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有心眼做事有手腕全集
8931800000174

第174章 把功劳让给上司是明智之举

不要以为自己立了功,就有了讨好君上,邀宠求荣的资本。事实上,立了功有时是很危险的事情。要不历史上怎么有那么多人功成身退呢?立了功,的确说明你有才华,有智慧;可是你绝对不能居功自傲,独享荣誉,而要恰到好处地把功劳让给上司。

王浚是三国末期西晋名将。公元280年,他巧用火烧铁索之计,灭掉了东吴,结束了三国分裂的局面,国家归于统一。没有想到王浚刚刚取得战争的胜利,就被人诬陷。安东将军王浑以不服从指挥和抢劫珍宝为由,要求将他交有关部门论罪。

这让王浚非常畏惧,他想起了邓艾的悲剧:当年,消灭蜀国的大功臣邓艾就是在得胜归来之后被谗言陷害而死。他唯恐自己也会得到和邓艾一样的下场,于是一再上书,陈述战场的实际状况,辩白自己的无辜。晋武帝司马炎倒是没有治他的罪,而且力排众议,对他论功行赏。可王浚每当想到自己立了大功,却遭人诬陷,便伤心不平,每次面圣,都一再诉说他伐吴之战中的辛苦以及被人冤枉的悲愤。

他的一个亲戚范通对他说:“您的功劳固然很大,可惜您却不会韬光养晦,难怪受人排挤!”

王浚听后问他:“此话怎讲?”

范通说:“当您胜利凯旋之后,应当闲居家中,也不要总提你以前的功劳。如果有人问起来,你就说:‘是皇上圣明,诸将努力,我并没有什么功劳!’这样,你就能避免灾祸。”

于是王浚按照他的话去做了,谗言果然也没有了。

爱慕虚荣,喜欢被奉承,是人性的弱点。作为一代帝王更是如此。有功归上,王浚正是迎合了这一点,才破了谗言。谁不愿意功劳卓著呢?尤其是作为君主,自然更不能容忍臣下的功劳超过自己。

无独有偶,汉宣帝时代也有一个非常能干的人,他就是龚遂。当时渤海灾害不断,百姓们由于不堪饥饿便纷纷造反,当地官员没有能力平定叛乱,宣帝不得已派了年事已高的龚遂去处理。

龚遂到任后,安抚百姓,鼓励农民垦田种桑,经过几年治理,渤海一带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温饱有余,龚遂名声大振。于是,汉宣帝便把他重新召到京城,以表示对他的重视。

这时,龚遂手下一个姓王的属吏,请求随他一同去长安,说:“我对你会有好处的!”其他人却不同意,说:“这个人,一天到晚喝得醉醺醺的,又整天吹牛,怎么能带这种人去呢?”龚遂说:

“他想去就让他去吧!”

到了京城,王先生还是整日买醉,也不去拜见龚遂。可有一天,当他听说皇帝要召见龚遂时,便让人把龚遂叫来,问道:“圣上如果问大人如何治理渤海,大人如何回答?”

龚遂说:

“我就说任用贤才,使人各尽其能,严格执法,赏罚分明。”

王先生连连摆头道:“不好!这么说不是夸你自己吗?应该这么回答:这不是小臣的功劳,而是天子的神灵威武所感化!”龚遂进宫以后,按他的话回答了汉宣帝,宣帝果然十分高兴,便将龚遂留在身边,任以要职。

所谓“伴君如伴虎”,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作为臣子,最忌讳的就是自表其功,这种人多半没有好下常而王浚和龚遂之所以立了大功却能全身而退,就是因为他们懂得功高不能盖主的道理,懂得将功劳留给皇帝,所以他们最后获得了皇帝的重任。

现实生活中总是有一些人自认为有功,就忘了上司,这特别容易引起上司的嫉恨。把功劳让给上司,才是明智之举,是稳妥的自保方法。要想在职场上独立行走,就要学会这种与领导相处的明哲保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