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周易》
《周易》究竟是本什么书?这涉及它的形成与内容。《诗》、《书》、《礼》、《乐》、《春秋》、《易》称“六经”,这个提法《庄子》里就有,称孔子专门研究“六经”,因此“六经”不是汉代以后才讲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讲孔子编纂“六经”,宋代人开始怀疑,至清代基本清楚了。说成于孔子,不靠谱;但说与孔子大有关,与孔子的学生、学生的学生有关,则无问题。在汉以前,《易》排在“六经”之末,汉代班固写《汉书》,《易》放在了最前面,以后至清代都如此。为什么?通常认为因《易》最早出现,但班固强调因为《易》是其它“五经”的依据。
整个《周易》的完成经过了很长时间,以三位人物为代表,伏羲、文王、孔子,故称“易更三圣”。伏羲是传说中的三皇之一,他确定了阴阳与八卦,类似于符号文字,当然也可能有原始宗教的功能。《封神榜》讲武王以周灭商的故事,文王就是武王的父亲,是公元前11世纪的人,他把八卦重叠,得了64卦,取名,给予解释,并对每卦的六个爻一一说明,这就有了后来的《易经》。到孔子时,开始对《易经》进行解释,弟子们继续,共写了七篇,其中三篇有上下,共计十篇。因托名于孔子,故这解释就成了理解《易经》的权威,称为《易传》,又称《十翼》。
现在见到的《周易》,就包括了“经”与“传”。《易经》与《易传》的性质与功能不同,《易经》是占卜的书,用来问吉凶。至于其它的运用,行医、算命、看相、测字、风水,等等,都是它的衍生技术,《易经》本身不管这些。《易传》是对“经”的解释,试图说明其中的原理、依据、方法,等等,相当于哲学书。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它的起点是可经验的事实,运用逻辑方法推演出结论,而结论是无法证实的普遍原理。因此,《周易》是一本占卜与哲学合一的书。古代学者主流当然谈哲学,但也懂占卜。谋生谈哲学,要饿死,只能讲占卜,并运用衍生技术。这年头,人人好谈哲理,也是因为吃饱了,便想喝点鸡汤。职业哲学家常有饿死之忧,故须弄懂占卜,以备讨饭之需。当然,论及占卜,首先就会被质疑,《周易》断吉凶,准不准?灵不灵?
15.占卦准吗?
怎样理解《周易》占卦的有效性,似乎没有明确的论述。也许可以从占卦的出发点来尝试着思考。当我们面临一件事时,如果信息充分,并且我们已有的知识可以作出分析,那么就没有必要去占卦。换句话说,信息与知识得出的结论,无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都不需要占卦;只有当利弊各半时,才会纠结,才需要占卦。
实际上,古代泛神论时代,所有自然环境的背后都有神,如山神、河伯、树神等,人们都有自己的神可以去咨询。以后,神的这种职能由各类神职人员承担。再往后,便由各类专业职业者承担。比如,当所有信息与知识无法让我们普通人确定房产市场、股票市场是涨还是跌时,只好听那些专业人士各说各话。同样,人们身体有病时,医生们也扮演着这样的角色。即便好像都讲清楚了,临上手术台,还要病人或家属签字,结果的好坏仍是责任自负。因此可知,所有的咨询评判,并不能改变一件事情既有的性质,而只能改变人对这件事情的态度。
那么,这对事情的吉凶又有什么价值呢?所谓吉凶,是相对于人讲的;同时,任何一件事的结果,既取决于事的客观方面,又取决于做事人的主观状态。如果客观与主观各占50%,需要占卦的是客观部分的利弊各半,即25%;如果占卦为凶,主观放弃,如果占卦为吉,主观接受,一心一意,则50%加上,为75%。这个大概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占卦准确与否的概率吧。
总之,占卦并不改变事情本身的性质,只改变人的态度;在理性分析的前提下,人的态度决定事情的结果。可以说,这是《周易》的核心精神之一。《周易》占卦,不仅告知所问事的吉凶,而且通过具体的案例,说明吉如何成就,凶如何避免,提醒占卦者。当然,能否接受,所得深浅,那就取决于占卦者了,仿佛同一种药的效果,虽大体相近,但终是因人而异。
16.占卦与解卦
请试占一卦解释。占卦方法很多,不细讲了,正如病人看病,医生诊断技术很多,病人不必弄太清楚,术业有专攻。今天是三月三日,即以此入卦。3是离,上下相重,即《离》卦。离是火,卦象是上下为阳爻,中间是阴爻,正如火外面明亮发热,而中间是虚空。两火相叠,如薪火相续,又如太阳每日升起。占到此卦,明亮火热相连,当然是吉;但卦象又喻示,外面越是红火,内中越应谦虚,如此才能贯通,真正是吉。
占卦除了看整个卦以外,还要看具体的爻,爻有六个,从下往上读,分别是初、二、三、四、五、上,逢阳为九,遇阴是六,每爻吉凶各有不同,此喻事情都是在变化中的。在离卦,六二爻与六五爻,都是以阴处于上下阳之中,阴代表柔顺谦虚,正与外面发光,里面谦虚相合,故吉。初九如火初燃,太阳初升,须恰如其分,行事认真恭敬,则无害。九三如火过半,日过正午,再熊熊燃烧,就不够好了,必须调整心态,从容做事,不可强为。九四火又重燃,日又重升,光明相续,但突如其来,也是需注意的,否则不好。最后上九,火燃日照,得其善终,无害。因此,离卦二、五爻最好,初、上次之,三、四不够好。
《周易》原文,有些古奥,有些简约,有些本身也有脱漏或错乱,随文强解,似通非懂。今以微信说明,只能略约为之。读者以此得一大概,网络再查阅各种解释,便各有心得。
或问,上述通说全卦,既然还要确定某一爻,那取哪一爻呢?离卦为重卦,今占以数,故爻在九三。今日占卦,既然是为我同辈的老同学说,故此占即作下解:年过半百皆健在,上老下小,人生百事,正处一日又一日的境地;但又处在转换处,须作调整,根本在做事稳健,虚怀若谷。离,象征丽,人生美丽之征。得卦如此,不可谓不准。愿与同学们共勉互福!
17.《易传》
《易传》对《易经》的解释,总的精神是阐述了传统中国的气化世界观,及其在人类社会中的运用,即推天道以明人事。这里再介绍一下具体的《易传》篇目。
《易传》第一篇叫《彖传》,彖是判断的意思,就是对卦名进行界定。整个《易经》64卦,《彖传》就有64小段。第二篇叫《象传》,解释每一卦的卦象,也有64小段。《易经》64卦,分上下,故《彖》与《象》也分上下,实际每一段都分别跟在每卦后面,标明“《彖》曰”、“《象》曰”。第三篇是《文言传》,只解释《乾》与《坤》两卦,这是64卦中最重要的天地卦。《文言传》直接跟在《乾》、《坤》卦的后面。第四篇叫《系辞传》,专门阐述《易经》的原理与方法,后人分上下篇,各十二章。第五篇是《说卦传》,说明八卦的由来与象征,共十一章。第六篇是《序卦传》,专门解释64卦的前后顺序。第七篇是《杂卦传》,说明64卦每两卦是一组,体现相通相对的关系。这七篇从各种不同角度的解释,合起来是个系统,颇值玩味,可用于对各种对象解释的模型。七篇中,三篇分上下,故总共十篇,是对《易经》最早最权威的研究,本身已成为经典的组成部分。
记得钱基博,也就是钱钟书的父亲,曾在一本介绍《周易》解读法的小书中讲:读《周易》,先读《说卦》,明白八卦,好比知道基本概念;然后读《系辞》,了解《易经》的基本精神;再读64卦,以及所附的《彖》、《象》、《文言》;最后读《序卦》、《杂卦》,贯通全经,明白辩证。可供参考。
中国文化旧称“三教九流”,九流或泛指,三教是实指,即儒道佛。佛从印度传来,儒与道是本土的。《周易》这本经典,究竟是儒是道,各有说法,但又恰好说明,它是整个中国固有文化的核心。套用现在的语词,就是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依据。初读《周易》一头雾水,得其门径,便可今日读一卦,明日读半卦,渐得其味。“韦编三绝”这个形容读书勤奋的成语,就是讲孔子读《易》,将串简的皮条翻断三次,说明他极喜欢。人人都知道孔子讲的“五十知天命”,但也许不知他还讲过:“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也许,孔子的知天命,与研读《周易》相关吧。孔子尚如此,又何况才过五十的我们呢?
18.《诗》、《书》、《礼》、《乐》、《春秋》
“六经”中除了《易》以外,其它五本书,《诗》、《书》、《礼》、《乐》、《春秋》,都是对生活现象的分类描述。《易》相当于生活背后的依据,其它“五经”是《易》的实际展开。这五本书又分两类:《诗》、《书》、《礼》、《乐》是一类,从四个方面来描述事实;《春秋》单独一类,取孔子所在的鲁国,按时间记事,但记事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这事对了,那事错了。因此,前四本书相当于事实判断,《春秋》像是价值判断。但实际上,事实的描述也不可能完全是无取向的。都是事实,讲这些,不讲那些,都经过了讲述者的选择,讲述者的主观性都已渗入其中,只是可能没有意识到而已。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其实也是相对的。至于《春秋》,它虽然标明是价值判断,但也不是脱开事情讲,而是通过事情讲,这就是有名的“《春秋》笔法”,后来的影射史学也是它的衍生品。《春秋》按年月编,这就是编年史,后来的《资治通鉴》是最著名的编年史。
《诗》、《书》、《礼》、《乐》四本书,《诗》相当于公私生活的形象记录,人们交往用哪句诗,便表达了什么意思,善用《诗》,就善于表达。《书》是各类官方文件的汇编,等于历史的真实记录。《诗》与《书》,就是后来的文学与史学。文学让人通情,史学让人明理,通情达理之人,自然有其气象,所以讲,“腹有《诗》《书》气自华”。《礼》是制度的记录,分三部分:一是《仪礼》,记录生活中的种种礼仪;二是《周礼》,描述理想中的周朝制度;三是《礼记》,讨论制度的论文集。《乐》是施行礼仪时的配乐,这部书秦汉后就丧失了。礼的作用是区分人与人的不同身份,明白各有各的角色;乐是让不同身份、不同角色的人能很好配合,同演一台戏。中国文化别称“礼乐文明”,核心要义就在此。常看电影里念台词: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可惜现实中,愿捧场的人并不多。
19.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相传是孔子编纂了“六经”,其根本意义是让自发的文明有了一个自觉的整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以事实培植价值,以价值引领生活。因此古人讲:“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具体来讲,孔子编纂“六经”对于中国文化的首要作用就是从知识上奠基与分类。设想一户人家新立,随岁月而增人添物,慢慢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忽然有一天,这样的生活突然被毁,重建又一时难能,只能尽可能将以为今后有用的东西保存或记下。因为不可能什么都要,这就要选择;而且也要分分类,有个头绪。孔子修“六经”,就等于为后来中国人的生活打了地基。从知识的形成讲,“六经”实际上把生活现象转化成了知识结构,因为分类是知识的终端,它是已知的显现,未知的出发点。同样的一堆东西,不同的分类,就是不同的知识呈现。比如屋里一群人,任意分两组,起初容易,从性别、年龄、地域等来分,越往后越难,因为每次分就要发现新的特征。每次新的分类等于新的认识获得。绝大多数人都在已有的框架中感知、思考。所以,孔子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承了已有的文化,奠定了基石,更重要的还在于隐藏在其中的分类这个认知方法。
事实上,孔子思想中主要的一个观念就是“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分类的观念对后来中国的学问影响深远,如《大学》提出的“格物”,在宋以后成为基本概念与思想,近代以后物理学的理解与接受,也以此为基础。格,通常解释成接触,但本义就是一个木框子,一个一个的格子,将物分装其中,就是认知的过程与结果。如果以这样分类的认知角度去观察,比如我们把一个群聊记录拉下来分析,很容易发现,几乎是一地鸡毛,基本都是废话。当然这是从知识的角度看。人们乐此不疲,主要不是为求知,而是为娱情。总之,人一旦确立了分类的意识,会给自己带来许多方便、乐趣与折腾。
20.述而不作
孔子编纂“六经”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他“述而不作”的方法。孔子是东周春秋时期人,东周前期是春秋,后期为战国。春秋正处在周朝制度瓦解时,以后经过战国,周朝体制被秦制取代。身处乱世,各种想法与做法自然涌现,有些就被接受了。但孔子当时很失败,因此他只能讲学谋生,开始用“述而不作”的方法编“六经”。孔子仿佛要向世人证明:我的主张没人接受,那就给大家摆事实,将以往的事情分门别类梳理清楚,不是自己凭空瞎扯,也不是只顾今天不管明天,大家看着办吧。
孔子为了让事实可靠,自然很认真,力求客观。他坚信,人再怎么折腾,也只能基于已有的历史,增增减减,适度调整,渐进演化。事实不只是一堆杂乱的故事,分类后便成为知识。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全部的根据,也就是道理,就自然在其中了。所以“述而不作”的方法从根本上塑造了中国人摆事实、讲道理的理性精神。中国人不信宗教,与此极有关。中国人好像崇拜权力,但权力的背后必须是事实与道理,否则终究不服。有理走遍天下的信念,坚持上访的行为,也源于这种理性精神。中国人对科学的极端尊崇,也源于此。
当然,“述而不作”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后来的中国学问非常注重解释,通过解释来表达自己的新思想。“述而不作”的方法,使得“六经”在内容上等同于历史,后来有“六经皆史”的观念。这些历史事实中又传递出历史事实背后的根据,也就是道理,它令后人去思考、阐明、遵循。无论是历史事实,还是背后的道理,又都是人做的,人觉悟的,而人的行为与思考都是人精神的结果,人心的结果。因此,“六经”中有事、有理、有心。见仁见智,因人因时而异,后人各有发明者,各有追随者。无论个体,还是社会,历史也似乎在事、理、心三者的复杂交错中展开,令人感慨。
21.知识的系统与开放
“六经”在汉代被确定为基础性质的核心知识,国家为了确保这个知识的正确理解,专门设立了学官“博士”。西方的学位好像都由学校授予,中国的学位虽也由学校授予,但须由国家授权,“学位办”还挂在国务院名下,最高学位称博士,这些也许都与汉代学官的传统有关。日本以前博士也难获,早先主要是几个帝国大学。大学的教员称教官,不知是否也源自中国古代的传统。
不过汉代虽如此确定“六经”的权威,但“六经”的解释并不简单唯一,而是尊重史实。那时书是写在竹简上的,一本书要很多竹简,普通人也买不起,所以说“学富五车”。有五车书,一定很富了。因为没有书,所以主要靠记忆。加之秦始皇焚书坑儒,“六经”传承到汉代再默写下来,因此同一本“经”,便会有出入。汉代设博士,根据“经”的实际情况设置。那时《乐经》已没了,其余“五经”共设了十三个博士,说明同一本“经”已有不同的本子。
汉代人也没有因为捧“六经”为权威,就把其它的书全扔了,而是把“六经”以外的书分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五类,作为“六经”这个知识核心基础的补充。此外,在“六经”的类中也添了三类:一是《论语》,孔子与弟子们的对话。二是《孝经》,据说也是孔子为学生曾子讲的。孝,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这么狭窄,其实可理解成“六经”的综合应用版。三是小学,就是文字方面的知识,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工具书。这三类除了文字工具类,《论语》与《孝经》可以看作是“六经”的入门与应用。汉代人确立这样的知识系统,说明既有权威,又有补充与应用,保证了知识系统的开放与弹性。
22.六经与《论语》
从春秋孔子研究“六经”,到东汉班固写出《汉书·艺文志》,中国传统的知识系统及其谱系就此形成。以后有所调整,不断扩容,一直到西方的知识系统传入,才被解构,融入西学。讲中国文化,文化其实是现象,是生活方式,背后支撑的是知识系统,即国学。中国传统的知识系统,总体上是内核与结构基本固定,但始终是呈开放的态势。向哪里开放?向生活本身开放。在这种开放中,旧瓶中不断装新酒,瓶也越来越大。
请以“六经”与《论语》略说之。试想孔子教学生,“六经”是固化了的知识,他的阐释,即《论语》,面对的却是鲜活的人生。阐释不能背离“六经”,但又须回应生活。结果,自然地便有新的精神注入旧的知识,知识也因此而扩容延伸。事实上,《论语》也因此成为理解“六经”的阶梯。“六经”很难读,《论语》很亲切;“六经”像幢大楼,《论语》则如一花一叶一茶一饭。亲切而感性,容易受用。
试读《论语》开篇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做人就要求个高兴,至少是不要不高兴。高兴与否?程度如何?自己知道。看别人,是学;模仿着做,是习。一点一点的进步,自己能感受到,心里便是喜悦的。等到在某个方面很在行了,远方的人都来学、来切磋,附近的人当然更不必说,这应该是很快乐了。整个人生也可这样看。这样的人生,很顺利,很高兴。可是,哪里人人都如此顺利?每个人又哪能时时处处如此顺利?不顺利,当然不可能还傻乐,但至少不必因此不高兴,哪怕心里有一丝丝的不开心。道理很简单,不难接受,但体会不容易,做到更难。因此读《论语》,不同的人各有感受。宋太祖的宰相赵普,他就靠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现有二十卷,好像汉代由前十卷再增加了十卷,所以前半部好像是自成一体的。也不知赵普讲的半部《论语》,是否真的就指前十卷。
23.四部之学与佛道
汉代以后,中国传统的知识谱系逐渐调整,至唐代确定了“经史子集”的格局,此后就基本不变,变的主要是扩容及取向上的变化。唐代的这个新格局反映在魏征主持编的《隋史·经籍志》,最重要的变化有三:一是把汉代的诸子、兵书、术数、方技四类合并在一起,统称“子部”。子部共有十四类,凡是涉及生活的各种东西,像医术养生、解梦看相风水、天文历法算术,等等,都在里面,被认为是治身之术。二是增设了“史部”。《六经》就是史,但那是上古的,历史不会停下来,后来的全部记录都归在这里,根据形式分成十三类。三是在“集部”后附加了《道经》、《佛经》。集部本身由汉代的“诗赋类”转变过来的,《道经》与《佛经》是佛道二教的经典。佛教是汉代后期由印度传来的,道教也是汉代后期由民间信仰发展起来的,模仿了很多佛教的形式。加上原来汉代“六经类”,改称“经部”,就形成了四部的结构。
清代的“四库全书”就是顺着这个四部结构扩充而成的。在这个体系中,经部是核心根本,但“经”也就是“史”;史部是经部的延伸,这个延伸不是完美的,因为不能完全体现“经”;子部是经部的各个片面的展开;集部只是世风人心的呈现。文史浅易,经子深难。会写点诗文,是小儿科,不能当饭吃。要谋生,须懂子;要治国,就须理解经了。中国传统的知识,根本的立场是现实的、世俗的,性质是经验的、理性的,对佛道二教并不相信,但也决不排除,反以为只是世俗之人不通,才简单诬化佛道二教。人各不同,需求不一;同一个人,需求也因时而异。古人很通达,兼容并包。世俗的儒学与方外的佛道二教只能彼此竞争,满足客户需要。竞争中难免也会过火,恶意攻击,相互剽窃,官家勾结,应有尽有。但总体上,也都明白和气生财,尽可能细分市场,培养客户,强化核心竞争力,创新技术,优化管理,完善服务,引导消费,让人民生活更美好。因此,佛道二教高僧高士,也常出没庙堂。同样,俗界的人,也会出家;舍不下的,便做居士;吃不了素的,居士也做不成,便常进个香、戴串佛珠什么的,也总算表示自己还不完全俗,至少是不想完全俗。
24.知识谱系
清代乾隆时编的“四库全书”,现在批评的好像也很多,指责借编四库全书之名,行思想钳制之实。是否真如此,唯唯否否,不能全信,或者真那么严重。不管怎么说,从中国传统的知识谱系看,四库全书的意义是巨大的。
一是沿着“六经”以来重事实、讲道理的传统,为中国传统学术转向现代科学作了准备。编四库全书,不只是把书归类,而是对书进行了版本校对,尤其是写了“提要”,给读者带来巨大方便。四库馆臣们学问极好,是一时名家,他们为每本书写的“提要”,汇成《四库全书总目》,实在是极有水准的。好像是陈垣先生讲过,清代学者的一条笔记,到了现在人手上,就能铺陈为一篇论文,就像奶粉冲上水一样。没有清代人的学问,说实话,古代许多知识,现在的人都弄不明白了。更重要的是,在四库全书的编纂中,注入了强烈的实证精神与方法,这对近代以后中国特别乐意接受西学中的科学,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秉承开放的传统,不断融入新知识。收书总有个限度,四库全书在结构完整的前提下,保持了知识总量的巨增。同时,对于没能收入的书,也尽量作了存目说明。此外,有两个具体的例子,很能说明清代人对知识的开放心态。一是以前的知识谱系,都是道教在佛教前面,大概因为佛教是外来的,但四库全书特意将佛教放在道教前面,而且将佛道由集部移到子部;二是明朝后期天主教传入中国,有许多新著作,四库全书也都精选后纳入子部存目。要知道,那时清廷已不欢迎梵蒂冈了,能这样,不容易。从孔子编“六经”,经过《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到《四库全书总目》,这个中国传统的知识谱系,虽然不能说代表了整个中国文化,但基本构成了中国文化背后的知识主流,也就是“国学”的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