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仙人掌,一定会让人想到那是一种绿色身体上生长着许多外刺的植物。如果认为那绿色的部分是它的肥厚的叶子,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仙人掌绿色的身体是它的茎,它可以代替绿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而原本应该制造养料的绿叶却退化为针刺,变得细长而坚硬。
为什么仙人掌会长成这种奇特的形状?这还要从仙人掌的“老家”说起。仙人掌原产墨西哥沙漠地带,那里干旱少雨。一般的植物是很难在那里生存的。但仙人掌以它独特的身躯适应了那里的环境。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棵37.5千克重的球状仙人掌放在屋子里不浇水,过了六年,再称它的重量,只蒸腾了1.1千克水分。这是由于胖乎乎的掌状茎,蓄含了足够它生理活动的水分,而针刺状的叶,将蒸腾面积减少到最小程度。而且那又尖又硬的针刺可以有效地防止被沙漠里的动物吃掉。
大自然是严酷的。各种生物为了生存,不仅要学会获到食物的本领,还要和它的天敌作斗争;不仅要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团结一致抵御敌害,还常常为争取生存、繁衍的机会而“六亲不认”;不仅为逃避敌害而“乔装打扮”,还要学会“故作姿态”蒙混过关。总之,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生物为“活”下去而进行的残酷斗争。然而,时时威胁着各种生物生存的不仅仅是生物因素,还有一种因素在不断地影响着各种生物,那就是非生物的环境因素。地球上并不是每天都是阳光明媚,和风细雨,温暖如春。有冰雪覆盖的极地世界,有干旱少雨的沙漠地带,有海拔入云的高原荒漠,有险象环生的热带雨林。严酷的大自然使生长在它怀抱中的各种生物非适应它而不能“活”下去,特别是植物由于本身不能运动而不得不“固守”在阵地上,从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适应环境的本领。仙人掌不仅从外部形态上形成了一副适应干旱的模样,而且在生理上也具备了干旱环境的生活本领:它的气孔,一反正常植物的生物钟,偏偏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晚上开放。这是为了尽量减少水分的蒸腾,而利用夜晚使足够的二氧化碳进入体内,以便“关起门来”自己制造养料。
对环境的适应几乎是各种生物的本领。特别是恶劣的条件下生长的植物表现的最为典型。如,非洲撒哈拉沙漠中的菊科植物齿子草,采取的是一种“速战速决”的生存方针,即充分利用沙漠地区仅有的短短的潮湿季节,迅速生长繁殖,然后死亡,其生长周期不过个把月。等到雨季过后,沙漠被骄阳烘烤之时,它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留下自己的种子,以期第二年雨季的到来。松是生在北方严寒地带的常绿乔木,在严冬到来时,它为什么能做风雪,抗严寒?这是因为它的针叶叶面有一层厚厚的蜡质,表皮角质化,气孔内陷很深,同时还有抗寒的松脂,这种结构是对严寒环境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