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盛板店是晋城市高平石末村贺家以制作经营棺木为主的手工作坊,创办于光绪初年,兴盛于光绪末年至民国初年,20世纪30年代逐渐衰落,1948年结束,历经三世七十余年。
昌盛板店技术精湛,质量高且信誉好。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板店的创始人贺纪元逝世,板店分成了4股,每个兄弟1股。老大贺金平主管事务,老三贺金成负责技术,其他兄弟协力合作,把板店经营得轰轰烈烈,为石末村7家木匠铺之首,其规模超过了其他6家之和。昌盛板店靠贺家人自己经营,自己管理,自己做工。经营灵活,管理严格,规模不大,但效益可观。
由于昌盛板店的资金不多,遇到较大的买卖,主要靠借贷周转,多在陵川附城的当铺借钱。按当铺的规定,必须拿到实物做抵押才可取钱。当时贺家借钱就是通过附城公兴长掌柜司培贞,用当信号的方式,也就是不拿实物抵押,实际就是一种担保的方式借贷。司培贞,高平石末人,在附城公兴长任掌柜,又兼附城商会会长,有名望,有地位,对贺家又知根知底。他曾对昌盛板店的管事贺金平讲,只要合适,用多少取多少,什么时候用都可以。昌盛板店靠这层关系,做了许多较大的买卖,也做了很多合适的买卖。借贷的月息是每元2分利。时间虽卡的不太死,但昌盛板店由于信誉高,买卖做得活,借得勤,还得快,周转时间都很短,一般都是2~3个月,最长的不超过半年,最短的是半个月。据昌盛板店末代管事贺春荣老人回忆,民国年间,他代其父曾亲自通过公兴长掌柜当信号借贷过3次,每次都是300元的高额。第一次是买陵川附城崇福寺山上的树,伐树多少不记得,只知道昌盛板店去了六七个人,7辆车,每月3趟,连伐带拉用了整整一个冬天。第二次是买附城城东一个山咀村的树,6个匠人伐了两个月。最后一次是20世纪30年代初,在附城东南的崦山,300元买了一丈余粗的大柏树。这次还贷款的速度最快,树未伐倒就有了买主,上下不到半月,300元本利还清。拉回的小材料还赚了近200元。
昌盛板店为贺纪元独创,初时不存在分红问题,到其子辈,弟兄四人,分为四股开始分红。不过,弟兄们一奶同胞,同在一院居住,又同在一起做活,买卖多少心中有数,管事的老大诚实正直,弟兄们都很信任,又相互尊重,都能和睦相处。家中需要买的东西,就派人到外面买来,然后按四股分开。平时,若是谁需要钱,和老大说一声,到店里取点钱,记在账上,到年终统一结算,一般都没人斤斤计较。即使在老二抽走股份,老三金成病逝时,也未因红利分配而引起经济纠纷问题。后来昌盛板店分离,各自独立,更不存在分红一说。
评析
昌盛板店是个典型的家庭作坊,其靠自己的精湛手艺赢得了市场的信任。虽然它的资金单薄但信誉好,所以,在经营过程中靠自己的信誉来获得了借贷资本,使得板店得以生存。
在当时不发达的信用制度下,特别是对于一个小小的板店来讲,对其信用评价主要靠的是了解,由于司培贞对贺家知根知底,所以贺家得到了担保借贷。另一个原因是当时山西人一般都有光宗耀祖的思想,不会赚了钱外出投资,即使在外地赚了钱也会回故乡大兴土木。所以,这又减小了板店经营者贷款潜逃的风险。最后一个因素就是当时的交通并不发达,使得人们很难看到外界的变化,在这种保守经营思想的支配下,使得借贷规模较小,这也就保证了还款的速度,从而也就保证了借贷的良性循环。
但昌盛板店从来没有过严格成套的管理制度和经营策略,主要靠自己家庭成员的精湛手艺和团结来维持,这就导致没有新的血液注入,在号称“活鲁班”贺金成早逝,侯菊孩病逝后,板店技术力量锐减,经营开始走下坡路,1931年(民国二十年),贺金富去世,板店维持艰难。1946年(民国三十六年)贺金平去世,不久,板店就关门歇业了。所以,这种家庭作坊兴隆时必定是人口鼎旺之时,随着家庭成员的退出或死亡,很可能会走向衰落。
(案例撰稿人杨青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