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不少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都在努力学习利用西方企业的各种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从生产型走到市场型,从以销定产利用现代营销方式去开拓创造市场。许多企业采用逆变思维的管理和经营方式,打破常规经营理念,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在军事上要想战胜敌人就要先学得敌人的长处;经济管理上亦如此,要想战胜竞争对手,就要吸收对手的优点,并前嫌旁置,惟利是图,最终达到合作双赢的效果。为了区别于军事的提法,故把经济管理上向对手学习称作:“取人之优。”
商战中从无常胜将军。然而,将对方的优势学到手,师“敌”之长的企业就很难被市场竞争所淘汰。因为具备这样意识的领导者必是高瞻远瞩之人,必能择善从优,在市场开发中实现合作双赢。在逆向管理中做到“师敌之长”需有把握三个关键:
其一:是全面的、充分的认识对手的长处。对方的实力和优势容易被认识,但经营理念与思想、创新思路和技术长处则不容易被认识。因此,需要通过深入透彻的调查了解真正弄懂,从中发现对方的优胜之处。
其二:是剖析对方的优胜因素,从中寻找适合于自己方面的东西,找准之后认真研究,并实际地学习和吸收。当把“敌人”的长处真正学到手之后,“敌人的优势”也就消失了。
其三:是在学习敌人长处的基础上,再往前跨出一步,即在掌握了其优秀思想、原则和技能之后,再加入一些新东西,这就获得了超过敌人并战胜敌人的条件。
在市场竞争中,看不到对方之长处的将领,往往是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的愚蠢首脑,这样的人在争夺市场没有不失败的。
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存在着激烈的角逐和竞争。经营伙伴、竞争对手之间,虽然没有血与火的较量,但却有吞并与被吞并、发达与破产的斗争。所以,有人称:“商场如战场,竞争如战争。”足见经济活动中的明争暗斗之激烈。因此,经济活动中的竞争对手实质上也就是经营中的“敌人”。
吸收别人或别国的长处,在学习的基础上,超过对手,并且以此战胜竞争对手,这是日本的企业家们惯用的手法。通过下面的实例可以看到日本人的精明。在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利用数控技术加工直升飞机叶片获得成功,紧接着又于50年代初研制出数控机床。对新技术十分敏感的日本人一见到有关报道就立即盯上了此项技术。从1952年起,他们千方百计地搜集有关技术情报,他们甚至把美国杂志上刊登的数控机床照片拿来用放大镜放大进行分析,逐步发现并掌握了数控机床的原理。他们又通过留学美国的学生弄到了数控机床的说明书。美国人花了二十多年时间取得的研究成果,日本人仅用几年时间就学到了。日本人并不以此为满足,而是“更上一层楼”,在美国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生产出了“群控机床”,并且把优于美国的产品打入美国市场。
学习别人的长处,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稍微花些力气,便可以拿出超过对手的产品,进而在竞争中胜对手一筹。日本人深精此道。长期以来,利用各种手段获取别国先进技术,研制出世界一流产品,占据国际市场,使投资研究者劳而无功,使竞争对手甘拜下风,这是日本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长期坚持的经济谋略。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人深深了解日本人的厉害。据报道,在20世纪全世界29项重大发明中,美国人占据19项,可是,这些发明所获得的技术成果却大部分在日本生产出来。可见日本人学习之“虚心”和吸收别人长处之精明。据称,美国人不愿意长期当“义务教师”,不愿让日本人如此“学习”,于是,政府决定,限制日本研究人员接近美国尖端科技研究人员,并严禁日本人参加美国的电子计算机、复合材料等高级技术学会的讨论会等。这些限制使日本人更加“虚心”,他们不仅建立起庞大的工业间谍网,而且设有实力雄厚的情报分析机构。他们把成千上万经过严格训练的、具有一门技能的情报人员派往美国及世界各地,“细心”收集最新科学技术等情报,供国内选择、消化并转化为产品,使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长期保持强有力的优势。
日本人不仅学习欧美的先进技术,还学习美国的科学管理,他们甚至连中国共产党在企业中做政治思想工作的经验都“拿来”为自己利用。日本人“取人之优”的韬略可以说超过了其他任何民族,这种精神确实值得我国的企业界学习。“取人之优”“学人之长”,首先应该消除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的思想,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甩掉一切包袱,承认自己的不足,睁大眼睛寻找别人的长处。其次,要有专门人员收集有关信息,竞争对手或国外的同行不会把自己的“绝活”坦坦白白地亮给别人,相反,他们总是把这些有价值的东西掩盖起来。因此,要想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优点,并不是很容易的事,这需要有专门人员进行收集、分析研究。其三,在学习别人的同时,应该胜人一筹,这样才可战胜对手。
信息技术时代为许多精明企业家提供了点石成金的魔杖,冠群国际有限公司(Computer Asso ciates International Inc.)的王嘉廉就是这样的幸运儿。他从另一个角度,以另一种“取人之优”的从企业管理与经营的深层次里挖掘出一条成功之道。王嘉廉在1976年与3位同事,凭着一种产品和“技术必须服务商业”的理念,没有半分贷款和风险资金,创立了冠群。从一开始,王嘉廉就以学习和坚持美国微软的“不为技术而技术”的管理和经营的策略积极开发商业应用软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冠群的产品是“蓝领”软件,即企业在日常动作中都要经常运用的软件。迄今,美国《财富》杂志1000强企业中,有98%的公司都在使用冠群产品。自成立以来,冠群在过去12年中,每4年收益就要翻一番。公司1998年的收益较前一年上升17%,达47亿美元,成为美国仅次于微软的第二大独立软件供应商。据国际数据公司(IC)称,冠群公司的收益在全球软件收益中排名第四。
冠群1995年进入中国。王嘉廉已是第9次踏上他的故土,可见他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在软件行业,有许多企业能够开发出“一流的捕鼠器,然而却因为无法说服人们用它来捕捉老鼠”而一败涂地。王嘉廉经常运用一种他称之为“零基思维”的方式,来考虑所有项目的成本和战略问题。所以,冠群公司的员工经常诘问:“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需要什么才能完成它?”冠群身为美国第二大独立软件供应商,而且可以说没有真正的对手能够与之匹敌。为什么冠群依然能够保持如此的灵敏和警觉?美国冠群公司总裁王嘉廉论企业发展:
我们用小型企业的逆向思维来考虑问题。我们希望像个小型企业一样运作。我总觉得,我们每天都在为企业的生存而奋斗。信息技术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所有的竞争者每天都想冲出去把对手扼杀掉。身处信息技术行业,很容易落入一个圈套:技术通常会引诱其创造者,使他们深入其中而不能自拔,最后完全忘掉了市场需求。有许多的企业不乏技术和人才,但是由于经营者是糟糕透顶的商人,结果却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商人和技术员的区别在哪里?用类比就能说明这个问题。两个都是做生意的,从此地出发去华尔街,生意人下楼找一辆出租车就走。技术员下了楼,却想着去造车。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区别所在。经营企业,最好是既有商业头脑,又有技术专才,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幸运的是,我多数时间都能找到这个平衡点。作为行政总裁,如果你不了解技术,就只会数钱算账。当然,算账的确很重要。但不了解技术,你就无法了解自己能够干什么,无法对自己所做的抱有激情。做生产不仅仅是算计多少得失,而是要创造新的东西来挣钱发展未来。企业在算计和创新之间该着重哪方面?王嘉廉认为两者都要。原因是很多企业把电脑和技术仅仅当作提高效率的良好途径,只是用来把一些原先用手工完成的工作变成自动化运作。这虽然很重要,因为它可以提高效率。但是,我们还得看看如何利用技术来创新业务。经商不是为了省钱,而是要挣钱。企业家当然也知道要用技术来创新业务。但目前的企业更多的在关注自动化,因为它们的技术人员是这样来看技术应用的。要想用技术创新业务,你必须让技术人员和有商业头脑的人结合起来。
在技术的应用上,王嘉廉经常语出惊人。他曾限制员工使用电子邮件,反对儿童沉溺电脑,甚至并不喜欢网上购物。其实,在这一切的背后,有一个严酷的事实在支持着他的思想:当今社会过多渲染和滥用技术了。
他要强调的是:第一,电子邮件仅仅是个工具。它不能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第二,它不是员工用来掩饰错误的遮羞布。你每天收到两三百个邮件,出了问题,你问他为什么不告诉你。他说,电子邮件里我给你发了附件。第三,软件业是个需要创意的行业。人们要有互动才能有创意。电子邮件只能是冠冕堂皇、有条不紊的东西。我们要鼓励的是面对面、有血有肉的沟通。
再说一个例子。人们说王嘉廉不喜欢儿童用电脑。其实不然,他喜欢小孩使用电脑,而且要受到很好的电脑教育才行。但电脑只是一个工具。试想,小孩在电脑上玩足球好呢,还是到外面场地上去玩好?这是一种团队活动。你不能躲在电脑屏幕后面,放弃外面亲身的社交。人们,尤其是小孩,如果滥用了这一工具,便只能生活在一种虚拟世界之中。这是非常危险的。
国际互联网是另一种技术平台,必须完美无缺地结合到企业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之中。如果你把它看成一个孤立的小岛,将无法充分利用其中的优势。作为一种交流手段,国际互联网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上面有无穷无尽的资源。但王嘉廉认为,面对200到1000份报纸,谁会去读呢?我宁愿星期天拿份报纸坐下来慢慢地翻看,因为我不知道要看什么。当然,如果是知道自己要找什么,一上网即刻展现在你的眼前。技术的世界是技术人员的创造和发明。我们必须明白,技术人员生活在二元世界之中。要么是1,要么是0;要么是开,要么是关。这就是技术人员的思维方式。我们生活的世界却是一个完全混杂的世界,有人说,国际互联网将取代电话。要知道,世界上还有上半数的人没有电话,而电话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了。因此,我们应该很好地掌握好这个平衡,不要被技术支配了你的生活。
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企业里,有着许多优秀的人才和广阔的市场,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但是,这些企业千万不要花人力和财力重复开发西方已有的科技,而应该把西方的科技拿过来加以开发和发展。独立自主当然很重要,但是,这里要注意的是,全靠自己开发,会丧失许多利用技术发展业务的时机。王嘉廉建议,企业应该在开发之前,先看看有哪些技术可以应用,寻找合适的基础设施,认真选择,然后在这个基础设施上建立业务。如果你把技术勉强建立在各种“创口贴”式的小解决方案上,最终你的一切都得从头来过,导致成本更昂贵。做为企业领导者,应该考虑这样一些问题:我们要开发什么产品?为什么要开发它?如何把它转化为产品,实现商业化?如何分销?如何提供支持服务?如何包装打向世界市场,开始出口软件?只有当你能向全球出口软件的时候,才算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信息技术行业。
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自动化管理的前景非常巨大。许多刚起步的企业由于没有老化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因而可以从一开始就一步到位。这的确是一个极好的学习和借鉴别人优点和长处的机会。如果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彻底失去这个机会。因此,现在就要开始思考如何利用技术来创新业务,为企业增加价值,这个机遇将极为可观。希望能够通过自己企业的专长帮助那些新企业发展自己的信息技术行业。
总之,军事上的师敌之长,在经济和管理活动中是适用的。经济领域的经营者,只有学习别人,超过对手,才能战胜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