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听余秋雨讲文化
8906900000014

第14章 寻觅中国历史 (5)

张择端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清明上河图》无疑是巨制,它融入了张择端毕生的心血,他画出了平常人世的风光。初夏的午后,汴都的街头,人们自得其乐,买米卖布拉车唠嗑,小家碧玉也在小桥上闲庭信步,桥下是一溪流水,一切都是这样的安逸,这样的悠然,此时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幅长卷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5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迷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

张择端是幸运的,他遍悟各家画道之后,走出了一条以风俗画反映市民生活的路子,创制出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张择端是不幸的,他生活的时代正是北宋的衰亡期。处在这一历史阶段的张择端无疑是痛苦的,但“国家不幸诗人幸,赋到沧桑句乃工”。张择端验证了这句话。在《清明上河图》中,张择端以丰富的笔墨反映了奢华逸乐和贫困辛劳对比鲜明的情状。幸与不幸是辩证的,“逆境造人”却是千古真理。

这幅张择端用了七年时间完成的《清明上河图》,曾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历经劫难,演绎出许多传奇故事。就连它的名字,至今都还让人们争论不休。《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与“上河”究竟是什么含义呢?

专家对“清明”的含义有三种说法:一是指清明节;二是指清明坊;三是指清明盛世。据《辞海》解:清明,犹治平,指政治有法度、有条理。张择端从清明时节切入绘制他的长篇巨制并时,是否期望他的王朝能遵法度、复条理、“会朝清明”呢。台湾作家高大鹏曾说,清明节是中国民族的复活节。这一天,把中华儿女紧紧联在一起,形成一股内在信仰的力量,凭着这个,荡寇扫凶、绵延无穷;凭着这个,一次次超越历史的劫难,顽强地焕发出整个民族的大生命。

关于“上河”的含义也有诸多解释:有人认为“上河”是指“河的上游”;有人认为是“逆水行舟”之意;也有人认为是“上坟之意”;还有的认为是“赶集上街之意”。然而,还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认为“上河”不能作为动词解释,而应该作为专用名词解释,如果按名词解释“上河”应该是指御河。

或许,它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只是更多的历史被岁月所掩埋了。古往今来,《清明上河图》到底还有多少谜团没有解开?历朝历代,有多少人想占有你,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懂你?走在烟雨之中,倾听雨落的声音,思绪透明而滋润,仿佛游开封就是该在雨中。雨中漫漫地游,雨中静静地思索……忽然,前面出现一间农舍,一位青年画师正在那里作画……

千载宁谧的后院

◎翰墨风流才子地

现实生活常常搅得人心志烦乱,那么,苏州无数的古迹会让你熨帖着历史定一定情怀。有古迹必有题咏,大多是古代文人超迈的感叹,读一读,那种鸟瞰历史的达观又能把你心头的皱折慰抚得平平展展。看得多了,也便知道,这些文人大多也是到这里休憩来的。他们不想在这儿创建伟业,但在事成事败之后,却愿意到这里来走走。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

——《白发苏州》

素有“水乡泽国”、“天下粮仓”、“鱼米之乡”之称的苏州古城坐落在水网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陆并行;建筑临水而造,前巷后河,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这里河网密布,农业发达,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因其从古至今繁荣发达、长盛不衰的文化和经济,一直以来被誉为“人间天堂”,载有“丝绸之都”、“园林之城”的美誉。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而有“东方威尼斯”、“东方水城”之称。

现今的苏州已经成为“城中有园”、“园中有城”,山、水、城、林、园、镇为一体,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古韵今风、和谐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余秋雨先生说,他在对城市文化的研究中,发现很多城市都在寻找一些词汇描述其城市。当一个词汇放到任何一个城市都说得通的话,那就是没有个性。“我们需要寻找的是一个城市的唯一性,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一座城市像苏州这样,在对生活素质的追求上历2500年而不衰。”背负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苏州,从出生便与仙界有着难以言喻的牵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里的一切都美到了极致:流水,鸟鸣,天空,彩云,还有那撩人的弹唱和精美的典籍。成为了仙人也无比向往的净地。如今,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苏州再度焕发出勃勃生机。

有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苏州,在《红楼梦》里被誉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富贵风流之地”必出“富贵风流之士”。与苏州有缘的古代文人都有以描写苏州园林为题材的佳作,如归有光写《沧浪亭记》,文徵明作《拙政园记》,翁覃溪的《跋拙政园记》,吴梅村的《咏拙政园山茶诗》等。可见苏州园林一直被一种文雅之气萦绕着。苏州园林何德何能,值得如此多文人为她挥毫泼墨?

实际上,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善画,造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被称为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在园林中游赏,犹如在品诗,又如在赏画。为了表达园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园林建筑与景观又有匾额、楹联之类的诗文题刻,有的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园“远香堂”),有的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洁(拙政园“香洲”),有的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漂荡怡然自得(怡园“画舫斋”),还有的表现园主企慕恬淡的四园生活(网师园“真意”、留园“小桃源”)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充满着书卷气的诗文题刻与园内的建筑、山水、花木自然和谐地揉在一起,使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出深远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灵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现代著名建筑师童隽在《苏州园林》里这样写道:“中国园林实际上…是一处真实的梦幻佳境,一个小的假想世界”。

苏州园林不以创造呈现在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终极目的,她追求的是表现形外之意,是园主寄托情怀、观念和哲理的理想审美境界。这些亭台楼阁间留下了他们对生活的感悟,这些回环曲折的园林景致常常在不经意间改变了他们的人生态度。

苏州园林虽小,但古代造园家通过各种艺术手法,独具匠心地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致,在园中行游,或见“庭院深深深几许”,或见“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见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或见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或是步移景易、变幻无穷。至于那些形式各异、图案精致的花窗,那些如锦缎般的在脚下迁伸不尽的铺路,那些似不经意散落在各个墙角的小品,更使人观之不尽,回味无穷。

苏州园林是城市中充满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身居闹市的人们一进入园林,便可享受到大自然的“山水林泉之乐”。在这个浓缩的“自然界”,“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园内的四季晨错变化和春秋草木枯荣以及山水花木的季相变化,使人们可以“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

早在明代中后期,苏州便成为整个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真是“说不尽富丽乾坤,话不完繁华景象”(《四杰传》)。这就为市民文化的勃兴提供了适宜的温床。文化的多元自然少不了狂士的点缀。

余秋雨先生在《白发苏州》里曾这样诠释一个文人:“人品、艺品的平衡木实在让人走得太累,他有权利躲在桃花丛中做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这个人就是唐寅。

唐寅(公元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号桃花庵主,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别号。“明四大家”之一的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

唐伯虎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很奇怪的存在。一方面,他是如此有名,称得上是妇孺皆知;另一方面,许多人对他的了解并不完全是因为他的文艺才华,而更多的是出于他的风流轶事。在众多的影视剧中,唐伯虎被塑造成一个轻狂、好色、蔑视礼法的家伙,一个喜欢讲黄色笑话的下流胚子,一个生机勃勃钻营正统秩序的怪味青年。对于年轻一点的朋友而言,他们乐于接受这样的唐伯虎,并且很希望自己能成为类似的一位。而对于另一些严肃的学问家来说,这些无关痛痒的行为完全掩盖了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传言越多,对唐伯虎的伤害就越深一层。

出生于苏州一个小商人家庭的唐伯虎,其先祖曾是唐朝功臣,其父唐广德虽为商人却深知功名的重要,对伯虎的教诲亦可谓不遗余力,所以,唐伯虎虽然“童髻入学”却“才气奔放”,从小就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个人禀赋,但是,他却时刻不敢稍忘涉及自己一生命运利禄的功名。无奈刚过乡试,成为“唐解元”的他便受到了牢狱之灾。科举受挫后的唐伯虎自然在事业上陷入了低谷,但他的仕途无望,却也无形间为中国文化史贡献了一位风流才子。对于唐伯虎本人来说,这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当然,也正是从这一时期起,唐伯虎才开始频频流连于烟花柳巷、脂粉堆里,创作了大量有关女色与享乐的诗词和绘画作品。

余秋雨先生在《白发苏州》中说过,“中国这么大,历史这么长,有几个才子型、浪子型的艺术家怕什么?深紫的色彩层层涂抹,够沉重了,涂几笔浅红淡绿,加几分俏皮洒泼,才有活气,才有活活泼泼的中国文化”。唐伯虎的诗词向以“语殊俚浅”名世。他认为创作就是为了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声言“人生贵适志,何用刿心镂骨,以空言自苦乎?”这种论点在以“前七子”为首的“复古派”把持文坛的当时,无疑具有一种开风气之先的意义。俚俗入诗对唐伯虎在民间的文名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他的这种创作态度对晚明文坛影响甚巨,非但徐文长、袁中郎等人深受启发,甚至在清初“性灵派”文人的创作中也仍然能够看出唐伯虎的流风余韵。

提到唐伯虎,自然就会让人想起那个名段“唐伯虎点秋香”。早在明代,嘉兴人项元汴的笔记《蕉窗杂录》上,就载有唐伯虎与秋香的故事。稍晚一些,周玄日韦《泾林杂记》一书关于唐伯虎与秋香的故事更为详细,基本上形成了“三笑”的雏形。而明朝末年,冯梦龙以《唐解元一笑姻缘》为题,又将其编进了广为流传的《警世通言》中。明末还有孟舜卿写的《花前一笑》,单人月写的《花舫缘》等杂剧,以舞台演出的形式,更使其走进了千家万户。实际上,据《茶余客话》和《耳谈》等笔记记载,明代历史上的确有件为一个婢女而卖身为奴的事,但是一个名叫陈立超的书生,是好事者把它附会到了唐伯虎名下。另据史家考证,秋香是明朝成化年间南京妓女,姓林名奴儿,她的年纪比唐伯虎大十几岁。而华太师是无锡人,要比唐伯虎小27岁。因而,唐伯虎是与“三笑”姻缘无缘的。

唐伯虎有一篇《伯虎自赞》如是写道:“我问你是谁?你原来是我,我本不认你,你却要认我。噫!我少不得你,你却少得我。你我百年后,有你没了我。”我们不妨把它看做是民间唐伯虎与现实唐伯虎之间的灵与肉的对话。事实上,民间传说中的唐伯虎是不是他本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通过这些传说感受到了民间大众向往自由的精神,同时也捕捉到了他们追求自由的灵魂。所以,能够在中国文化史上找到一位如此丰满、鲜明的风流才子形象,哪怕是虚构多于真实,也仍然值得安慰——毕竟,历史因此变得格外鲜活、动人,不再寂寞。

苏州在文人的笔下熠熠生辉,文人在苏州的氛围熏陶下茁壮成长。苏州怎样能得以保存古文明而不被现代文明疯狂冲击?文人们怎样才能真切地触摸到苏州这一方水土的芬芳,而不致迷失?日子梭转而去,对蹉跎岁月的感叹和对生命本真的敬畏,使一切华丽的、虚荣的东西都渐渐失去原有的重量,取而代之的是对生命之初坦诚、透彻的领悟和追寻。

◎情人眼里出西施

千百年来,勾践的首府会稽,一直被称颂为“报仇雪耻之乡”,那末苏州呢,当然是亡国亡君之地。

——《白发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