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服饰
8950800000007

第7章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7)

在当时,玉即属于取得的贵重物质,是贵族阶级才有能力拥有的。他用玉为材料来磨制礼仪及装饰用具。一般说来,玉的色彩美丽,表面温润光泽,质地坚实。若磨成薄片将之串联成组,行走移动之际便会相互撞击,发出清爽悦耳的声音。作为璜佩,还有节制步伐,增加肃穆气氛的效用,很能表现统治阶级不事生产,优闲儒雅的形象。

至于佩玉之制到底是基于什么动机创制的,已难考究。不过,礼器大半源自实用的器具。

例如(后汉书)《舆服志》就曾说,“威仪之制,三代同之。五霸迭兴,战兵不息。佩玉战器,非兵旗,于是解去,留其系王遂,以为章表”。猜测佩玉源自战器很可能是正确的。大概是从可携带于腰际的石制武器发展到圭璋,再从圭璋变成玉佩。

悬挂贵重的成组玉佩于腰际,显然会妨害劳动的进行,也不利于军事的行动,是只有不事劳动,优闲的人才用得着的服饰。而把兵器改变为礼器,个人以为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示人以不战的用心。《史记》周本纪说周武王于克殷后,“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山之虚,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也”。可见在安邦定土,天下一统之后,表示不再用兵的举动是种很重要的政治技巧。起码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仁慈的君王就该如此。譬如《孔子家语》有,“黄帝与炎帝战,克之,始垂衣裳作黼黻”。即强调创制不便于作战跳跃的垂地长衣裳。和表现高阶级的费工刺绣,其时机就是在战后,亦即人民亟需和平以生产养息的时候。

玉佩的重要零件璜,是龙山文化早期才开始出现的。而龙山时代正是社会阶级从开始分化进而确立的时期。其时约在4800年前,与传说黄帝的时代约略一致。黄帝于战后创衣制,于带上悬吊玉佩增饰,以显示优闲与地位的举动,也很符合那时代的背景。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后人命名这创建人为制度的君王为黄帝,是因为他以璜佩来表示不战的用心,并以之区分阶级,强固社会的秩序。由于显示君王优闲的形象有重要的政治动机,故演成除了遭遇丧事,君王要时刻佩玉不离身的风气。

首饰进入人类生活

首饰本意是指男女头上的饰物。《后汉书·舆服志下》记载:“后世圣人……见鸟兽有冠角冉页之制,遂作冠冕缨蕤,以为首饰。”又载:“秦雄诸侯,以表贵贱。”首饰的涵义在后来扩展为指人们身上的饰物,包括手镯、戒指之类。在人类生活中,首饰是作为一种美的标志或象征友谊、爱情的信物,牵动着人们的情思。

首饰是如何进入人类生活的呢?它牵涉到唯物主义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即人类的审美意识起源于原始劳动的问题。

18000年前,山顶洞人戴过的项链,现存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陈列馆里,这串项链,用穿孔的海蚶壳、青鱼眼上骨和狐狸、獾、鹿等动物的牙齿串联而成。它虽然在今人看来粗糙得很,但在原始时代的山顶洞人眼里,却是再美不过了。10000多年以前,人类社会尚处于旧石器时代。当时人类依靠简单的工具捕获动物为生,与此同时,人类意识到自己所具有的智慧和力量。于是,他们便将猎物不能食用的部分保存下来,佩戴起来,以肯定自己,炫耀自己。这些东西最初只是作为勇敢、灵巧和有力的标记面加以佩戴的,后来,便因此而引起审美的感觉,归于装饰品的范围。当首饰取得了这样的审美价值以后,人们的审美感情便凝聚在它的感性认识之上了,只要这种感性形式出现,人们的审美感情便油然而生。总而言之,首饰的审美意义,从根本上来说,在于它是对人的自我本质的肯定与显示。而这种肯定与显示,则肇始于先民的生产劳动之中。

戒指的原意

戒指异名“指环”,史书中称“约指”、“弓区(kou)环”、“手记”、“代指”等。《三余赘笔》记曰:“今世俗用金银为环,置于妇人指间,谓之戒指。”从字面分析,“戒”字含有禁戒之意。因此,妇女在当时戴指环,并非为了炫美,也非为了装饰,而是以示警慎,起着禁戒的作用。

最初,戒指是宫廷中后妃群妾用以避忌的一种特殊标记,当有了身孕或其他情况不能接近君王时,皆以金指环套在左手,以禁戒帝王的“御幸”,平时则用银指环,套在右手。后来,戒指传到民间,去其本义,以为美观,久之便蔚然成为风气。

戒指一物究竟属于哪一国家的发明创造,还无定论。在中国,戒指的使用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大量文献来看,秦汉时期,我国妇女已普遍佩用戒指。戒指传至民间,其作用就不仅是简单的装饰品了。男女互爱,互相赠送,山盟海誓,以此为证。

在今天,戒指已脱离了原来的含义而变为纯粹的装饰物品。它象征友谊、爱情和幸福。

古人系腰带

带钩是东周时代常见的衣饰用品。它的基本造型是由钩首、钩体和钩钮三部分组成。用以束紧衣服,或悬挂日常用品及装饰物。钩首是个钩,钩住衣带一端的环以束紧衣服。由于钩首的形体小,不是展示美观的主要部位,所以大都因势铸成简单的动物头形,有时则素白无饰。钩钮是个钩体后的突出圆钮,用于把带钩固定在革带或丝带上。因为它被隐藏于带内,不显露于外,故不必有任何的装饰。钩体是带钩的主要部分,显示于外,是装饰炫美的所在,故带钩的各式各样变化就在这一部分。有些钩没有钩体部分,大半只用以悬挂日常小用具。

从带钩在墓葬中被发现的情况,可以确定它有两个用途。一是用以束紧衣服,一是悬挂剑、弩、刀、削、钱囊、镜、印章、佩饰等物,是日常、也是军事的装备。它的尺寸颇为悬殊,没有钩体的小至2公分以下,长的有达46公分。不过一般长10公分上下。钩体一向作成有弧度,以适合腹部的弯度,故用以束衣的功用至为明显。

几乎所有固体的材料都可以制作带钩。因它是身上很显眼的东西,可以达到夸示财富与地位的目的,所以有钱的人往往以最昂贵的金、银、玉、玻璃等材料来制作。家境不富裕的则大多采用铁、石、骨、木、陶等材料。但目前存世最多的带钩却是青铜铸品。

钩体的造型,基本形状有宽板、窄带、一端膨大及不规矩的像生形状等大类。每一种都于形体的变化外,加上几何线条、各种动物、人物等平面、浮雕或立雕的纹饰,还有加上鎏金、嵌镶金、银、绿松石、水晶、玻璃、玉等不同颜色珍物的繁多花样。

从出土的带钩来看,可知中国最早使用带钩的时间是春秋中期,战国时最盛,汉以后就衰微了。但根据文献,《史记》齐世家有“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时代属春秋早期,带钩已有使用于戎服。

使用带钩以前,中国人以布帛的带子束紧衣服,并在其上悬挂日常用具。高贵者的带子也有繁褥的刺绣装饰,炫耀的目的与带钩并无不同。那为什么到春秋时人才突然兴起服佩带钩的风尚呢?

有些人以为带钩是因使用革带而发展起来的服饰。皮革是游牧骑马民族比较熟悉的材料,加上带钩又有犀比、犀毗、胥纰、私纰头等显然是外来译音的名称,因此以为它是骑马民族引进的服饰。但是几十年来的考古工作,发现带钩的传播是从三晋与关中的中原地区,逐渐向四周扩散的。而同时的游牧地区反而少发现这一类的服饰。可知它应是中国自己发明的东西。而且,在西周初期就已有以革带系带的衣制,其时并没有使用带钩。可知带钩不会单纯起于革带的使用。

带钩与带扣都是革带上的零件,都用以束衣。带扣很早就被用以为马骑的束带,因此推测它被转用为腰带而发展成带钩。但是用带扣束衣要晚于带钩。而且从早期带钩的形制看,似乎也不是如此发展的。春秋期的钩以小型的居多。不少是没有钩体,甚至没有钮的。显然其作用是悬挂物品而非束衣。古时的带虽可在腰际插大件的工具,但如像刀、削一类有角棱的小件东西,就不便插于腰际,宜悬吊于衣带。很可能那就是钩的最初用途,后来才转用以束衣的。

带钩之出现于春秋时代,该有时间上的因素。以带钩束衣的好处是容易带上和卸下方便。不像宽带要捆绕折叠,颇为费时。虽然绅士们讲究雍和从容的气度,不嫌费时,但这种带子不便携带量重的东西。所以万一携带某种不常用而量重的东西时,便需要有种特别用途的腰带,而带钩很可能就是这样发展出来的。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衮冕黻王廷,带裳幅舄,昭其度也。藻率革卑,嚲厉游缨,昭其数也。火龙黼黻,昭其文也”。明示身上穿有丝带与带。河北平山战国初期中山王墓出土的佩剑男子持灯灯座,男子的宽幅腰带上也系有带钩,启示我们使用带钩的契机。

春秋时携带量重而不常用的新事物最可能是剑。剑是短兵刃发展起来的,初为乘战车者的护身武器。它开始发展于商代晚期,以刺杀心脏部位为目标。早先只有二三十公分长。随着冶金技术的发达,春秋时骑兵的应用日盛,短剑的使用越来越迫切,所以剑的长度越铸越长,经常达到50公分,重量自然也跟着增加。同时,春秋以来诸国交锋频繁,卿士多参与军事,本为格斗武器的剑,渐变为装饰的用具,成为一种身分的象征。它可能悬挂于有带钩的革带上,平时闲置于家中,一旦有需要佩挂时,才临时加到丝带上,因此才成带上有嚲带钩的现象。

早期的带钩可能只是带剑的用具,还不被视为装饰的器具。故早期的带钩都短小而制作粗陋。因为它易服易卸,春秋晚期普遍用之以束衣。为了显示威仪的目的,就开始制作精美而大型的带钩。

束衣的带子本来都以纺织品作成。后来大半是基于上述军事上的用途,男子的带子才改以革制带钩,妇女则仍保持丝制。故东汉《说文解字》对带字的解释是,“绅也。男子嚲带,妇人带丝”。

大概源自骑马民族的带扣,束衣的功能更为稳牢,加上人们又不时兴带剑,不必时卸时带,故西晋以后带钩就逐渐被带扣取代了。

古代人化妆

化妆作为美容的一个方法,古已有之。《中华古今注》载:“自三代以铅为粉,秦穆公弄玉为烧水银作粉与涂亦名飞云丹”,“燕脂盖起自纣,以红兰花汁凝作燕脂。”尧、舜、禹三代是否以铅作化妆粉,以及在商朝末年是否就会制胭脂,今难以考证。但在先泰时人们已会化妆,倒有很多佐证。《礼记》有“以丹注面”的记载,说明那时已有人用红颜色涂在脸上当胭脂;《诗经》有“玉之锁兮,充耳王秀莹,充耳王秀矣”之句,说明当时已有人将琐(即美玉)挂在耳上做装饰品;而《事物记源》中“秦始皇宫中悉红妆翠眉”之说,则更明确地说明秦时已有人用修画眉毛、脸上涂红来化妆了。

汉以后,女子化妆很是普遍,化妆品也随之有所发展。《毛诗疏》中说:“兰,香草也,汉宫中种之可着粉中”,这说明当时不仅已能制化妆用的粉,而且有了专门从事制作化妆品的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贵族妇女已不满足于一般的涂脂抹粉,她们争艳斗奇在脸上画上各种花纹图案,或将翠珠、金铂镂贴在脸上作“妆靥”。据说南北朝时的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在正月初七卧于含章殿檐下时,梅花落在额上,宫人觉得非常好看,争相模仿,从此,“梅花妆”便流行开来,历经隋唐五代,至宋代时仍盛行不衰。

在妆靥中贴上去的花纹图案,大都贴在额上、眉间、两颊、鬓旁,称作花铀或花子。这种化妆在晚唐时最为流行。

古代妇女盛行妆靥,在文学中亦有很多反映,刘禹锡有“花面丫头十三四”,温庭筠有“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而徐图昌的诗则道出了妆靥的由来:“汉宫花面学梅妆”。

唐时妇女盛行化妆,出现了很多化妆名称,如催妆、红妆、晓妆、醉妆、泪妆、桃花妆、仙蛾妆、血晕妆等等。

古代化妆人多为贵族妇女,化妆时多有婢女相助,一般要花一二个小时,有时半天才能完毕,而民间女子多是在出嫁时才精心化妆一番。

慈禧的美容术

清朝慈禧太后到老年时,皮肤还像少女般柔嫩、细腻,面部很少皱纹。据史料记载:慈禧的美容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情绪的稳定。古今医书都证明,情绪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他与皮肤美容有重要关系。据载,慈禧相当注意神态的稳定,她在宫中由于怕孤独,经常叫一些亲戚和宫女围坐在她身边闲聊。但任凭他们如何说笑,慈禧都是极力忍耐,从不作大笑。

2看重珍珠的美容作用。据载,慈禧每10天服珍珠粉少许,并几乎是在同一时辰服用,她还命太监在制香粉时也掺入珍珠粉末,并用其扑面。

3使用中药花露美容法。史书记载,慈禧每天清晨,用太监送来的一盅名贵中药和花露制的脂油,小心地揉擦面部,约半个时辰,再用软的毛巾将脂油轻轻抹掉。

4讲究合理的洁肤。慈禧平时很注重洁肤,无论是洗脸或者是沐浴,都不准女官为她水洗,而是用极细软、极细软的毛贴沾水轻轻地揉擦和拍打。

5运用按摩美容法。慈禧太后的梳妆台上,经常放有一支长约3寸的玉棒,闲来之时,总要拿在手上玩耍,还不时在脸部顺着肌肉纹理方向轻轻滚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