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早期的努力为他自己积累了创业的资本。和他同龄的人还在父母的庇护下的时候,李嘉诚就已经出来工作。当和他一起工作的人已经酣然入睡的时候,他还在挑灯夜读,勤奋思考,在不断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多年以后,他已经超出了同龄人许多。
李嘉诚幼年丧父,没有办法继续读书,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读书,而是通过自学,不断地积累知识。他通过从事不同的职业,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自己不断地提升。一无所有的他正是靠着自己的不断努力,赢得了现在的成功。
李嘉诚认为,个人的努力才是创造事业的最基本条件,勤劳可以弥补资金、技术等许多方面的不足,在竞争中获取较大优势。李嘉诚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没有资金,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但是他却比那些拥有很多的人更成功。原因就在于他的努力。个人的努力远比其他因素更重要。
运气只是成功的一个小因素,也不是我们能够掌握的因素,因此无论好运还是坏运,我们都要注重个人的努力。一个人的运气好坏与这个人的理想以及努力是分不开的,越努力的人他的运气就越好。在努力的过程中,会出现艰难险阻,也会出现运气和机遇。但是运气只有经过努力才能发现,否则运气是不会不期而至的。
运气就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人的命运并非天生,努力自助者,天必助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好运气都是自己创造的。每个人都渴望成为幸运儿,但是只有努力的人才能抓住这些幸运。
林语堂是国内外著名的大文学家,在国外,他的名气远大于那些与他同样有才华的人。一天,一位名人邀请美国知名女作家赛珍珠女士,林语堂和很多其他作家应邀作陪。席间,赛珍珠女士知道在座的大多是文学名士,聊天时随口说道:“各位如果想提供新作给美国出版界印行,本人可以从中介绍。”
在座的人权当是一句客套话,没有当真。唯独林语堂一口应承下来,事后,他用了两天时间,收集自己的英文作品,然后编辑成册,送给赛珍珠。赛珍珠大为感动,对林语堂印象极好,回国后全力帮助林语堂,很快在美国给林语堂打响了名气。
当日在座的人,很多有能力的,虽然中文和林语堂相差无几,但是英文水平要比林语堂高得多,但他们都没能抓住机会。上帝给了每个人机会,但是如果不努力,不去用行动创造好运,就会与这些机会擦肩而过。
很多时候,表面上看,是上帝伸出了幸运之手,让某些人得到了成功,获得了幸福快乐。实际上,是他们的努力为自己创造了幸运,弱者等待幸运来临,而强者是自己主动寻找幸运所在。当年发现青霉素的细菌学家弗莱明曾说过一句话:“不要等待幸运降临,应该去埋头准备。”
运气弥漫在每一个人的周围,但是也如同橡胶包含在橡树的果实里一样,不去动手剥开外壳是不会发现里面的宝贝。失败者抱怨没有运气,认为是别人捷足先登,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是自己不够努力,让别人走在了前面,运气才会降临到别人手中。一个努力的人,才会受到运气的青睐,才有获得幸福的机会。
充实自己才能进步
书到用时方恨少,当更大机会来临而我们却没有知识的时候,再后悔就已经晚了。我们每个人的出身都是不同的,也许我们的起点比别人低很多,然而这并不代表我们的终点也会比别人低。不断学习会让我们后来居上,知识改变命运是真理,如果出现没有改变命运的情况,只是因为我们的知识没能得到施展。当有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们的命运就会改变,知识就会转化为成功,让我们获得人生幸福。
李嘉诚说过:“我没有上学的机会,一辈子都努力自修。”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充实自己,增加自己的见闻。竺可桢先生也说过:“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在李嘉诚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李嘉诚14岁就辍学,开始工作,直到现在她都没有机会进过学校求学。但是他依然拥有渊博的学识,卓越的才智,这些与他努力地自修有重要的关系。可以说,李嘉诚的成功就是建立在他的不断学习上的。
李嘉诚对自己14岁之前的求学、求知经历,曾有过这样的感叹:“少年时期学到的知识弥足珍贵,它令我终身受益。”李嘉诚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家学渊源对少年李嘉诚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李嘉诚的许多优秀品德就是在这深厚的家学中得到了培养。李嘉诚3岁就能咏《三字经》《千家诗》等诗文,正是幼童时代的启蒙读物,使李嘉诚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李嘉诚5岁入小学念书,年幼的李嘉诚并不满足于先生教授的诗文,极强的求知欲带领他展开了更为广泛的阅读,尤其对那些千古流传的爱国诗篇,他更是沉醉其间,这在李嘉诚年少的心里,深深埋下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根基。李家的祖宅有一间珍藏图书的藏书阁,李嘉诚每天放学回家,便泡在这间藏书阁里,孜孜不倦地阅读诗文,由此他被表兄弟们称为“书虫”。年少的李嘉诚读书非常刻苦自觉,经常点灯夜读。
由于战乱的影响,李嘉诚一家不得不举家前往香港避难。因生活所迫,14岁的李嘉诚不得不来到茶楼打工。茶楼的工作,每天要做15个小时,这对年幼的李嘉诚来说是非常辛苦的。但是,李嘉诚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没有忘记学习。工作回到家后,他还要就着油灯苦读到深夜。由于学习太用心,他经常会忘记时间,以至于想到要睡觉的时候,已到了上班的时间。他的同事们闲暇之余聚在一起打麻将,李嘉诚却捧着一本《辞海》在啃,时间长了,厚厚的一本《辞海》被翻得发了黑。
后来,李嘉诚在中南公司做学徒,这时,李嘉诚给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标——利用工余时间自学完中学课程。尽管李嘉诚有十分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却为没有教材而发愁。因为他的工资微薄,既要维持家用还要供养弟妹上学,根本没有多少多余的钱用来买教材。李嘉诚只能买旧教材。当李嘉诚回首这段往事时这样说:“先父去世时,我不到15岁,面对严酷的现实,我不得不去工作,忍痛中止学业。那时我太想读书了,可家里是那样的穷,我只能买旧书自学。我的小智慧是环境逼出来的。我花一点点钱,就可买来半新的旧教材,学完了又卖给旧书店,再买新的旧教材。就这样,我既学到知识,又省了钱,一举两得。”
有人问李嘉诚:“今天你拥有如此巨大的商业王国,靠的是什么?”李嘉诚回答:“依靠知识。”又有人问:“李先生,你成功靠什么?”李嘉诚毫不犹豫地回答:“靠学习,不断地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就是李嘉诚取得辉煌成就的奥秘。
知识永远是属于自己的,只要学到手,就不会消失。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就是不断地丰富自己,成功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当机会来临,知识得以运用,成功就会随之而来,源源不断的知识是辉煌不断的源泉。
知识能带给我们智慧,带给我们成功。学习让我们不断进步,不断完善。一个不断充实自己的人,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生活,才能正视人生各种机遇和变化。当我们能够掌握自己的人生,创造更多成就的时候,就会有深厚幸福的成就感。
王安石的《临川先生文集》中有这样一篇故事,金溪有一个平民叫仲永,家里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5岁时,不曾认识书具。突然有一天,他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诧异,从邻居家借来给他,他立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他的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做诗,他能立即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此感到很诧异,渐渐地,人们便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用钱求仲永的诗作。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当仲永到12岁的时候,让他做诗,写出来的诗并不能与从前的传闻相当了。又过了7年,他已经和普通人一样,没有从前的才思了。
有时候,我们有能力,但是随着环境发展,社会进步,我们没有去充实自己,那么我们必将被淘汰。事物发展是日新月异的,想要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取得辉煌的成就和美好的生活,就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武装自己的头脑。
在瞬息万变的人生中,只要我们能不断学习,就能让自己不断进步,永远走在别人前面。任何时候都走在前面的人,才会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才会得到人生的眷顾。
永远比别人多一点
宋朝时期长沙高僧景岑曾说:“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人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我们不管做什么都不能满足现状,要更加努力,凡事得的比以前更好,比别人更好,那么成功的必然是我们。不管对手是自己还是别人,我们都应该力求更进一步,这样才能达到人生的顶点。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别人比我们做得好一点,没有人是愚蠢的,只有那些愿意比别人多努力一分的人才能获得成功。雷克·洛克说:“很多人聪明才智很好,但却一辈子穷困潦倒。原因就在于他们在遭遇逆境时,便放弃了行动的目标,他们不明白只有努力才是人生的至宝。勇敢地面对生活的逆境,并去战胜它,在你突破逆境到达成功的顶点时,你就能感觉到自己心灵的富有。”
李嘉诚说:“同事们去玩的时候,我去求学问;他们每天保持原状,而我的学问日渐提高。”李嘉诚能够在众人中脱颖而出,靠的就是比别人多学一点,比别人多做一点,就是这种种多一点造就了如今的成就。
当年李嘉诚比我们每一个人所处的地位都要低,既没有学历,又没有显赫的背景,只能从一个小小的茶楼伙计做起,但是李嘉诚并不甘于平庸,他没有像他的同事一样,上班下班,重复着简单的生活,而是发愤图强,用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知识,提高自己。那些按部就班的同事,依然是默默无闻,而李嘉诚却成为侪辈中的佼佼者。
靠着这种精神,李嘉诚不论在哪一个行业都能比其他人做得更优秀,一次次地脱颖而出,一次次向更高的地方迈进。不断地学习使李嘉诚拥有了远见卓识,率先掌握市场发展动向,料敌先机,在一次次的竞争中取得胜利,最终有了今天的成就。
想要在竞争中获胜,就要比别人多付出一点,多努力一分。就像李嘉诚说的一样,在别人休息或者玩耍的时候,我们仍然在学习,就会比别人多学到一点知识。日积月累,我们就会拥有更多的知识,为自己的竞争胜利增加砝码。
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都在努力向前,只要你稍微放松,那么我们就会落后于人。如果我们每天都比别人多学一点,任何事都比别人多努力一点,最后我们就会在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很多人做事不尽力,为生活而生活,为工作而工作,他们做任何事都是只完成目标,直到最后才发现,自己虚度了大半人生,没有任何成就和骄傲。
很多人不曾想过,如果再努力一点人生会是什么样子,于是一生平凡。也许再努力一点,就能看到辉煌的成功。成功与失败之间,幸福与悲伤之间,并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是一道巨大的鸿沟。有时候,你比别人多费心一点,成功和幸福就可能属于你。一个人拥有宏伟的梦想永远不够,最重要的是每天都要多做一点事情,比别人多一分努力。
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曾经提出了一个“多一盎司定律”,以一盎司表示一点微不足道的重量,多一盎司,就是只要多付出一丁点就会获得超常的成果。取得中等成就的人与取得突出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差别很小,只是“多一盎司”。但其结果,所取得的成就及成就的实质内容方面,却经常有天壤之别。
来自乌克兰的著名跳高运动员布勃卡,被人称作“空中飞人”,他也有一个外号叫“1厘米先生”。布勃卡在其辉煌的运动生涯中35次打破男子撑竿跳的世界纪录。其中室外17次,他是田径史上打破世界纪录次数最多的人,通常布勃卡每次都将世界纪录提高1厘米。
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时候,布勃卡以625米的高度打破纪录。不过有人披露出其中的奥秘,布勃卡训练时经常能越过625米的高度,但在正式比赛中他从不一次用尽全部本事,而是一厘米一厘米地提高自己的纪录。因为他与赞助人和运动会组织者有约,每破一次纪录,可得75万美元的奖金。所以他说:“一次把所有的潜力用光是不明智的。”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果他平时不付出艰苦的努力,就不可能在比赛时不断刷新自己保持的纪录。布勃卡之所以能每次都超越自己,正是因为他一直相信自己能做得比以前更好,他一直认为,自己最好的成就永远是下一次。
要求自己比别人做得好一点,就是不断地改善自己,改善就是不停止地进步,不管这种进步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只要每天能有小小的进步,天长日久日积月累,就会培育出惊人的成就。每天超越别人一步,那么一生能超越别人多少?这就是成功与平凡的区别。
在工作中,对自己要求“多加一盎司”,工作可能就大不一样。尽职尽责完成自己工作的人,最多只能算是称职的人。如果在自己的工作中再“多加一盎司”,你就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就可以取得非凡成绩,同时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不管是做任何事情,你必须与自己做比较,与别人做比较,看看明天有没有比今天更进步,看看自己有没有比别人更加努力。只要你再多努力一点,再多准备一点,再多注意一点,再多坚持一会,成功可能就会属于你。比别人多付出一点,就能比别人多收获一点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