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饮食
8859800000013

第13章 中国菜宴文化(6)

“冰糖葫芦”是北京街头很有名的小吃。所谓冰糖葫芦,实际上和葫芦并无关系,而是一串串用竹签穿成、裹满冰糖的果子,如山里红、海棠果等。春节前后,北京街头可以见到很多这样的小贩,他们肩扛草把子,上插一串串火红娇艳、晶莹透亮的冰糖葫芦,沿街叫卖,为岁末的北京街头平添别有情趣的节日气氛。

“烤全羊”,蒙语称“昭木”、“好尼”、“日西哪”,是蒙席上的一道名菜。

色、香、味、形俱佳。做法是,选两岁左右的肥绵羊一只,用水烫去毛,开内脏,调料腌制腹腔,刷上糖色和香油,风干后放入烤炉。四五小时后可出食。色泽全红,皮酥脆,肉鲜嫩脆,香飘满室。食用时,先全盘托出,整羊卧盘中,羊脖系一红丝带,示吉利和隆重。客人看后再分割好送上桌,随带合页饼、葱段、黄酱、醋、蒜末等。

“佛跳墙”,福建的一道古典名馔。相传创始于清代光绪年间,一家老板宴请布政司官员,老板娘亲自下厨。仿照古人用酒坛煨制菜肴的方法,将鸡、鸭、火腿、猪肚、羊肉等20余种原料加工后,放入一个绍兴酒坛,制成香味醇厚的佳肴,官员吃后叫绝。这位官员回去后,也设法叫人仿制。他以海鲜、鱼翅、干贝、海米等为主要原料,减少禽肉类,加工后,口味较前更好,不油不腻,鲜美诱人。从此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有位文人当即赋诗云:“坛放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众人称好,“佛跳墙”名由此传四海。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还有许多别具特色的主食、小吃与菜肴,以上提到的只是其中的极小部分。但略述几例,也大体可有个粗浅了解。

林林总总的台湾饮食

台湾民间十分讲究饮食,日食三餐,颇有特色。粮食足,禽畜旺、渔产丰,是其饮食丰盛之基础。台湾饮食特色之一,是风味小吃多。台湾民间有夜间吃小点的风气,各城镇都有“夜市小吃”的食档和小摊的集中区。如台北市的“圆环夜市”、“华西街夜市”,基隆火车站附近的“基隆庙口夜市”,台中市的“中华路夜市”,台南市中正路“银座夜市”,高雄市的“六合夜市”等。这些夜市或以蛇店与鳖店着名,皆当场生杀蛇、鳖制成各种美食;或以面食类为特色,着名者有“三代祖传度小月担仔面”、“再发号肉粽”、“鳝鱼薏面”、芋稞、虾仁肉圊等,还有所谓的“山产店”,出售各种野味,包括穿山甲、果子狸等,可请人当场宰杀烹饪。是处食品有的十分稀奇,连油炸蟋蟀都可吃到。

特色之二是食品中米制品特别多,品种不下百十种:糕团店也特别多,各有其祖传秘法,制作“招牌糕团”。这大概与台湾盛产稻米有关。台湾的“担仔面”很有名,几乎各市镇大街小巷都可吃到,其中“度小月担仔面”

特别好吃。台南市挂“度小月”招牌的担仔面店有十几家,据说真正老牌的是中正路144号那家,招牌上书“度小月三代祖传”。度小月担仔面之制法,据称是向福建漳州师父学的,关键是煮配料有秘方,必须用砂豉子银炭文火慢慢炖,其中按秘方还加入某种海味。汤是用鱼骨与虾壳熬制,故味鲜香永,入口甘美生津。

特色之三是各城镇酒楼饭店都有专营某省风味食品者。台湾人祖籍遍及江南江北、西南西北各省。旅居台湾多年,向往家乡风味,所以台岛专营某一省风味食品的店很多。在台湾旅行,可享受到纯正的川、京、津、苏、浙、湘等菜式,以及满、蒙、回、维、藏等各族独特食品。着名酒楼菜馆有悦宾楼,专营北京风味菜肴,能供应清官肴馔、满汉全席。有苏杭小馆,经营苏杭风味菜肴,以江苏“小笼包”、杭州“片儿川”着称。有小魏川菜馆,专营川菜小吃,有“蚂蚁上树”、“豆瓣鲤鱼”、“荷叶排骨”、“怪味土鸡”

等。还有专营川菜的荣昌菜馆,有“樟茶鸡”、“四味大虾”、“宫保鱿鱼”

等。

特色之四是珍馐美味多。如台北新店溪碧潭香鱼就是很有特色的一种。

碧潭是台北市郊新店溪的一处深水湾,潭中出产“香鱼”,学名“鳝鱼”,鳞细背黑,腹黄吻红,生性至洁,绝不泳于浊水。鱼桀鱼产卵期内,肥美多肉,富脂肪蛋白。将整条鱼(不弃鳞)油炸回锅,佐以适量的姜、葱、蒜、醋等,作为下酒之物;可连头带鱼骨、鱼肝、鱼肠等一气都吃下去,香酥无比。又如桃园县石门的“砂锅鱼头”也很有名。这道菜的原料来自石门水库。石门水库水深而洁,所产之淡水鱼、淡水虾细嫩鲜美,无泥土味。因此成为全台最着名之“水鲜”。砂锅鱼头宜以鲢鱼头烹煮,有“鲢鱼头,十八味”之说。其他名肴还有“贡丸”、“山河肉”、“棺材板”等。

特色之五是闽粤味浓。在台湾,很多菜深受闽粤菜的影响。如以虾油和红糟调味的福州莱,在台中市就大受欢迎。又如“燕皮饺”、“拔丝香蕉”等也颇负盛名,而“八仙面”、“蛋炒海螃蟹”等更是口味独特,风行一时。

“佛跳墙”以名字奇特和味道鲜美轰动全台。它是传自福州“聚春园”的名菜。“佛跳墙”使用鱼翅、海参以及猪肉、羊肉、鸡肉、鸭肉等20多种食品原料烹制而成,是一道集山珍海味大全的上等菜。据说因味道香美令人谗涎欲滴,连和尚也忘了佛规,“弃禅跳墙来”。

台湾的地方小吃

台湾的地方小吃极为丰富,经过长期的经营与发展,形成了几个重要的小吃文化区:

基隆小吃以基隆奠济宫庙口为主韵小吃区,最着名的包括天妇罗、原汁猪脚、红烧鳗鱼羹、八宝冬粉以及泡泡冰等。

新竹小吃以城隍庙口为主体的新竹小吃,以米粉、贡丸、肉丸最为着名,此外,知高饭、桂花鱼翅、新埔叛条、客家烟肠等等,也都独具风味。

中部小吃台湾中部的小吃,以台中、彰化、鹿港等地为主,主要的小吃有太阳饼、丰仁冰、剥骨鹅肉、番薯包、猫鼠面、筒仔米糕、猪脚、彰化肉圆、面线糊、虾猴、状元果等。

台南小吃古都府城是台湾民俗风味最浓厚的地区,传统的小吃更是脍炙人口,棺材板、鳝鱼意面、蚵仔煎、担仔面、菱角酥、碗米果、米粽、小宝肉粽、虾卷、虾饺、石头火锅、东山鸭头……高屏小吃台湾最南的高雄、屏东两地,出名的小吃以客家口味为主,如美浓叛条、美浓水鸭公、美浓猪脚、万峦猪脚,都属客家地方的特产。另外有因海而生的小吃,像旗津海鲜、浮水鱼羹、乌鱼仔、东港海产等,其他方面则包括蜂蜜、羊肉、豆瓣酱……宜花小吃开发较晚的宜兰和花莲,小吃方面受到当地影响最大,宜兰鸭肠、胆肝,明显是宜兰季风的产物,花莲薯、羊羹……都受到原住民的影响。

澎湖小吃澎湖的小吃也充分反映地理特色,各样的海产表明当地的渔业发达,花生糖则因花生是当地最主要的作物而成地方特产。

香港的特色食俗

香港的民间饮食,很多是由内地传过来的。例如“五蛇羹”,颇有名,就源自广州。香港很多粤蒂酒馆都有蛇宴,蛇宴中照例有一款“太史五蛇羹”。为什么蛇羹前要加“太史”二字?原来,在清末,广州河南江家有位名叫江孔殷的文人,中了翰林,人们都高兴地称他为“江太史”。江孔殷好客,又好食,自称美食家,常在家宴请。前来赴宴的大多是官绅名流。宴会高潮之际,江孔殷照例上一道蛇羹。这种蛇羹除有五蛇肉外,还有猫肉和鸡肉,以及冬菇、鲍鱼、云耳等,皆滋补食品、营养特别好,众人称绝。这些赴宴的名流中,不乏有经营酒家者,回去后,按照江家蛇羹制法,在自己酒家出售,还在报上刊登广告,说是照江太史蛇羹制法烹制,取名“太史蛇羹”。其他酒家看到报上如此宣传“太史蛇羹”,也效法仿制,称“太史蛇羹”,这样,“太史蛇羹”之名就流行起来。

又如“糯米鸡”,也是由广州传到香港的。最早在香港正式出售“糯米鸡”的酒家,叫随园酒家,是当地惟一真正的园林酒家。总的说来,“糯米鸡”的做法还不算复杂:先把生糯米浸透,尔后用料包好、隔水蒸,至其熟。糯米在蒸熟成饭时,馅内的鸡汁渐渐渗入糯米饭。所以口味特别好,很受欢迎。不过,后来香港的“糯米鸡”制作比较简单,只是以荷叶包糯米饭而已,和以往严格意义的“糯米鸡”颇不一样了。

当然,有的食俗从内地过来的时间长了,也便渐渐有香港自己的特色了,成为香港食俗的一种。例如在香港,有一种吃“招牌饭”的食俗。一些香港饭店的食谱上,后来还印有“招牌饭”的菜名。所谓“招牌饭”,其实是由当年的“三星饭”演变而来的。而所谓的“三星”,就是佐饭的三种不同的肉类菜肴,如叉烧、油鸡、烧鸭等,有时也有以烧肠、烧肉、排骨为佐食之菜的。各店的用料不一,就是早午晚各餐的用料也不尽一致。原因十分简单,就是“三星饭”,只须有三种不同的肉料便可。茶酒商店卖“三星饭”,主要是做招牌的意思。这种风俗一直流传至今。迄今为止,相当部分茶馆饭店仍经营“三星饭”或“招牌饭”。以三种不同佳肴置于饭上,不仅对顾客来说经济实惠,店主也获利。店家还借川流不息的人流,向外界介绍各种商品信息。

如果说,还有什么更能体现香港特色的食俗的话,那可能要数吃“及第粥”了。旧时,香港人要为子女做生日,让孩子高兴一番,一般都要到店里去吃“及第粥”。这是开始于科举时代风俗。是时,父母们希望孩子在科举中获得好名次,都要带孩子到店里喝“及第粥”,取意“状元及第”。或者说,虽无要孩子必中状元之意,但也希望借此机会,促进他们用功学习。开始,只有男孩子生日才吃“及第粥”,后来女子也上学了,所以父母也带女儿去店堂吃“及第粥”。“及第粥”最先也并非出现于粥品店,而是出现于饭店或酒家。因为饭店或酒家都有“炒及第”和“青菜及第汤”两个菜,后来一些粥店用“炒及第”和“及第汤”的材料来煮成粥品,才有“及第粥”之名。“及第粥”的用料十分简单,主要是猪杂,猪杂包括猪腰、猪肚、猪肠等,“猪杂”又俗称“杂底”。“炒及第”正是“炒杂底”的雅称。

云南的过桥米线

有人说,到云南不领教一下“过桥米线”,算不得到过云南。“过桥米线”配菜很讲究:一大碗热鸡汤,一中碗米线(用大米制成面条状的食物),还有切成薄片的生鸡脯、猪里脊肉、猪肝、腰花等。汤滚油厚,盖住汤里的热气,吃时将肉片等逐一汆入汤中烫热,配上辣椒油、芝麻油等,搅拌后即可过桥(走较远的路)而食。

相传从前云南有个秀才,为了赴考,独自寄住在一个湖中小岛的亭宇里,与市隔离,用心读书,每餐饭食都由他的妻子送给,由于路远,饭菜往往凉了。一次,贤惠的妻子杀了一只鸡给秀才补身子,连鸡汤送去,打开罐,鸡汤不但没有凉,还很烫。原来是那层厚厚的鸡油保住了鸡汤的温度。

妻子由此得到启发,为了让秀才吃到热食,常送鸡汤给秀才烫米线吃。因为送鸡汤、米线时要经过一座桥才到岛上,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吃法的米线,叫做“过桥米线”。在妻子的细心照料和激励下,秀才终于考中了状元,所以这种米线,一度又称“状元米线”。

“烧梅”名称云云

曾有人说烧梅的名称是由发明人一姓苏一姓梅谐变合成。黎莹《中国的食品》(祖国丛书之一)认为本是“稍(烧)麦”,据书中说,此物元代已有,当时大都(今北京)饭铺有“素酸馅稍麦”,此称呼是因其“当顶撮细似线稍系”或因其“当顶作为花蕊”。清代乾隆《都门竹枝词》有“稍麦馄饨列满盘”之句。以后有叫“稍(烧)梅”的,则是因其“顶似花朵”。

然而《现代汉语词典》却认为当是“烧卖”,“俗误作烧麦”。按:明人辑《清平山堂话本》中被认为是元代作品的《快嘴李翠莲记》有云:“烧卖、匮食(饺子)有何难”,可以作为证据。

从元代至今,北京(大都、京师)稍烧、卖麦同音,书写不统一,不足为奇。“烧(稍)梅”后起,为方言,湖北、武汉即取此说,虽有特色,但不规范。“苏梅”云云,则可在信与不信之间了。

春饼趣考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春饼卷鸡蛋。”老北京讲究过年的吃食,有这么句流传民间的谚语。

这春饼是怎么回事。古时立春日(一般在正月初)有吃“春盘”之俗,就是把初春新生的各色嫩蔬鲜菜,汇集一盘,取其生发迎春之义,象征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吉祥。宋末《武林旧事》载:“立春,临安府造进大春牛……后苑办造春盘供进,及分赐贵邸宰臣巨,翠缕红丝、金鸡王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这是富贵豪华、穷奢极欲的春盘。至于民家,则信取自种之新鲜小菜,阖家围坐迎春,共叙天伦之乐。杜甫“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之句,就颇饶此趣。

经过历代沿袭相传,我国南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吃春饼的习俗。饼的制法,是用烫面搓成小饼,两饼合一,中沾香油,再擀成薄片;入锅蒸或烙之,上桌后再撕开卷菜而食。春盘沿古意至今,主要是青韭、豆芽、香芹等新春时菜,再加肉丝、粉丝、豆腐丝等合炒成盘。北方习惯,还可另加生葱蘸甜面酱,如烤鸭然。老北京饭铺春时专售此品,在春盘上加置一片摊鸡蛋,叫做“合菜戴帽”,又日“金冠罩”,取吉利之义。南方江浙一带,不食葱酱,菜内另加榨菜、酱菜丝之类,凑成十种原料,名目“什样锦”,亦取锦上掭花之意。也有把饼摊得更薄,卷菜后再入油炸食的,这就是春卷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