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不舍国学
88604200000002

第2章 引子

1.从名字说起

中国人取名,多寄含义。或见实,如孔子名丘,有说是他出生处,有说是他头顶隆起。或寄意,如诸葛亮,亮是光明。这在今天依旧,父母给儿女取名,多有用心。这与汉字具有指事象形的功能有关。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故取名又有时代的特点,如建华、建军、爱国等。

古时男孩成人,又会再取字,通常是表达一些志向。字与名多半有关,通常是字解释名。如孔丘,字仲尼,仲是排行老二,尼是尼山,解释丘。古人相信凡立身行事要取平衡,故字又会对名进行一点修正。如诸葛亮,字孔明,说他的亮只是一孔之明,表示谦虚。张飞,字翼德,飞不能乱飞,翅膀要据德而动。关羽,羽毛太轻,要加重些,故字云长,这羽毛像垂天之云。

大概名字对人有某种心理或社会影响,故日渐重视,更与生辰八字等相结合。精英层还会取号,别有寄托。随年纪渐长,阅历增多,心境不同,取号以自遣,故号也会有许多。概之,名字有其讲究,正如发型、衣着、言辞,都是符号,皆为人所用。

2.隐喻

从中国人的名字,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三个重要特点:一是隐喻,二是对称,三是延伸。我们讲中国文化的特点,并不是讲西方没有,也许是共同的,只是在中国文化中更为显著。

讲隐喻。所有的人类符号都有指义,即任何形式都有含义。含义有表层深层,单一复杂,明说暗喻,中国文化重后者。仍以名字为例。元朝初年有个画家,他怀念南宋,因此改名字,叫郑思肖,字所南。宋朝皇帝姓“趙”,去掉走字,即是个肖字,思肖就是怀念赵宋。所南也是同样的意思。他留下一张画,兰花图。很简单的构图,几片兰叶,一朵兰花,这花就隐喻他自己的孤苦。这丛兰花没画地面与根,隐喻他成为没有家国之人。

因为隐喻的特点,中国文化重含蓄,各方面都是如此。比如女子要笑不露齿,园林要曲径通幽。也会引申出许多礼仪,比如我们平时问,你叫什么名字?如知别人的字,称呼时就称字,以示尊重;写时遇到对方或长者名讳要另起一行,或空格,等等。又比如婚礼上新人喝交杯酒,两人各一杯,先各喝一半,再互换喝光,以喻今后吃喝一起吧。现在变成挽手酒了。礼因时而变,也没什么好说的。隐喻的功能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无所不在,大家留意,就会发现。

3.对称

对称性几乎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特性,不仅无所不在,而且至关重要、变化莫测。为什么?大概因为对称才构成稳固,站稳应是人最基本的要求吧。中西文化都极重对称,但相形之下,中国文化的对称,似乎变化来得更多。为什么?我觉得证据与原因都在汉字。世界其他文明的文字基本上都是以字母的形式,以音为主,听觉为重。似乎只有汉字保留了象形文字,以形为主,视觉为重。人实际上生活在语言文字中,汉字的象形性质,左右、上下、内外,以及种种对称性变化,决定了我们对对称性的依赖。

以对称来处理一切,因此才会在名字上出现“亮”与“孔明”、“羽”与“云长”的对称。看郑思肖的兰花图,可以发现,兰花在中间,兰叶各对称展开,右侧比左侧兰叶短些,留白多些,但右题诗就字多,左落款就字少,不完全对称,但却平衡。自然界的对称被高度概括在《周易》的阴阳概念中,并支配我们对自然的观察、对生活的安排、对技艺的设计,等等。讲自然,天与地,昼与夜,等等。讲生活,男女婚姻被认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基础,孤男寡女不仅被视为痛苦,而且违背自然。鱼找鱼,虾找虾,乌龟找王八,不仅适用于婚配,而且几乎适用于全部社会关系。投桃报李,礼尚往来,成为交往的基本原则。讲技艺,琴棋书画概莫能外。

正如隐喻的变化很多一样,对称的处理也非常复杂。比如,在中国的绘画中应用对称,就有很多方式:宾与主、远与近、虚与实、疏与密、聚与散、开与合、藏与露、黑与白、大与小,等等。总之,对称性的问题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实在妙不可言,无法尽言。网上有许多帖子谈哲理养生,倘若有一个对称平衡在念中,或知许多就可以不说了。

4.延伸

延伸要比隐喻与对称容易被忽视,尽管它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基因。“丘”与“仲尼”、“泽东”与“润之”,字就是对名的延伸。中国的画以前裱成卷,读画时就是随着画卷拉开,从右边开始,一点点欣赏。张艺谋设计的奥运会开幕式就充分运用了这个观念。现在画挂在墙上,也是宜由下往上,由右往左读,这就是所谓的把玩。玩字,是观察的意思。古人讲读山水卷,就像跟着画师在山水中走一趟。这与西方区别很大。史传孔子删述六经,他自称述而不作。这种述说就是基于前人的延伸。

因为这个延伸的取向,延伸又必在时间中实现,故中国重时间。相比之下,西方更重空间。中国人相信,时间的绵延将改变一切,所谓时来运转。某日坐出租车,听得司机讲:不怕挣钱少,就怕活得短。表达的就是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国人重子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过,作为延伸载体的时间,中国人的传统不是直线性的,而是循环的。我们的纪年法就表达了这点。“二十年以后又是条好汉”,背后也是这个道理。故《周易》讲“与时偕行”。行就可能退、回走,但切记,循环或回走,都绝不是重复,因为时间已不同,昨天的河水已非今天的河水,似相识而其实已大不同。

这个延伸性的思维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又决定了中国的传统知识多连续性,少断裂性。经验很重要,但又不可倚老卖老。中国古代的数学也算是发达,但只有代数,没有几何,重在经验;中国的学问也多以史学为基础,而西方的博士无论什么学科都称PHD。生生不息,生生不已,也就是延伸,其实就是中国人对生命、对万物的本质理解。那么试想想,在人的日常生活中,究竟又有什么是绵延不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