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第一,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就是清楚地向世人表明了党的鲜明的阶级性。中国共产党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政党;是以先进理论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则建立的工人阶级政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意义上的剥削阶级已经消灭。在这种情况下,工人阶级还是不是党的阶级基础,还要不要坚持我们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有人认为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已不再是产业工人,而是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把知识分子同工人阶级对立起来。这些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1)中国工人阶级仍然是最先进的阶级。(2)作为党的阶级基础的中国工人阶级不仅长期存在,而且将不断发展壮大。(3)工人阶级仍然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4)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第二,说中国共产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则进一步强调了党的广泛的群众性。我们党从来就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同时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党的阶级性、先进性,离不开党的群众性。党的阶级性、先进性是建立在广泛的代表性基础上的。进一步说,只要有了群众,政党才能发挥它的作用。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正面临着繁重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务。这个任务,只有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完成。说到底,社会主义事业是多数人的事业,作为执政党,有责任把社会上不同的阶级、阶层、集团、群体团结在一起,共同完成这个大业。
14.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中国的历史表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指引中国人民找到国家和民族振兴的正确道路,并且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60多年来,尽管我们走过弯路,有过失误,但是党和全国人民一道,经受了挫折的考验,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总之,中国共产党诞生90多年的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肩负起民族的希望,领导中国人民把历史推向前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更快地发展中国。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顺利实现党提出的战略目标,始终保证我国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顺利前进;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更有效地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不断取得胜利;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总之,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当之无愧的。
15.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最终的奋斗目标?
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形式,是我们已知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进步、最合理的社会形式,因此,我们党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奋斗的最终目标。
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而且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还是一种运动。实际上,共产主义的实践活动时刻就在我们身边。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过程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由低级到高级向前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自己的特定任务。共产主义运动,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我们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进行革命斗争,推翻了反动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现在,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党正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当前,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工作,就是为共产主义大厦添砖加瓦。所以,我们现在的工作都是在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
但是,也必须懂得,共产主义的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是在曲折和反复中前进的。那种只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存在速胜论的观点是不现实、不科学的,而那种没有看清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悲观失望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尽管当前国际风云变幻,但是,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纲领和奋斗目标而为之奋斗,并将继续奋斗下去!我们坚信,历史将按着固有的客观规律向前发展,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铁的必然性。
16.阐述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什么要侧重于结合中国的实际?
十八大党章在阐述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时,把侧重点放到了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方面,这反映了我们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要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历史已经证明,将来还会继续证明,社会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对此,我们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悲观失望。
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我们党对纲领的把握更科学、更坚定。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根据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深刻总结历史的和当前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取得了共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最高理想仍然是共产主义,而现实的纲领则是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现在的努力是朝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前进的,忘记远大目标,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纲领而奋斗,同样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
17.党章为什么仍然要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十八大党章强调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因为:
第一,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场新的革命过程中,认识和解决实践中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问题,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必须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只有认识到我国已经进入到社会主义,我们才能抛弃那些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只有认识到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我们才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找到解决当前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正确答案。
第二,在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建立合理的所有制结构,寻找合适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我们要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考虑经济发展的规划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做法,认识党中央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方针政策。我们讲在改革开放中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就是要敢于和善于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寻找能够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体制、机制、企业组织形式。这就是今天仍然要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防止“左”右两种倾向,必须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的一个独特而又复杂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果在学习、借鉴和利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创造的文明成果时,不加区分地兼收并蓄,甚至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就会走向右的轨道;如果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同学习、借鉴和利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创造的文明成果对立起来,拒绝这样的借鉴,就会出现“左”的错误。这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历史定位带来的历史复杂性。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始终对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党内出现的右的和“左”的两种倾向进行了严肃的斗争。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牢牢抓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
总之,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内在要求,对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意义。
18.怎样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十八大党章总纲中指出:“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关键在于始终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一是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二是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三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这两者不能对立起来。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多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关键在于既要反对平均主义,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又要理顺分配关系,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收入分配问题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是当前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着力解决好的重大课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同时,还要与市场经济的规则相适应。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就是这两个适应的体现,是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实施这一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在分配上,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现在群众对收入差距大的问题反映强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19.怎样理解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一,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我们党的政治地位决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概括为中国的发展路线,充分表明我们党执政的目的始终着眼于发展,执政的任务始终致力于发展,执政的措施始终围绕着发展来制定,执政的成效始终要用发展来检验。
第二,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在科学总结其他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最为深刻的教训。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在于这些国家执政的共产党没有解决好发展问题。归结起来是先进生产力没有充分发展,先进文化没有充分发展,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充分维护和发展,动摇乃至丧失了党执政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
第三,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要求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特别需要我们花大气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迫切。
第四,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适应了当代世界发展变化的实际。世界生产力和科技发展很快。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存在诸多深刻矛盾;另一方面,在新技术革命中生产力仍有很大发展。这使社会主义面临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我们应该作出的正确决策,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显现出来。
2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怎样正确认识?
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坚持了这一规范的表述。党的十七大党章把党的基本路线的末句修改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就使党的基本路线的表述更加全面,内涵更加丰富。党的十八大沿用了这一提法。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邓小平同志在各种场合多次向全党、全国人民郑重申明:我们这一基本路线不会变、不能变、不许变。他说,我们要向世界说明,我们现在制定的这些方针、政策战略,谁也变不了。为什么?因为实践证明现在的政策是正确的。改变现在的政策,国家要受损失,人民要受损失,人民不会赞成。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说明,我们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取得这样的胜利,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正确指引,靠的是党的高度团结统一,靠的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顽强奋斗。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都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
这些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经受风险考验,实现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最根本的是因为任何时候,特别是在关键时候始终没有偏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
21.为什么要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写进党章?
坚持把我们党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写入党章,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在党章总纲中提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提出了新阶段的行动口号。我们党历来重视战略目标的重大作用。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形势下,七大党章规定,党的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这就是党在革命阶段的战略目标。八大党章把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作为党在建设时期的战略目标。十八大党章把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表述为: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之,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根据当时的形势和人民的意愿,提出了明确的具有感召力的目标,并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为之奋斗。
第二,把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写入党章,有利于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各方面力量。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应当根据党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根据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制定和叫响党和国家在新历史起点的行动纲领,以便进一步统一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坚定信心,鼓舞干劲,同心同德地向着第三步战略目标前进,使社会主义中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保持高度稳定和强大生机,使我们党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确保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提出这样的目标有着坚实的现实依据,符合中国实际,科学合理。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也是一个兼顾各地不同发展水平,着眼于多数地区能够达到而又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率先达到的目标。
22.为什么要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写进党章?
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必须放在重要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二,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加强教育、科技同经济的结合。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
第三,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关键问题。
第四,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情,决定了现代化建设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五,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但还存在差距和不足,需要继续努力。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教育、人才引进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口、资源、环境总体上呈协调发展的趋势。科技体制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基础教育特别是“两基”工作成就巨大。但是,我国科技和教育领域的问题仍然不少,特别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技实力和教育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我国人口和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相当突出,高层次人才资源比较缺乏,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通过继续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以解决。
23.为什么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党章强调,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即“四化”)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四化”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相互关联中发展的;“四化”的作用也不是单独发挥的,而是在融合、互动、协调中实现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四化”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但是按照同步发展的更高要求,还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够,二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不足,三是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不力,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按照党章的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一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推进产业升级、增强竞争力,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二是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构筑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的城镇产业发展格局,促进产业集群、城市群布局、人口分布相衔接,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生活,提高城市宜居水平。三是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着力推动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扶持农民工创业带动就业,引导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合理有序向城镇流动,使农业更多得到城镇化、工业化支持,促进农业发展专业、规模、集约生产,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24.怎样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党的十八大强调,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本质在政治上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目标。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取得成功,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建设的不断进步,而这种发展和进步,离不开政治文明提供的政治动力和政治保障,离不开精神文明提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所以,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新党章继续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治领域许多问题,如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机构重叠、庞大,人员臃肿,政府职能错位和官僚主义等现象严重存在,都对经济体制改革形成制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要求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另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需要政治体制的改革来巩固和发展。这两个方面都迫切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政治体制。继续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已经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本质上是人民民主的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民主是大多数人享受的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是适合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在此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求我们借鉴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在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的同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民主的各种实现形式,包括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的新形式,规范和完善党同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关系,加强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和自治制度,创造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具体形式,扩大人民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民主要求,完善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相适应、适合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是适应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关键要加强制度建设。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不仅对我国的各类企业提出了严峻挑战,而且对我国政府机关以及立法、行政、司法等体制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对于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政府的承诺。规范政府的行为,做到依法行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进一步清理现行与国际贸易规则相抵触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立和完善市场准入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质检、环保、安全等方面技术标准的法律法规,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2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
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这是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根本原则。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基本的就是保证人民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保障人权。这些方面概括了人民民主的本质要求,指明了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方向。发展民主,就要努力在这些方面取得成效。
制度建设是重点。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了很大发展,各个方面的民主制度基本建立。我们还要使这些制度更加完善,更加成熟。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建设,首先是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其他方面的制度。
第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的是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加强立法和监督工作,密切人民代表同人民的联系,把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决策同立法决策结合起来。
第二,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重要的是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
第三,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巩固我们党同党外人士的联盟;继续推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范化、制度化,使之成为党团结各界的重要渠道;巩固和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第四,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切实加强民族工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第五,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对这项工作要高度重视。
第六,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制度。一要加强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二要加强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的监督,保证政令畅通。三要加强对各类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滥用权力,严惩执法犯法、贪赃枉法。上述三个方面都是有针对性的。我们要围绕这个重点,积极探索和建立各个方面的具体制度和规范,进一步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制度和程序。
同时,我们还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
26.怎样理解党章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容?
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手段。加强党的领导、发展人民民主都必须同健全法制,实行依法治国紧密结合。只有严格依法执政,强化全体党员的法律意识,才能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始终保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只有不断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保障公民享有广泛的社会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而任何违反法治原则的所谓民主,都会对社会秩序和人民的权利与自由造成损害。
第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只有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按照市场的一般规则和我国国情健全和完善各种法律制度,将那些协调经济系统运行的行政指令性规则、行政手段尽快变为法制形式的规则、手段,全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第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具有稳定性、连续性,最能够集中体现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和意志;法治具有严密性、科学性,最能够反映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法治具有明确性、公开性,便于人民群众了解和掌握;法治具有平等性、公正性,任何人都不得因地位高低、权力大小、贫富差别和种族信仰不同而受到优惠或歧视;法治具有规范性、权威性,它以国家的强制力作为后盾,具有要求全体社会成员一律遵守的效力。以上这些因素,也就决定了依法治国是实现党的基本路线,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标准。我们要树立崇高思想道德,发展先进科学技术,振兴全民教育,繁荣文学艺术,治理文化市场,都需要政府依照法律给予支持和保护。
第四,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但是,经济和社会领域还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如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经济秩序比较混乱,群体性违法聚集事件比较多,卖淫嫖娼、赌博吸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侵犯财产、持枪行凶、团伙犯罪尤其是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比较突出,等等。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党和政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也要看到上述问题是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的反映,必须以综合治理的方法来解决。这就需要完善各方面的立法,严格依法行政,推进司法改革,实行依法治理,特别要注意认真排查各种不稳定因素,及时依法将其解决在萌芽状态,用法的权威来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
2014年10月召开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7.怎样理解“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艰辛探索、艰苦努力,我国最终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大厦。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民主政治建设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标志性成就,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立法工作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和不断进步,必然对法治建设和立法工作提出一系列新要求新任务。
第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全面深化改革、确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的必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确立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各方面的改革举措,许多都涉及制度体制层面的问题,都涉及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废止、解释以及相关授权、批准、备案等活动。
第三,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妥善解决各种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同时,我们也遇到了一个过去不曾有过的各种社会矛盾多发、集中和交织叠加的矛盾凸显时期。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社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人民内部矛盾呈现新特点,群体性事件增多。
第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现实要求。“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立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立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现实情况看,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立法工作中部门化倾向、争权诿责现象较为突出;有些问题在法律上还不明确,有缺项,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现行的法律规定,有些已不适应形势环境的变化和事业发展的要求,有的需要修改,有的需要废止,有的需要配套;立法体制和工作机制存在一些不适应、不健全的问题,立法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
28.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以来,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广泛认同,在实践中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轨、经济转型的加速期,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各种社会力量竞相发出自己的声音,一元化指导思想与多样化社会意识并存,传统思想观念与现代思想观念相互交融,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碰撞,社会思想意识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深刻揭示了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多元中立主导,在交流交融中谋共识,在变化变动中一以贯之,必将有力推动形成既有国家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既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既坚守基本社会思想道德又向着更高目标迈进的生动局面。
第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迫切需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在不断完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制度的同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在精神和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将进一步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凝聚到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上来,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第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国家文化软实力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民族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追求。今天,中华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我国的发展中大国地位和世界渴望了解中华文化的愿望还不相适应。同时,西方思想文化对我国的渗透和影响在不断加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充分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有益价值,不断从时代的火热实践中汲取新鲜养分,有利于中华文化保持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有利于抵御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有效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29.为什么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党章强调,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对此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从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看,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看,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第二,这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一些影响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民生领域: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推进,一些人员需要下岗转岗、以多种形式创业就业,越来越多的人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随着农村生产力不断发展,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城乡流动人口大量增加;随着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口老龄化正在进一步加速,相应社会养老服务明显不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以及部分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由此所导致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人口结构、分配结构等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引发了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民生问题,能否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社会建设的重点,推进改善民生的制度性安排,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也就抓住了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关键。
第三,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特别是要着力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问题,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特别是民生领域工作密切相关。我们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同时只有发展社会事业、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才能为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提供不竭动力。没有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没有相应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相配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生活也难以实现。
30.怎样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我们在经济发展中,比较注重遵循经济规律,但对自然规律尊重不够,一些地区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肆意开发,对自然造成伤害,削弱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不是自然的奴隶,人类也不是自然的上帝。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中,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行为方式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都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第二,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不单单是做好资源环境方面的工作。我们既要做好资源环境等方面相对独立的工作,更要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各层面,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领域进行全面转变、深刻变革,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方面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第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制定其他各项经济社会政策、编制各类规划、推动各项工作都必须遵循。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就是要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在环保工作中,把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放在首位;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第四,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重要内涵。在经济发展中,要尽可能减少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强度和能源消耗强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废弃物产生。积极发展节能产业,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加快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推动矿产资源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壮大可再生能源规模。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第五,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努力形成同传统工业文明那种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大量占用自然空间不同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发展方式。在现代化建设中,要尽可能集中集约利用国土空间,减少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少、污染排放少的产业以及循环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充分利用节能减排技术和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制造;倡导和推行绿色消费、低碳消费、适度消费。
第六,实施官员损害生态环境“终身追责”。201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要求,“严格责任追究,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不得转任重要职务或提拔使用,已经调离的也要问责。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力的,要及时诫勉谈话;对不顾资源和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领导责任;对履职不力、监管不严、失职渎职的,要依纪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监管责任。”
31.党章中写明“不断加强全国人民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团结”有什么意义?
党章中写明“不断加强全国人民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团结”,这对于进一步增强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这是我们的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在新的世纪,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党肩负的三大历史任务。我们党必须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团结起来,把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都凝聚起来。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全国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团结,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
第二,不断加强全国人民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团结,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第三,不断加强全国人民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第四,不断加强全国人民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团结,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保证。
最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和根本要求。我们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成功地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澳门问题,正在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积极努力。结束祖国大陆同台湾分离的局面,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使命,也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历史责任。广大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与祖国大陆同胞团结在一起,都是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力量。只要全国人民和全体中华儿女团结起来,同心同德,不懈努力,顽强奋斗,就一定能够最终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32.怎样理解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党章指出,“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是总结党的历史、立足新的实际、适应新的形势,为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而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第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不但没有改变,而且先进性还在不断增强。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其内部构成、文化技术素质、思想观念、劳动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先进性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虽然一些工人群众的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化,有的甚至下岗失业,但这并没有改变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从长远看,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是先进取代落后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我国工人阶级整体素质将进一步提高,工人阶级的整体优势必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第二,要科学把握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关系。我们党强调阶级基础,决不意味着排斥其他的阶级和阶层。阶级基础决定党的阶级性质,群众基础则体现党的代表性和党的社会影响力、凝聚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人阶级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他们的共同理想和基本任务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只有既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又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才能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完成党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是直接等同的。就其范围来说,阶级基础指的是工人阶级,群众基础不仅包括工人群众,而且包括农民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广大群众。
第三,坚持从思想上建党,发挥党的大熔炉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允许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意味着党员成分的多样化。但是,党员的成分不是影响党的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党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农民党员占多数,还有来自非劳动者阶层的党员,但党的理论和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而且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因此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并没有因此而发生变化,党也没有因此而丧失先进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吸收其他社会阶层的成员加入我们党的组织,主要是看够不够共产党员的标准。不论从事什么职业的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做到在思想上真正入党,这是党的一贯要求。在党员队伍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总是发挥着主导作用,带动和影响其他部分的党员。因此,只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就一定能通过党这个大熔炉不断提高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进一步解决思想入党问题,成为名副其实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33.为什么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党章强调,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反映了我们党一贯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政治传统,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政治责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政治品质,是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战略任务。
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前提。新形势下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是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坚持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建设,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能力,使党的理论和实践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根本要求。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新形势下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时代要求。一个领导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党,也必然应当是创新型的执政党。在前进征程上,必须按照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要求,既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又要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三个方面的任务不是相互分割而是紧密联系的。只有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提高为人民服务本领和改革创新能力;只有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明确学习和创新的实践途径、根本目的;只有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总之,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34.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哪些基本要求?
党章规定,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以下四项基本要求: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党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并且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全面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全面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反对一切“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选拔使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政绩突出、群众信任的干部,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从组织上保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贯彻落实。
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全党必须坚持这条思想路线,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
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必须实行正确的集中,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不断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党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原则问题上进行思想斗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35.党章为什么要强调“求真务实”?
求真务实,是适应新形势、实现新任务的需要。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对外开放成效显著,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整个社会总体保持和谐稳定。这一切,都为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有利的体制环境。与此同时,党的执政能力、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彰显,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党的领导的说服力和共产党人的自信心。
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还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从国际上看,当今的世界仍很不太平,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我们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从国内看,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提高的任务还很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比如“三农”问题、就业压力问题、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问题等,生产力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一些消极腐败现象还在滋生蔓延。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广大党员干部头脑是清醒的,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奋进。但是,也有一些党员特别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渐渐淡化甚至背弃了求真务实精神,精神状态和行为作风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努力做到居安思危、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真抓实干。
切实做到求真务实,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长期坚持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这就告诉我们,求真务实,必须胸怀远大目标,脚踏实地,努力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扎扎实实做好我们正在做的事情。
36.为什么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强调“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发展党内民主的体现和要求。党的十八大强调,要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营造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民主讨论的政治氛围、民主监督的制度环境,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
所谓党员的主体地位就是指广大党员通过行使党章规定的各项权利,履行党员应尽的各种义务,在党内生活中能够以自己的意愿作出判断,并按照这一意见作出自己的选择。
承认党员的主体地位,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前提。民主最基本的含义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党内民主也就意味着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使党员能够对党内事务作主。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
从现实看,我们党的党内民主发展还不够,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党员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党员的民主权利保障还不够。随着党员文化素质和民主意识的增强,必须进一步发挥党员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切实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营造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民主讨论的政治氛围、民主监督的制度环境,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提供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地位。要不断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公布党内信息,畅通党内信息的上传下达,保障党员的知情权。要完善党员意见表达机制,让普通党员有说话的机会和渠道,保障党员的表达权。要积极倡导和鼓励党员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在广开言路的基础上集中广大党员的智慧,在民主讨论中达成共识。要创新党内监督机制,保障党员的监督权。
37.如何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确保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得以顺利实践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民主监督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监控,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公共事务管理、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体现。既可防治腐败,又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一要推行政务公开,方便群众监督。公开是监督的前提,也是最好的防腐剂。在进一步完善政务、厂务、村务公开的基础上,探索实行公开的新方式,推行电子政务、建立网上廉政信息平台,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有关政策和工作要增加透明度。在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中坚持群众路线,扩大群众在干部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使人民群众的监督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二要在全社会营造民主监督的浓厚氛围,培育民主监督的深厚土壤。在全社会普及民主法制教育,不断激发人民群众进行民主监督的热情。同时,防止超越法律和制度约束的权力的滥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进行监督的本领。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村民代表、职工代表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充分体现。切实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批评、建议、控告、检举等权利,认真受理、及时核查群众举报反映的各种问题,以保护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三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公开性强、普及面广的优势。新闻舆论监督不但具有辐射性、经纬性和大众化等特点,而且是一种强有力的、迅速化的监督。应抓紧制定有关舆论监督的法规,明确规定新闻媒体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使新闻媒体能依法履行其监督职能,切实成为促进公共权力规范运作、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反映党的意志和人民心声的有力工具。四要重视家庭监督的作用。家庭监督是一种温情监督,通过相互提醒、相互警醒、相互勉励,提高廉政意识,共筑尊廉崇德的良好家庭风尚,对领导干部八小时外的监督起着独特的作用。通过建立八小时外家属监督卡制度、八小时外情况报告制度等,让家属和子女参与监督,在家庭筑起反腐城墙。
巡视监督。2015年8月3日,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巡视要聚焦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章党规党纪为利器,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情况,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巡视监督做深做细做实,让利剑作用更加凸显。第一,巡视要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根本。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管全党、治全党,首先就要尊崇党章。中国共产党只有一部党章,对8000多万党员和所有党组织都有效管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无论涉及哪个方面工作,都无不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巡视首先要检查被巡视党组织是否维护党章权威、贯彻从严治党方针、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工作领域各有不同,但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是共同的政治任务,都必须用实际行动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第二,要重点检查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执行情况。巡视是对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巡视,是政治巡视不是业务巡视。我们党是执政党,所有违纪问题发展到一定程度,归根结底都是破坏政治纪律,最终都会削弱党的执政能力、动摇党的执政基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既要看形式、更要重内容、最终看结果。巡视中央部委党组织,要检查是不是把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牢记于心,落实在工作中;巡视文学艺术界党组织,就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遵循,看看是否坚持了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巡视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企业党组织,就要监督是否贯彻了中央经济工作和金融工作方针;巡视群众团体党组织,就要检查是否落实了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要通过巡视严明政治纪律,确保中央政令畅通、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38.怎样理解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党章关于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和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的论述,振聋发聩,发人深省。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回顾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正是由于我们党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善于组织和宣传群众,才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党的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出现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全局性的失误,使党和群众的联系受到严重损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恢复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始终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关系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问题提到全党的面前,多次强调加强党群关系的极端重要性,使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有了明显改善,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事实充分证明,什么时候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能从胜利走向胜利,反之,就会受到影响,甚至遭受严重挫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保持和发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防止和克服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就必须在全党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再教育,使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上级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相一致的观点,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的观点;做到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任务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真正做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第一目标,时时处处重实际、办实事、说实话、求实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必须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决刹住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歪风,坚决防止损害群众利益和伤害群众感情的事情发生,坚决查处各种腐败现象,从而使党的作风有新的明显进步,使党群和干群关系有新的明显改善,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