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腾汉庭而皎梦:据《后汉书·西域传》:“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众。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象焉。”这就是说,从汉明帝时佛教才传入中国。汉明帝是东汉的第二个皇帝。有史料记载,早在西汉末年佛教就已传入中国。
④不镜三千之光:佛的金光可以普照三千大千世界,但“金容掩色”,即佛的金容被遮掩了,就不能光照天下了。
⑤四八之相:佛教谓佛有三十二相,如目如青莲花、手如兜罗绵等。四八,是三十二的乘数。
⑥三空:佛教语。言空、无相、无愿为三空,即三解脱。
⑦四忍:忍,即忍耐。佛教认为,要能忍受一切苦难,忍耐各种逆境。《瑜珈论》:“云何名忍?自无愤勃,不报他怨,故名忍。”佛教名词中有二忍、三忍、四忍、五忍……。
教。双林八水,味道餐风;鹿苑鹫峰,瞻奇仰异。承至言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贤。探*妙门,精穷奥业。三乘六律之道,驰骤于心田;一藏百箧之文,波涛于海口。爰自所历之国无涯,求取之经有数。总得大乘要文,凡三十五部,计五千四十八卷,译布中华,宣扬胜业。引慈云于西极,注法雨于东陲。圣教缺而复全,苍生罪而还福。湿火宅①之干焰,共拔迷途;朗金水②之昏波,同臻彼岸。是知恶因业坠,善以缘升。升坠之端,惟人自作。譬之桂生高岭,云露方得泫其花;莲出绿波,飞尘不能染其叶。非莲性自洁而桂质本贞,良由所附者高,则微物不能累;所凭者净,则浊类不能沾。夫以卉木无知,犹资善而成善;矧乎人伦有识,宁不缘庆而成庆?方冀真经传布,并日月而无穷;景福遐敷,与乾坤而永大也欤!”
写毕,即召圣僧。此时长老已在朝门外候谢,闻宣急入,行俯伏之礼。太宗传请上殿,将文字递与长老。览遍,复下谢恩,奏道:“主公文辞高古,理趣渊微。但不知是何名目?”太宗道:“朕夜口占,答谢御弟之意。名曰《圣教序》③,不知好否?”长老叩头,称谢不已。太宗又曰:
①火宅:佛家比喻烦恼的俗界。言人有情爱纠缠,如居火坑之中,故名。
②金水:佛教的一种譬喻。金刚界把智慧譬喻为水,故智慧曰金水。《三昧耶戒序》曰:“观心佛于金水。”一说金水作“爱水”。即喻爱欲之烦恼。
③《圣教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碑。玄奘取经章来,翻译佛教三藏要籍,唐太宗制此序表彰其事。高宗时立碑。今存有四种:褚遂良正书,简称《褚圣教序》;王行满正书;褚书《圣教序》的临本,称《同州圣教序》;弘福寺僧怀仁集晋王羲之行书,简称《王圣教序》或《集右军圣教序》。
“朕才愧珪璋①,言惭金石。至于内典②,尤所未闻。口占叙文,诚为鄙拙。秽翰墨于金简,标瓦砾于珠林。循躬省虑,腼面恧心③。甚不足称,虚劳致谢。”
当时多官齐贺,顶礼圣教御文,遍传内外。太宗道:“御弟将真经演诵一番,何如?”长老道:“主公,若演真经,须寻佛地。宝殿非可诵之处。”太宗甚喜,即问当驾官:“长安城寺,有那座寺院洁净?”班中闪上大学士萧瑀奏道:“城中有一雁塔寺,洁净。”太宗即令多官:“把真经各虔捧几卷,同朕到雁塔寺,请御弟谈经去来。”多官遂各个捧着,随太宗驾幸寺中,搭起高台,铺设齐整。长老仍命:“八戒、沙僧牵龙马,理行囊,行者在我左右。”又向太宗道:“主公欲将真经传流天下,须当誊录副本,方可布散。原本还当珍藏,不可轻亵。”太宗又笑道:“御弟之言甚当!甚当!”随召翰林院及中书科各官誊写真经。又建一寺,在城之东,名曰“誊黄寺”。
长老捧几卷登台,方欲讽诵,忽闻得香风缭绕,半空中有八大金刚现身高叫道:“诵经的,放下经卷,跟我章西去也!”这底下行者三人连白马平地而起。长老亦将经卷丢下,也从台上起于九霄,相随腾空而去。慌得那太宗与多官望空下拜。这正是:
圣僧努力取经编,西宇周流十四年。苦历程途遭患难,多经山水受迍邅。功完八九还加九,行满三千及大千。大觉妙文章上国,至今东土永留传。
太宗与多官拜毕,即选高僧,就于雁塔寺里修建水陆大会,看诵《大藏真经》,超脱幽冥孽鬼,普施善庆。将誊录过经文传布天下。不提。
却说八大金刚驾香风,引着长老四众,连马五口,复转灵山,连去连来,适在八日之内。此时灵山诸神都在佛前听讲。八金刚引他师徒进去,对如来道:“弟子前奉金旨,驾送圣僧等已到唐国,将经交纳,今特缴旨。”遂叫唐僧等近前受职。如来道:“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汝因大闹天宫,吾以甚深法力,压在五行山下。幸天灾满足,归于释教;且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猪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帅,为汝蟠桃会上酗酒戏了仙娥,贬汝下界投胎,身如畜类。幸汝记爱人身,在福陵山云栈洞造孽,喜归大教,入吾沙门,保圣僧在路,却又有顽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八戒口①珪璋:珪与璋皆为朝会所执的玉器。常用来喻美德和文才。
②内典:指教徒称佛教为内典。
③腼面恧(nǜ)心:惭愧的意思。
中嚷道:“他们都成佛,如何把我做个净坛使者?”如来道:“因汝口壮身慵,食肠宽大。盖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诸佛事,叫汝净坛,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如何不好?沙悟净,汝本是卷帘大将,先因蟠桃会上打碎玻璃盏,贬汝下界,汝落于流沙河,伤生吃人造孽;幸皈吾教,诚敬迦持,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又叫那白马:“汝本是西洋大海广晋龙王之子。因汝违逆父命,犯了不孝之罪,幸得皈身皈法,皈我沙门,每日家亏你驮负圣僧来西,又亏你驮负圣经去东,亦有功者,加升汝职正果,为八部天龙马。”长老四众,俱各叩头谢恩。马亦谢恩讫。
仍命揭谛引了马下灵山后崖化龙池边,将马推入池中。须臾间,那马打个展身,即退了毛皮,换了头角,浑身上长起金鳞,腮颔下生出银须,一身瑞气,四爪祥云,飞出化龙池,盘绕在山门里擎天华表柱①上。诸佛赞扬如来的大法。孙行者却又对唐僧道:“师父,此时我已成佛,与你一般,莫成还戴金箍儿,你还念什么紧箍咒儿掯勒我?趁早儿念个松箍儿咒,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什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唐僧道:“当时只为你难管,故以此法制之。今已成佛,自然去矣,岂有还在你头上之理?你试摸摸看。”行者举手去摸一摸,果然无之。此时旃檀佛、斗战胜佛、净坛使者、金身罗汉俱正果了本位;天龙马亦自归真。有诗为证。诗曰:
一体真如转落尘,合和四相复修身。五行论色空还寂,百怪虚名总莫论。正果旃檀皈大觉,完成品职脱沉沦。经传天下恩光阔,五圣高居不二门。
五圣果位之时,诸众佛祖、菩萨、圣僧、罗汉、揭谛、比丘、优婆夷塞,各山各洞的神仙、大神、丁甲、功曹、伽蓝、土地,一切得道的师仙,始初俱来听讲,至此各归方位。你看那:
灵鹫峰头聚霞彩,极乐世界集祥云。金龙稳卧,玉虎安然。乌兔任随来往,龟蛇凭汝盘旋。丹凤青鸾情爽爽,玄猿白鹿意怡怡。八节奇花,四时仙果。乔松古桧,翠柏修篁。五色梅时开时结,万年桃时熟时新。千果千花争秀,一天瑞霭纷纭。
大众合掌皈依。都念:
南无燃灯上古佛。南无药师琉璃光王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过去未来现在佛。南无清净喜佛。南无毗卢尸佛。南无宝幢王佛。南无弥勒尊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无量寿佛。南无接引归真佛。南无金刚不坏佛。南无宝光佛。南无龙尊王佛。南无精进善佛。南无宝月光佛。南无现无愚佛。南无婆留那佛。南无那罗延佛。南无功德华佛。南无才功德佛。南无善游步佛。南无旃檀光佛。南无摩尼幢佛。南无①华表柱:也叫恒表或望柱,古代立于宫门之外或墓前的石柱。
慧炬照佛。南无海德光明佛。南无大慈光佛。南无慈力王佛。南无贤善首佛。南无广庄严佛。南无金华光佛。南无才光明佛。南无智慧胜佛。南无世静光佛。南无日月光佛。南无日月珠光佛。南无慧幢胜王佛。南无妙音声佛。南无常光幢佛。南无观世灯佛。南无法胜王佛。南无须弥光佛。南无大慧力王佛。南无金海光佛。南无大通光佛。南无才光佛。南无旃檀功德佛。南无斗战胜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文殊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南无西天极乐诸菩萨。南无三千揭谛大菩萨。南无五百阿罗大菩萨。南无比丘夷塞尼菩萨。南无无边无量法菩萨。南无金刚大士圣菩萨。南无净坛使者菩萨。南无八宝金身罗汉菩萨。南无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如是等一切世界诸佛,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同生极乐国,尽报此一身。十方三世一切佛,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
《西游记》至此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