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从小到大,尽管很多人对我们说过:“只要你喜欢的,想做的就去做。”可是要真的做到,那么实在很难。
大多数的时候,很多声音随时左右着你,“你应该用功读书”“你应该去当医生”“你应该结婚”“你不应该辞职”“你不应该置别人于不顾”,即使你隐约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这些外来的杂音却与你心中的想法“打架”,频频地和你的内在意愿作梗。
仔细回想起来,走到今天这一步,你发现你做的许多决定似乎都太仓促,时不时地还会产生些自责。
于是,内心的压力依然无法释解,即使是你在某个方面已经做得非常有效,甚至是非常成功,也依然觉着有压力。
当你仍然被这种压抑所左右时,你就应该细细一想一想,你做的事情或工作是否非常得适合于你,若是非常得适合你,你就信心百倍地做下去。如果是别人期待的,也是自己非常乐于做的,那么就应该“乐此不彼”,压力也就不存在了。如果你的所做非常不适合你,那么,你应该主动地不背任何包袱地把它放弃。这样你就会轻松多了。
伦琴原来是学工程科学的,但是他在老师孔特的影响下,进入了物理学,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因为他在物理实验中逐渐体会到:这就是最适合自己干的行业。后来,他果然成了一位很有成就的物理学家。
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由牧师转入军界然后再走出军界做了银行职员,之后又进入音乐研究和医学业。最后他遇到了卢梭,并通过卢梭认识到自己所需要的是什么,从此,他才进入了大有用武之地的生物科学界。
阿西莫夫是一位科普作家,也是一位自然科学家。他的成功,得益于对自己的再认识、再发现。一天上午,当他坐在打字机前打字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我不能成为第一流的科学家,却能够成为第一流的科普作家。”于是,他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科普创作上,终于使自己成为当代世界最著名的科普作家。
看看上面这些名人,他们都是经过重新给自己定位而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为什么不去好好想想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是不是自己最想要的呢?现在许多人都在自己并不喜欢甚至厌恶的岗位上工作着,干自己并不愿意干的工作。所以说,与其折磨自己,空耗人生,倒不如早做决断,另起炉灶。这样你获得成功就会更容易。富兰克林说有事可做的人就有了自己的产业,而只有从事天性擅长的职业,才会给他带来利益和荣誉。站着的农夫要比跪着的贵族高大得多。
如果我们遵从马修·阿诺德的说法,那么,宁可做鞋匠中的拿破仑,宁可做清洁工中的亚历山大,也不要做根本不懂法律的平庸律师。
一个人的职业比其他任何事情都能更强烈地影响到他的生活。一个人的职业使他肌肉结实,身体强壮,思维敏捷,能纠正他的失误和偏差,激发他的创造发明天才;职业使他得以施展才华,使他开始积极地生活,激励他的进取心,让他觉得自己是个真正的人,因此必须处在真正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完成真正的人所应完成的工作,承担真正的人应该承担的职责,并表现出真正的人的勇气与胆识。如果命运从事这样的职业,他就不会觉得自己是个真正的人。无事可做的人称不上是完整意义的人。他无法通过工作来表现自己坚强的个性。
一百五十磅的肌肉和骨骼不足以构成真正的人,一个大脑袋也不足以成为真正的人,骨骼、肌肉和大脑必须组合起来,知道怎样完成适合自己的工作,进行健全完整的思考,开创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勇敢地承受巨大的压力和职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造就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发掘自己的价值,认真想好自己认定要做的事,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认真做回自己。这样,生命才会放出异彩,生活才会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