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当务之急:2014-2017年中国的最大风险
8967500000023

第23章 未来三年:美国将悄悄改变世界(2)

其一是能源,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是很重要的因素。以化工业为例,美国的化工行业比欧洲更具优势。因为有机化学的原料是乙烷,生产乙烷的方式有两种:从石脑油中提炼,而石脑油产自原油;或以天然气为原料直接生产。欧洲仍在从石脑油中提炼乙烷,他们以100美元/桶的原油为基础原料;美国却以价格更低廉的天然气为生产原料,这使其更具竞争力。

其二,美国的生产率一直在增长,这不利于制造业部门的就业,但对产出大有裨益。从长期趋势看,1964年以来美国制造业的就业率一直在下滑,至今已持续近50年;而产出增长的原因便是生产率的提高。美国制造业各部门生产率的提高并不均衡,这主要是由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程度不同所致。

上述两个因素都只存在于美国的制造业,并未对全球贸易产生影响。

基于此,我们大概可以得出下面两个结论:

第一,技术革命的力量正在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技术革命,这是自工业革命以来,所有高速发展所依赖的基本因素,但也恰恰是过去35年以出口推动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中十分缺乏的环节。

第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是推动美国经济的因素之一,而这既是中国过去发展进程中的弱项,也是——如本书前面所述——未来人口红利下降后,中国十分需要注意提升的方面。

如前所述,美国经济调整的成功,一是来自创新,二是来自经济自由度。

首先谈谈创新。2013年发生的斯诺登爆料事件,以及美国对很多国家领导人(包括对其盟友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监听,就说明美国的技术是全球第一的。必须承认,目前全球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这方面与美国抗衡。

而这恰恰是我们过去35年的弱项。过去35年里,我们靠贸易主导经济,靠大量出口便宜的劳动力和产品,短期之内能换回大量外汇,所以我们的外汇储备

在2013年底达到38000亿美元,2014年有可能达到44000

亿美元。但是创新在哪里?如果没有创新,经济就不可能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美国的创新来自教育、来自人民的消费和思维习惯。美国重视本国国民教育和对别国优秀人才的引进,拥有世界上最具创新能力的人才资源。自1901年设置首届诺贝尔奖至今,该奖项的所有672名得主中,有284名美国人,占总数的42%。

增加教育投资是美国近几届政府的一件大事。1999年美国教育投入高达6350亿美元,占GDP的7.7%。美国成为世界上教育经费支出最高的国家,从而为其成为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美国重视教育的传统集中体现在州一级,各州40%的经费都用于教育,地方政府的财产税主要用于负担教育。

与此同时,美国投入巨额研发经费,其在科学研究及高技术产业领域的投资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尽管美国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从未超过3%,但其经济的高速增长和GDP的巨大基数使得美国的研发经费近50年来一直保持增长趋势。据统计,美国的研发投入约占所有OECD国家总支出的44%。美国的研发投入是第二大投入国日本的2.7倍。2000年,美国在研发活动上的投入比七国集团中所有其他国家(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英国)的总和还要多。

当然,美国还拥有其他优势,比如完备的国家创新体系,各类机构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互为有效补充并有密切的互动。美国拥有健全的科技立法体系,尽力为企业和个人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大力推动美国产业的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为适应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的需要,及时调整专利政策。同时,完善的资本市场是美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发达和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为创新企业提供了直接融资场所,促进了社会化的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并且有力地弥补了金融系统中间接融资与科技创新不能有效结合的制度缺陷。

所有这些都是中国过去若干年高速发展进程中的致命弱项。最近几年,中国在这方面略有提升,但与美国的雄厚实力相比还是显得十分单薄。

其次,美国经济调整成功得益于其经济自由度的高度发展。经济危机初始时,美国政府也进行了救市,但为什么没有形成中国那样的国进民退?美国至今尚未完全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却没有造成经济自由度的下降。为什么我们的货币一超发,我们的政府一投资,就会造成民营经济的萎缩?就会造成大量资产价格的上涨?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投资和政府发行货币只是一个表象,并非问题的本质。我们经常会把中国的经济问题归因为投资的驱动,其实这只是表象,其根本还是在于我们的经济自由度本身不足。我在本书的前言里写过,2008年欧美各国均“跑步救市”时,中国一位高层领导人曾发表观点认为“这再次证明中国的体制是优越的”。这其实是一种认识上的重大误区,严重混淆了成熟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的适度干预和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状态之间的区别。

这一认识上的误区,是导致过去几年中国经济自由度严重下降的重要原因。因此,今天和未来中国的改革,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情况来看,有国企改革、金融改革、财税改革、土地改革、社会保障改革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但我认为其主线只有两条,一是创新,二是经济自由度。所有改革,最后都无非是为了完成这两大重要使命。如果我们能紧紧抓住创新和经济自由度这两条主线来开展中国的改革,就不会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从而可以在每一个具体议题的推进过程中,都有一个宏观的视野和宏观的目标作为背景和支持。

我比较担心的是,我们往往在很多具体的议题上切入过多,以致“树木”谈得很多,对一片“森林”却了解不够。这个“森林”,既包括中国改革的森林,也包括中国改革之外的全球森林。大家不要忘了全球化,使中国得益的全球化最近正在被美国悄悄地改变游戏规则,这一定要引起我们的警觉。

三、美国正悄悄改变能源格局

在谈美国对全球化游戏规则的改变之前,还是先谈一下美国对全球能源格局的改变。

关于美国最近几年对石油的结构性调整,我们绝对不可低估。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其对能源的依赖非常严重。但由于对页岩气开采技术的发明和掌握,美国对外来能源的依赖度大大降低了。

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石化燃料一直是美国消耗最多的能源资源。近年来,美国对外的能源依赖度正在逐渐降低,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据来自中国商务部的信息,2011年,美国能源自给率升至近20年来最高水平,且60年来首次成为成品油净出口国。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2011年,在美国的能源消耗总量中,石油占比35.3%,天然气占比24.9%,煤炭占比19.9%,可再生能源占比9.1%,核能占比8.3%。其中,前三大传统能源的占比逐年减少,合计占比80.1%,较上年下降约三个百分点。美国能源信息署预计,到2035年,美国的前三大传统能源消费占比将降至77%。

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一方面消耗了世界最多的能源资源,但同时又是能源的出口国。对此你能相信吗?然而美国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不但如此,由于页岩气开采技术的不断提升,美国未来有可能大量出口包括天然气在内的能源,届时不但在数量上将给世界天然气市场以强烈冲击,而且还将逼迫原先的天然气“老大”——俄罗斯改写国际天然气贸易的规则。

这就是美国近年来“能源革命”的结果和巨大影响力。这一“能源革命”的巨大影响力似乎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2013年8月底,《第一财经日报》的记者走访了美国得克萨斯州、艾奥瓦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在近距离观察了美国经济复苏迹象后这样写道:

在得克萨斯州著名的鹰滩页岩开采区周围数百平方英里的土地上,可以看到一个又一个油气开采基地。自从几年之前在这里发现了储量庞大的页岩气,原本举步维艰的当地经济就被提振起来了。

一年前,大卫·沃尔波特和他的儿子们在得克萨斯中部这个只有2700人居住的小镇尼克森开起了一家“先锋烤肉店”,生意非常红火。在我们的交谈中,大卫提到了这个小镇的变化:“店里75%的客人都是因为页岩气才来这儿的,剩下25%的当地人则是因为页岩气变得富裕了才来店里消费的。过去,大家都拿着最低工资。如果你每小时能挣九美元,每星期工作32小时,还没医保没福利,你就已经属于镇上挣钱最多的那10%的人了。但是现在小镇的人口已经达到15000人左右,他们每周工作90~100小时,每个礼拜可以拿到2500美元。他们从没见过这么多钱。如果你每天不挣上500美元,根本不算是工作。”

《第一财经日报》的记者继续写道:

从事能源开发工作多年的太平洋能源开发公司创始人弗兰克也对当前的页岩气革命颇为感叹,他说:“在页岩开采区出现大量就业岗位,来自美国不同地区的人们都去到那些油田工作,这对就业的提振是惊人的。随着行业扩张,将会有更多的就业、更多的城市和城镇开始出现。这些数以万计的工人要看电影,要买菜,要住公寓,这些需求将带动服务业的发展。我称之为乘数效应。”

除了所谓“乘数效应”对于单一地区经济有所促进之外,美国能源产业的发展对于整个美国的能源独立和经济发展也有持续的推动作用。科技的进步使得页岩气实现了大规模开采,进而不仅降低了美国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能源依赖,也从消费和投资的角度加大了美国国内的需求,从根本上拉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尼克松时代开始,“能源独立”就一直是美国政治的重要议题。40年前的美国人就已知道,若不能摆脱对外来能源的高度依赖,那么美国作为世界强国,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脉。但近40年来,美国却始终无法改变这一状况,对外来能源的依赖越来越高。

情况一直到奥巴马上任后才出现改观。奥巴马手里握有两把“金钥匙”,一是能源新政策,二是能源开采新技术。

奥巴马的能源新政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内部化,集中力量调整美国的能源结构,开发近海石油和发展能源效率技术,力求以美国本土的资源满足国内的能源需求;二是绿色化,加强对核能、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在能源开采新技术方面,美国油气开采业经过20多年的摸索,掌握了突破性核心开采技术——水力压裂技术,用于开采页岩气。所谓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页岩气的形成和富集有着自身的独特特点,往往分布在盆地内厚度较大、分布广的页岩烃源岩地层中。相比于常规天然气,页岩气开发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的优点,大部分产气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这使得页岩气井能够长期以稳定的速率产气。

在先进技术的带动下,美国页岩油气、油砂、深海石油等非常规能源获得了迅猛开发。据来自中国商务部的信息,2010年,美国页岩石油的开采量已从2000年的20万桶/日提高至100万桶/日;页岩气产量则从2000年的122亿立方米增至1378亿立方米。美国石油协会认为,如果算上页岩天然气资源,美国达到开采标准的油气资源居世界首位,比沙特高出24%,是巴西的七倍多。美国剑桥能源咨询公司认为,由于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渐成规模,世界能源格局的核心正在从中东半球向西半球转移。

最终改变美国能源格局的力量究竟是什么?是奥巴马的能源政府?还是科技创新的力量?美国环球通视有限公司(IHS)副董事长丹尼尔·叶尔金的观点非常明确:是科技的力量,而非奥巴马的能源政策。

丹尼尔·叶尔金2012年11月21日在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中写道:“两项正在开发中的技术——水力压裂法和水平钻井技术——共同催生了美国页岩气革命。十年之内,页岩气在美国天然气产量中的比例已由2%上升至37%。如今,美国已经超越俄罗斯而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

这一非传统生产方式带来了一场革命,其经济效益已很明显。最直接的效益体现在就业方面,美国由此新增了逾170万个工作岗位。页岩气和致密油的开采需要建设很长的供应链,在全美带动了大量支出。到2020年,美国可能由此增加300万就业岗位,其薪水将高于美国平均工作岗位。到2020年,美国政府来自非传统油气行业的税收和专利使用费收入可能超过1110亿美元。

若把页岩气的科技革命与奥巴马的能源政策放在一起,则必须承认,前者是基础,而后者只是框架。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能源独立”的目标从尼克松时代就开始设计,40年来却一直无果,直到奥巴马时代才最终成功。

下面的问题是:美国的这场能源革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格局来说意味着什么?

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的美国,目前页岩气产量占其天然气总产量的1/3以上。2005年以来,美国天然气总产量增加了1/3,预计到2030年还将增加25%。2005年,美国液态石油产量结束了10多年来的下降趋势,从此以每天100多万桶的速度增长。国际能源机构预计,到21世纪20年代,美国将取代沙特阿拉伯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美国石油进口量将大幅减少,在石油总消耗量中的比重将从2005年的60%下降到2012年的41%,预计2020年会降至34%。

美国环球通视有限公司(IHS)副董事长丹尼尔·叶尔金在他的《金融时报》专栏里这样写道:

这场能源革命也将对全球竞争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美国天然气蕴藏量丰富,并且价格低廉,是欧洲的1/3、日本的1/4。这推动了美国能源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让欧洲和亚洲的竞争对手们深受打击。正是由于天然气价格便宜,已有数十亿美元的投资计划投向美国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