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月的轮胎脱落致人死伤事故发生一年多后,三菱卡车公司终于承认轮毂本身存在缺陷,表示要实施召回,向死者家属谢罪了。然而,这些并不能弥补他们心灵上的创伤。
死者的母亲忧伤地说:“即使他们搞召回,对我们也没有任何意义,我的女儿再也回不来了!”对三菱仅只是口头上的谢罪,死者的丈夫愤怒地说:“想到他们竟能把问题隐瞒这么久,还不表示丝毫的诚意,这口气还是咽不下去!”
2003年3月,死者的母亲向法院提出了要求三菱汽车公司和国家赔偿550万日元的诉讼。2004年2月,又将赔偿额增加到1.66亿日元,宣称这是为了防止事故再次发生,要求三菱汽车公司支付的“制裁性慰问金”。
三菱汽车公司在2004年5月提出和解,受害者家属回答说“若同意支付制裁性慰问金,可以和解”。7月14日在法院举行了第一次协商,三菱方面说:“索赔金额太大了。”受害者家属也没有让步,和解协议没有达成。
2006年4月18日,判决结果出来了。
判决书肯定了原告对三菱汽车公司隐瞒产品缺陷、造成人身事故的指控。判决书称:“三菱卡车上装备的轮毂,未达到充分的抗疲劳强度,缺少应有的安全性。所以按照《制造物责任法》、《民法》的相关规定,被告负有损害赔偿义务。”据此,判处三菱汽车公司赔偿550万日元。
判决书对三菱汽车公司的违法行为作了具体的描述和谴责:“被告企业是我国有名的汽车企业之一,负有很大的社会责任,但却唯恐企业形象受损及召回带来的重大损失,明知汽车的重要安全零件存在缺陷,而竟然把本应该向国家报告的产品缺陷信息藏匿起来,或作虚假报告。这样的藏匿故障信息、把本应公开的信息进行抽选、另册管理的行为,从1977年开始,一直持续到了2000年。并且,在受到国家关于必须改正召回业务的管理方法的警告之后,表面上装作改正,而实际上却将产品缺陷搁置不顾,加害行为的性质极为恶劣,后果也很严重。必须承认,产品缺陷导致突发事故,夺去了原告的女儿,给原告造成了巨大的痛苦。”
对原告提出的制裁性慰问金,法院没有给予支持,判决书中这样说:“民事诉讼中的损害赔偿的目的,是对发生了的损失进行补偿。即使不能否认慰问金的实际效果中有惩罚或抑制的功能,但承认以处罚为目的的慰问金,与我国的法律制度不相符合。并且,也很难说制裁性慰问金已经是被公认了的、在概念上成熟了的判决规范,所以,不能判处被告企业支付制裁性慰问金。”三菱汽车公司代理人在法庭上也主张“没有这样的先例”。法院在这个问题上,支持了三菱方面的主张。制裁性的慰问金,在欧美国家是被认可的。在日本尚为稀罕事,据说只有京都地方法院1990年的一个判例。
原告还指控,国家没有在1999年发生轮毂事故时就行使“管制权限”,要求三菱汽车公司采取修理措施。如果国家这样做了,就不会发生以后的人身事故。国家代理人在法庭辩论中主张国家没有责任。法院支持了这种主张。在判决书中说:“所谓不行使管制权限的违法行为,仅限于当国民的生命、身体、健康有危险,且行政机关知道危险已临近,或是处于容易发现的状况之中这样的情况下。但是在本案中:①被告企业有组织地、长期地把本应向原运输省报告的有关轮毂缺陷等的产品缺陷及对企业不利的信息藏匿了起来;②对1999年发生的‘中国杰阿巴士公司’的客车脱轮事故,被告企业报告称‘是没有并发事例的事故,轮毂断裂的原因是用户维护不善’;笔者注:这里的“中国杰阿巴士公司”中的“中国”是日本本州岛西部地区的称呼。③向国土交通省汽车故障热线电话举报的轮毂故障信息,也只有‘中国杰阿巴士公司’客车脱轮事故1件。所以,国土交通省召回对策室把这起事故的调查委托给了被告企业而没有进行独自的调查,也是情有可原的。考虑到以上事实,可以说不具备充分条件来判断该事故的起因是轮毂强度不足,所以,国家没有对企业发出改正措施的劝告,不能说是违法的。”
原告还指控,国家没有将轮毂作为汽车检查的内容,是没有履行行政指导的义务。但法院认为“根据相关规定,轮毂不属于汽车年检的对象,所以,把它作为检查对象的行政指导缺少法律根据。又因为召回对策室没有认识到轮毂的缺陷,所以作为被告的国家没有义务去就轮毂质量问题对企业进行行政指导。因此,不能说国家有违法行为”。
原告对判决不服,表示要上诉。
而在美国,也有一起要求三菱汽车公司赔偿事故损失的案子,原告却胜诉了。事故发生在2002年,当时21岁的原告开着三菱的“蒙戴罗”牌乘用车出了车祸,车上的一位朋友死亡,原告本人也受了重伤,留下了残疾。原告称:“朋友的死亡,是因为三菱车的安定性存在问题。”陪审团认为对原告受伤以及失去友人所承受的精神痛苦,三菱汽车公司有赔偿责任。法院于2006年3月16日判决三菱汽车公司向原告支付700万美元(约合8亿2千万日元)。
据日本媒体报道,原告并没有拿出什么三菱车存在缺陷的具体证据,律师只是说“三菱汽车公司没有履行制造安全汽车的义务,没有恰当地对车辆进行检测”,然而陪审团完全认可了原告方的主张。媒体揶揄地说:“说不定是受了在日本发生的隐瞒产品缺陷事件的影响。”
轮毂缺陷,也给开那辆掉了轮子的大挂车司机带来了不少麻烦。发生事故后,死者的丈夫向法院提出了要求司机赔偿7300万日元的民事诉讼,2003年9月双方以赔偿7000万日元达成和解。三菱汽车公司2004年3月24日承认了轮毂缺陷,3月25日司机的律师就发表声明,要三菱赔偿损失。4月15日,三菱卡车公司表示同意赔偿。
经过一年半的协商,2005年10月,双方达成了赔偿协议。因为大挂车司机已向死伤者家属支付了7000万日元的赔偿金,三菱汽车公司答应向这个驾驶员补偿其中的一部分。当时这个司机支付的赔偿金中3000万日元是由保险公司支付的,他自己另付了4000万日元,三菱汽车公司对这4000万日元进行了赔偿,同时还答应赔付误工费等1000余万日元。这是三菱汽车公司在这起严重事故后首次向受害者赔偿。
三菱汽车公司公关部发言人就此事发表谈话:“因为召回问题引发了惨痛的事故,我们深感社会责任的重大。所以,应该拿出诚意来处理此事。”作为组织体的企业,对自己犯下的错误,用诚意和金钱作了赔偿。但以自己工作换取了薪水,而这些工作导致了损失的个人却不愿承担任何责任。被司法机关因此案逮捕、起诉的三菱汽车公司品质保证部的部长和科长,仍然在主张自己无罪。这个案子2005年6月10日在横滨地方法院进行了第11次公开庭审。
在2002年10月离合器壳缺陷事故中死亡的驾驶员,是三菱汽车的第二位牺牲者。
2004年5月23日,三菱卡车公司副总经理等3人来到了位于鹿儿岛县国分市的驾驶员的家里,代表公司认罪。面对着驾驶员的遗孀、姐姐等4位遗属,他们低下了头,说道:“我们对当时公司的行为也十分气愤。我们很能理解诸位愤怒的心情。请接受我们由衷的歉意。”
驾驶员的遗孀气愤地说:“你们能理解我们的心情吗?叫你们总经理来!”副总经理请求允许向死者灵位进香,但遗属们强硬地拒绝了这种假惺惺的、没有切实诚意的谢罪。知道了事故是离合器缺陷所致,遗属们就要求警察重新调查事故责任,因为当时警方没有把车辆品质问题考虑进去。警方重查了,但最终也不肯改变结论,称:“虽然离合器零件缺陷是事故的原因,但对驾驶员没有立即停车检查的处分是正确的。”
尽管警方的态度让遗属们失望,但三菱卡车公司的态度还算可以。2004年12月22日,离合器壳缺陷事故死者家属与三菱卡车公司之间达成了私了协议。同时,正在因此事接受审判的两名被告,即村田有造、中神达郎也同意了私了条件。两人承认因为长期隐瞒了离合器壳缺陷,所以引发了死亡事故,向死者家属谢罪。死者家属表示以后将不再以民事诉讼等形式向三菱要求赔偿。
除了死亡事故这样的大事故之外,三菱汽车公司的产品缺陷还给很多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如三菱的主力车型之一的“帕杰罗”多功能车的刹车制动管漏油就是一例。2000年6月20日,一对夫妇驾驶“帕杰罗”外出,在熊本县国道3号线的一个十字路口,踩了刹车但没有起作用,撞到了前面停的一辆商用车。两人都被撞成需两个星期才可治愈的伤,妻子还因受惊患上了失眠症,给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
夫妇向警察讲“帕杰罗”的刹车不灵了。警察看了从事故车上拆下的制动软管,上面有1公分左右的裂痕,刹车油显然是从这里露出,致使车闸失灵的。但警察竟不怀疑制动软管的品质问题,而认为驾驶者没有及时维修。开“帕杰罗”的夫妇有口难辩,只好认倒霉。
2000年7月18日,运输省公布了对三菱汽车公司掩藏起来的产品缺陷信息的分析结果,发现其中有14种缺陷应该实施召回,其中就有“帕杰罗”的制动软管漏油问题。三菱汽车公司表示要对这些问题车辆实施召回。8月底三菱汽车公司的人赶去向这对夫妇谢罪,并表示要赔偿损失。
熊本县警方终于明白过来了,6月20日那场事故的原因可能就在“帕杰罗”本身的品质问题上。于是,事故过了3个月后,警方把“帕杰罗”运到了当时的事故现场,进行了原本当时就应该做的“现场勘察”。看着警方的举动,“帕杰罗”的所有者哭笑不得:“当时,不知道跟他们说了多少遍,请他们检验一下车。但他们根本不理睬!现在却突然要查了。真令人失望!不管是三菱,还是警察,他们真的为用户的安全着想了吗?”
之后,熊本检察厅认为三菱汽车公司明知道“帕杰罗”的刹车系统有问题,但没有及时召回,以业务过失伤害罪对三菱汽车公司的村川洋等3个干部起诉。不久,熊本简易法院判决3人有罪,各罚款50万日元。
然而,答应给受害夫妇赔偿的三菱汽车公司却一直没有能给出个满意的答复。于是,2001年3月,他们将三菱汽车公司告上了熊本地方法院,要求三菱汽车公司对“帕杰罗”刹车闸失灵造成事故而带来的物质、精神损失进行赔偿,赔偿金额包括抚慰金、购车费用共580万日元。
三菱汽车公司隐瞒产品缺陷、逃避召回的行为,不知道使多少驾驶员倒了霉。卡车轮胎脱落、致死人命的事故,因为后果严重,引起各方关注,最终才查明不是驾驶员的过错,而是车辆的品质问题。而对于一般的交通事故,有谁会去怀疑汽车品质问题呢?很可能就有人因车辆品质问题遭遇事故并被误认为驾驶过失。
自从2000年8月以及2004年3月和5月三菱两公司供出大量的隐瞒缺陷、补办召回事实以后,警察开始反省:以前处理过的三菱车的事故原因会不会也是产品缺陷?那些缺陷对事故有多大程度的影响?仅东京的交通事故案子中,除去轮毂断裂的人身事故外,与三菱车缺陷相关的事故就有31起,但都因时间已久,很难重新再查。因为,如果发生人身事故的话,对于肇事驾驶员就可能用《刑法》上的过失致死伤嫌疑立案、送往检察厅。但是,如果仅是物品损坏事故,就只能按《交通法》处理,警方对这类案件的资料仅保存3年。所以,有很多事故就无法重查了。于是,日本警察厅在2004年6月决定对由三菱车造成的13起人身事故进行重新调查。
7月15日,负责对13起人身事故再调查的各地警察署向警察厅作了报告,称对驾驶员的处理没有必要改变。就是说,虽然三菱车存在品质问题,但这并不足以抵消驾驶员的错误。如2002年10月19日发生的离合器壳断裂、传动轴脱落事故,警方认为死亡了的驾驶员违反了《道路交通法》的“安全驾驶义务”,但由于其死亡而没有起诉。警方称,这个驾驶员在高速公路出口之前的3.6公里处传动轴脱落时,开始减速,这表明他发现了异常。但没有立即停车检查。按警方的解释,即使驾驶员搞不清出了什么问题,但发现异常后停车检查是驾驶员应履行的义务,于是便认为当时的处分没有错。
然而,如果没有三菱车的缺陷问题,这个驾驶员就不会违反停车检查的义务,更不会丧生。但是,警方对这些并不理会。
警方在发布这个消息时,还说如果明知是召回车辆仍继续驾驶,发生了人身事故的话,车辆的所有者和驾驶员都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保险公司也算是三菱汽车公司隐瞒产品缺陷的受害者。驾驶员出了事故,保险公司就要按赔付条件付保险金。如果知道了事故原因在于车辆本身的缺陷,那保险公司就觉得这钱出得太亏了。2004年6月,看到警察都开始重新调查与三菱车有关的交通事故了,“日本损害保险”、“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艾傲损害保险”等4家大公司表示,将把三菱车的事故案例抽出来研究,“如果确认缺陷是事故原因,就要向三菱索赔”。其中,为轮毂断裂、轮胎脱落致死事故的驾驶员支付了3000万日元和解金的保险公司,已经开始向三菱汽车公司索赔。
汽车损害保险中驾驶员的保险费的金额,是与该人在事故中的过失责任程度有关的。在发生了主要责任在驾驶员事故后,他以后的保险费就要增加。各保险公司在找三菱索赔的同时,也表示如果能确认车辆缺陷为事故原因,将下调驾驶员的保险费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