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听余秋雨讲文化
8906900000023

第23章 提炼人性温度 (1)

人性,实在是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个答案众多的话题。孔子曰性相近,承认有人性,但未说人性是什么;孟子说人性善,荀子说人性恶,告子说无所谓善恶,又说食色性也,等等。人性,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的本性,是指人之所以为人应有的正面、积极的品性,比如慈爱、善良等品性。人性是目的与智慧的统一体,是运用自身智慧以实现自身目的的过程。艺术批评的任务,就是到作品中去发现、命名这样的人性概念。

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这显然是一个具有人类文化普遍性的问题,余秋雨先生正是希图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的寻绎,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不仅在人类文化意义上,更重要的是在现实文化人格的选择和塑造上,有助于我们走出当前迷乱的窘境。

在人类的众多情感中,亲情总是被列为最稳固和最美好的感情之首。她是情感世界里最美好的玫瑰,是人生必不可少的谨慎财富。“问世上有几多爱,流露无限美善象,世间舐犊情深,永不改变……俗世幸有这种爱,流露人类至善,能在这哀乐人生,令我心内暖。”《道德经》有云: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大爱不言,最伟大的爱是用言语无法表达的。友谊是一种温静与沉着的爱,为理智所引导,习惯所结成,从长久的认识与共同的契合而产生……人生不能没有朋友,生活不能没有友情,没有经历过友情历练的人是寂寞的。

也许对于友情的渴求正是源自于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寂寞。友情的需要产生于寂寞感,而寂寞感更多地产生于心灵的距离。寂寞赋予了我们太多的灵性,是创作的源泉,也是漂泊的伊始。人一生下来就注定是流浪者,在生命中流浪,在死亡中解脱。离开熟悉的一切去熟悉陌生的一切,将命运做一次放逐,也许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品咂出亲情、友情、寂寞的真正涵义;才会明白,在漂泊的日子里,对家的追问和怀念是永恒的。“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大群非常重要的人物肯定被我们历史学家忽视了。”他们就是小人,小人可憎,小人可恨,小人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据了重要地位。他们的伎俩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地“鉴赏”和“领悟”。

我们有很多种词汇来描绘心灵上的震撼,比如说感动、寂寞、人性……人类一直是在不断地追求物质和精神中获得进步,这种追求的过程就是生活。而完整的人生正是把精神和物质的追求都统一起来,从而变得和谐。余秋雨先生正是以这种看似平淡的笔调在阐释着人性中最深刻的美与丑,出色地完成了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和诠释。

在亲情中品咂爱

◎亲情无价,时不我待

大概是教育所致,我一直相信,家庭亲情,应该让位于社会大道。历尽灾难方才明白,家庭亲情本是社会大道,尤其在家破人亡、饥寒交迫的时代,更是这样。

——《那一叠纸条》

余秋雨先生在《借我一生》整本书中,一直在表达他浓浓的感恩之情。感恩的对象,包括父母,包括叔叔,包括遭遇,包括上天,鸿蒙而又伟大。在谈到为什么书名取作“借我”一生,而不是其它的时候,余秋雨先生说“我的一生其实是长辈们不断地在向上天,向大地,向空间,借取着什么东西……”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亲情,这个看似让人感觉温暖的字眼,有的时候,却很容易被人遗忘。亲情是人世间最真切、最朴素、最珍贵的感情。在人类的众多情感中,亲情总是被列为最稳固和最美好的感情之首。她是情感世界里最美好的玫瑰,是人生必不可少的谨慎财富。在漫长而坎坷的人生道路上,它对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难以替代的滋润和营养。因为亲情是伟大的,因此我们感恩亲情。同时,亲情也是非常脆弱的,她往往由于一场灾难、一个人、一句话而支离破碎,因此我们珍视亲情。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有一次在飞机上接受意大利《机会》杂志记者采访。记者问他:“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比尔·盖茨出乎记者意料的回答: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盖茨的回答让很多人怦然心动,人们没有想到拥有如此多金钱的他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非常清楚:时不我待!如果等到你真正拥有了可以孝顺能力的时候,可能已经为时已晚。有的父母可能吃不动了、也穿不了了;有的父母也许早已远离尘世。正如古人的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孝道是建立在人权、平等和人性、亲情基础之上的。“百善孝为先”,孔子对儒家提出的孝道阐述非常精辟,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此语高度概括了“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孔子说过要孝对父母,孝对兄长,这是仁的根本。儒家哲学注重人的自身修养,要求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客观上讲,孔子所宣传的孝来源于奴隶社会,在当时是一种维护奴隶制度秩序的工具。《孝经》里面曾经说过孝是天经、地义和人的基本行为。天子要维护诸侯地位,老百姓要好好地侍候父母,其中规律显而易见。孔子在其基础上,讲它发扬光大并有所推广,便有了所谓的孝顺之道。

孔子生活的时代,社会秩序的维持要靠一家一户的男耕女织,那么家庭秩序靠什么维持?孔子认为,那就要靠父母对儿女的慈爱,儿女对父母的孝敬。长幼有序,父亲像个父亲,儿子像个儿子。父慈子孝,原本就是人的天性。孔子只不过是赋予了它们社会价值,并且反过来作为道德规范,规范着每一个人的家庭行为。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约束,依礼而行就是孝。子又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孝的内容不仅指家庭生活,还应包括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实现人生价值,为父母解忧,为家庭增光。

《新三字经》里有一句:“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其中提到的小黄香是汉代湖北省一位因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好孩子。他九岁时,不幸丧母,小小年纪便懂得孝敬父亲。每当夏天炎热时,他就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赶走蚊子,放好帐子,让父亲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铁,他就先睡在父亲的床席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当时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赞誉。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事情正是这样,黄香长大以后,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在“孝”这个会意字中,上部偏旁是“老”,下部偏旁为“子”,表示上下连续,无有终始,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所以,中国文化是建立在孝道基础上的。“百善孝为先”道出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一部《孝经》为诸经之经中之经。孔子把“孝悌”置教育之首,《礼记》第一篇“吉礼”讲祭祖,谈的就是孝道。而“忤逆不孝”在古代刑典中被列为重罪。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在先哲们的情怀和视野里,人与人、人与天之间的和谐共处就是天地间最奇妙的乐章。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亲情是教育的源泉和支持,只有爱父母,才会爱祖国,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但时代发展到今天,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四处奔波的人们几乎忘记了古人的遗训,忘记了亲情的意义,亲人之间的情感正在被有形无形的代沟所取代,亲情正随着岁月的流逝被渐渐淡忘。

没有亲情的人是可悲的。因为亲情和你的生命一起诞生。从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再到到伊呀学语……亲情一直伴随着生命成长。没有亲情的人,是让人不耻的。易牙是我国春秋时期一位著名厨师,齐桓公对他的厨艺非常赞赏。就在齐桓公吃腻了美食而索求人肉时,易牙把自己的儿子蒸了,把肉献给齐桓公以示忠心。齐桓公很感动,管仲却嗤之以鼻,认为虎毒还不食子呢,如此毫无亲情的人能有忠心吗?后来,易牙害死了齐桓公,证实了管仲的判断。

中国人处朋择友,或欲知一个人对公众是否真有爱心,传统做法是先观察其对父母的态度。《孝经》载有“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亲他人者,谓之悖礼”。很难设想,假如一个人对父母都不敬或是留一手,其对社会又有多大诚意!这样的人即使对朋友显示出一时的热情关爱,最终必定受利益驱使。无论时代怎样变化,天道不会变;不管你身份地位或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如何,孝敬父母这条天道,不可悖忤。

“百行之首,以孝为先”,“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孝敬父母,关爱亲人,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一个从小就不懂得关心父母、缺乏家庭责任感的孩子,长大后又怎能做到关心他人、对社会尽责。我们的家庭需要的是人格健全、热情奔放、对未来充满希望的青春少年,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有事业心、有责任感、对祖国忠诚的未来建设者。可是,在当前,亲情教育处于一种被忽视的地位。为生活而忙碌的父母一直不曾停下脚步,坐下来陪陪子女;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子女们对父母的含辛茹苦视而不见,对于父母的训导和忠告置罔若闻,媒体经常报道的一些人和人之间缺乏真诚、关爱和信赖的事例,一些不文明、没有道德的行为等,对他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

心理专家胡慎之指出,亲情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孩子正常人格形成的重要一环。而进行亲情教育,最重要的,是对家长的亲情教育,家长要首先明白什么是亲情,才能去教育孩子。把太多大人的个人的意愿放在孩子身上,或者要孩子违背自己个人意愿去迎合大人,这不是亲情。亲情是在孩子要成为自己时,父母能够坦然接受,给予足够的支持和空间。而从孩子这一面来看,亲情不是一种技能,它是人的一种自然能力,是一种体验,一种感受。它要求有一个氛围、一个环境来成长,所以,亲情教育是父母教育,有一对不懂感恩的父母,就很难指望孩子会感恩。萧伯纳有这样一句格言:“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人们。”亲情正如同我们手中的火炬,代代相传。余秋雨先生曾感慨“母亲对我的影响很大”。“我觉得在这位老妇人的身上她曾经有过极奇美丽的文化的梦,所以我看到我的妈妈的时候,我就觉得有的时候产生我的文化的某种使命感就是她这个梦,当然很短暂也很朦胧,但是在我身上有点实现,我也要对得起我的妈妈,所以我的很多事情都和这个有关……”

在灾难中,情感是人们得以重新站起、再次团结的重要因素,而亲情则是家庭的核心凝聚力。无论是在地震灾害,还是在其他灾祸之中,亲情永远是人们心灵和肉体的归宿。我们在灾难中看到了亲情所展现的最人性的一面。

当年,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背影》,以平朴的文字,洗尽铅华的笔调,将父爱情深原态原貌地呈现于人眼前,感动了无数的读者。如今,《背影》发表已经五十多年了,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在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仁”和“孝”是基本的家庭伦理。正如孟子所说:“幼而知爱其亲,长而知敬其兄”。加强亲情教育,培养孩子做人的素质,在实践中体验人性的本质,不仅是孩子、家长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关爱亲人做起,进而爱他人,爱社会,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奉献与回报无关,就像慈善与金钱无关。毫无利益的付出,才是真正的奉献。

——余秋雨

余秋雨先生认为,爱不能拘泥于父母之爱、亲友之爱,而是一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博爱。也就是对不认识的人也会由衷善待,对不干己的痛苦也会同样悲哀。

爱作为人类的一种美好情感,它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如亲情之爱、朋友之爱、异性之爱、社会大爱等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爱,由于所爱对象的不同,情感的性质和表现方式也就有所差异,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真纯的情感去祝福所爱的人生活得幸福,并以自己的行为参与到这一创造幸福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爱与对方的爱融为一体,在一个真善美的境界中,完成生命的升华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