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生活中的博弈论
8853800000039

第39章 羊能吃狼——弱者的为官智慧

关键词:三方博弈

重要概念:在一个弱者、次强者、强者的三方博弈中,如果次强者水平较高,弱者最好是挑起强者与次强者之间的争斗,自己袖手旁观坐收渔翁之利;如果次强者水平也较低,那么弱者为了争取更大的生存机会,就应当联合次强者一起对付强者。

精彩案例:官员王五的胜利 南宋灭亡

官场博弈,弱者最终占了上风的现象屡见不鲜。在一幕幕“官场现形记”中,许多弱者上演了一幕幕羊吃掉狼的好戏。实际上,这就是弱者的为官智慧之所在。

好比,在一个官圈里,有三个人格外突出,张三政绩突出,连续三年取得了政绩奖章;李四思维敏捷,公关能力强,常能处理突发事件;王五做事认真负责,能及时完成上级领导所布置的任务。这三人都深受上级领导好评,但相比而言,张三是这三个人中能力最强的,王五的能力则最弱。那么,这三人谁能最终成为赢家呢?

一次,上级政府要进行人事变动,从这三人中挑选一位提拔为当地领头人。此时,圈子里所有的同事都认为张三最有希望获得提拔,而王五希望最小。但最后的结果却大出人们意料,恰是能力被认为最差的王五当选。

原来,尽管王五相对于张三和李四来说,工作能力稍逊一筹,但其人有个最大的长处:不与人争,和颜悦色,为人低调。当张三和李四为取得领头的位置而斗得不可开交时,王五却表现得很超脱,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让两位对手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却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因此,尽管王五的工作能力和政绩并不特别出色,还是最终获得了唯一的提拔资格。如用博弈论的眼光来看待此事,那么,正是王五的这一“弱点”促成了他的成功。

这实质上就是一个博弈规则,一个人在社会上的生存机会不仅取决于其本事的大小,还要看你是否威胁到别人。中国有句俗话叫“功高震主”,一个人能力越强,成就越大,就越有可能走向悲剧结局。中国历史上皇帝之所以大肆诛杀功臣,就是因为功臣的能力和声誉威胁到了皇帝的地位,帝必欲除之而后快。现在,许多政府官员间的相互倾轧,其根源也不过如此。

反过来,如果对其他官员的利益从不构成威胁的人,自然不会是其他官员意欲除掉的对象,这样显然最安全。而能力最强、本事最大的官员,由于“树大招风”,反而最可能落得八面树敌,最终死于乱箭穿心的结局。尤其是在复杂的官场环境中,成为强者自然是每个人的追求。但之前讲过的枪战博弈的例子告诉我们,有时候,经过残酷的竞争,最后生存下来的并不是强者,反而是弱者。不过天上不会掉馅饼,弱者也要采取行动才能取得成功。那么,在现实生活中,面对激烈的官场竞争,有可能身处“弱者”地位的你,应如何运用博弈策略,使自己大获全胜呢?

首先,你要做的便是对全局作出准确的分析,清楚地了解竞争对手的实力以及自己所处的位置。假如在众多竞争对手中,你是实力最弱的一位,那么,你受到攻击的可能性也最小,此时你应该保持低姿态,坐山观虎斗。如果你不自量力,首先采取行动与最强者竞争,那么你注定会最先失败。而保持低姿态,则会让你更有机会获得最后的胜利。

此外,弱者寻找联合,也是取得最后胜利的好办法。这一点,在中国历史上,南宋联合蒙古灭金就是一个反面的例子。当时,蒙古的军事实力最强,金国次之,南宋实力最弱。本来,对于南宋来说,和金国结盟,帮助金国抵御蒙古的入侵才是上策,或者至少保持中立。但是,基于对金国灭亡北宋、俘虏徽钦二帝的仇恨,当时的南宋朝廷采取了和蒙古结盟的政策,先是糊涂地同意了蒙古王子拖雷借道宋地伐金的要求,随后又与蒙古夹击金国。但是,金国灭亡之后,同样的命运很快就轮到南宋了。1276年,南宋被蒙古灭亡。

如果南宋的当政者有战略眼光,能够不计前嫌,与世仇金国结盟,对抗最强大的敌人蒙古,也许南宋和金国都不至于那么快就灭亡。

总之,在一个弱者、次强者、强者的三方博弈中,如果次强者水平较高,弱者最好是挑起强者与次强者之间的争斗,自己袖手旁观坐收渔翁之利;如果次强者水平也较低,那么弱者为了争取更大的生存机会,就应当联合次强者一起对付强者。否则,一旦让最强者消灭了对手,那么弱者也将难以自保。尤其是在官场博弈中,我们更要清楚目前的地位,选择究竟是做一只狼,还是做一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