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间词话
8908100000027

第27章 成大事业必经三种境界

【原文】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①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②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注释】

①“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此处,王国维将此词作者误作欧阳修的。

②“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此处,王国维引文将“蓦然回首”误作“回头蓦见”,将“却在”误作“正在”。

【译文】

自古至今,能够成就大事业、成为大学问家的人,无不要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第三种境界。这些话若不是大词人是说不出来的。但从这层意义上去解释诗词,恐怕晏殊、欧阳修(应为柳永)、辛弃疾等人是不会答应的。

【评析】

在这一则,王国维提出了人生成功的“三种境界”,因此只要看过王国维这段品论的人,印象都会非常深刻。

立足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高度来建立“三种境界”说,其实是层次非常明确的。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讲确立高远目标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在“高楼”才能“望尽天涯路”;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讲在追求理想过程中需要一种持之以恒的执着品格;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讲实现目标的最终境界。三种境界其实分别说明理想的确立、追求和实现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呈递进之势。

当然,王国维明白自己是断章取义,是姑妄言之,所以他说自己的解释未必是引词作者所持的本义。但是,他同时也认为,能够给人以联想和阐释空间的词句不是一般词人所能写出的,唯有“大词人”才能写出在具体意象中涵盖更为广阔内涵的词句。这样看来,王国维是在为自己联想的合理性作说明。

【参阅作品】

凤栖梧①

(北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②,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③。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④,对酒当歌⑤,强乐还无味⑥。衣带渐宽终不悔⑦,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

①凤栖梧:原为唐教坊曲,又名《鹊踏枝》。

②危楼:高楼。

③黯黯:迷蒙不明。

④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⑤对酒当歌:典出曹操的《短歌行》。当:此处是对的意思。

⑥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

⑦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

【鉴赏提示】

这是一首充满悲情的怀人词。上片写作者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句句充满愁意。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是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极具波澜。词眼是最后两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是依据这一点。我们在阅读和学习此词时,不妨在此处深入体味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