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作文课讲稿(全二册)
8968400000058

第58章 创作篇(13)

这只猫不随地大小便,还能便后冲洗,煞是可爱。然而,有许多中国人远不如木村光子的猫。他们在空置房内、弄堂的暗角、绿化带的掩蔽处、游人稀疏的景点……肆无忌惮地大小便。一些“坦然”者连异性和外宾都不回避,有位女老外无意之中撞见这令人窘迫的一幕,吓得慌不择路。如今连游泳池里都能提炼出有分量的尿素,甚至连鲁迅墓的后背,都出现过斑斑尿迹,撒野者是不管什么有碍观瞻的,没准儿还会“横眉冷对千夫指”哩。假如周遭没有厕所,那还情有可原,可附近明明有“方便”之处所,却偏偏要就地立“决”,实属可恶。国人是时常把“小处随便”具体化为“随处小便”的。

这段文字,从木村光子家中的猫谈起,用猫的举动和人的举动进行对比,说明“随地小便”是一种实属可恶的举动。这篇杂文,好似谈天说地,漫不经心;却处处意到笔随,涉笔成趣。这正反映了杂文的“杂”这种文体特征。

五、语言精炼,蕴含哲理。杂文短小精悍的内容。是通过高度精炼而又蕴含哲理的语言体现出来的。优秀杂文的语言,往往饱经锤炼,具有生动的表情性和周密的论证性。我们来看鲁迅先生的《文学与出汗》中的一段文字:

譬如出汗罢,我想,似乎于古有之,于今也有,将来一定暂时也还有,该可以算得较为“永久不变的人性”了。然而,弱不禁风的小姐出的是香汗,“蠢笨如牛”的工人出的是臭汗。不知道倘要做长留世上的文字,要充长留世上的文学家,是描写香汗好呢,还是描写臭汗好?这问题倘不先行解决,则在将来文学上的位置,委实是“岌岌乎殆哉”。

这段话尖锐地批评了梁实秋们宣扬的资产阶级人性论,同时提出了作家应该首先解决为什么人这样一个根本问题。这段话比喻准确,夸张适当,借代贴切,用了古语、成语、反语,概括而不抽象,新鲜而不雕琢,读起来生动、形象、幽默,有说服力。

杂文的写作

从杂文的主要特点出发,我们在写作杂文时,应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方法:

一、选材立意应大中取小、小中见大。杂文的篇幅短小,内容又要求集中精粹,这就决定了杂文的选材要大中取小。何谓大中取小呢?大中取小就是要求作者居高临下,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幽烛微的观察力,从社会的重大问题中,选取最尖锐、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那一点。根据选材的要求,杂文的立意,则要以小见大。这就要求作者,从生活中的平凡现象着笔,进而发挥由此及彼、以点带面的联想、推理作用,从而透过最本质的一点,触类旁通,引申扩展,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而收到片言以居要,一目能传神的启发效果。我们来看朱大可的《“标准答案时代”必须终结》:

《收获》编辑叶开说,他在上海闵行区读三年级的女儿,就遇到过这样一道语文题:“三国故事里谁最有智慧?”女儿很流畅地写下答案——“孔明和庞统”,不料老师却给了一个大红叉,因为标准答案是“诸葛亮”,写“孔明”就是错误。此类标准答案之迂腐、粗暴和荒谬,已经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我曾去旁听过一位优秀小学语文教师的公开课,时值仲春四月,老师出题“窗外”,请学生观察室外景色并报告看到的事物。有学生说看到了发出嫩芽的大树,有的说看到了蓝天白云,有的说看到了摩天大楼等等。而老师的回答是,你们都错了,正确的答案应该是:我看到了春天。虽然老师的标准答案更具“隐喻”色彩和“语文”气息,但又有何理由说孩子们的答案是错的呢?难道他们看到的都是幻景?

这种所谓单一标准答案,已经成为中国文科教育的基本模式,被广泛运用于造句、修辞练习和作文的批阅中,令语文学习彻底丧失智慧和乐趣,沦为应试制度体制下冗繁而乏味的功课。

……

强制性标准的设置,无疑是应试教育体制的后果。高考制定排它性的单一答案,而整个应试教育体系必然要适应这种模式。它把教师、学生和家长一起捆绑起来,共同揣摩出题者的心理,努力迎合出题者的观点,根本无需探求与建构自己的独立见解。正是这种荒谬制度引领整个中国教育,把它变成以单一标准答案为轴心的考试机器。这部庞大的机器至今还在震耳欲聋地运转,制造各种“标准化产品”,把中国送入漫长的“标准答案时代”。它的最终结果,就是中国不再拥有创新和创造人才,而所谓建设“创造大国”的理念,以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蓝图,只能是一个无限美妙的蜃景而已。

这篇杂文,从小学生答语文试题谈起,可谓选材立意大中取小,可这样小的选材立意,能否写出思想深刻、鞭辟入理的文章呢?我想,关键在于以小见大。你看,这篇杂文从应试教育的“标准答案”入手,进而进行深入地分析,指出标准答案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它的最终结果,就是中国不再拥有创新和创造人才,而所谓“创造大国”的理念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蓝图,只能是美妙的蜃景而已。这就以小见大,讲出一个涉及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大问题。以小见大,是我们写作杂文常用的手法。它常常从人们司空见惯、容易忽视的日常小事入手,进而进行深入剖析,从而阐述出一个大道理,以期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鲁迅先生曾说:“太伟大的变动,我们会无力表现的,不过这也无须悲观,我们即使不能表现它的全盘,我们可以表现它的一角,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鲁迅正是选择这一木一石,来反映时代的“太伟大的变动”,虽然三五百字,千把字一篇,它们却发挥着小如匕首、锐似投枪的战斗威力。

二、进行议论要准确尖锐,鞭辟入里。杂文的议论要准确尖锐,一针见血,痛快淋漓地解决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击中要害,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那么,又怎样才能做到这种精辟分析呢?我们说,要做到精辟分析,离不开辩证法,有了辩证法,中肯的分析就有了基础和保证。孙焕英的《思想大解放与文化大发展》一文,就是运用辩证法来阐述思想大解放与文化大发展的这一命题的真理性。作者首先从西方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谈起,接着又谈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再谈到现代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所谓的“文化大革命”,阐述这一真理的正确性。紧接着,作者进一步阐述了文化大发展的四个重要标志:一是文化大发展的标志,重要的是所承载的思想先进甚至前卫。二是文化大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文化有明显的创新。三是文化大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标志,是百花齐放,多姿多彩。四是文化大发展还有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对外开放,海纳百川。最后,作者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文化大发展,今天,已经提升为国家战略。在这种情况下,清楚地认识没有思想大解放就没有文化大发展这一命题的真理性,清醒认识思想禁锢阻止文化发展的规律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思想大解放引领文化大发展,不是权宜之计,也不仅仅是有效之策,而是一个真理,一条规律。要知道,任何人任何力量逆真理而行反规律而动虽然能够一时收效,但最终都会成为可怜虫。“文革”结束至今,高层已经提出解放思想和继续解放思想。只要我们坚持“勇于变革,努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实践思想大解放,中华文明历史上的又一次文化大发展,就一定会实现。

作者在文章的末尾,把思想大解放引领文化大发展,上升到一个真理一条规律来认识,使文章有了思想高度和理论高度。我们说,运用辩证法分析矛盾、认识问题,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杂文常用的一种说理手法。我们要学会和善于运用这种手法,才能把道理讲透彻,把问题说清楚。

三、概括主题要虚实结合,发人深思。我们写作杂文,要学习鲁迅杂文的笔法。鲁迅的笔法,就是在概括主题中加强思想辐射力。那么,又怎样在概括主题中加强思想辐射力呢?那便要从具体事实谈起,借“兴发于此,意归于彼”的引申发挥,构成虚实结合、乘实追虚的完整思路,使主题的概括来自于现实生活,又大幅度地跃入广阔的思想境界。鲁迅在《由聋而哑》这篇杂文里,一开头就说:“医生告诉我们:有许多哑子,是并非喉舌不能说话的,只因为从小就耳朵聋,听不见大人的言语,无可师法,就以为谁也不过张着口呜呜哑哑,他自然也只好呜呜哑哑了。”这篇杂文的目的是在说明文化需要借鉴,需要积累,而当时从国外翻译到国内的东西并不多,值得借鉴的东西更少。“于是精神上的‘聋’,那结果,也就招致了‘哑’来。”读得不多,知道得不多,这是“聋”,因为“聋”,也就写不出,创造不出,最后自然是“哑”了。鲁迅先生的举例,十分生动形象,一下子就把思想活龙活现地点透了。从一般的道理到具体事件,这是从虚到实,又因为虚里有实(一般道理里有实际的例子),这后一个“实”,又是对他讲的具体道理——“虚”,起到深刻的论证作用。我们说,写文章就是为了说明一些道理,这个道理就是“虚”。我们写杂文,往往讲“实”比较多,讲“虚”比较少,这就使你的杂文缺少思想的深度。概括主题,采用虚实结合,犹如“鸟道行尽,天宇乍开”,的确能最大限度地发人深思,引起人们的遐想。

四、运用语言要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杂文的语言有两大特色:一是形象性;二是幽默性。为了增强杂文的形象性,作者常常借用故事传说、寓言笑话,把要讲述的道理寓于故事之中,夹叙夹议,画龙点睛。故事讲完了,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也就昭然若揭了。我们来看孙存准的《送礼政治》:

大清顺治时,有一位官任“给事中”的任克溥,曾精辟地总结当时的官风气:十分精神,七分用于交结。何谓交结?送礼之谓也。这连顺治皇帝也不得不承认,下级官员把精神都用到钻营送礼上,“大僚之好尚,唯在乎位高多金”。需要说明的是,顺治时代尚处清朝立国初期,政治还算比较“清明”,到了大清晚期,“送礼政治”日臻完善,更加成熟,官员的十分精神,已经只有一分办政事,九分用来送礼了。

这篇杂文,从讲故事入手,描写了清朝官场的腐败。用讲故事的方法,使文章具有形象性和可读性,也易于从故事中悟出作者所要阐明的道理。

杂文的语言,极富幽默性。我们来看秦海的《不是孩子“出洋相”》:

从媒体上读到一则中国孩子在美国“出洋相”的小文。文章说,有家小区举办活动与本区孩子互动,除了分发有关资料处,还准备了许多气球和一个硕大的蛋糕。为了让所有参加活动的孩子都能分享,宣布每个孩子只能领取一次。大多数孩子都做到了这一点,但几个华人孩子,在长辈的怂恿下,一次一次去拿。有的长辈还训斥孩子:人家又去拿了,你犯傻呀。由于多次去拿,被管理者识破,十分狼狈。文章的作者说,这是中国孩子出的“洋相”,他为此而唏嘘。

这确实是“洋相”——不,是“土相”。不过,这是孩子出的吗?要是他们的长辈不去怂恿,相反地劝诫他们遵守规矩,平日里自己处处以身作则,“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给孩子作出表率,孩子会出这种“洋相”或者“土相”吗?《三字经》曰,“子不教,父之过”,此乃长辈之过也,此乃大人之过也。

这篇杂文,首先讲述了一则故事,然后对故事进行分析、评述,说明不论“洋相”还是“土相”,均不是孩子的过错,而责任在大人身上,“有其父必有其子”,有怎样的大人就相应有怎样的孩子,孩子则是大人的镜子,从孩子的言谈举止,可以看出大人的影子。大人有教养,有尊严,不出“洋相”,才能带出不出“洋相”的孩子。文章的语言尖锐泼辣、诙谐幽默,耐人咀嚼和回味。

思考与训练:

一、为什么说杂文是文艺性的社会论文?杂文既是偏重说理的议论文,为什么又属于文学作品的范畴?

二、怎样看待杂文的“杂”?杂文有哪些主要特点?试举例说明。

三、我们在杂文写作时,应掌握哪些基本原则和方法?

四、以“小事不小”为题,写一篇杂文。要求: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五、以“谈电脑的利弊“为题,写一篇杂文。要求:①立意自定。②不少于800字。

六、以“骄必败”为题,写一篇杂文。要求:①立意自定。②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