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养和免疫”的知识在初中生物课和高中生物必修课中均有涉及,本章的内容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它主要从内环境的稳态、营养与健康、免疫机制等方面进行论述。
“人体的稳态”“人体营养与健康”和“免疫”这三节内容在知识上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它们都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本章正是通过这条主线,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不仅更加深入地了解有关人体健康的知识,而且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章涉及的“稳态”“调节”和“免疫”的内容相对抽象,这里有分子水平的物质基础,有细胞水平的结构知识,还有个体水平上的调控和表现,因此在教与学两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
本章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紧密,也容易与理、化的相关知识相互渗透,因此这部分内容还是对学生进行STS教育、培养学生思维综合能力的良好素材。
本章作为选修教材的第一章,在全书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一、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理解);
(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理解);
(3)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理解)。
2.态度观念方面
(1)增强学生自我保健的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帮助学生树立局部与整体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
3.能力方面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识别、理解图表信息的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本节知识解释和说明日常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2.难点: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3.分析:稳态是一个在生理学中涉及范围比较广的概念,通过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稳态的概念,已经了解了它的温度、渗透压和pH等理化性质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内环境的渗透压是如何维持稳态的呢?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内环境中水和无机盐的含量必须稳定。因此,通过分析使学生理解人体内水和无机盐通过生命活动的调节其含量是稳定的,对于深入理解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是本节的重点。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还知道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而体液调节主要依靠体液中的各种激素进行调节。具体人体内的水和无机盐是如何经过生命活动调节达到平衡的呢?这部分内容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一个难点。“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作为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依旧要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分析出完成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具体激素是什么,完成神经反射调节的具体反射弧是什么,具体刺激又是什么,由于激素调节涉及到尿的形成等有关初中生物的知识,神经调节涉及到的反射弧比较复杂,因此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是本节的难点。
设计思路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这部分内容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联。因此,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健康生活的主体,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生理现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历,经过教师的精心设疑,引导学生分析有关水和无机盐平衡和调节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地去探究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内环境”、“内环境稳态”和“渗透压”都是学生已熟悉的概念,因此通过分析内环境渗透压的稳态很容易引出内环境这一溶液中溶剂——水的含量应该是平衡的,溶质——无机盐等化学物质的含量也应该是平衡的,具体又是通过哪些来源和去路来保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的。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分析讨论,自己总结出来。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这一重点和难点内容,可先从学生更熟悉的水平衡的调节开始,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喝水多的时候,尿就会多;喝水少的时候,尿就会少?通过层层设问,诱发学生思考:是什么刺激导致渗透压感受器兴奋?调节水平衡的神经中枢和效应器分别是什么?效应器释放出的激素名称及作用是什么?等等问题。然后通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示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给学生留下深刻生动的印象。关于无机盐平衡的调节,首先教师提出思考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观察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阅读教材、分析图表、小组讨论,最后总结出无机盐平衡也是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主要通过肾脏完成。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这部分内容可以采取自学、讨论的方式,由学生自己总结出来,并通过对生产、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做出解释和说明作为对本节课教学效果的反馈。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
动的调节及
营养和免疫
1.投影本章题图,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照片上所展示的内容与哪些生命活动有关?
通过分析、讨论明确: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养和免疫,对维持人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激发学生学习本章内容的兴趣。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2.精心设计问题情境(1)吃的东西过咸,为什么会感到口渴?(2)为什么夏天尿少,而冬天尿多?
(3)大量出汗后为什么要喝点盐水?
(4)“以饮料代水”的做法科学吗?……
发生兴趣,激起疑惑,产生探究的欲望,处于外在的兴奋状态。
(1)诱发探究的欲望,明确探究的问题,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2)总结出本节课的课题——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1.提供信息资料:
(见书中小资料)
分析讨论得出结论:水是构成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的主要成分,且含量稳定。
(1)培养学生分析图表信息的能力;
(2)使学生明确:人体内的水是平衡的。
一、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2.引导学生讨论:
(1)人体内的水是从哪来的?
(2)排尿是排出体内水分的唯一途径吗?
回忆旧知识,联系自身生理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1)人体内的水有三个来源;
(2)排尿不是排出体内水分的唯一途径。
(1)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2)总结出人体内水的来源与去路。
3.提供信息资料:
(见书中表1-1)分析、讨论,表达见解:(1)人体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相等;
(2)机体内的水保持动态平衡。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图表信息,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4.进一步提出问题:(1)人体内的无机盐主要以什么状态存在?它们在体内是否平衡?
(2)以钠盐和钾盐为例,说明它们的来源与去路。
回忆旧知识,带疑阅读课丈,分析教材中的图1-1和1-2,得出结论:(1)多数无机盐在人体内以离子状态存在;(2)钠盐和钾盐均来自食物,它们有多条排出途径。
(1)培养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图表的能力;(2)引导学生总结出:
人体内钠盐和钾盐的来源与去路。
二、水、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1.引导学生回忆:(1)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其结构基础是什么?
(3)体液调节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回忆旧知识,独立思考,用专业术语回答问题:(1)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为反射弧;(3)体液调节以激素调节为主。
(1)培养学生用专业术语描述生物学概念、原理的能力;(2)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进一步诱导:
参与水平衡神经调节的
(1)感受器是什么?
(2)神经中枢在哪?
(3)效应器是什么?
通过回忆旧知识、联系新知识,分析自身的生理情况,学生能明确:感受器应位于人体内部,神经中枢一定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而对效应器会误认为是肾小管和集合管,需要教师进一步点拨更正。
(1)通过引导促成学生知识的合理迁移和思维的有序发展:(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进一步提出问题并点拨:
(1)导致渗透压感受器兴奋的刺激是什么?
(2)效应器如何发挥效应?
结合自身生理和生活实际,阅读、讨论,发表见解:(1)刺激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
(2)效应器通过释放激素发挥效应。
(1)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释自身的生理现象,培养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2)使学生明确神经调节的效应器是什么。
4.进一步引导探究:
效应器释放激素的名称和作用是什么?阅读教材,形成感性认识。(1)培养通过阅读获取新知的能力:(2)总结出相关知识。
5.承上启下,课件展示:
(1)尿的形成过程;
(2)水平衡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1)形象直观,突破难点,强化重点;(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思维能力。
观察、回忆、思考、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6.提出新问题:为什么某人进食钠盐过多,结果尿中钠盐也随之增多?思考、分析、讨论,发表见解:钠盐多吃多排。
引导学生联想:体内无机盐的平衡也要靠生命活动的调节。
7.课件展示:
无机盐平衡的激素调节。
观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调节无机盐平衡的激素是醛固酮。
(1)形象直观,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2)引导学生总结无机盐平衡激素调节的全过程。
8.进一步引导探究:无机盐平衡的神经调节是如何实现的?
回忆旧知识,发表见解。培养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
9.引导总结: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共同点是什么?分析、讨论,用专业术语归纳总结。(1)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2)促成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深刻理解。
三、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
1.提供信息资料:
(1)血钠升高或降低,会导致血压异常;
(2)血钾降低,将引起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3)尿量过少,会引起中毒。
分析资料、小组讨论,总结归纳。(1)培养分析、阅读、归纳总结的能力;(2)深化学生对人体稳态的理解。
2.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对水和无机盐平衡与内环境稳态的关系进行分析。
思考、讨论,将前后知识进行横向、纵向的类比分析。
(1)渗透对立、统一的哲学观点,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2)促成知识的融会贯通,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
结合实际应用反馈
1.引导学生解释与说明: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思考、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适宜评价,从中了解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
2.组织学生讨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健康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发散思维,展开联想,各抒己见,相互交流。提高学生自我保健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血糖的调节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了解血糖的平衡(识记);
(2)了解血糖平衡的意义(识记);
(3)了解血糖平衡的调节(识记);
(4)了解糖尿病的成因及其治疗(知道)。
2.态度观念方面
(1)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3)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使学生更加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能力方面
(1)创设探究情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说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血糖平衡的调节。
2.难点:(1)血糖平衡的调节;(2)糖尿病的成因。
3.分析:
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是保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条件。通过联系已学过的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经过类比,使学生了解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人体内血糖的含量也是稳定的,这对于学生全面理解生命活动的调节,全面理解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血糖平衡的调节”是本节的重点。
血糖平衡的体液调节主要靠激素调节,其中涉及到的激素种类较多,它们之间既有拮抗关系,又有协同关系,比较复杂,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神经调节涉及到的神经中枢是下丘脑的不同部分,涉及到的效应器有多个,学生在理解和记忆上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血糖平衡的调节”又是本节的一个难点。
当人体的血糖失衡后,会引发多种疾病,其中糖尿病在生活中发病率较高,对人体的危害比较严重。学生虽然对此病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具体的致病原因、判断依据、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学生并不大清楚,特别是糖尿病和高血糖症的关系,高血糖不一定会出现糖尿,出现了糖尿也不一定是糖尿病,这些内容学生在理解上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糖尿病的成因”是本节的另一个难点。
设计思路
本节课涉及的许多知识是学生已经学习过或熟悉的内容,因此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由学生主动地去探究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新内容。
通过前面水和无机盐平衡和调节的学习,学生很容易理解血糖含量也是平衡的,至于具体的来源与去路在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均已学习过,本节课可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回忆,由学生自己总结出来。血糖平衡的调节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习过的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分析这两种激素的生理作用,使学生了解血糖平衡的体液调节。至于血糖平衡的神经调节,可通过观察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形象直观地展示生命活动调节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血糖失衡后,可以引发各种疾病,低血糖症是学生已学习过的,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很容易总结出高血糖症。至于有关糖尿病的知识,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兴奋点,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诱发糖尿病的病因是什么?假如你是一名医生,你怎样诊断?如何治疗?应该给患者提出哪些防治措施?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学生在了解有关糖尿病知识的同时,也容易体会出血糖平衡的意义,体会出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结合,增强卫生保健的意识,受到STS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提出的相关问题是:
(1)为什么有的同学常在第三节课后感到心慌,注意力难以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