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的夏天,执行“美法联合大西洋洋中脊水下考察计划”的海洋科学家们,乘船来到大西洋维纳斯海山海域。科学家们准备利用“阿基米德”号深潜器,潜入海底,实地考察洋底断裂缝的实际情况。
“阿基米德”号深潜器在海洋学家们的操纵下,缓缓地潜入洋底。当深潜器下潜到2500多米的深海时,科学家们透过观察窗,看到探照灯所照亮的水体中,有无数像陆地上雪花一样的东西,纷纷扬扬漂个不停。不时还有成串成串的雪片,从观察窗前掠过。有位海洋科学家虽然多次下潜,考察过不少大洋,但从来没想到大洋深处会有如此壮观的“雪”景。当时,潜水器中的科学家们并不了解这些“雪”片是什么,也弄不清楚为什么深海有如此美丽的“雪景”。于是开动机械臂,把海水中的“雪”收进取样器中。考察结束之后,人们把收集到的标本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研究。原来这些絮状物,并不是什么“雪”,而是浮游生物。科学家们把这种絮状漂浮物命名为浮游生物雪。
大西洋深处的浮游生物雪,引起许多海洋科学家的关注。之后,又有人下潜到深海中,考察研究浮游生物雪。通过对大量深海浮游生物雪的研究,发现形成“海雪”的物质,除浮游生物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悬浮着的颗粒,如生物尸体经过化学作用被分解成的碎屑,还有一些生物排泄的粪便等。同时,科学家们还发现,“海雪”奇景并不是到处都会发生的,它只发生在探照灯光照亮的区域内。也就是说,深海浮游生物如果没有灯光的作用,是无法产生深海“雪景”的美景的。
由于浮游生物雪多由浮游生物的絮状物、生物尸体碎屑及其粪便物组成,含有大量的养分,因此,它是深海鱼类及其他生物的理想食物。但是,要搞清深海浮游生物雪的形成机理,以及它在大洋深处的变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海洋深处太黑暗了,海洋深处巨大的压力,阻碍了人们对它进一步的研究。可以这么说,人们对大洋深处的这一奇观,至今还只了解其现象,而它形成的奥秘,它在深海生态环境的奇特作用等,这些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