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奕对于北宋的印象与历史老师没有太多的渊源,因为在生活、工作的忙碌与奔波中早就交还给历史老师了,不知道毫不尊师重道的赵同学会不会被历史老师拎回来揪耳朵。
他现在还能记起的历史还得源于大学时那深刻的记忆,原来大学时的赵奕在火车上有幸结识了东北师大历史系的一位女同学,两人眉来眼去、两情相悦,谈论着对人生的幻想,不顾廉耻的赵同学在想与女同学有进一步发展之时,妹子正为了老师布置的一篇北宋期间研讨文章而愁眉不展。
赵奕本着先妹子之忧而忧、后本人之乐而乐的态度,主动请缨、毛遂自荐,回家翻阅“历史古籍”,连隔壁王奶奶家孙子的小学五年级历史课本也没放过。
凭着自己胡编乱造,胡吹海侃的功夫,硬生生的搞出一篇“大作”,开学之际交予妹子,妹子大喜,遂以身相许,尽管后面劳燕分飞,可是谁的青春没有那么些荷尔蒙的味道,赵奕心理想着,妹子的面容越发的模糊......
研讨文章胡编乱造肯定是没跑的事情,但是为了博妹子芳心,赵奕在北宋这段历史上可没少下功夫,加之他对其中的历史故事读得津津有味,印象越发深刻,直至现在仍然是记忆犹新。
五代十国最后一代叫后周,由后汉保卫科长兼顾命大臣郭威建立,郭威“澶州兵变”后,废除了后汉小皇帝刘赟,建立后周,因郭科长在“创业”途中,两个儿子英勇“牺牲”,没有子嗣,于是将柴皇后的侄子柴荣(大家耳熟能详的小旋风柴进就是柴荣的后代)列为继承人,郭威和柴荣都是猛人,两人励精图治,南征北战,使后周的版图囊括了几乎整个中原,可惜柴荣用力过猛,英年早逝,将皇位传与七岁小朋友柴宗训。
公元960年,契丹人来砸后周的场子,这时我们的后周保卫科长赵匡胤带着一票兄弟前去迎敌,走到一个叫陈桥的地方,一帮兄弟掏出一件龙袍就往赵科长身上披,史称陈桥兵变,和后汉保卫科长郭威的“澶州兵变”如出一辙,真的是现学现卖来得快,虽然我们的赵科长一脸不高兴,但是想想与契丹人火拼和回家欺负小孩这两件事,毕竟柿子还是要挑软的捏,还是屁颠屁颠高高兴兴回到京城,把小皇帝撸了,创立宋朝。
赵科长也就成了后来的宋太祖,此时的宋朝只是替代后周的一个霸主而已,所以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把其他霸主打趴下,可是在统一天下之前,宋太祖还有一个心病,害怕手下的兄弟都向他和郭威学习,把他弄下课,于是请手下的兄弟吃了一顿饭,说你们都把兵权留下,回家吃喝玩乐,这样你们开心我才省心,从而断了其它兄弟学习提高的途径,这就是史称的杯酒释兵权。
虽然我们的宋太祖有点不厚道,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手下的兄弟们第二天就请假辞职,放飞自我去了。宋太祖也是个猛人,先后消灭了荆南、武平、后蜀等割据政权,进一步扩大了北宋的疆域和统治的基础。
这个外姓兄弟遣返回家放飞自我,本家兄弟赵光义你不能真的赶走了把,赵光义天天被老大赵匡胤管着,不能真正的放飞自我,于是在兄弟二人喝酒吃饭,谈心聊天过程中,赵光义拿出一把斧头,将老大砍翻在地,自己当了皇帝,史称宋太宗,这就是“烛影斧声”典故的由来。
而且赵光义同志在某些方面有特殊癖好,喜欢别人的老婆,南唐后主李煜的老婆小周后惨遭多次临xing,更过分的是这货还命人作画以供欣赏,可谓岛国动作片先祖了,所幸宋太宗虽风评不好,但是治国打仗也是一把好手,使五代十国分裂的中国,变成了统一的国家,大宋王朝从此才正式开始。
攘外必先安内,解决完内部敌人,再去消灭外部敌人,自古好像就有这样的传统,也许是赵光义同志的不良嗜好导致四肢酸软,腰酸背痛、精神匮乏(敲黑板,那些天天迷恋dao国动作片的书友们注意了,重要的事情敲黑板,认真听),在消灭了北汉政权后,于公元997年就嗝屁了,享年58岁(六十都没过,算不算英年早逝,不良嗜好害人不浅啊)。
赵光义大儿子有精神病,二儿子早逝、第三个儿子赵恒接了皇帝的班,是为宋真宗,赵恒同志酷爱读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样的名句就出自他之口,可是书读多了胆子有点小。
公元1004年,契丹人所建的辽国在大辽皇帝耶律隆绪的带领下浩浩荡荡要来砸大宋的场子,宋真宗当时就吓尿了,准备带着妻儿老小举家逃跑,这时一个叫寇准的小弟跳了出来,说大哥你莫怕,都是带头大哥,who怕who,跟他刚,我们挺你,宋真宗觉得有道理,不是我这大哥的脸面往哪里搁,于是也就咬咬牙御驾亲征了,双方会战于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的澶渊(河南濮阳),宋军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打了胜仗,
可是赵恒同志回头一想天天在家门口打打杀杀也不是个事啊,冤家宜解不易结,不如交个朋友,不顾小弟寇准的反对,以每年向辽进贡白银三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为来换取与辽之间的和平,于澶渊定盟和解,史称“澶渊之盟”,大辽的带头大哥耶律隆绪见打架也没打过,人家每年还给医疗补助和生活补助,也不好意思在别人家家门口晃悠了,带着一帮兄弟回塞外继续放马去了,就这样,这两个带头大哥成了塑料兄弟。
虽然宋真宗名声有点羸弱,但好歹辽国带头大哥说话也还算话,宋辽双方维持了罕见的百年和平,北宋建国后的二十多年间外战不断,虽互有胜负,但中原百姓流离失所、不堪其苦,澶渊之盟后,北宋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休养民生,期间赵恒同志狠抓作风纪律和反腐倡廉建设,颁布了告诫小弟们的《文武七条》,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史称“咸平之治”。
赵恒同志执政后期,原来夏州的一个党项小弟单飞了,在外自立门户号称西夏,北宋觉得很没面子,派出一群小弟前去收拾,结果被打得皮泡脸肿的回来了,向赵恒同志报告,那小子西瓜刀太狠,干不过,赵恒同志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不想每天打打杀杀的,打还打不过,那就只能放他单飞了,还每年给他一笔钱,告诉他别找往日大哥的麻烦。
也许是因为弱鸡的名声不好,赵恒晚年迷恋于封禅之事,以便树立自己光辉伟岸的形象,知识份子也着了神棍的道啊,总体来说宋真宗算是一位不错的好皇帝。于公元1022年凉凉,享年55岁(皇帝也是个累人的活)。
宋真宗赵恒同志凉凉后,他的第六个儿子赵祯接了皇帝的班,史称宋仁宗,皇帝这工作都是铁饭碗,除非你学保卫科长郭威和赵匡胤,不是你就别想了哈。
赵祯同学绝对是皇帝里的三好学生,优秀代表,13岁即位,工作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耐得住寂寞,最主要的是人家脾气好,大家熟悉的包拯同志唾沫星子都飞溅到赵祯同志脸上,要是赵奕肯定忍不了,过去肯定就是一拳,打得对方满地找牙,可是我们的赵祯同志不一样,一边用袖子擦脸上别人的口水,一边虚心接受包拯的意见。
说好的伴君如伴虎呢,老虎脾气好你也没辙,仁宗在位期间除了包拯以外,你所知道的小学至大学语文课本里反复出现的人都生在这个时代,比如三苏、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范仲淹、柳永、司马光等等,在位41年,赵祯同志知人善用,因而在位时期名臣辈出,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据说赵祯同志去世时,那是全民痛哭,举国哀悼,深切怀念这位好脾气的皇帝。
北宋人民伟大仁慈的仁宗皇帝兢兢业业40余年,却翻船在女人身上,因为赵祯同志一开始总是生女儿吧,所以说他将生儿子这件事情看得格外的重要。
于是他就宣布了,无论是谁为自己生下儿子,那么那个人就是皇后,所生出来的儿子也就是太子。
后宫妃子们都梦想当上皇后,见谁生了儿子就弄死谁的儿子,所以仁宗皇帝去世后,没有子嗣。脾气太好也不行啊,人不狠,站不稳,连个孩子都没有,赵奕同学对赵祯总是充满了同情和惋惜。
虽然没有子嗣,但皇帝接班人总是要培养的,于是赵祯同志让自己堂兄赵允让过继一个孩子过来,这个人就是赵曙,公元1063年,赵曙同志继位,即宋英宗,赵曙同志不是赵祯同志的亲儿子,当上皇帝接班人应该说是他的运气爆表,可这也好像耗光了他所有运气。
他体弱多病,继位之初即大病一场,而不得不由曹太后垂帘,后虽亲政,不久便病故,在位仅5年,不得不说的是赵曙同志是位大孝子,为了给生父追赠名分,搞得朝野上下鸡飞狗跳,等到这场争议得以平息,他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终点,皇帝接班人的重任便交到了他儿子宋神宗赵顼身上。
赵顼即位时,北宋的统治面临一系列危机,军费开支庞大,官僚机构臃肿而政费繁多,加上每年赠送辽和西夏的大量money,使北宋财政年年亏空,赵顼一看,我靠,在这么玩下去不得完犊子了。
作为一名有理想的有抱负的年轻领导,身为北宋集团的董事长兼CEO,他决定要改变这一局面,他找了一个我们大家都认识的小弟——王安石,王安石这位同志,有能力,有抱负,得到集团最高领导的赏识后,开足马力抓革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改革。
但是准备工作做得不充分,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得罪了一帮集团大佬,而且董事长赵顼没能顶住集团元老会的压力,王安石同志也下岗了,后面赵顼同志单枪匹马再想要变法革新,甚至从幕后走到台前,也没能抵挡住上面压力、下面阳奉阴违,收效甚微,公元1085年最终被气病了,也就在这时西夏党项小弟,拿着西瓜刀砸了大宋的场子,神宗终于遭受不住精神上的致命打击,驾鹤西去了。
赵顼同志志向远大,却缺乏实际操作经验,耳根子还软,他挂了以后,9岁的儿子赵煦继位,史称宋哲宗,小屁孩怎么治理国家、带领大宋集团继续前进呢,只能把赵煦小朋友的奶奶高太后请出来。
高太后请了一个大家也很熟悉的人帮助她和孙子管理国家,这个人就是司马光,司马光干了一件事,就是砸缸,全中国人民都知道,他当宰相后也干了一件事,砸光,如果按照赵顼同志的思路搞下去,大宋应该还有还有变得强大的机会,可是被司马光给搞砸了,他全面推行恢复旧制,使北宋在原有的道路上继续掉坑,司马光同志砸缸救了一个人,砸光却坑了不少人,名人效应害死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