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人说话时,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先决条件是交谈的话题要让对方感兴趣。要引起听者的兴趣,所说的话就要符合听者的口味,同样的话题内容要针对不同的听者,就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说出来,就像吃东西一样,同样的食品原料,可以做成中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等不同风味的菜肴。
如果希望所说的话得到自己的预期结果,就必须照顾到听者的接受程度,因此,应该好好研究一下自己说话时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用词。
有一位爱钓鱼的朋友说:“我非常爱吃草莓,但我从来不用草莓钓鱼。”这是理所当然的,但许多人在说话时却常忽略了这句话。
许多人说话时常以自我为中心,凡是自己觉得有趣的东西,就认为别人也会感兴趣,其实对方根本没听进去。
要想让别人明白你话中的意思,就应该先让别人愿意听,你所说的话要尽量贴近倾听者喜欢的风格和话题,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最大的效果。只知道满足自己说话的欲望,而漠视听者的存在,与自言自语并无不同。
历史上有许多成功的讲演者只要一开口,一挥拳,台下的听众就群起拥护,挥拳高呼,群情激昂,情不自禁。
他们之所以能和听众结成一体,是他们所用的词、态度或所说的话,都不是以“我”为中心,而是与听众“同呼吸、共命运”,因此,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他们常说“我们这种表现”,由于不是说“我”,而是说“我们”,使听众们产生,“命运与共”的意识。
如果你想要与比较固执的伙伴在工作上互相配合,按照自己的意图办事,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他们未能躲进自我的“墙壁”之前,先使用“我们”两字,使他感觉到你和他彼此之间有共同点。因为,固执的人对自我都很敏感,归属意识也比较强,所以,应巧妙地运用“我们”这个词语,以便解除对方的心理防线,进而同你的态度保持一致。
如果是男女之间的交谈,不要说“我和你”而说“我们两个人”。因为,这样比较能够使对方感到两人是一体的,说服起来就容易得多。若你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人,平常更应该注意常用“我们”这两个字眼了。
相信运用“我们”这个词语,将使你与同事们相处得更融洽,更默契,那么,成功也将与你结缘。
埋头做事者常常是事业心很强或对某事很感兴趣的人,一旦开始做事,便全身心投入,不愿再见他人。这种人往往惜时如金,爱时如命,铁面无情。要敲开这种人的门,首先要不怕碰“钉子”,还要有足够的耐性,并且要善于区分不同情况,或硬缠或软磨,直至达到目的。
小科劳德的母亲弗朗索瓦兹·吉洛特十分爱好绘画,一入画室便不容有人打扰。一次她正在作画,儿子想让妈妈带他去玩,便敲晌了门,可吉洛特已全身心投入到绘画上,听到敲门声和儿子的喊声,只是回应了一声“嗳”,仍旧埋头作画。停了一会,门还没开,儿子又说:妈妈,“我爱你。”可得到的回应也只是:“我也爱你呀,我的宝贝儿。”门还是没开。儿子又说:“我喜欢你的画,妈妈。”
吉洛特高兴了,她答道:“谢谢!我的心肝,你真是个小天使。”可仍旧不去开门。儿子又说:“妈妈,你画得太美了。”吉洛矧亭下笔,但没有说话,也没有动。儿子又说:“妈妈,你画得比爸爸好。”
吉洛特的画当然不会比丈夫——绘画艺术大师毕加索画得更好,但儿子的话却句句说到了她的心里,她也从儿子那夸大的评价中感到了儿子的迫切心情,所以,最终还是把门打开了。
自命清高者常常是洁身自好的墨客或仕途失意的文人,或者是那些自命不凡、看破红尘的人。这种人文化层次一般都较高,他们不愿与常人来往,却希望同有才华的人结交,因此要顺利地与这些人交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善于表现自己,设法展示出自己的才华,因其爱“才”便会自开家门。
年轻时的毛泽东去拜访一位隐居山间的姓刘的老翰林,他先献上一首诗:“翻山渡水之名郡,竹杖草履谒学尊。途见白云如品海,沾衣晨露浸饿身。”诗的前两句写经过长途跋涉前来贵地拜谒学尊,第三句暗指刘氏能摆脱俗事纠缠,在山间过隐居生活,末句则写明了他目前遭受饥饿的现状,也暗示了前来拜谒的目的。
刘翰林一见信上的诗,对毛泽东的才气很是赞赏,不仅热情接待了他,还给了他不少银两。毛泽东通过展示其才能,顺利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