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新丝路 新梦想:“一带一路”战略知识读本
89294100000003

第3章 《“一带一路”战略谋划》:丝绸之路的历史回顾

1.什么是“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从广义上讲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即狭义上的丝绸之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中国运的)。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2.“丝绸之路”从运输方式上可以分为哪两条?

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以西汉都城长安(今西安)为起点,东汉时期以都城洛阳为起点,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海上丝绸之路是由当时东西洋间一系列港口网点组成的国际贸易网。在唐宋元的繁盛期,中国境内主要有泉州、广州、宁波三个主港和其他支线港组成。

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也是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

3.“丝绸之路”的名称是因何而来的?

丝绸之路概括地讲,是自古以来从东亚开始,经中亚、西亚进而联结欧洲及北非的东西方交通线路的总称。2100多年前,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在亚欧大陆上形成了横贯东西的交通大动脉,由于丝绸是东西方交通大道上交易的重要商品,因此后世称之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一词的由来和广为传播应归功于德国学者费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与阿尔伯特·赫尔曼(Albert Herrmann)。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在其所著的《中国——亲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为依据的研究》一书中,首次将“自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连接中国与河中以及印度的丝绸贸易的西域道路”称为“丝绸之路”(Seidenstrassen)。1910年,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在其所著的《中国与叙利亚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主张把丝绸之路的含义“一直延长到通向遥远西方的叙利亚”。1915年,赫尔曼在《从中国到罗马帝国的丝绸之路》一书中,进一步把“丝绸之路”作为中国与希腊国——罗马社会沟通往来的交通路线的统称。在此之后,“丝绸之路”一词被普遍接受。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学者大多把丝绸之路称作“中西交通”;20世纪80年代之后,国内学者开始广泛使用“丝绸之路”一词,“丝绸之路”在中国逐渐成为固定称谓。

4.古丝绸之路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古丝绸之路起源于中国,它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重要路线。古丝绸之路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点:

(1)西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是丝绸之路开辟的主要原因。西汉统治者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使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对周边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丝织业发达,对西方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和生产丝织品的国家。西汉时,丝织技术高超,丝织品精美,如西汉已有接近成型的绣花机器。因此,西方对中国丝织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都以拥有中国丝织品为荣耀。

(3)统治者推行较开明的民族、对外政策。西汉国力强盛,统治者在对外关系上主张与周边各族、各国进行友好往来,主动开辟新的通道,以宣扬国威。

(4)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与西域各族的联系,西域各族对汉朝的丝绸和封建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张骞出使西域后,商人、使者接踵西行,大量的丝帛锦绣沿通道西运。

(5)西域都护的设置是保障。西汉和东汉政府都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保护了商旅往来,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5.“丝绸之路”的发展史有哪些特性?

(1)和平性。尽管丝路沿线各民族之间文明与发展程度相差很大,但它始终是一条和平之路,各国、各民族之间和平往来。

(2)全民性。“丝绸之路”最初是自发产生的,参与交流与交往者既有各国与各民族统治者,更有各阶层普通民众,可以说是官民共同参与的。

(3)共赢性。“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各民族都从交流中获益,其存在与发展有利于沿线各国与各民族的国计民生和各自文明的发展,为各国人民所接受。

6.为什么说古丝绸之路影响深远?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欧洲、北非等地区建立起密切的商贸联系,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和生产力发展。在商贸往来方面,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到陆上丝绸之路衰落前,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往西方,西方的皮毛制品、珠宝、香料、核桃、胡萝卜等物产输入中国,丰富了亚欧国家的物质文化生活。在文化交流方面,丝绸之路连通了古中国文明、古罗马文明、古伊斯兰文明和古印度文明等世界主要文明体系,西方的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思想传入中国,中国的汉文化传播到西方,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交流融合。在生产力发展方面,中国的造纸术、雕版印刷术等伟大发明传到西方,西方的天文历法、建筑工艺、制糖法、酿酒术等技艺输入中国,推动了沿途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尽管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之后逐渐衰落,但它作为亚欧大陆文明交流的典范,对当代亚欧国家的经贸合作仍有深刻影响。鉴于此,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就具有重要意义。

7.古代陆上丝路的线路是什么?

丝绸之路的线路主要是长安和洛阳经河西走廊(今甘肃地区境内)、通往中亚(安息古波斯)、西亚,直到欧洲(大秦古罗马)。丝绸之路一般可分为三段。

东段:由长安到玉门关、阳关。东段各线路的选择,多考虑翻越六盘山以及渡黄河的安全性与便捷性。东段后来成为主要干线。公元10世纪时期,北宋政府为绕开西夏的领土,开辟了从天水经青海至西域的“青海道”,成为宋以后一条新的商路。

中段:南北中三线会合后,由张掖经酒泉、瓜州至敦煌,再由敦煌至葱岭(今帕米尔)或怛罗斯(今江布尔)。中段主要是西域境内的诸线路,它们随绿洲、沙漠的变化而时有变迁。三线在中途尤其是安西四镇多有分岔和支路。

西段: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直到欧洲。三线均从长安出发,到武威、张掖汇合,再沿河西走廊至敦煌。丝路西段涉及范围较广,包括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历史上国家众多,民族关系复杂,因而路线常有变化。它的北中南三线分别与中段的三线相接对应。

8.陆上丝路经历了怎样的兴衰演变?

(1)公元前1世纪以前上古时期。早在远古时期,虽然人类面对着难以想象的天然艰险的挑战,但是欧亚大陆东西之间并非像许多人想象中那样完全地隔绝。在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之北的草原上,存在着一条由许多不连贯的小规模贸易路线衔接而成的草原之路。在公元前15世纪左右,中国商人就已经出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购买产自现新疆地区的和田玉石,同时出售海贝等沿海特产,同中亚地区进行小规模贸易往来。而良种马及其他适合长距离运输的动物也开始不断被人们所使用,这使大规模的贸易文化交流成为可能。

(2)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5世纪左右河西走廊的开辟,带动了中国与西方的商贸交流。这种小规模的贸易交流说明在汉朝以前东西方之间已有通过各种方式而持续长时间的贸易交流。但这种交流不完全等同于公元前1世纪繁荣的丝绸之路,仅存于局部地区或某些地区之间。

(3)公元前1世纪到7世纪。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刘彻为打击匈奴,计划策动西域诸国与汉朝联合,于是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为了促进西域与京师长安的交流,汉武帝招募了大量身份低微的商人,利用政府配给的货物,到西域各国经商。这些具有冒险精神的商人后来大部分成为富商巨贾,进而吸引了更多人从事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原与西域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同时也使汉朝在收取关税方面取得了巨大利润。为加强对西域的控制,公元前60年,汉朝设立了对西域的直接管辖机构国——西域都护府。以汉朝在西域设立机构为标志,丝绸之路这条东西方交流之路开始进入繁荣时代。

公元16年,丝绸之路中断。公元73年,东汉班超重新打通隔绝58年的商路,公元97年,汉朝重新取得在中亚地区的主导地位,后派甘英携带大量丝织品到达了地中海,进入了欧洲腹地,使丝绸之路到达欧洲,中国使臣也第一次到达西方。

(4)7世纪到12世纪。随着中国进入繁荣的唐代,西北丝绸之路再度引起了中国统治者的关注。为了重新打通这条商路,中国政府借击破突厥的时机,一举控制西域各国,并打通了天山北路的丝路分线,将西线打通至中亚。这样一来丝绸之路的东段再度开放,新的商路支线被不断开辟,加上这一时期东罗马帝国、波斯(7世纪中叶后阿拉伯帝国取代了波斯的中亚霸权)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令这条商路再度迎来了繁荣时期。

唐朝控制了丝路上的西域和中亚的一些地区,并建立了稳定而有效的统治秩序。西域小国林立的历史基本解除,这样一来丝绸之路显得更为畅通。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人们不再仅仅是商人和士兵,在这一时期为寻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人们也逐渐出现。中国大量先进的技术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其他国家,并接纳了相当数量的遣唐使及留学生,让他们学习中国文化。同时佛教、景教各自迎来了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机会,一时间唐朝人在文化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5)12世纪以后。唐代安史之乱后中国各地战火纷飞,为丝路直接服务的北方地区经济大受打击。当成吉思汗及他的子孙们孜孜不倦的开辟着广阔的疆土时,丝绸之路国——不仅是西北丝绸之路,包括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国——都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成为蒙古帝国内部的交通路线。虽然蒙古帝国的统治者们并没有建立严格的、十分完善的中央集权体系,各地也并没有统一的行政体系,但蒙古帝国也摧毁了以往在丝绸之路上的大量关卡和腐朽统治,令丝绸之路的通行比以往各个朝代都要方便一些。

当丝路的历史步入14世纪——中国称其为“明清小冰期”后,西域地区脊背上已不再适合当时的人类居住。西北丝绸之路的东端几乎完全荒废。而西域各古国大多已不复存在,成为流沙之中见证丝路辉煌的遗迹。

9.陆上丝绸之路有哪些作用?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

(1)商品交流。在这条逾7000公里的商路上,丝绸与同样原产中国的瓷器一样,成为当时东亚强盛文明的象征。各国元首及贵族曾一度以穿着用腓尼基红染过的中国丝绸,家中使用瓷器为富有荣耀的象征。此外,阿富汗的青金石也随着商队的行进不断流入欧亚各地。这种远早于丝绸的贸易品在欧亚大陆的广泛传播为带动欧亚贸易交流做出了贡献。而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菠菜(又称为波斯菜)、黄瓜(汉时称胡瓜)、石榴等的传入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西域特产的葡萄酒经过历史的发展也逐渐融入到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当中。

(2)文化交流。中国古代印刷术是沿着丝路逐渐西传的技术之一。在敦煌、吐鲁番等地,已经发现了用于雕版印刷的木刻板和部分纸制品。其中唐代的《金刚经》雕版残本如今仍保存于英国。这说明印刷术在唐代至少已传播至中亚。造纸术曾经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纸制品开始在西域以及更远的地方出现。人们已在楼兰遗迹的考古中发现了2世纪的古纸。而中亚地区虽然也是用纸,但没有发现造纸工业的证据。很多人认为造纸术的西传为欧洲及中亚带来了一次巨大的变革。

(3)宗教交流。东汉初期,佛教全面传到西域各国。关于佛教传入西域地区,尚有许多说法。但是国内外学术界基本看法是:“佛教早在公元前2世纪以后,晚在公元前1世纪末已传入西域了。”据此,佛教公元前87年传入西域于阗以后,公元前60年至公元前10年左右自佛教圣地于阗向西或北方向传播到叶城、莎车、塔什库尔干、喀什、阿克苏、库车、焉首等西域之“丝绸之路”北路各地和向东北方向传播到且末、若羌、米兰、楼兰等西域之“丝绸之路”南北路诸地。除了佛教,拜火教、摩尼教和景教也随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获得了很多人的信仰,并沿着丝绸之路的分支,传播到韩国、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

10.什么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纺织品,从洛阳、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还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它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路线。中国的丝绸除通过横贯大陆的陆上交通线大量输往中亚、西亚和非洲、欧洲国家外,也通过海上交通线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国。因此,在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横贯东西的陆上交通路线命名为丝绸之路后,有的学者又进而加以引申,称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路线为海上丝绸之路。后来,中国著名的陶瓷,也经由这条海上交通路线销往各国,西方的香药也通过这条路线输入中国,一些学者因此也称这条海上交通路线为“陶瓷之路”或“香瓷之路”。

11.海上丝绸之路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秦、汉时期,统治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将农桑视为一切之本,大力扶持和发展农业。特别是汉代,在农业和手工纺织业高度发达的条件下,出现了商业的勃兴。汉王朝稳定的社会环境、发达的水陆交通,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更加便捷、迅速地交流,为地区性、全国性商品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打下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提供了保障。中国在燧人氏时期就已经开始木筏时代,懂得通过观察日月星斗来确定航向;两汉时期引入风力作为船的驱动力,当时的帆船已有桨、橹、锚、舵、帆、水密隔壁等设施,加上其后中国航海者利用季风航海的能力不断提高,指南针用于航海,使得海上航行更加快捷方便、远距离航行更加安全。依靠先进的航海技术,自汉武帝时代起,中国商人就在南中国海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这些帆船从广州或北海出发,最远到达罗马帝国区域,主要运送丝绸、珠宝、香料、矿物等大宗货品。

(3)陆上丝绸之路发展受诸多客观条件限制,促使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陆上丝绸之路途经国家多,经常由于沿途一个国家出现战事而导致航程中断,加上陆路要翻山越岭,路途难走,往返周期长,这些弱点阻碍了陆上丝绸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公元6—7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刚开始开辟时,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补充形式,但到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战火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战争所阻断,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以及非洲大陆的航路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终于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12.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延续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1)西汉平定南越国后的开海政策。继陆上丝绸之路打通之后,汉武帝又腾出手来一举扫平南越国,首先在日南,继则在广东的徐闻、合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口,与东南亚各国通航贸易。最远到达印度,与阿拉伯商人和欧洲、罗马商人进行货物交流贸易,并且通过印度和阿拉伯商人,把中国文明间接传输到欧洲和世界各地。

(2)唐宋保持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唐朝是中外文化交流最频繁的朝代,长安一直是各国留学胜地,各国客商也云集长安、广州、扬州、泉州等港埠。波斯、大食(阿拉伯)、东罗马都有大批商旅、传教士和艺术家来中国;中国的丝织品、工艺品等货物,造纸工艺、冶炼工艺、蚕桑丝织等技术,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东、欧洲和非洲东部。安史之乱后,大唐痛失西域,外国客商和留学人员只好取道海上,东方大港扬州、南方大港广州,成为大唐帝国最为繁忙的港埠。宋朝的造船业和航海业相当发达,在只有一条海路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海上通商,并逐步取代了穆斯林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海上优势。尤其是令西方人惊奇艳羡的中国瓷器,由于易碎,陆路交通工具无法运输,所以总是用海船运往亚非欧美,对促进世界文明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元明两朝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交流达到极盛。元朝不但陆路丝绸之路极为发达,而且海上丝绸之路也十分了得,出现了陆海两条丝绸之路两旺的可喜局面。明朝,以郑和七下西洋为标志,中国的航海事业达到极盛。首次远航28000人,62艘商船,沿途经过爪哇、苏门答腊等地。后来几次航行更远,最远到达波斯湾、红海入海口和非洲东海岸。中国商品、技术、文化,随着商船所到之处,影响巨大。

13.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有何历史意义?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等综合国力得到空前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东西方加强联系需求的产物。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明互动和交流,这不仅使中华民族深受其益,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繁荣与发展。

(1)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人类历史前进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不仅使中国丝绸产品大量外销,刺激和促进国内丝绸业的发展和繁荣,而且使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瓷器、茶叶、中草药等传播到世界各地;通过贸易,外国的特产如珍珠、宝石、象牙、犀角、香料、各种动植物和经济作物等也传入了中国。东西方各国正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等渠道进行经贸交往,丰富彼此间的经济生活,分享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友好往来、文化交流和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把世界各文明古国,如希腊、罗马、埃及、波斯、印度和中国联接在一起,形成了一条连接亚、非、欧、美各洲的海上大动脉。中国的制瓷工艺技术、绘画艺术手法、佛教等传播到海外;西方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天文、历算、医药等科技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也通过海路传入中国。这使东西方古代文明经过海上大动脉的相互交流而放出异彩,给世界各族人民的文化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促进了各国友好往来。

(3)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航海技术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中国航海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人就利用原始舟筏揭开了海上航行的序幕,之后随着木帆船的逐步诞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海上运输与海上战争;到秦汉时代,由于海船逐步大型化以及掌握了驶风技术,出现了西汉海船远航印度洋的壮举;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吴船队巡航台湾和南洋,中国船队远航到了波斯湾;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时期,中国航海业全面繁荣、海上丝绸之路远届红海与东非之滨,由于当时积极的航海贸易政策和以罗盘导航为标志的航海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中国领先西方进入“定量航海”时期;到明代永乐至宣德年间,伟大的中国航海家郑和率领远洋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遍访亚非各国,其船队规模之大、船舶之巨、航路之广、航技之高,在当时无与伦比。此外,在海上丝绸之路形成的过程中,也逐步形成了诸多海上航行交通路线图。

(4)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海洋的开发利用和海洋科学的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古人很早就已从海洋收取“渔盐之利”和“舟楫之便”,同时不断地观察和认识海洋,积累了大量的海洋知识。古代中国对海洋的认识和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地貌、海洋气象、海洋潮汐和海产生物4个方面。此外,为了利用滩涂和抵御海洋自然灾害,在海岸防护和围垦工程方面,也取得许多成就。

14.海上丝绸之路相对于陆上丝绸之路有何优势?

(1)海上丝绸之路持续性更好。陆路丝绸之路开发在前,但因为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较量和斗争,时刻受敌我力量消长变化所制约,难以保证长盛不衰,因此总是断断续续。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凿比陆路丝绸之路略晚一点,但自从通航以后,就从未中断过,即使是历史兴替、改朝换代,海上丝绸之路仍旧保持着与外国的通商交往。从公元前100年开始,到明朝末年为止,共计通航1500年左右。其中,汉朝、唐朝、元朝、明朝四个朝代是海上贸易比较繁盛的时代。

(2)海上丝绸之路安全性更高。人身安全性方面,航海运输似乎比陆路运输安全些。陆上丝绸之路要越过一个大沙漠,穿行7000多公里,沿途要经过50多个国家,这就意味着它必须直面各国政治、军事力量的较量,有时候还会遭遇游牧民族或小股土匪的拦截。海上丝绸之路的政治壁垒就要少得多,古代没有领海海域这些概念,凡是海就可以通航,而较少受到来自陆地国家的干扰。另外,由于在与大海长期搏斗中,逐渐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航海较与陆地更安全一些。货物安全性方面,航海运输比陆路运输更安全。因为陆路运输都是骆驼马匹或货车装运,很多易碎货物经不起这种旅途颠簸,而航海运输虽然也有风浪颠簸,但比起陆路颠簸来说,相对要安全很多。所以,无论是政治军事壁垒还是颠簸问题,海路运输都相对安全。

(3)海上丝绸之路货运量更大。陆路运输工具是骆驼马匹,它们都需要消耗能量,只能日行夜止,后来改用木轮马车,也需要靠马匹牵引。所以说,陆路运输能力有限,货运量不大。由于路途颠簸等因素,只能装运丝绸货物和少量精炼的好铁器。而海船运输就不同了,郑和的一艘商船的货运量,要200匹骆驼和300匹马才能运载完。正因为陆路运输量少且价高,所以,采用海船运输运量更多、成本更低、经济上更划得来。

15.古代中国人民怎样推动丝绸之路的繁荣?

(1)以辽河、黄河、长江中下游为中心的地区,区域辽阔,四季分明,水源相对充沛,使中国上古居民能够以较少的人力投入而获得较多的农业产出,发展空间广阔。因此,以农耕与草原游牧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古代中国文明,长期以来一直是东亚经济与文化的中心,在东亚历史、文化发展的长河中,数千年来一直起着火车头的作用。

(2)由于自然条件优越,生产技术发达,古代中国人口繁衍的速度很快,与人口众多相对应的是生存斗争的相对激烈,因而中国人民自古勤于耕织,创造力强,同时消费需求也非常巨大,不但有能力向其他民族提供丰富的精神与物质产品,对他们的产品的需要求也大。

(3)中国地跨南北,兼有内陆与沿海,中华文明本身由东亚各种不同文明融合而成,因此,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不排斥来自遥远地域的异质文明,而且有很强的包容性。

(4)基于中国人民旺盛创造力之上发展起来的发达科学技术与组织能力,包括地理学、造船业、导航术(包括天文与地文导航、磁罗盘的应用等),对实现跨洲隔海相望的各地、各国与各民族之间交往的愿望,起了极大的作用。

16.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哪个影响力更大?

陆路丝绸之路开辟得早一点,与沿途50多个国家进行货殖文化交流,加上司马迁将其写入正史,所以,在中国人的眼里,似乎陆路丝绸之路更重要一点,影响力更大一些。其实则不然,海上丝绸之路虽然晚十几二十年,但持续时间是陆路丝绸之路的三倍多,且货运能力大,再加上运输安全性远远高于陆路运输,而运输成本又远远低于陆路运输,所以,影响力更大更深远。具体来说,两汉时期,陆路丝绸之路的影响更大一些,魏晋六朝以后,尤其是宋元以后,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力远远超出陆路丝绸之路。

17.沿线各国与各民族对古丝路的繁荣有何推动作用?

尽管中国在“丝绸之路”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丝绸之路”并非中国人民在唱独角戏,沿线各国各族人民均起过重要作用。

从陆路交通看,西域及其以西的广大内陆亚洲地区,与中国东部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规模农耕区相比较,其绿洲的面积相当有限,大者纵横一两百公里,小者甚至不超过视力所及范围,因而所能维持的人口也相当有限,故其经济规模都不大。

由于每一片绿洲之内均无法生产当地人所需的一切,故绿洲居民自古便有远行贸易的传统。相邻的绿洲之间的距离不等,以驼马行驶的日程计,少则当日可达,多则须费十余日。内陆亚洲如珍珠般分布的绿洲是长途远行者天然的中继站,而绿洲居民的远行经商传统,则成为“丝绸之路”赖以存在的主要基础之一。

内陆亚洲北部与欧亚草原是游牧民的主要居住区。游牧民的主要生存手段是饲养牲畜,而草原承载条件的限制决定牧民必须不时地转场,这就产生了游牧社会的流动性。他们所驯化的马匹与骆驼,是东西交往的主要交通工具,凭借此,他们往往比中原汉地的定居民有更多的远方民族的信息。因此,内陆亚洲的绿洲居民与游牧民族,自古以来便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参与者。

从海路交通条件看,东南亚由于岛屿众多,海岸曲折,航海业发展得很早,也形成了地域海上交通网络,加之地处中国与西方之间的有利位置,使这里自古以来便是东西“接力棒”式的海上交往的中介。远在汉代,罗马帝国的航海家、商人与使者便已穿越红海,进入北印度洋,并到达中国。阿拉伯帝国兴起后,大食商人不但长期活跃在连接波斯湾至中国的航线上,并且有不少人在我国东南港口城市定居下来。

综上,可见没有各国各族人民共同参与和共同建设,无论是古代的丝绸之路,还是现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都很难形成。

18.西方文明对于古代丝绸之路有何影响?

中亚和欧洲在构筑古代丝绸之路中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在谈论古代丝绸之路形成时不能绕过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两个大帝国国——波斯帝国和马其顿帝国。公元前6世纪中期,波斯帝国崛起,其地域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结合部及其周围地区。为了密切波斯宫廷与各郡的联系,加强对下属地区和新征服地区的统治,在阿赫门王朝统治时期,大规模地修建御道。这些御道同时也大大方便了波斯帝国货物、人员和信息的交流,客观上促进了“西域”地区交通网络的形成和畅通。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就认为“波斯御道”上往来的邮差可能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邮差。“波斯御道”随着波斯帝国的拓展逐步向外伸展,这客观上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波斯帝国称雄时,希腊人也在巴尔干地区崛起。亚历山大打败波斯阿赫门王朝,将西亚和中亚地区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随着亚历山大东征,并在沿途修建很多商贸网点,大量希腊人和马其顿人迁徙到这些地区,无疑促进了欧洲、中亚地区与我国中原地区的经贸和文化交流,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打通创造了极好的客观条件。

如果说波斯帝国对中亚的征服,使从中国到欧洲和北非的丝绸之路的中段,即从中亚到地中海东岸的交通线变得更加通达的话,那么亚历山大东征又使欧洲与中亚建立了直接联系。至此,丝绸之路的中段和西端部分才得以畅通无阻。

19.怎样理解丝绸之路既是商贸之路,也是文明之路?

丝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标志,它的繁荣、阻绝与中华民族的兴衰息息相关。当前中华民族正迎来伟大复兴,“一带一路”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战略价值。鉴古知今,古代丝路的经验教训,为当代丝路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古代丝路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早期版本,被誉为全球最重要的商贸大动脉,其实质是服务于亚欧之间的商贸和物流大通道,是当时的世界性贸易通道,同时也是文化交流、宗教传播的通道。

(1)商贸之路。丝路首先是商品贸易走廊,有商必开路,无商路难成。北方丝路开通后,成为商品贸易的生命线,商队从中国运出的主要是丝绸、金银器等商品,运入中国的主要是珠宝、香料、药材及葡萄、胡麻等农作物。双方交易的主要是当时的高档品或奢侈品,丝绸几经转手到了罗马,贵若黄金。这体现了各自的比较优势和经济利益,有商业利润才可能有持续长距离运输的动力。丝路不是哪国推出来的政治之路,没有经贸基础,缺少商品的自由流动,单纯的政治文化交往不可能持久,丝路便失去了传统的意义与价值。

(2)文明之路。丝路横跨亚欧非数十国,是一条不同民族和文化交流融合的文明之路,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大运河”,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与财富。它把古代世界几大灿烂辉煌的文明国——中华、印度、埃及、巴比伦、波斯、阿拉伯及希腊罗马等文明联结起来,佛教、伊斯兰教、景教、摩尼教等传入中国,我国道教、儒学以及造纸、印刷、坎儿井、罗盘等技术传向西方。可见,丝路带来的不仅是商贸繁荣,还有文化交流、科技沟通、宗教传播等“副产品”,体现了文化的多元交汇、包容共存。丝路成为文化科技交流的友谊桥梁、宗教思想交流的文明纽带,让沿途各国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丝路畅通还有利于和平,和平是丝路发达的基础,丝路是传递和平的使者。中国丝路形成和延伸于古代强盛之时,但中国没有借此对外侵略扩张,证明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历史传统。

可见,丝路首先是商道,有商流和人流,有市场需求,符合经济规律,丝路才能繁荣。发展经贸、追求效益是丝路繁荣的核心,文化交流、文明共荣是丝路往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