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手册
8892200000028

第28章 压力与心理健康

压力更多的是作用与心理的,儿童、青少年在面对威胁性情境或不良事件时所出现的生理或心理上的紧张状态,面对压力儿童、青少年会感受到挫折和内心冲突。

所谓挫折是指个人的动机性行为造成障碍或干扰,因而产生的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所交织而成的心理感受。从心理学上讲,重要的不是挫折,而是对于挫折的感受。一件事情,一个人认为是挫折,别一个人可能觉得无所谓。理想的做法是持中,对挫折的感受既不可太强,也不可没有。

冲突是指心理冲突,指个人内心里同时怀有两种动机而无法同时满足所形成的心理困境。分为双趋冲突、双避冲突和趋避冲突三种。人的生活是多层面的,有不同的层面,有事业的层面,也有社会的层面。在不同层面中遇到的问题,都需要个人选择判断,在做出选择与判断时,有的重在感情,有的重在理性,更有的因患得患失而不得不考虑各种利害关系。

这样看来,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冲突的困扰在所难免。也许能力越高越强的人,面临的心理冲突越多,因为他比一般人有更多的动机与追求的目标。动机与目标越多,在选择上又怎能避免冲突的困扰呢?

压力到底会对心理产生怎样的影响,需要从三个方面加以考虑:压力的大小。按照事件的强度,可划分为危机性压力源、重大压力源和日常压力源;按个体的控制感水平,可以划分为控制性压力源和不可控制性压力源。应对策略。面对压力情境或事件时,调动自身内部或社会资源以对该情境或事件做出认知调节和行为努力的动态过程,应对策略可以分为有效的策略与无效策略。社会支持。是个体社会性发展所依托的社会关系系统,是个体采用应对策略和应对外部行为的重要外部资源。具体的支持方式有:情绪性、工具性、信息性和评价性等。其中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帮助个体解决所面临的压力,使得压力得以释放,从而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也可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当以上压力的三个方面失调、超出了个人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出现心理健康的问题。生理方面可导致植物性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较多见的身体症状有:心悸、头痛、脖子紧、失眠、胡思乱想、常觉胸口闷紧、手脚麻酸、注意力不集中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身体检查没有明显的、严重的躯体疾病,可说明心理压力已经比较严重了。心理方面,容易引发如恐惧、焦虑、抑郁、冷漠等负面情绪,这些不良情绪是引起心理适应困难与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

适度的压力有利于更好的生活,也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但凡事要有个度,超过了个人能够承受的程度,就必须及时缓解。如何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健康呢?

第一是回避和远离压力来源。这需要根据儿童、青少年个人的情况而定,没有对每一个人统一适应的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对你情绪的扰动就会显著的降低,在情绪平静时处理效果会更好些。

第二是恰当,地合理地使用心理防御机制。比如被父母批评以后,想关键是自己没有做好,父母应该批评。对其他人也是如此,是合理的,自己可能心平气和了。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还有压抑、投射、升华等。

第三是重新评价事件或者情境。问题也许没有你当初想的那么严重。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可能会豁然开朗。即使是失误或错误也还有补偿的机会。

第四是寻求支持。当心理压力过大时,可以适当地向亲戚、朋友、心理医生倾诉和求助,不要硬撑。其实承认自己在一定时期软弱,然后通过外部有益的支持降低紧张、减弱不良的情绪反应是明智之举。

第五是适当的运动和培养多种爱好。当一个人处于不良的心理状态,或者不良的心境状态中的时候,坐在那里苦思冥想、发愁、哀叹,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加重负面情绪。走出室外散散步、跑一圈、打打球,做体操、游泳运动,都会释放心理压力,调整情绪。

第六是主动采取行动消除压力。如果一个压力是客观的,一味回避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变被动为主动,采取有效的行动,改变现状才是上策。这要解决两点认识问题:一是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改变的。二是采取行动才能改变。比如一个人感觉到自己在集体中缺少知己,与人不能沟通,由此心理压力很大。确定上述的两点认识之后,开始找原因。有别人的原因,有自己的原因。别人是难以直接改变的,或者说只有通过自己的改变去影响别人的改变。

(1)接受压力,好像接受风雨一样,压力的增强更来自于内心的躲避。

(2)管理压力,把注意力放在可以控制的变数上,而不是不确定的因素。

(3)重视压力,压力是对个人的提醒,管理压力更是自我完善的过程,如个性完善,理念的合理化、技能的提高。

(4)分析压力的来源,不要因为别人的发展速度快而生气。

(5)压力是不是来自一种不良习惯?如习惯性地以消极念头看待自己和生活中的人,习惯性地自我怀疑和自我批评,习惯性地躲避压力。多年养成的习惯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改善。

(6)审视你的目标和期望,不要设立不切实际的目标,对自己的未来做合理的期望。

(7)注意自我保护,首先要肯定自己,接纳自己,善待自己,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不要把注意力过于分散,把价值10元的精力放在价值1分的事情上,真实地面对压力。

(8)付诸行动,别把时间浪费在担心失败上。

(9)友情抗压力,有较多亲密关系的人,能和人讨论深刻感受的人,通常较能应付压力,不会被危机击倒,能振作起来,面对挑战。

(10)运动减轻压力,做做放松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