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处世经典:糊涂大智慧
8907800000035

第35章 了心悟道运用自如——糊涂韬略二(20)

要使婚姻持久地维持下去,务必对夫妻关系不断调适。所谓夫妻关系调适,亦称婚姻调适,始于婚姻缔结之日,贯穿于整个婚姻存续期间,是家庭核心成员的一种独特的交互行为,是夫妻双方互相适应和协调,以使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需要之满足的全过程,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经济上扶养资助。夫妻之间经济要公开,民主理财,计划管理,协商解决争议;一方不因另一方无收入或收入少,家庭条件差而贬低、侮辱、遗弃对方;一方不履行抚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偿付抚养费的权利;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到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双方另有约定的条件除外);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生活上的关心照料。家务劳动夫妻双方应一起承担,合理分工,默契协作。

发挥各自独特作用,对生活琐事互谅互让,对病中的配偶体贴关怀,精心照顾。

不因对方病重或有生理缺陷为由离异;女方在怀孕期间和分娩一年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在相互配合、爱抚的原则下调节性生活,使双方和谐满意;禁止虐待配偶。

感情上沟通共鸣。夫妻相处思想要及时交流,情感真实表露,爱情专一纯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在对方遭挫折、有过失或困难时应予以慰藉,帮助其共度难关;双方在个性相容互补的基础上得到充分施展,尽量避免无益的非原则性争执,善于建设性地解决冲突,理顺夫妻关系,保持双方的心理健康和幽默、乐观、和谐的家庭气氛,不断地深化夫妻爱情。

周恩来和邓颖超提倡的处理夫妻关系的“八互”原则,也是我们调适夫妻关系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如果把“八互”进一步具体化地运用于婚姻调适领域中去,还可以有以下几种具体行为规范:

第一,异质互补。在心理上,当妻子生气时,丈夫用微笑、安慰让地情绪平定下来;再如在家务劳动中,丈夫力气大,就要主动管刷地板、洗衣服等粗活、重活,妻子心灵手巧,就多干针线活,多搞烹调,这样相互补充,就可以各得其所。

第二,相互包容。夫妻之间的兴趣、爱好可以不一致,但并不一定是互相排斥。倘若双方能互相包容,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就会使家庭生活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第三,深层沟通。夫妻双方应经常交流思想,达到相互肝胆相照。

第四,回避、缄默、转移。有意避开容易引起冲突的事物,如丈夫打孩子,妻子见了心疼,这时最好走开,“眼不见心不烦”。事实上不必担心丈夫打得有多重。事后,双方再协商教育孩子的方式就容易达到一致。当妻子对丈夫大动肝火时,去申辩理由等于火上浇油,丈夫最好的方法是保持缄默,如能耐心等待对方冷静下来时,再用心平气和的解释或自我批评,就会很快使冲突得到解决。夫妻都要善于把自己的消极情绪转移到别的地方去。有些人在外面遭到挫折就回家拿爱人出气,或是受了委屈就马上与配偶顶起牛来。这些都不好,最好的办法是转移情绪,去看书,工作或聊天。

第五,心位互换。俗话说,要得亲心换心。遇到矛盾时,不妨站到对方的角度:“如果我是他(她)又会怎样?”这样有利于增加夫妻之间的理解,减少或消除冲突。

夫妻间非原则性的矛盾冲突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但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当中,小的非原则性的矛盾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不断发展,冲突也会越发增大,所以及时进行夫妻关系调适是避免冲突升级、矛盾激化的重要手段。

9和气持家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人的外貌是这样,内在性格气质亦如此。即使是外貌十分相似的孪生兄弟,也可以找到内在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差异。更不要说在不同环境下成长,有着不同经历的夫妻了。夫妻之间的性格不同甚至迥异的,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很多,例如一个热情,一个持重;一个急躁,一个耐心;一个好动,一个喜静等等。

什么是性格?依照心理学的观点,所谓性格就是一个人对人、对事、对物所表现的经常性的比较稳定的理解和情绪倾向。比如急性子的人对人直来直去,做事欣赏快手快脚,处理问题迅速果断;慢性子的人则恰好相反。

夫妻在性格方面的差别,往往成为夫妻关系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处理不好容易引起夫妻矛盾。有一则关于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很耐人寻味。据西方古老的神话传说,一开始上帝耶和华用火造了一个美女,与亚当配为夫妻。但是亚当是用泥土造的,两人气味不合,秉性不投,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矛盾甚多,无法继续共同生活下去。上帝见亚当终日愁眉不展,就决定再为他造一个合适的女伴。这次,耶和华是撷取亚当身上的一根肋骨造出了夏娃,这个“骨肉相附”的女人就成了亚当最忠实的生活伴侣。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告诉人们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倘若夫妻“气味”、性格方面差距太大,势必会影响夫妻关系的稳定。生活中,离婚的理由多种多样,但以性格不合为由的占有相当的比重。由于性格差异夫妻闹矛盾的更是屡见不鲜,例如丈夫是个急性子,做什么事都非常利索,就是质量差一些;而妻子呢,却是典型的慢性子,信奉“慢工出巧活”。丈夫做事妻子看不惯嫌他马虎,妻子做家务丈夫不顺眼说她磨磨蹭蹭,不讲效率,每逢做家务,相互斥责,争吵不休。可见性格差异对夫妻关系具有直接影响。早在1942年,邓颖超在青年妇女座谈会上讲话时就指出,夫妻之间“性情的融洽、个性的契合,这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之一。必须双方个性、情趣、生活习惯等都可以和谐相契,使婚后生活能融洽愉快,相得益彰”。可见,个性的相容,性格的相投是美满婚姻的重要保证。

如何才能避免和解决夫妻由于性格上的差异所引起的矛盾呢?如果急性子遇到了慢郎中,那该怎么办呢。

第一,夫妻双方都应该相信人的性格是可变的。

大量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性格并非先天注定的,主要是在后天的环境中,教育影响和实践活动中形成和逐步强化的。

性格和气质有一定关系。多血质的人活泼、亲切,但是可能轻浮,散漫,缺乏韧性;胆汁质的人精力充沛,富有激情,就是容易急躁、任性;粘液质的人沉着,稳重,但有时缺乏生气;抑郁质的人较敏感,但有时又会多疑。在人的诸多个性心理特征中,气质可说是同遗传关系最紧密的一种了,即使如此,气质也不是不可变的。儿童、少年的气质往往具有明显的单一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的成熟,气质会呈现多种状态,其中发生明显变化的也不乏其人。气质还可以更改,人的性格那就更可以变化的了,何况在形成性格的诸要素中,除了气质影响外,更有环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有的人在学生时代温文尔雅,不善谈吐,人称“薄面皮”,一旦走上工作岗位,特别是走上领导岗位后,由于环境的影响及工作条件所逼,就会转而变成性格开朗,大胆泼辣。前后相比真是判若两人,可见人的性格有很强的可塑性,性格迥异的夫妻不必过多地烦恼和担心,应对彼此的性格适应与协调充满信心,以一种良好的心境去改变自己,影响对方,力争性格的相近。

第二,要各自尊重对方的性格。

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里说的秉性主要指的是个性。人的个性一经形成,就有它的相对稳定性。夫妻双方都对此应当有清楚的认识,注意尊重对方的个性,否则就不是平等的表现。要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努力创造一种平和的家庭和心理环境,使爱人改掉不好的个性内容;要正确认识和评价对方的性格,不要先入为主地蛮横指斥。由于一个人对自己的性格适应了、习惯了,就容易对同自己有差异的另一种性格产生本能的抵御性。事实上,不同的性格常常是利弊优弱并存,不能绝对地说某种性格一定比另一种性格好。除了明显的暴戾、怪癖等反常性格外,绝大多数人的性格都是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因此,要舍弃“门户之见”,尊重对方的性格。要做到性格上的相互尊重,务必做到承认对方的个性风格,主动适应对方的个性风格。要能够宽容,不要吹毛求疵尽找渣。美国纽约市卡尼基交际学院院长达尔·卡尼基在谈到夫妻相处原则时写道:“假如你想保持家庭的幸福生活,应该切记:千万不要,千万不要吹毛求疵。”歌德则这样说:“要求旁人都合我们的脾气,那是很愚蠢的,我从来不干这蠢事。我把每个人都看作一个独立的人,可以让我去研究和了解他的一切特点。除此以外,我并不向他要求同情共鸣。这样我才可以和任何人打交道。因为一个人正是跟那些和自己生性相反的人打交道,方能和他们相处,从而激发自己性格中一切不同的方面,使其得到发展完善,很快就感到自己在各方面都达到成熟。”歌德的这些话值得我们深思,作为朝夕相处,志同道合的夫妻,理当彼此尊重对方的性格,这样在心理上就容易产生平等感和亲切感,有利于夫妻相处融洽。

第三,对各自的性格要扬长避短。

急性子的特点是性格直爽,容易相处,但有时发起脾气来,也使人有点受不了。这种人办事求速度,讲究效率,但往往不大注意质量;慢性子的人则正好相反,态度和蔼,不易发怒,但好赌气,一气多长时间,使人感到没完没了。这种人办事讲究质量,注重效果,但缺乏时交观念。既然人的性格大多有长处和短处,那么对自己的性格应一分为二,长处就发扬,短处则努力克服。避短的方法是对方之长,善于发现配偶性格中的长处,并吸收过来补充和完善自己。扬长避短的第二层意义是在家务安排上,凡是需要讲求时间快的,不妨由性子比较急的去做;凡是质量要求高的,就让慢性子的去做,这就扬了各自性格之“长”。同时还有个相互补短的问题,如何补“短”呢?你性子急,讲究办事的速度,这不错,但也可以培养自己的耐性。有一章小说描写一位火爆性子的解放军连长,常常因性子急,而使眼看就要成功的思想政治工作毁于一旦。

为了改掉这个碍事的火急性子,这位连长就像大姑娘一样绣起花来。起初,针扎在手上,血染在布上,他简直感到窝囊极了,但是他硬着头皮,用坚韧的毅力同自己的弱点作斗争。终于炼就了一身要快能快,要慢能慢,刚柔相济的良好性格。

在性格不同的夫妻之间,特别要倡导“异质整合”。几块木板和几枚钉子、一束木料、一件铁器,是异质,但用钉子巧妙地把木板钉起来,就能够做成一个精巧的箱子。从某种意义上讲,“异质”比同质用途更广,关键是要进行整合加工。夫妻双方有不同的出身、经历、兴趣爱好,个性脾气等,也能够把这些不同看成是“异质”,因此也有一个互补整合的任务。不同的性格,只要注意整合互补,就能达到刚柔相济、急慢相和、动静相宜,以达到和谐相处。俗话说得好,不同的乐器才能奏出最美的和音,只是一种乐器,难免显得单调。著名话剧演员朱琳与她的丈夫刁光军,一个生性豪放随便,丢三拉四;一个遇事仔细认真,有板有眼,他俩尽管性格迥异,由于他们能够互有适应,互相谅解,互相补充,结婚40年和睦相处,夫妻恩爱如初,被传为佳话。还有一对夫妻,妻子属内向型,生性优柔;丈夫却是开放型,处事急躁。亲友们都担心他们会扯皮,难以白头偕老。婚后不久,他们确实曾有一些摩擦,常相抱怨,谁知一年以后,却相处得和和美美,大出人们意料。原来他俩在多次冲突后弄清了相互的脾气,意识到那么冲突下去大家都得不到安宁,于是开始摸索怎样做好心理协调,相互补充。渐渐地他俩果真摸出一点门道:要计划什么事时,妻子主持设计,各种方案考虑得慎密周到;丈夫自愧不如,甘愿只当参谋。需要决策时,妻子常犯犹豫,坐立不安,常常靠丈夫当机立断,解决疑难。一个操持家务得心应手,一个对外应酬左右逢源。这么一来,他俩异质得到整合,反而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总之,夫妻性格上的差异是正当的,夫妻因为性格不合而发生矛盾也不必惊慌,要努力调适,在充分了解对方性格的基础上,渐渐地达到相互适应,相互补充,以求得个性上的相容。如果能够这样做了,那么即使急性子遇上了慢郎中,也是能够和谐相处,使夫妻关系健康稳定地发展。

寇准是宋朝很有名的宰相。他忠于职守,智慧过人,学识渊博,能言善辩。

一部《杨家将》将他描写得神乎其神,使他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有关他的传说,无论是载入野史的,还是民间口头传颂的都不少。这里,我们讲讲寇准拜妻为师的传说。

寇准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留下他和母亲过着贫苦的日子。他母亲为了把他抚养成人,起早贪黑、辛勤劳作,省吃俭用。即便如此,娘儿俩也仅能凑凑合合地填饱肚子,相依为命。所以,小寇准根本没有钱去念书。十多岁了,还一个字也不认识。

当时正值五代十国的后期,兵连祸结,烽火四起,战争连年不断,许多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命。寇准的家乡也聚积了不少难民。一天,一个女子逃到寇准家里,她大约十五、六岁的样子,长得眉清目秀,唇红齿白,亭亭玉立。寇准母亲觉得这个女子怎么看怎么俊,越看越喜欢,越看越惹人爱,于是就想把此人留到家里。寇母一问这女子,这女子满口答应,因为她的爹妈都在战乱中丧生了,家里再没有第二个人照料她了。不久,寇准就和这个俏丽的姑娘结婚了。此姑娘姓李,所以,当地人称之为“李氏”。

天下越来越乱,老百姓苦不堪言。寇母一直想给寇准请个先生,让寇准学点知识,以便将来能成点大事,整顿国家,报效民族。但毕竟家境太贫寒了,除了勉强吃饱,半文不存,哪里请得起?因此寇母心中很着急,整天愁眉苦脸,哀声叹气。媳妇李氏看出了婆婆的心思,她对寇母说:

“母亲不用担心,我小时候父亲曾教我《四书》、《五经》、天文地理。如果您信得过我,儿媳愿意为师,教好丈夫是我的心愿,教不好,拿我问罪!不过有一点,若让我教得寇准,他须先行拜师之礼!”

李氏又向寇母阐释了行拜师之礼的意义,她说,严师才能出高徒,行拜师之礼,为的是对寇准严格要求。

寇母一听,真是青天里拣了一块金子!常言道:有福之人不用忙,没福之人忙断肠。想不到半路上拣来的媳妇,还有这么多学问!寇母很高兴,立刻眉开眼笑地对媳妇说:“只要能教寇准上进,怎么办都行。”于是,寇母急忙唤过寇准,让他给坐着的媳妇行三拜九叩之礼。

这寇准从小是母亲拉扯大的,再孝顺不过啦。但现在母亲要他拜妻为师,寇准觉得不好意思,又不服气。他一边看着母亲,一边把头摇得像拨郎鼓。寇母很生气,把眼一瞪说:“大胆寇准,还不快给我行拜师之礼!”寇准没办法,只好朝妻子行三拜九叩的拜师之礼!李氏坐在那里,故装正经,看着寇准那勉勉强强的样子,差点笑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