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作文课讲稿(全二册)
8968400000048

第48章 创作篇(3)

散文无定型,构思亦无一定的成规。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发现,也就出现了不同的构思方法,秦牧的构思方法,叫做“滚雪球”。何谓滚雪球呢?就是说,他起初的感觉只是一点点,随着材料的丰富,体会的深入,联想的展开,那感觉就会由一点点逐步扩大、逐步膨胀起来,像雪地上的一个雪球,越滚越大。这就形成了作品的统一构思。我们说,那起初的一点点,很重要,它是事物最基本的特征,一旦抓住了,就变成了核心。秦牧的不少散文,都是用滚雪球的方法写成的。徐迟的构思方法,叫做“抓一刹那”。何谓“抓一刹那呢”?“一刹那”,就是事物最精彩、最精华的部分。抓住这个“一刹那”,也就抓住了头绪,抓住了中心,零散杂乱的材料就得以集中。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等散文,就是用这种方法写成的。秦牧和徐迟两位作家,运用了不同的构思方法,都写出了很优秀的散文。我们说,秦牧是用最初的感觉,向外扩展;徐迟则不同,徐迟用大量的材料,向内集中;向外扩展也好,向内集中也好,其目的都是寻找这条红线,把珍珠串起来。要寻找这条红线,关键是要抓住事物的尖端、闪光、精华部分,这个部分是高度提炼的浓缩物,是生活素材与真知灼见融为一体的浓缩物,找到这个浓缩物,也就找到了艺术构思的触媒与依据,没有这个触媒和依据,也就无法进行构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其红线便是借景抒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己见,进而抒发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襟怀。作品因楼写景,言从楼起;随物赋意,循意生发;由景生情,由情议论;整个构思可谓新颖别致,自辟蹊径,匠心独运。我们说,构思的精巧与否,同作者的构思情怀、生活积累、艺术素养和写作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不是离开生活,故弄玄虚,而是从生活实际出发,为表现一定的主题服务。寻求精湛的构思,是每一个散文作者的使命。我们说,文章要做,又不太做,妙在和谐得体。既有精巧的装饰之美,又有朴素的自然之美,两者只有和谐统一,方为散文的上品。

三、情感要饱满。散文这种文学样式,需要丰富的情感来表达。优秀的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总是饱含着作者的激情的。写散文,要充分抒发自己的情感。有的直抒胸臆,使情感充溢在字里行间;有的间接流露,把情感隐含于行文之中。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可见,感情是散文的内在线索之一,支配着人、事、景、物的抒写。刘白羽的《日出》,向读者展示了五幅有关日出的图画。作者在作品的开头说:“登高山看日出,这是从幼小时起,就对我富有魅力的一件事”,“但很长时间,我却没有机缘看日出”,可见,作者把毕生追求看日出作为连缀五幅画的线索。第一、二幅画,是从海涅和屠格涅夫的作品中,摘引了两段有关日出的文字,抒写了作者看日出的迫切愿望和憧憬。三、四两幅,叙述作者在印度科摩林海角和黄山狮子林等待看日出,眼看就要实现自己的愿望了,可由于天公不作美,看日出的愿望终未能实现,只好为之失望、为之叹息。第五幅画面,是作者在飞机上看到日出的奇妙情景:

乍看上去,黑夜还似乎强大无边,可是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磁蓝色的光芒。原来的红海上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的云霞。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往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缝隙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开始我很惊奇,不知这是什么?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溶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

这一幅光明冲破黑暗的画面,融入着作者饱满的诗情,五幅画的巧妙安排,画出了作家的感情由抑到扬、起落有致的波澜。在抒情散文中,画面描写越是生动传神,作者感情的波澜就越能透露出音色和线条,意境的画意美与抒情的波澜美便相互交融、相互统一,这种颇具艺术的抒情,显露出抒情艺术的空前魅力。

我们来看史铁生的《二姥姥》:

母亲带我去看二姥姥,肯定都是我六岁以前的事,或者更早,因为上幼儿园之后我就再没见过她。她很漂亮吗?算不上很,但还是漂亮,举止娴静,从头到脚一尘不染。她住在北京的哪儿我也记不得了,印象里是个简陋的小院,简陋但是清静,什么地方有棵石榴树,飘落着鲜红的花瓣,她住在院子拐角处的一间小屋。惟近傍晚,阳光才艰难地转进那间小屋,投下一道浅淡的斜阳。她就从那斜阳后面的幽暗中出来,迎着我们。母亲于是说:“叫二姥姥,叫呀?”我叫“二姥姥。”她走到我跟前,摸摸我的头。我看不到她的脸,但我知道她脸上是微笑,微笑后面是惶恐。那惶恐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到来,从她手上冰凉而沉缓的颤抖中我明白,那惶恐是在更为深隐的地方,或是由于更为悠远的领域。那种颤抖,精致到不能用理智去分辨,惟凭孩子混沌的心可以洞察。

二姥姥是姥爷的姨太太,同作者见面并不多。但作者的这段关于二姥姥的描写,却融入了作者浓厚饱满的情感。尤其是对二姥姥的微笑、惶恐、手上那冰凉而沉缓的颤抖的描写,更是入木三分,令人心灵为之悸动。作者细致地、有层次地表现二姥姥感情和情绪的变化,好似幽邃、曲折的小径,一步步地把读者引入波光粼粼的内心世界。

我们再来看著名作家季羡林的《神奇的西瓜》:

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像达摩老祖一样,面壁参禅。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我上面谈到的现象。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又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丝瓜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有思想。我左考虑,右考虑;越考虑越糊涂。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绳子,绿叶子照旧浓翠扑人眉宇。我站在丝瓜下面,陷入梦幻。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无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这篇散文,以平常人的心态,写出了丝瓜的神奇。丝瓜神奇在什么地方呢?神奇在顽强的生命力,神奇在能自然调节重量的合理分配。作者在对丝瓜的记叙、描写和抒情中,融入了自己饱满的情感。在抒情的同时,夹有自己的议论,把抒情和议论结合起来。抒情中有议论,议论中有抒情,好似浪花撞击巨石,不断产生情感的涟漪,呈现出激荡回环的抒情美。

刘勰的《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其中的意思是说,散文写作,关键要有真情实感,做到情真意切。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对生活有深刻的理解,真切的感受,将自己的感情溶注于要写的人、事、物之中。

四、联想要丰富。散文同诗一样,需要联想。联想是一种思维活动。联想常常和激荡的感情联系在一起。人们在感情激荡时,往往会浮想联翩;没有联想,感情也就难以表现。散文的特点是“散”,没有联想,散文就散不开。借助于联想,作者可以展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突破题材的局限,让读者领会更多更深的道理。联想可将此地生活和彼地生活融汇贯通在一起,这种融汇和贯通,有助于内容的丰厚、意境的开阔、思想的深邃。联想有助于创造诗意,使文章具有诗的意境,构成一种诗意美。

我们来看秦牧的散文《社稷坛抒情》,这篇散文无论谋篇布局还是层次的展开,都具有深远的联想。作者不仅有“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宽广思路,而且有“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气势。这篇散文的联想,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围绕中心联想。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五色土。以五色土为中心,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以此联想到祖国千里沃野以及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民;联想到几千年以来,劳动人民在这块土地上所创造的无与伦比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联想到古代的农民、诗人、斗士、思想家;联想到朴素的唯物主义的“五行观念”;联想到旧中国的四分五裂和今天真正的统一。整个联想十分丰富,可谓入情至深,入理至透。二是连续展开联想。一般联想,大多都有跳跃性,而此文的联想,却更多的具有连续性。这一连续性表现在内容上步步深入,形式上层层展开。我们再看林清玄的《桃花心木》:

我忍不住问他,到底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就枯萎了?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应该不会这么容易就枯萎吧?

种树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保收。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很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只要它能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都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生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底,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可以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是一吹就倒了。”

植树者言,使我非常感动,想到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比较经得起生命的考验。因为在不确定中,我们会养成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觉知。在不确定中,我们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当我听过种树人关于种树的哲学,每天走过桃花心木苗时,内心总会有某些东西被触动。这些树苗正努力面对不确定的风雨,努力学习如何才能找到充足的水源,如何在阳光中呼吸,一旦它学会这些本事,百年的基业也就奠定了。

这篇散文,借物抒情,联想贯穿全篇。树木生长,全靠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中有诸多不确定因素。怎样让树木适合不确定的自然环境?关键是培养树木自己的生存能力,让它自己去拼命扎根,自己去找水源,有了自主生存的能力,才能长成百年大树。树木是这样,人何尝又不是如此呢?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适应大自然的能力就强,生命力也就旺盛。从树的生长中,教育我们要养成独立自主、不依赖他人的习惯,在不确定的环境里自主成长。

五、实虚要自然。在诗歌创作中,有个“实”和“虚”的问题,诗歌往往采用“实”和“虚”相结合的方法。诗很少完全写“实”,有的现代诗歌,“虚”的成分占很大比重,甚至以“虚”为主。散文创作,也有个“实”和“虚”的问题。根据散文的领域,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完全写实的作品。这类作品包括回忆、纪念性文章,生活里实有的人物并保留其真实姓名的文章等,这类文章在散文里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这类文章有一种特殊的要求,除允许在材料的剪裁上、细节的描写上作必要的艺术加工外,所写的人与事必须完全真实,不得虚构。倘有失真,就会削弱表达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我们来看邹韬奋的《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我生的那一年是在九月里生的,她死的那一年是在五月里死的,所以我们母子两人在实际上相聚的时候只有十一年零九个月。我在这篇文章里对于母亲的零星追忆,只是这十一年里的前尘往事。

这是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可以看作是一篇回忆录。文中的回忆,包括“我”的出生年月和母亲去世的时间,都必须要真实,下面一段,写母亲和妹妹读小说的情景:

母亲喜欢看小说——那些旧小说,她常常把所有的内容讲给妹妹听。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章回的长篇小说一下讲不完,妹仔就很不耐烦地等着母亲再看下去,看后再讲给她听。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在颊上涌流着。那时的我立在旁边瞧着,莫名其妙,心里不明白她们为什么那样无缘无故地挥泪痛哭一顿,和在上面看到穷的景象一样地不明不白其所以然。现在想来,才感觉到母亲情感的丰富,并觉得她讲的故事能那样地感动着妹仔。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这是一段回忆母亲的细节,自然可以在真实的基础上,对细节描写进行一些适当的艺术加工,这类作品,主要是写实,真实是这类散文作品的生命。

二是可以虚构的作品。这类作品,尽管可以虚构,但它又和小说、剧本不同。因为散文是以“我”为中心,写“我”的所见所闻和“我”在现实生活里的真切感受,所以,真人真事仍是写作的基础,写实仍占文章的主导地位。至于虚构,仅仅作为“写实”的补充。

我们来看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月到天心》:

直到如今,童年看月的景象,以及月光下的乡村都还历历如绘。但对于月之随人却带着一丝迷思,月亮永远跟随我们,到底是错觉还是真实的呢?可以说它既是错觉,也是真实。由于我们知道月亮只有一个,人人却都认为月亮跟随自己,这是错觉;但当月亮伴随我们时,我们感觉到月亮是唯一的,只为我照耀,这是真实。

长大以后才知道,真正的事实是,每一个人心中有一片月,它是独一无二、光明湛然的,当月亮照耀我们时,它反映着月光,感觉天上的月也是心中之月。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心中都有月亮埋藏,只是自己不知罢了。只有极少数的人,在最黑暗的时刻,仍然放散月的光明,那是知觉到自己就是月亮的人。

这篇散文,开始写自然之月,这是“实”;接着写心中之月,便是“虚”;文中以实衬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换句话说,文本中所写,景物为实,情感为虚;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正面为实,侧面为虚;形象为实,抽象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眼前为实,隐者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虚和实相辅相成,形成渲染洪托,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我们说,虚境是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虚境通过实境来实现,实境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虚实相生,实际上是一种意境独特的结构方式。我们要学会从实处落笔,凭虚处传神,以期相得益彰,产生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王国维说:“散文易学而难工。”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只要我们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精心积累,扩大和加深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坚持散文的阅读与写作实践,就一定会写出优秀的散文作品来。

思考与训练:

一、写作散文,要注意哪些方面?试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