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龙文化中国玉文化(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8948600000050

第50章 繁荣发达的清朝玉雕艺术

清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初年,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恢复和发展经济,同时努力经营边疆,使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获得较大的进展,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做出了很大贡献。随着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清朝的玉器制造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达到了我国玉雕艺术的最高峰。

从清朝建立到康熙(1644~1722)年间,朝廷以恢复、发展经济和巩固国家统一为中心任务,未能致力于发展琢玉等工艺美术事业,加上盛产玉料的新疆地区尚未统一,玉材来源困难,因而玉器制造业发展缓慢,停留在继承和恢复的阶段。康熙时,江宁织造上贡的玉器多为前代遗留下来的旧玉;贵族墓葬中出土的玉器,大部分是明代或更早的制品。传世品中属于这个时期的玉器,和明末同类器物十分相似,说明当时的琢玉工艺还处在继承阶段,未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经过雍正(1723~1735)年间的继续恢复和发展,到了乾隆(1736~1795)时期,清代的琢玉工艺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尤其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军进入南疆,统一了天山南北之后,新疆和阗地区和叶尔羌地区所产的优质玉料,以顶替赋税的办法上交给官府,每年分春秋两次上贡朝廷。据清宫档案记载,嘉庆十七年(1812年)之前,和阗、叶尔羌二处每年贡玉四千余斤,有时多达两三万斤。玉料大量输入,促使玉雕工艺进一步发展。乾隆皇帝本人对玉器也非常喜爱。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乾隆时期玉器的种类之多,玉料之美,雕琢技艺之精湛,使用范围之广泛,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从乾隆延续到嘉庆初年,是清代玉器的全盛时期。道光以后,社会动荡不安,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琢玉手工业也逐渐衰微。

清代的琢玉手工业,从中期开始已十分繁荣发达。当时清宫的“造办处”、苏州和扬州是全国碾琢玉曝的三大中心。

清代宫廷里的“造办处”,属内务府管辖,是为皇室制造所需器物的管理机构,下设有“玉作”,承造玉器、玛瑙、珠宝等制品。“玉作”

里的玉工多数是从苏州、扬州等地征调来的高手,宫廷里又有充足的玉料,具有其他地区无法具备的优越条件。但是玉工的创作实践受到严格的限制,他们要按照皇室贵族的旨意雕琢玉器,个人的技术专长得不到充分、自由的发挥。从有关造办处的档案材料可以看出,至乾隆初年,“玉作”的主要任务往往是对原有玉器进行改作、刻款、镌字以及给玉器配盖、配座等,独立创作的作品很少。从乾隆中期开始,情况有所好转,玉作碾琢的玉器日益增多,但仍然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其琢玉成就还是赶不上苏州和扬州。

苏州是手工业繁荣发达的城市,在琢玉工艺方面有着十分优秀的传统。明朝晚期,苏州的碾玉工艺水平之高就居全国之冠,当时的琢玉巨匠陆子刚主要就在苏州从事艺术创作。清代的苏州继承并发展了琢玉手工业的优良传统,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碾玉中心。苏州的碾玉业已发展成为独立的行业,集中在专诸巷一带,生产规模大,还有明确的专业分工。当时专诸巷的碾玉作坊日夜开工,一片繁荣景象。清《高宗御制诗》有“专诸巷里工匠纷,争出新样无穷尽”句,可见乾隆皇帝对专诸巷的琢玉技艺是很欣赏的。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大量的清代玉器,其中不少工艺水平很高的作品,都是苏州专诸巷玉工碾琢的。

扬州地处南北大运河交通冲要,在唐代就是对外贸易的海港之一,明清时期为两淮盐运中心,工商业发达,经济、文化繁荣。清代,扬州又是许多着名画家聚集的地方,在绘画艺术方面具有良好的传统。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扬州的琢玉手工业也十分发达。扬州玉雕的突出特点,是把绘画艺术和琢玉工艺紧密地结合起来,创作出许多巨型的玉雕艺术品。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禹治水图》玉山、《秋山行旅图》玉山、《会昌九老图》玉山等大型玉雕,都是扬州玉工碾琢的。这些玉雕碾琢时多以古代绘画作为蓝本或重要参考资料,是玉雕工艺和绘画艺术相结合的杰出作品。据清官造办处档案记载,《秋山行旅图》玉山是乾隆三十一年冬奉旨碾琢的,开始时在宫廷中的造办处琢制,后因进度缓慢,难以完成,又奉旨运往扬州琢制,完工后由水路运回北京。由此可见,扬州玉工碾琢大型玉雕的技艺确有独到之处。

清代的琢玉地点,从中期以后逐渐扩大了。除上述三大碾玉中心外,江苏南京、浙江杭州、广东广州、江西九江、河北长芦以及新疆的伊犁地区等,琢玉手工业也有所发展。

清代的玉器种类繁多,按其用途大致可分为饮食用玉、日常用玉、玉装饰品、玉陈设品、文房用玉和宗教用玉等。饮食用玉主要有碗、碟、盘、盆、壶、杯、盏和盏托,还有仿古的觚、觥等酒器。日常用玉有盒、罐、奁、唾盂、薰炉、烛台、烟嘴、鼻烟壶等。玉装饰品有各种各样的佩饰、香囊、朝珠、发簪、发箍、手镯、扳指等。玉陈设品有大型的玉山,仿古的玉鼎、玉簋、玉尊、玉彝、玉钫、玉壶、连环佩、双连璧等。文房用玉有玉管笔、笔筒、笔洗、笔架、水盂、墨床、玉砚、玉镇纸等。宗教用玉有造像、五供、七珍、八宝以及各式各样的香炉等。此外,还有圭、璧、玉磬等礼仪用玉,这些礼玉器形简单,雕琢也比较粗糙,其工艺水平远不如其他类型的玉器。

从以上介绍的玉器种类可以看出,清代的统治阶级使用玉器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尤其到乾隆时期,皇室贵族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几乎没有不用玉器的。当时的能工巧匠不仅继承了历代玉雕技艺的优秀遗产,并且在造型和纹饰方面也有不少创新,使琢玉工艺达到了鼎盛时期,给我国古代玉器文化作了完满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