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张若虚还在兖州任上,所以仕林中颇有流传这首《春江花月夜》诗。
老者看着纸上这两行小楷,微微颔首道:“章法上则疏密斜正,大小参差,敛放揖让,承接呼应,而且神韵自得。用笔秀劲飘洒,灵动宜人。小郎君必定是名门之后吧,吾观此字功底非常。”
“不敢,您实在太抬举我了。小子难堪造就,师从更是不敢提及”。这就是试探身份来历了。不想产生什么麻烦,所以张涣拿话搪塞。
老者不语,安然喝茶。
“世兄客气,某乃是城南韦应物。今日陪同长辈出游,见到足下如此神俊的小楷,实在是幸会!”老人神在在地巍然不动,身边的青年书生起身自报家门。
韦应物就是韦侍价的曾孙子,唐代田园派诗人,时任宫中三卫郎,他在担任滁州刺史时,曾写了一首脍灸人口的诗《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下轮到张涣面色古怪了,不愧是长安城,曲江池里王八都比西游记里的妖风都大。
城南韦杜,去天五尺。这韦应物,正是韦家人。
前几年天下到底姓李还是姓韦都说不定,累世簪缨亲族子弟为官的遍及天下,任谁都得给几分面子。
这就不好办了,自己没法说出来啊。
张涣是张府二老爷张垍的儿子,紫薇令燕国公张说的孙子。要是中宗年间,张说刚还朝时,与他家关系还是相当不错的。只是当今是开元朝,贵戚相当敏感忌讳。
韦应物的尊长,怕不是就那几个大人物吧。韦家刚低调了两年,急吼吼的派出个大人物带着韦应物出来玩巧遇宰相的孙子?尼玛,人家跑来套路我的,要跟宰相搭个话。
张涣此时已经明白,套路太深了。
“幸会,幸会。久仰大名”。装死谁不会假装没听过,张涣就不接他的碴。
“我这孙儿,也有少许文名。你们年纪仿佛小郎君若不嫌弃以后可以相互结交。”老者丝毫不受张涣影响,淡然说到。
韦应物出来说:少兄言辞不凡,又写的一手好字,请不要嫌弃我粗鄙浅薄,我是诚信想和少兄结交一番。老者帮腔:“怎么,你可是有什么为难之处?”
这就没办了,这老者看上去年纪不小,他一味倚老卖没什么。真要是发作起来,天下能奈何他的还真没几个。好汉不吃眼前亏“小子张涣,家住安仁坊。有幸结识大兄请多指教”。张涣拱手回话。
“老夫最喜你们这般少年才俊,老怀大慰,幸甚。”老者一副喜不自胜的样子。说完,起身来到案几上挥毫泼墨写下一副字送给张涣。
“多谢长者赐教。”张涣躬身一拜,老者也不多话转身挥手告别。韦应物急忙施礼众人鱼贯而去。
“小郎,到家了”直到黛儿提醒,张涣才从沉思中惊醒。原来已经到了相府侧门,张涣紧了紧手中的那副字,长出一口气。
于是下车步行,众人进府。
此时辰光尚早,长辈们大多都上衙未回,所以张涣就不必前院请安。等吃罢午饭过了哺时,再去上房请安。
心里有事,张涣也不回房就在自己的小院随意漫步。
这个院子还是非常典雅的,类似与四合院的五亩方宅。正东面是五间正房最东边是书房,接着是东暖阁,中间是花厅,旁边是主卧房,靠西边是次卧房。西厢和南厢暂时是空着的,这是留给张涣以后老婆儿子用的。
院子里还有三间稍小的偏房,也是样的轩窗画棂。各主房之间回廊相连,偏房用游廊。庭院里遍植花树,假山,小亭,鱼池里面还要几尾叫不上名字的观赏鱼。
值得一提的是院子里是不能有石子小路的否则就是逾制,只有皇宫里才能用石子。王子和公主是铺青石板,人臣最多是是细砂小径。
黛儿带着下人们整理好小亭,鲜花果蔬稍作布置。等到布置完毕张涣就挥挥手,打发下人们退下让自己独处。
韦家的老狐狸唱的这一出真是滴水不露,把难题往自己身上一推自己高坐钓鱼台。
“韦后故事何其恐怖,李隆基才刚刚坐稳皇位。这么急不可耐的跳出来,恐怕是善者不来。”张涣如是想来,直到此时此刻他后背的冷汗还没干透。
书房里桌子上放着韦家老者题赠的字,上面写着“群贤备至,少长咸集”八个俊逸的字。字是好字深得行书三味,但是内容寓意却非同凡响。
人家啥都没说,人家该说的也都说了。还有落款的韦字,“杜陵野老京兆韦年,月,日”。
其中唯独一个‘韦’字写得真的值一千贯钱,简直是神品,让人看到这个字就都能感受到了不同的气势。
今日韦家种种手段心机,严丝合缝翻云覆雨信手施为。“我一个童子至于这么欺负人吗?领教了,实在惹不起,大开眼界啊!这个暗亏吃定了,哼!天塌下来不是还有宰相爷爷这么高的个顶着嘛!张涣自暴自弃的想。
“黛儿,去看我祖父回来没有,快去禀报,我要去给他老人家请安。”张涣对在不远处侍候的黛儿沉声吩咐。
树大根深的韦家轻描淡写伸出一只手指,恐怕没有道行的人就看不透,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盯梢,巧遇,搭讪,结交。一气呵成,没有半点瑕疵。若真的张涣和韦应物结交了,张说就得上韦家的贼船。若是张说不加理会,韦家就会找机会上张说的船。张涣,韦应物这两个关键的小卒子过河就就不能回头。叫吃还是弃子,韦氏家族稳赚不赔。
才智、势力、权谋环环相扣,这就是传说中的“城南韦杜,去天五尺”。
若自己还是身体里原来的那个张涣肯定被玩弄于股掌,连累家族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如今,哼哼,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桌子上,茶已经凉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