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强国之路20年
8987500000016

第16章 大步迈进的水利电力事业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生活不断提高。而这些都离不开我国水利和电力的发展与贡献。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利的发展保证了农业经济的稳定增长,从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类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原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作为能源主要形式的电力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的作用非常巨大,而且电力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电力。

正是水利和电力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地位和作用,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国的水利和电力事业大步迈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

一、辉煌的水利建设

我国的水利建设是辉煌的。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国家累计投资超过1500多亿元,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水利行业形成了数千亿元的固定资产。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包括诸多措施在内的防洪体系。这个体系保护着5亿人口、3000多万顷耕地和占全国2/3的工农业产值。90年代几次大的洪涝灾害中,水利工程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发挥了巨大的减灾作用。可以说,我国的防洪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正是由于有了这个体系,我国人民才得以安居乐业,改革开放才得以顺利进行,国民经济才得以飞速发展。

改革以来,水利建设成就斐然。20年里,我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兴修水利,进行农田灌溉。到1996年底,全国已建成各类大中小型水库84905座,蓄水总库容达到4571亿立方米,农田灌溉面积发展到50381.4千公顷,占我国耕地的一半左右。其中,大型水库394座;中型水库2618座,小型水库81839座。我国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水利功不可没。历史上曾三年两决口的黄河,自1947年以来,伏秋大汛未出现决口。90年代的几次大水灾,其损失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成正比增大,但社会安定,人民生命得到保障。

水旱灾害频繁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中国是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这是由中国的地理条件所决定的。从古到今,水利建设都是中国一项重要事业。

翻开中国历史,人们会看到一部水旱灾害史。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每一次大的水旱灾害,几乎都带来“人喂鱼鳖”、“赤地千里”、“灾民遍野”的惨剧。仅以长江为例,据史料记载,汉朝以来的2000多年中,长江中下游发生较大洪水200多次,其中1860年和1870年两次特大洪水,冲开了荆江南岸堤防,死人不计其数。1931年的长江大洪水,武汉、南京被淹,死亡14.5万人,4年之后,长江洪水再度逞威,淹死14.2万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4年,长江流域发生本世纪最大的洪水,虽然三次启用荆江分洪工程,长江和汉江干堤仍有64处决口,党和政府全力以赴,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伤亡,但造成的损失仍然是严重的,京广铁路100天不能正常通车。

因此,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治水传统。治水,成了历代安邦治国的大事。从50年代起,我国以防洪为重点,对大江大河普遍编制了流域规划,使防洪建立在比较科学的基础之上。40多年来,由于兴建了大批的水利工程,对各级河道的洪水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控制和调节作用。由于兴建了大批的水利工程,保证了重要河段和重点城市的安全。我国已基本改变了水旱灾害自由泛滥的局面,防洪抗旱的能力大大增强。祖国改革开放以来,水利建设又向前有了新的迈进。

长江三峡工程是一项对于长江中下游防洪保安意义重大的大型工程,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来到长江三峡,鼓励大家“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为长江三峡初步论证提供了巨大动力。他倡导的小水电建设如今已硕果累累,为山区脱贫致富插上翅膀。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水利和防洪的认识不断深化。1989年夏季,江泽民同志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不久,就冒雨来到湖北长江大堤上,视察防汛情况。1990年,江泽民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指出:“在考虑‘八五’计划时,要认真研究一下水的问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应该未雨绸缪。”这些远见卓识的话,在1991年的大水之前就已经说出来了,今天听来仍如黄钟大吕,不同凡响。

1991、1994、1995年和1996年中国连续发生水灾,江泽民总书记一次又一次不辞辛劳来到灾区,看望、慰问灾区群众,指导抗洪救灾,鼓舞灾区人民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灾害,取得抗洪救灾新的胜利。

1996年党中央在讨论“九五”计划和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景目标规划时,吸取1991年、1994年、1995年和1996年大水灾带来的教训,决定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的地位,将水利置于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地位。

李鹏同志早在1990年7月19日听取水利部关于“八五”计划汇报时,就明确指出:“水利要作为基础产业在‘八五’计划中加以体现,这样,水利的地位就提高了”。

1994年,国务院在当年的大灾之后,召开全国水利工作会议,李鹏总理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指出: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而且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各地对水利建设力度还很不够。

我们的党和政府一直重视水利建设,并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措施,实施了加强水利建设的有力政策,加大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力度,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总的看,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同农业发展的要求,同抗御自然灾害、保障城乡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要求,同保障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要求,都还不相适应,水利建设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进入90年代,中国水利系统在防洪抗旱、农田水利建设、水土保持、农村电气化等方面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取得了优异成绩。

(1)治理大江大河大湖速度加快,加强防洪骨干工程建设。加强了综合治理,重点险工险段建设一些永久性工程。对中小河流全面规划,抓好骨干工程,进行全面治理。治淮(河)、治太(湖),以及河南澧水的江垭、河北桃林口、珠江飞来峡等重点治理工程进展顺利。黄河小浪底枢纽和万家寨水利枢纽两个重点项目加大了开发力度。甘肃引水入秦、辽宁观音阁水库、山东引黄入卫等工程顺利竣工通过验收。

(2)抓紧修复水毁工程,搞好病险水利工程的除险加固。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和河道的清淤除障工作得到加强。加快了行蓄洪区的安全建设步伐,城市防洪工程、分蓄洪区和非工程防汛措施的建设取得可喜进展。

(3)狠抓农田灌排设施建设。积极兴建蓄、引、提、灌、排等大中小型水利工程,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继续兴建水源工程,在地下水丰富的地方有计划地打井。地表水和地下水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增强了城乡供水能力,解决了农村人畜饮水困难。1996年,我国农田灌溉面积达到50381.4千公顷,比1978年的44965.3千公顷增加了5416.1千公顷,比1990年增加了2798.3千公顷。

(4)下大力气搞好水土保持和小流域治理。着力抓好黄河、长江等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和大湖、大河周边水土流失治理。抓紧修复水毁农田。大力开展造林种草,补栽、营造水保林、经济林。继续进行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我国治理水土流失的面积由1985年的4640万公顷提高到1996年的6932.1万公顷,增长了49%;堤防保护面积由1985年的3106万公顷提高到3268.6万公顷。1995年,黄河中游和长江中上游等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区,超额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万平方公里。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治理与开发一体化的水土保持模式已基本形成,全国开展治理的小流域达1万多条,已竣工验收3000多条。我国保持水土流失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经过20多年的建设,我国的水利设施已得到加强,防洪排涝的工程配套已基本完善,防洪抗旱的能力得到提高,为我国的农业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了保障。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对“九五”期间和到2010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最根的措施是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坚持不懈大干5~10年,使我国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所以必须加强水利建设:搞好大江大河大湖治理,重点建设一批具有综合效益的大中型水利工程,同时要十分重视中小河流治理,坚持标本兼治,提高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到2000年,各大江大河力争达到防御新中国建立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标准,全国供水能力增加400~500亿立方米。继续建设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四川二滩等工程。坚持开展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5年新增灌溉面积330万公顷。大力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水利放在要加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首位,这一精神已经在实践中得到落实。我国已形成了“大江大河的治理,主要由中央负责;中小河流的治理,以地方投入为主;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则主要依靠农民群众投资投劳”的中央、地方和个人、团体共同发展水利的局面,发动了社会上各种力量办水利。并广泛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为我所用。总之,在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统一规划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形成合力,有条不紊。

针对我国江河湖泊淤积严重的问题,国家已启动“百船计划”:引进和制造100条大型挖泥船,驶入黄河、洞庭湖等大江大河大湖淤积严重的关键部位进行长年清淤。最令人鼓舞的是,三峡工程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已动工兴建,并于1997年9月和11月顺利实现了大江截流。三峡工程,计划于2003年首批机组发电,2009年工程全部竣工。这是中华民族修筑长城以来的又一项宏伟壮丽的伟大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之后,可使黄河下游防洪标准由现在的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治淮工程全部建成后,淮河中下游防洪标准将提高到40年一遇,重要堤段达到100年一遇。治理太湖的10项骨干工程建成后,防洪标准可达到50年一遇。

水利建设,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二、大步迈进的电力工业

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力开展工业建设,使大机组、大电厂、高电压和大电网的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日益提高,经济效益逐年增长。90年代以来,积极贯彻国家制定的“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的方针,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公司制改组、商业化经营、法制化管理”为基本取向,不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坚持集资办电和利用外资的方针政策,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快电力工业的发展和进步。电力工业在改革中发展,大步迈进,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发电用一次能源趋于多样化。我国电力工业已经有火电、水电、核电、风电等多种形式;建成了大亚湾、秦山核电站,改变了我国无核电的历史;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三峡水电站工程经过多年的酝酿和准备,于1994年破土动工,并于1997年11月顺利实现了大江截流,表明中国的电力工业技术水平在某些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建设大型水电站方面已具有相当的经验并掌握较高的技术;无污染的新电源建设如风力发电和地热、潮汐发电,已经进入研究和推广阶段,其中风力发电已累积推广了14万台;电网的建设也有了长足的进展,500千伏输电线路1994年已达到11197公里,比1987年增长了149.8%,变电容量发展到3866千伏安,比1987年增长了188.7%。“八五”期间原煤产量累计58.8亿吨,比“七五”期间增长了19%,年均增长3800万吨,增长率为3.3%,总量位于全世界第一;石油产量1995年为14032万吨,天然气产出160多亿立方米,“八五”期间石油产出7.23亿吨,比“七五”期间增长了6.7%,年均增长1.5%,总量名列世界第五位;电力供应发展最为迅速,1995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324万千瓦,比1990年增长54.5%,发电量1995年为10300亿千瓦时,“八五”期间总发电量为41893亿千瓦时,比“七五”期间增长16%,年均增长9.77%,装机容量与发电量名列全世界第二位。

改革以来,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至1989年,是我国电力工业基本建设较快、投资较大幅度增长的时期。从1979年到1984年,能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717.06亿元,占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20.9%,高于1953年至1978年期间的17.2%的比重。电力工业基本建设的大规模进行,使电力工业生产能力有较大的增长,电力工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6.4%。从1982年至1989年8年间,国家共有87个重点电力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84亿元,占能源工业投资比重为53.6%。“七五”期间,电力投资406.6亿元,比“六五”期间增长1倍多,占能源工业投资比重为58.6%,占同期基本建设电力工业投资的1/2.

电力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具有以下特点:

(1)火力发电业投资规模宏大。8年间,国家安排火力发电重点项目61个,累计投资342.8亿元,占电力工业投资比重为58.6%,占同期基本建设同行业投资的1/2强。火力发电业投资主要用于大机组和大电厂的建设,其中1990年国产第一台单机容量60万千瓦火电机组在安徽平圩电厂投入运行。大电厂有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山东邹县电厂投入运行。随着大机组和大电厂的建设,电厂的规模也逐渐扩大,截止到1989年末,在重点项目中已建成80万千瓦以上的火电厂7座。其中山西大同发电厂一期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60万千瓦以上电厂6座。

(2)水力发电投资稳中有增。我国的水力资源丰富,居世界第一位,为充分利用水力资源,自1982年以来,在长江上游、黄河中下游,以及红水河流域兴建了一批重点建设项目,进行梯级连续开发。19个水力发电项目,完成投资203.1亿元,占电力工业投资比重的34.8%,占同期基本建设行业投资的74.7%。其中,“七五”期间,完成投资108亿元,比“六五”时期增长13.6%。水力发电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建设了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葛洲坝水电站,完成投资4.8亿元,新增发电机组容量271.5万千瓦。龙羊峡水电站是黄河上游第一座梯级水电站,有“万里黄河第一坝”之称,完成投资达2.2亿元,在水力发电业建设中投资位居第二,新增发电机组容量128万千瓦,年发电量60亿度。在红水河流域已进行梯级开发和建设,先后建成了鲁布革水电站、白山水电站、紧水滩等水电站。

(3)核电开始起步。我国有丰富的水力和煤炭资源,但是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平衡,70%的水力资源集中在西南,60%的煤炭资源集中在华北、西北。因此在经济发达而又缺少资源的地区,积极发展核电站是非常必要的。1984年经国家批准,我国第一座自行研究、设计制造的压水堆核电站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并在浙江杭州湾海盐县破土动工建设,计划总投资1.3亿元,设计能力为装机容量30万千瓦,已于1991年并网发电。秦山核电站的建成投产,使我国无核工业的年代一去不复返,标志着我国自行开发建设核电站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4)电力供应业投资得到加强。随着大型电厂的大规模建设,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和变电建设得到迅速发展。8年来国家安排电力供应建设项目6个,累计完成投资27.7亿元,占电力工业投资比重的4.7%,占同期基本建设行业投资的11.3%。其中,“七五”期间,完成投资20.4亿元,比“六五”时期增长近2倍。电力供应业主要建设了50万伏输变电线路6条,新增变电设备(11万伏以上的)885万千伏安,输电线路2786公里,占建设规模的37.6%。到1989年底,华北、华东、华中、东北四大电网的总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一半以上。

经过1982年至1989年8年的重点建设,电力工业内部投资结构趋向合理,火水核电齐头并进,全面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过大规模的重点建设投资,全国新增发电机组容量2745.5万千瓦。使我国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1.35亿千瓦,成为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的少数国家之一。到1989年,我国的年发电量已越居世界第四位,平均增长率超过13%。人均发电量达到529度。全国已有6亿多农村人口不同程度地用上了电。但是全国电力供应仍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的需要,为此,必须保持适当的电力工业投资建设规模,促进电力工业高速发展,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阶段:从1990年至1996年,全国电力工业深化体制改革,促进了电力生产建设稳步发展,使电力工业的发展已逐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该阶段的发展较第一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1)电力建设高速发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迈上2亿千瓦的新台阶。我国电力工业40多年来发展很快,一直保持年均增长11%以上,进入90年代建设规模更加巨大,电力建设高速发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迈上2亿千瓦的新台阶。1990~1994年每年新增装机容量都在1450万千瓦左右。到1994年底,全国发电量9090亿千瓦时,其中水电1704亿千瓦时,火电7240亿千瓦时,核电139亿千瓦时;全国装机容量达到1.99亿千瓦,其中水电4850万千瓦,火电14800万千瓦,核电210万千瓦。到1996年底,创下了连续9年每年投产发电机组1000万千瓦以上的新纪录。

(2)我国电网建设也发展很快。现在,全国已有六个跨省区电网,其中华东电网装机容量达到3100万千瓦,华北电网已接近3000万千瓦,华中电网为2760万千瓦,东北电网为2600多万千瓦,南方四省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联营电网装机在3000万千瓦以上,西北电网为1100万千瓦,广东和山东两省的电网装机容量分别达到1960和1152万千瓦。全国现有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24.4万多公里,变电设备近2.9亿千伏安,其中500千伏线路10821公里,变电设备3780万千伏安;330千伏线路4936公里,变电设备780万千伏安;220千伏线路9.1万多公里,变电设备近1.6亿千伏安。主要电网除西北外,电网频率合格率均在合理的范围内。电力工业已进入大电网、大电厂、大机组、高电压、高自动化的发展阶段。“八五”期间,有7个电网已初步形成500千伏和330千伏的骨干网架,并采用了具有80年代末期国际先进水平的调度自动化实用系统。全国已有25座装机容量超过百万千瓦的电厂。仅到1994年止,全国20万千瓦以上的机组总容量已达8038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40.2%。到1995年底,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达到4878万千瓦。

(3)发电量增长很快,农村用电普及率提高。尤其是,“八·五”期间,电力工业新增发电装机容量6782万千瓦,比“七五”期间增长了46.4%。全国发电量以每年10.1%的速度递增,1995年全国发电量达到10077.3亿千瓦时,不仅提前一年完成“八五”计划,而且与发电机组一道在“八五”的最后一年双跨新台阶,创造了电力建设和发展史上的崭新纪录。农村乡、村、户通电率已分别上升到98.3%,96.1%和93.3%。人均净用电量由1987年384千瓦时增长到642千瓦时,解决了3000多万农村人口的用电问题,建成农村电气化县378个。

(4)发电用一次能源也趋于多样化。建成了大亚湾、秦山核电站,改变了中国无核电的状况,改写了中国常规电源结构比较单一的历史。三峡水电站于1997年11月8日顺利实现了大江截流,揭开了中国电力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21世纪的新纪元;同时也表明中国的电力工业技术水平在某些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建设大型水电站方面已具有相当的经验并掌握较高的技术。无污染的新电源建设如风力发电和地热、潮汐发电,已经进入研究和推广阶段。目前我国电源结构中,火电占74%(发电量占80%),水电占25%(发电量占19%),核电210万千瓦,约占1%。

(5)电力工业开展多种经营。电力工业对外开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对外借款,又有利用直接投资合资建厂,也有采用BOT方式,还有一些电力企业经股份制改造后,股票在境外上市获得成功。如山东华能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集资约3.33亿美元,成为中国首家直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大型电力企业。此后,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在纽约也成功地发行了股份为12.5亿股的N股,占该公司总股份的25%。“八五”期间利用外资发展电力事业,据不完全统计,已达协议的项目包括火电、水电、核电和输变电等53项,总容量4200亿千瓦。其中沿海地区已建成一批与外商合资或外商独资兴办的电力项目,如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广东沙头角B电厂,江苏利港电厂等等。据有关部门估计,如GDP按9%的速度增长,到本世纪末全国电总装机容量至少要达到3~3.3亿千瓦,约需人民币6000~7000亿元,其资金缺口约为1/3,计人民币2000亿元,设备缺口约35%,约4000多万千瓦,这样的资金和设备缺口仅靠国内建设资金和设备生产能力是无法解决的。据此,电力工业部门计划将利用外资在中国电力建设投资中的比重由原来的11%提高到25%左右,每年约筹集30多亿美元的外资,到2000年,要筹集250亿美元的巨额外汇资金。目前总收入超过亿元的电力企业就有47个。

(6)加大投资,继续进行重点项目的建设。这一阶段,国家继续加大对电力工业的建设投资。“八五”期间,电力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56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833亿元,更新投资278亿元,“以小代大”投资145亿元,5年投产500千瓦及以上发电机组7173万千瓦,新增220千伏输电线路30792公里,变电设备容量8898万千伏安。1992年到1996年国家在中西部地区投资建设的电力工业有山西、内蒙古、陕西大型煤矿基地,二滩水电站,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其坝址选在湖北省宜昌县三斗坪镇,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主体工程由拦江大坝、水电站、通航建筑物三部分组成。工程的拦河大坝全长2335米,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75米。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水电站计划装26台发电机组,单机容量7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47亿千瓦。工程静态总投资570亿元(1990年价格)。主体工程建设工期预计15年。工程建设第九年即可发电受益,预计在工程建成后不太长的时间里,即能偿还全部建设资金。国务院常务会议经过认真讨论,建议将兴建三峡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于1997年11月8日实现了大江截流,计划于2003年首批机组发电,2009年整个工程全部竣工。

小浪底是仅次于长江三峡的巨大工程。改革开放以来,小浪底工程是第一个与国际管理模式全方位接轨的特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它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的黄河干流上,是黄河迄今规模最大、也是技术难度最大的水利工程,于1994年9月12日正式开工。主体工程包括一座最大高度154米、顶长1317米的大坝,一座内装6台各30万千瓦发电机组的水电站,以及防渗墙、排洪洞、灌溉洞等。主体工程的总工期为8年,1997年9月已经实现截流,计划于2000年有2台机组率先发电,2001年工程全部竣工。工程投资400多亿人民币,其中仅世界银行贷款就有12亿美元。在国家水利主管部门,它被列入“水字一号工程”;在国家的水电棋盘上,它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外媒体甚至将香港回归祖国、长江三峡截流、黄河小浪底截流称为1997年中国的三件大事。现在,在南北34公里、东西17公里的工地上,聚集了51个国家上万名建设者。小浪底工程关系着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防洪和泥沙治理。

本世纪最后几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国民经济的全局,因此电力工业的布局、电力的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和地区分布,必须结合经济布局、运输条件、用能方式、环保要求、可能达到的技术水平进行综合优化。所以,进一步优化电力工业的内部结构和布局是我国电力发展的主要任务。

因此,继续发展火电,努力开发水电,适当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新能源,同步建设电网,节煤、节电、节水、节地兼顾,提高资源利用率,是我国电力工业今后一个时期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方针。坚持在煤炭基地和负荷中心的路口、港口建设火电;在西南、西北积极开发水电;在经济发达而缺能的东部先建一些核电,并进口油气,建设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在新疆、三北及沿海风力带多建设风力发电,以实现电力资源多样化。这是我国今后发展电力工业生产布局的基本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2000年的规划目标:到2000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亿千瓦,其中水电6500万千瓦,火电23200万千瓦,核电210万千瓦,地热、风能等新能源约100万千瓦;全国发电量约13500亿千瓦时,其中水电1900亿千瓦时,火电11470亿千瓦时,核电130亿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