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美德故事丛书·职业道德故事
8858200000025

第25章 改变

一件偶然的相遇,改变了华静的一生。

那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华静从高中毕业,却在高考中名落孙山。她家在津口这个水陆交通要道,凭着她的文化水平,或者出外打工,或者在家办个工厂,搞个养殖场,准能舒舒服服过上一辈子。

那一年,华静在村办小学遇上了一对聋哑兄妹,他们正在操场上玩耍。他们的另一个妹妹在唱着歌,穿过操场,进了教室。一旁的华静发现,那对聋哑兄妹,眼中闪烁着泪花,根本不像是孩子的眼神。华静看到了聋哑人心中常人难以觉察的渴望和因为被歧视而产生的仇恨,这种眼神,让华静心头掀起了层层波澜。

华静知道,根据计划生育的政策,生了聋哑孩子,父母可以再生一个健康的孩子。像张海滨和张海霞这对聋哑兄妹,他们父母一连生了三个孩子,才得了个能开口的妹妹,便一心把第三个孩子当作了宝贝疙瘩。前边两个孩子早已不放在心上了,孩子们怎会不怨恨呢?华静还听说,在城里,遇到这种情况,有的父母怕别人知道自己有个哑孩子,竟把孩子关在家里,孩子连阳光都很少见到,一旦到了太阳光下,连路都走不稳,多么凄惨的遭遇哇!

在那一瞬间,华静心头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要让张海滨和张海霞能够听、能够说。她要用自己的努力,抚平孩子心头的创伤,改变他们不幸的命运,让他们回到有声的世界中来,成为一个正常健全的人。

不久,津口镇上就传出一条消息,华家那个丫头,好端端的事儿不干,倒在自己家里办起什么学校,收了几个哑巴,想让铁树开花,哑巴讲话。真是怪事处处有。

其实,华静收下几个孩子,办起私立聋哑康复学校,是经过了一番调查的。张海滨兄妹的爹妈说,孩子生下来原来是好好的,屋里有什么响声他们都听得见,后来生了病打了针,叫什么链霉素的,才突然变成了聋子。第一个孩子很久不会说话,他们还以为这是大贵之象,俗话不是说“大贵语迟”吗?他们后悔的是张海霞居然跟哥哥走上了同一条路,等第三个孩子出生了,他们才明白,什么针也别给孩子打,这才救了三丫头。

华静自费去了大城市,拜访了那里的聋哑儿康复中心。在那儿她知道,因为药物损害致聋致哑的孩子,其实还残存着一点点听觉,如果及早给他们戴上助听器,他们还会恢复听力,像正常孩子一样学会说话。这次拜访,极大地增加了华静的信心,她花了几百元钱给张海滨、张海霞买了两只国产助听器,回到家乡,就收了俩兄妹当学生,正式开办了自己的学校。

张家兄妹戴上老师带回的助听器,突然瞪圆了双眼,不住地朝华静打着手势。他们想不到,一向静得可怕的世界,居然充满着震撼他们心魄的种种声响。听了一会儿,兄妹俩齐齐地哇哇大哭起来。哭完一阵,又一齐指着嘴巴,呀呀地恳求着华静教他们说话。

华静想起了自己读过的书,美国聋人作家海伦,即使没有恢复听力,也能够通过口型和喉头的颤动,掌握常人的语言,张海滨兄妹为什么不能呢?他们毕竟恢复了听力呀。

华静让孩子摸着自己的喉咙,一遍又一遍纠正孩子的口型,教他们开口说话。功夫不负有心人,当两个孩子能够搂着华静的父母,不住地叫着“爷爷”、“奶奶”时,两位原本不同意女儿选择的老人,也忍不住直落泪。呀!原来改变也并不困难,其实很简单呢。

然而,接下来的工作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华静在社会的支持下,盖起了自己的康复学校,学生多起来了,困难也就更大了。她的学生,来自八个省。当一对广东农村夫妇,狠狠心把哑孩子扔给华静,拔腿便出了门,之后华静这位姑娘,既当起了老师又当了妈。她要用自己的一片爱心,去温暖由于残疾而冷冻了的小心灵,这是一种急不得、狠不得的事。无论孩子们如何反抗,她都不能骂一声、打一下。孩子们起床不肯洗脸,华静要一个个替他们洗;孩子们拉断了电灯绳,敲坏了门扣,华静要一次次把被毁坏了的设施修好,只有焐热了他们的心,孩子们才会开口说话。

付出爱心,华静收到的并不是鲜花。从她办学那天起,风言风语就始终跟着她。她走到哪里,人们总会喊:“瞧,哑巴老师来了。”好几年过去了,二十多岁挺漂亮的姑娘,居然没人上门提亲。华静的心里倒没担这份心,只是急坏了爹妈。

每天,华静依然陪着自己几十名学生,一早做起了舌操,锻炼舌头的灵活性,然后一个个教学生开口说话。整整一天,她总要说得唇干舌燥。

有一天,那对广东夫妇终于放心不下自己的孩子,千里迢迢又来到津口。刚进门,他们的孩子已经认不出自己的父母了,开口喊了声“叔叔、阿姨好!”华静理解这对父母心里的感受,马上告诉孩子:“这是你的爸爸、妈妈,快喊!”恢复了记忆的孩子大声喊着,扑进了爸爸、妈妈的怀抱。那对父母禁不住号啕痛哭,一起扑倒在地上。这时候,华静才深深感到,几年前她改变自己的生活是多么值得,要是没有那次改变,哪会有今天这些家庭的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