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天下重明
89104400000306

第306章 三百零一章:水军优势

三百零一章:水军优势

“各位,不出意料,郑芝龙同意了我们北上借道的请求,他还是信里对我北上的行为大加赞赏。

还有,郑芝龙对我百般保证,在我们的船队回到南方之前坚决不擅开边衅,不对我们有任何军事动作。

最后,他还提出为了北击建奴,他愿意为我方提供五船粮食和药材、肉类等物资,看样子郑芝龙是生怕我们放弃北上啊。”

楚毅手里拿着郑芝龙的信件向手底下的文武高层说道。

马上有人附和:“哈哈哈哈,郑芝龙的如意算盘打的是真的响。他无非是想要借助建奴来削弱我们的力量罢了,还摆出一副为我们好的样子,真把咱们当傻子了吗?”

张希唯道;“诸君,勿要恼怒,我们完全可以把郑芝龙给我们的物物资手下,不要管他的想法,比较我们早就已经找好了针对他的战略,不会因为这点物资而改变。而且,郑芝龙也不会想到,我们北上一战完全不会损耗我们针对他的力量,到时候一定能给他一个惊喜。”

楚彪说:“就是就是,不过是派五万大军北上罢了,完全不影响针对他的六个师团配置,他肯定想不到我们只抽调六万多人来对付他。”

水军方面的代表也发话了:“郑芝龙肯定以为我们水军的船只在来回一趟辽东之后就必须要修整了,但是他想不到我们的船只早就不是他见惯的船只,我们的旧式舰船至少超越时代三十年,新式舰船至少超越时代一百年。”

水军代表的话并没有说错,镇国将军府的科技产品并不是都用在了陆军身上,水军所蕴含的科技含量更高。

自从燧发机的发明之后,即消除了发射延迟,而且炮手可以站在火炮后面瞄准以后拉绳击发,极大提高了火炮射速和精度,从此水军炮火无论射速还是精度都远远高过郑家军的水师,就算是面对欧洲最优秀的海军也可以来一场正面的炮火对轰而不落下风,在这其中官兵训练水平高固然是主要原因,燧发机也功不可没。

水军的另一项火炮技术革新就是之前提过的六十多斤的卡隆巨型臼炮。

这种十八世纪中期,才在苏格兰被生产出来的火炮,冠名卡隆炮。卡隆炮的炮身长度只有相同口径舰炮的一半,加上火药用量少,因此份量很轻。

这个时期一门西方三十六磅长身管舰炮往往重逾三吨,而三十六磅卡隆炮重量却不到一吨,仅仅只是长身管舰炮的三分之一。

卡隆炮的射程只及长身管舰炮的三分之一,也就是几百米的有效距离,但后座力也弱,操作方便,最重要的是近距离杀伤力非常强劲。

十八世纪中期,卡隆炮初问世时期并不被当时的海军所看好,卡隆炮很多年都未能登堂入室,跻身火炮甲板。

但是,三十年后,装备卡隆炮的英国高龄战舰‘彩虹号’以猛烈的炮火逼迫法国最新型巡洋舰‘黑贝号’投降,立刻引起轰动。此后卡隆炮迅速装备英国皇家海军各级战舰,基本取代了船楼的小口径舰炮。

十八世纪后期,卡隆炮的口径往往比标准舰炮大一号,比如,英国莱达级巡洋舰装备的舰炮为十八磅,装备的卡隆炮口径却几乎大一倍,弹丸重量为三十二磅。

很多战列舰甚至装备了六十八磅卡隆炮,近战时发射五百颗弹丸的霰弹筒,对准敌舰尾部一炮轰去,便能荡平敌舰火炮甲板,卡隆炮在不牺牲战舰机动性的条件下极大地提升了火力,成为当时英国皇家海军的杀手锏,这样划时代的产物当然会被楚毅给提前带到这个世界了。

楚毅的水军最关键的一项技术革新却与火炮和战舰的设计理念无关。

对于帆船时代的战舰来说,最大的威胁往往不是敌人的炮弹,而是附着船底的贝类。这些船虫擅长在木头里打洞,能够将船底蛀蚀得千疮百孔,导致严重破损。

此外,长期出海的战舰船底还会附着水草,越长越多,使得船速越来越慢。人类自从有航海史以来,一直在寻求各种对策抑制船虫和水草的生长,但由于科技水平的局限性,效果都不够理想。各国战舰只能定期返回港口清理船底,不但耗费人工,还往往贻误战机。

这个问题也是在十八世纪得以初步解决。当时的欧洲是科学昌明的时代,冶金和化学发展迅猛。

大概在十八世纪中期,英国开始试验用铜皮包裹船底,以杜绝船虫和水草的附着。当年,英国皇家海军巡洋舰‘警钟号’在整个船底敷设铜皮,然后出海巡航两年以后回来检验,发现防护效果极佳,船底没有发现任何异物。

然而新问题很快出现,包裹船底的铜皮几年以后开始剥离脱落,原因是固定铜皮的铁钉因电解作用而逐渐腐蚀,最终断裂。科学家经过多年试验攻关终于找到对策,他们开始用铜锌合金钉代替铁钉固定船底铜皮,解决了这个问题。

镇国将军府的科技还没有弄出来铜锌合金包裹船体的技术,但是铜皮楚家军多得是,楚家军的主要舰船都包裹上了铜皮,相比于清理船虫的费用和麻烦,一些铜皮的投入实在是不足为道。

从此以后楚家军的舰船至少可以航行三年再检修船体,这和本时期几个月就要检修船只的其他势力写成了巨大的科技鸿沟。

楚家军已经有一百四十艘各类舰船置备了铜底,成为世界上第一支‘铜底’舰队。

铜底给战舰还带来了其他意想不到的战术优势。

铜底战舰因为船底表面光滑,阻力远远小于普通战舰,水军战舰置备铜底以后,速度往往莫名其妙地猛长,在将船尾的椭圆形尾巴改成了一刀切的直线型尾部之后,所有的军舰速度都得到了极大的增长,让水军将官们自然欣喜若狂。

这么多的科技投入,让年轻的楚家军水军以一个奇迹般的速度成长着。

这不是仅仅依靠数量碾压的郑芝龙所能匹敌的,楚家军半年后所能拿出的一百四十艘舰船对上郑芝龙的五百多艘各类船只并不是完全没有胜算,水军将领们反而拿出来六成的胜算出来,这让楚毅大喜过望。

在制定了完善的干掉郑芝龙的计划之后,楚毅开始调兵遣将,五万大军和一百八十艘各类船只在长江上慢慢汇合,楚毅亲自率领大军向着北方驶去。

这是楚毅第三次亲自率军出征,两个师团的近卫军和三个精锐师团的力量足够和黄台吉去掰掰腕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