、命运的主要的那一部分忽略了。这不是很可惜吗?
由此,我以为孩子不光应当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还应当知道采取什么做法是能够成功的,对于人生是能够得到奖励的,在竞赛中是能够得分的。
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这种心理素质。
儿童情商启蒙源于家庭
如果童年时期一再重复相似的经验,将会在孩子心上烙下一生难以磨灭的情感信息,甚至因此决定一生的方向。家庭是我们学习EQ的第一所学校,在这个亲密的熔炉中,我们学到许多基本信息,诸如我们的自我观感,别人对自己的反应,如何看待自己的感觉,是否有改变的可能,如何判读别人的情绪与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等。这学习的过程不仅是透过父母对子女的管教,还包括间接观察父母的行为及彼此相处之道。有些父母天生是情感的导师,但反面教材也不少。
无数的研究显示,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对子女的情感生活有长远而深刻的影响。但直到最近才出现具体的科学证据,EQ高的父母对子女有很大的帮助。小孩子多半善于察言观色,对家庭中细微的情感动态相当敏感。夫妻的相处之道对孩子影响甚巨,父母直接对待子女的方式当然更不用说了。
华盛顿大学的卡洛·胡文(CaroleHooven)与高特曼等人曾就教养子女的方式研究夫妻的互动,发现善于处理婚姻关系的夫妻,最能够协助孩子处理情绪的起伏。
参与研究的家庭必须在孩子6岁大及10岁大的时候接受观察,观察的重点包括夫妻的交谈方式,父母教导孩子玩电玩的情形……看起来只是日常琐事,却清楚地泄露了亲子之间的情感暗流。
有些父母就像安妮与卡尔一样,都是命令的,很快失去耐性,不耐烦地提高声音,有的甚至会骂小孩子笨,其中的轻蔑与厌烦正是许多婚姻根基日益腐蚀的主因。但也有的父母极具耐心,能协助孩子用他自己的方法去学习,而不会动不动抬出父母的权威。这种亲子电玩时间简直是测量父母情感模式的温度计。
观察发现最常见的三种不良模式是:
完全忽略型。这类父母多视小孩的负面情绪为令人烦心的芝麻琐事,过一会儿就没事,却不会利用这个机会拉近亲子关系,或教导孩子处理情感的方式。
太自由任性。这类父母确实注意到孩子的感受,但又放任孩子自行处理,即使是暴力发泄也无妨。他们和第一型父母一样,很少尝试进一步教导孩子选择其他反应方式,只希望平息孩子所有的不愉快,甚至会忽略孩子不要生气或难过。
轻视型。不尊重孩子的感受,这类父母通常言词刻薄,处罚严厉。譬如说曾禁止孩子有任何愤怒的表现,丝毫发怒的迹象都会惹来责罚。如果孩子为自己辩护,父母的典型反应是:“你敢顶嘴?”但也有的父母会利用孩子情绪不佳的机会,上一节初级情绪管理的课。他们懂得重视孩子的感受,努力去了解前因后果(你生气是因为小明伤你的心吗?),进而协助孩子以适当的方式平抚情绪(“与其打小明,你何不先自己玩玩具,等心情好了再和他玩?”)。
父母亲要成为适当的情感教练,本身必须掌握基本的EQ。譬如是小孩子要学习的第一课是分辨不同的感觉。身为父亲,如果无法分辨自己的悲伤情绪,又如何教导孩子区别失落的悲伤?看一出悲剧的悲伤以及亲近的人发生不幸的悲伤。此外当然还有更进一步的课程,譬如说告诉孩子愤怒常源自被伤害的感觉。
随着孩子日渐成长,他们需要的情感教材也要跟着调整。
同情心从婴儿期就开始学习,方法是由父母做出与孩子的感受同步的反应。有些技巧可以在交友的过程中慢慢磨炼,但父母的适当引导可让孩子提早充实EQ的基本条件,包括学习认知、管理、驾驭自己的感觉,培养同情心,人际关系的处理等。
父母的引导对孩子的影响非同小可,比较处理情感较擅长及较拙劣的父母,前者的亲子关系较和谐,情感较浓,也较少摩擦。不仅如此,这些孩子也较善于处理自己的情绪,较懂得安抚自己,也较少产生负面情绪。从生理上来看,这些孩子较常能进入放松的状态,压制荷尔蒙及其他情绪激昂的生理指标都较低。这种模式如果能持续一生,对健康很有帮助。其他还有很多社会性的优点,比如这些孩子在同学之间人缘较佳。在老师眼中社交能力较优越。父母与老师都认为这些孩子较少有行为上的问题(粗鲁好斗等)。最后还有认知上的优点,就是较能集中注意力,因此学习能力较好。以IQ相当的6岁孩子做比较,父母较善于做情感引导的孩子,到三年级时数学与阅读能力都较好。这足以证明教导孩子情感技巧不仅是人生的修养,也有助于提升学习能力。洋洋洒洒罗列下来,证明有一个善于引导情感修养的父母,对孩子的帮助是全方位的。
哈佛教授罗伯特与《孩童的道德智商》
你了解孩子的道德智商吗?
他会不会考高分?他会不会进名校?他长大了会做什么?
随着孩子成长,做父母的无时不为孩子操心。但有个问题最让他们担忧:孩子长大后,会不会做个好人?
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谆谆教诲,除了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外,其实他们最基本的愿望是,希望孩子能培养正直的品格。
现在,人们除了在乎智商(IQ)外,也热烈谈论情绪智商(EQ)所能发挥的作用。当今青少年犯罪率增加,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重视“道德智商”(MQ)呢?
哈佛大学教授兼精神病专家罗伯特·科尔斯的新书《孩童的道德智商》,就从他个人养儿育女的经验,及他周围人教育孩子的心得,分享如何培养儿童道德观。
养儿育女绝对不是件有绝对答案的事,科尔斯教授提出的一些观察,也许可作为我们的参考和借鉴。
以下是书中举出的一些例子,科尔斯教授认为儿童的道德智商需从他们诞生的第一天起开始培养,认为他们会观察和模仿成人的行为。而且,我们要相信品格胜于知识。
那位小儿科医生对儿童道德智商的理解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小孩子。例如,他曾接触患上血癌而将死去的女孩担心自己会成为一个负担,增加母亲的忧愁;有一名男孩子在车祸中弄伤右手,他不仅为自己感到难过,他更为自己的父亲感到难过,因为他父亲喜欢棒球、喜欢教他打棒球。
因此,道德智商不只是背诵条规得来,我们学习怎么跟人相处、怎么对待他人时,也逐渐形成我们的道德观。这学习过程,是从我们所见所闻而记于心中,而成人的道德行为如何,小孩子是最敏锐的觉察者。
科尔斯教授本身也记述了一难忘经验,当他9岁的儿子不听父母的话,玩弄汽车房里的木工器具而弄伤自己时,科尔斯不仅为儿子的不听话感到难过,更难过的是儿子伤得不轻。科尔斯便在雨中开车奔往医院,甚至闯红灯,不断溅湿了路人。这时,他儿子指出:“爸爸,如果我们不小心,我们不但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可能还会制造更多的麻烦。”这时爸爸才意识到驾快车很可能撞到别人,但更重要的是,他意识到正在受伤的儿子也能为别人着想。
要小孩说出他们如何看待成人的道德行为,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他们确实也是我们的观察者。当我们想教导小孩时,其实有时我们也可以向他们学习。
“我们从第一天开始,就在传达信号给我们的孩子。”一个母亲在科尔斯教授的讨论会上说。
这位母亲以她姐姐梅丝的儿子为例说,这个小淘气胃口极好,他大概7个月后,喜欢喝完牛奶就丢奶瓶。听着奶瓶摔在地上的声音,他似乎很愿意这样做。
一个邻居说:“他只是在练练他的肌肉。随他吧,你应该对他这样做感到高兴。”可是梅丝说不,她不希望孩子以为自己喝完了什么,随手一丢,就可以看着别人来替他收拾残局。
梅丝没有打骂孩子,她只是确保每当孩子要喝完最后一口牛奶时,拿走奶瓶,并一边跟他说活或洗脸。渐渐地,孩子就没有再丢奶瓶了,梅丝也即时从第一天开始就教导孩子什么是该做、什么是不该做的。
梅丝让我们看到小于1岁的小孩也能调教,不然长大了更难教。如果家长过于溺爰孩子,过于纵容他们,弄巧成拙,成为爱的奴隶。
在小孩进小学前后,他们开始为这世界设想种种原因,如事情为什么和怎么发生的,及他或她应该在不同的情况怎样待人处事。这是小孩的良知开始启蒙的年龄,他们也开始建立自己的一套道德观。这时,小孩也开始建立和巩固自己的性格。
在这个阶段,许多的新知识也随着书本、音乐、美术和运动等形式,引起小孩兴趣。小朋友也开始接触与他们分享知识的老师和教练等。处于这样精力充沛的年龄的小孩,对新鲜事物甚感好奇。好奇和学习心极强,甚至令家长追不上、吃不消。但由于小孩正处于学习和启蒙的阶段,家长也应谨慎地尝试明白小孩是怎么去理解事物的。
到了青春期,青少年开始对自己有了一定的自觉,而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可是,即使他们有很多朋友,很多青少年还是感到寂寞和孤单,因他们常常觉得自己的心事、焦虑、恐惧、愿望无法与人分享。这也使得青少年较情绪化和忧郁。
因为他们也正开始思索生命意义。
作为家长,面对青少年较难以理解的举动时,不应只一律责备,而应尝试用一颗少年时的心,去理解和开导他们。因为只有有了沟通和理解,才能打开心扉,慢慢建立桥梁,将其纠正过来。
大自然赐给每个人以天才的潜能,但由于没有进行各种智力训练,每个人天才的潜能从没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并非大多数人命里注定不能成为爱因斯坦式的人物,任何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人人都是天才,至少天才身上的东西都可以在普通人身上找到萌芽。
在过去5000年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真正有资格称之为天才的还不足400人。在整个人类当中,平均每10年才出现一个多一点儿的“没有争议”的天才,这真是人类的一大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