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有心眼做事有手腕全集
8931800000225

第225章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俗话说:“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有些时候,不管是强者还是弱者都需要适当的妥协。强者虽然独有优势,但也怕消耗,当弱者以飞蛾扑火之势咬住其不放时,强者纵然得胜,势必也是惨胜!弱者似乎有更多妥协的理由,纵然妥协使其付出相当惨重的代价,但却换得了“存在”,“存在”是一切的根本。也许妥协会让其觉得不公平或者是冤枉,但用屈辱换得存在是值得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凭意气用事,不知妥协,必是死路一条。

汉代,河南太守吴廷尉听说当地有位书生贾谊,饱读诸子百家之书,才高八斗,因而非常重用他。每每遇到国家大事,吴廷尉就把贾谊请到府中,询问他的意见。吴廷尉在他的帮助下很快取得了显著的政绩。

文帝登上皇位后,吴廷尉向皇上推荐了贾谊。文帝立即把贾谊奉为博士,召到宫中。这一年贾谊只有二十多岁,正值少年得志,意气风发,处处锋芒毕露。

每当文帝遇到棘手的问题召大家议事时,贾谊每次都能轻而易举地应付,皇上对此非常满意。相形之下,那些文武朝臣就有些捉襟见肘。虽然他们口头上对贾谊表示钦佩,自叹不如,但是心中隐隐不快。

文帝看到贾谊出类拔萃,风度翩翩,心中甚是喜欢,极力提拔他,贾谊不到一年就成为了侍中大夫。他自认为天下大治,开始实行改革,就自作主张,草拟新的礼仪法规。他把黄色定为尊色,服装全部以黄为上;他自行设定权位等级,设置官名及其职能。这样一来,由秦朝传承下来的朝廷纲纪被更改得面目全非。

大臣周勃、灌婴、东阳侯张相如和御史大夫冯敬平时就很反感贾谊,现在看他肆无忌惮地修改传统制度,便趁机总结贾谊的缺点,在文帝面前一一陈述:“贾谊此人虽然有些才学,但是现在他目无他人修订法制,未免有篡权的嫌疑,皇上不可不防。更何况现在天下被他弄得一团糟,还请皇上明察。”

文帝细细回想贾谊的所作所为,也觉得他有些恃才放旷,于是开始疏远他,派他到长沙做长沙王的陪读老师。一年过后,皇帝召见他,贾谊满怀信心希望能够重新受到重用,可惜皇上和他“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谊大失所望,又回到了长沙。

贾谊后来接二连三地遇到了倒霉事。文帝在所有孩子中,最喜欢小儿子梁怀王,并任命贾谊担任梁怀王的太傅,同时把淮南厉王等四人封为列侯。贾谊知道后,立即上书反对,认为这样做有可能出现叛乱,会危及皇上的地位。由于贾谊现在的身份本来就不合适参与政事,而且他三番五次地上书,观点尖锐,言辞激烈。向来信任他的文帝渐渐觉得他面目可憎,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不久,梁怀王学骑马时,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来,一命呜呼。身为老师的贾谊难逃干系,他悔恨自己没有照顾好怀王,天天为此哭泣,陷入悲伤之中,不能自拔。

皇上因为这一连串的事情不再信任他,同僚也不喜欢他,贾谊成了众矢之的。

33岁那年,贾谊在寂寞和悲哀中死去。

苏东坡评论贾谊时说:“夫谋之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这真可谓一语道破其中玄机。贾谊不能忍受暂时挫折,不知暂时的“妥协”,意气用事,空有满腹经纶,终未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妥协”有时候会被认为是屈服、软弱的“投降”行为,其实“妥协”是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丛林智慧,凡是人性丛林里的智者,都懂得在恰当时机接受别人的妥协,或向别人提出妥协,毕竟人要生存,靠的是理性,而不是意气。

为人处世中的争斗有很多种解决方式,“妥协”是其中的一种。

“妥协”是双方或多方在某种条件下达成的共识,在解决问题上,它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在没有更好的方法出现之前,它却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它有不少的好处。

因为妥协可以避免时间、精力等“资源”的继续投入。在“胜利”不可得,而“资源”消耗殆尽时,“妥协”可以立即停止消耗,使自己有喘息、整补的机会。也许你会认为,“强者”不需要妥协,因为他“资源”丰富,不怕消耗。理论上是这样子,问题是,当弱者以飞蛾扑火之势咬住你时,强者纵然得胜,也是损失不少的“惨胜”,所以强者在某些状况下也需要妥协。

因为妥协可以借良好的时机,来扭转对你不利的劣势。对方提出妥协,表示他有力不从心之处,他也需要喘息,说不定他根本要放弃这嘲战争”。如果是你提出,而他也愿意接受,并且同意你所提的条件,表示他也无心或无力继续这嘲战争”,否则他是不大可能放弃胜利的果实的。因此“妥协”可创造“和平”的时间和空间,而你便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引导“敌我”态势的转变。

因为妥协可以维持自己最起码的“存在”。妥协常有附带条件,如果你是弱者,并且主动提出妥协,那么可能要付出相当的代价,但却换得了“存在”。“存在”是一切的根本,因为没有“存在”就没有明天,没有未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也许这种附带条件的妥协对你不公平,让你感到屈辱,但用屈辱换得存在,换得希望,相信也是值得的。

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妥协,不过,“妥协”要看状况,要看你的大目标何在。你不必把资源浪费在无益的争斗上,能妥协就妥协,不能妥协,放弃战斗也无不可。“妥协”是战术,也是战略,它能让事情往好的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