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很复杂的,不能完全依赖于家长的教育意识、教育方法和手段,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有自己的发展权,即有充分发展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主要包括:娱乐权、信息权和个性发展权。娱乐权就是孩子玩的权利,父母应该让孩子尽情去玩。
孩子也有自己的参与权,就是说孩子具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孩子的意见和表达尽管幼稚而不完美,有时让父母感觉脸红,但父母不要训斥孩子,童言无忌。父母要鼓励孩子勇敢地表达,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在说话和思考中培养独立意识和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孩子有着自己的人格,父母要给予尊重。孩子做错事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大人也不能保证不把事情做错,何况孩子。因此,孩子犯了错误,大人不要责怪他,也不要棒打他,更不应解我们当时的“心头之恨”。否则,不但对其心理、心灵和人格造成伤害,而且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和幸福。总之,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应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尊严,在这个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接受批评。
孩子虽然很小,但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识,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孩子有着自己的处理方式和思考模式,家长过于干涉就等于侵犯了他们自己的权利。在生活中,父母要引导好孩子,而不是粗暴干涉,并学会放手。只要孩子做事的方向对了,就不要过多地限制他们,要让他们去尝试、碰壁,然后去判断、思考与解决。
有的父母对孩子要求很严,不容许孩子犯错误,他们认为,孩子处理事情的能力非常有限,自己这样做是为了帮助他们。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孩子在于锻炼。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有限,这是正确的,但父母应给予充分的支持、引导,帮助分析,使孩子明白事物的真相,在以后的行动中引以为戒。
对待孩子,父母不应做独裁者
俗话说:有什么样的父亲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尊重孩子的父母,孩子也尊重他们。一个对人不尊重的孩子可以反映到他父母那里。因为孩子最初的受人尊重的感觉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尊重别人的意识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经过多次训练、教育,不断强化而逐渐建立起来的。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可使他们形成自尊心。孩子健全的个性是在自信和自尊的条件下建立的。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意识就会得到增强。作为父母,应理解孩子的这种意愿,尊重孩子对周围的选择,不要想着控制孩子的一举一动,孩子也应有自己的秘密所在,自己应尊重他们的隐私。没有孩子的允许,不要随意“扫荡”他们的“小天地”,不应因为孩子的一点小秘密而失去孩子对自己的信任。
因此,父母在生活中应平等地对待孩子,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也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物,更不要居高临下地支配孩子,甚至打骂孩子。父母应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有思想、有见解、有感情的朋友,学会倾听他们的诉说,认识回答他们的问题,对孩子做到言而有信。父母和孩子在信任、愉快中度过幸福的生活,一起学习,一起游戏,相互交流,知彼知己,了解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使孩子得到真正的关怀、鼓励、爱抚和教育。让孩子做只小鹰,在广大无垠的天空自由飞翔,愉快地长大。
那么父母怎样做才是恰当的呢?笔者告诉父母们一个小秘密,那就是:爱而不溺,严而不抑;宽松而有尺度,自由而有约束;尊重而不袒护,信任而不放纵。
案例1:小刚养了两条非常漂亮的小金鱼,他经常给小鱼换水喂吃的,看着漂亮的小鱼摇头摆尾的样子,心里可高兴了。
一天早上起来后,小刚发现一条小鱼死了,心里非常难过,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只是笑了笑,就没再说什么。又过了几天后,另一条小金鱼也死了。他更伤心了,跑到妈妈那里,哭着伤心地说:“妈妈,我的两条小金鱼都死了。”
妈妈安慰他说:“看看你伤心的,两条小金鱼,死就死了,没有办法再让它们复活,明天再给你买几条更好的。”
天真的孩子哭着说:“我还是要我的那两条小金鱼,其他的不要。”
妈妈又安慰他说:“行了,行了,我的小祖宗,别无理取闹了。它们已经死了,不可能再复活。”
本例中,妈妈的做法不是很恰当。她的不恰当之处在于没有感受到孩子的情感,或许换个方式更好一些。比如:
天真的孩子哭着说:“我还是要我的那两条小金鱼,其他的不要。”
妈妈又安慰他说:“太可惜了,你那么喜欢它们,它们却死了,你心里一定很难过。”
孩子开始诉说心中的委屈:“我不明白,它们为什么会死的。我天天给它们换水,喂它们。”
妈妈接着抚平孩子的伤痛:“对啊,你是那么的爱护它们,最后它们却死了,我和你一样,也很心疼。”
显然,后一种处理方式更容易为孩子所接受,孩子就会很容易接受失去两条小金鱼的事实了。尊重孩子的情感,取得认同是教育孩子的前提。每对父母都希望孩子愉快健康地成长,那就从尊重孩子的情感开始吧。
父母如何尊重自己的孩子
◎ 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父母要遵循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了解其身心的需要。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不是智力教育,但并不是说一点知识不向孩子灌输。父母应把广泛的知识贯穿于寓教于乐的活动中、游戏中,学习的效果会在以后的成长中体现出来。
◎ 不要做比较。尊重孩子,还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是有差别的,同样,孩子间是有个体差异的,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做比较,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孩子自身的成长和进步才是最主要的。
◎ 尊重孩子的隐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小秘密,父母不妨对这些无关痛痒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非要孩子交代问题,而打破砂锅问到底。
案例2:爱爱放学回家后,无精打采地在自己房间里坐着,妈妈一看就知道:爱爱有心事了。于是问爱爱:“爱爱,你有什么事可以告诉妈妈吗?”爱爱说:“没有什么事。”然后继续陷入沉思。妈妈只好再一次说:“和小朋友吵架了?”“嗯!”孩子终于透露了实情。妈妈接着问:“是怎么回事,可以告诉妈妈吗?”“不想告诉你。”孩子在心中筑起了防线。妈妈接着问:“你自己能解决吗?可让妈妈帮你吗?”妈妈最后说:“如果需要我帮忙的话,再告诉我,OK!”
例中,妈妈没有对爱爱的事进行“严加拷问”,而是暗示爱爱,如果必要的话,让大人出面解决,那时,妈妈一定要站出来。因为,孩子之间的事最好让他们自己解决,这样既信任了爱爱自身的能力,又尊重了他的隐私。孩子在生活中就会信心百倍,更健康有效地处理人际关系。但要注意,对学龄前的孩子就不要这样。因为他们还没有“隐私”的概念,很多孩子回避家长的提问,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才选择不说的。父母如果能正确地引导孩子,则可以解决他们的成长困扰。
尊重孩子的想法
案例3:一次,娜娜报名参加了日本举办的小学生图画日记交流比赛。娜娜写好后,放在了桌子上,妈妈有些好奇和担心,女儿是否能够写好。于是翻了翻,等娜娜过来时,妈妈说:“小娜,日记里面有一些错字,可以告诉你吗?”娜娜竟然说:“不要。”妈妈于是问:“为什么,改过来不更好吗?”女儿有理有据地说:“小学生写错字是常事,你改过了,就不是我写的了。”因此,这篇日记按原样发到日本去了。
例中的孩子很懂事,知道只有真实的东西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推敲,而我们大人有时候碍于面子做出一些合乎情理的事。但比赛应是真实和真诚的,娜娜的做法无异于给我们做父母的上了生动的一课。在比赛结果出来后,妈妈可引导孩子观察她的作品展出后,老师、同学反映如何,看看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是不是存在同样的问题。让女儿自己发现“小学生写错字是‘正常’的事”,用实例帮忙纠正思想偏差。
◎ 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孩子除了吃好穿好之外,还渴望尊重,渴望父母的浓浓的爱意。同时,他们也渴望独立自主,渴望自由创造,渴望拥有自己的小天地。其实这对孩子的成长和独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尊重孩子,父母就应把自由和独立还给孩子,让他们自由地探索。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备受父母的宠爱,却感觉不到幸福快乐,就是因为,父母对孩子干涉和指责太多,把孩子当成了自己,在自己的指挥棒下生活,他们才感到安心。这样做其实容易让孩子受挫,其创造能力和想像力的发展受到压制,好奇心也受到打击,他们感觉自己没有价值感和成就感。
62.克服孩子害怕的心理
恐惧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但恐惧过多会对孩子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孩子由于对事物的认识不足,就会对某些人、事物和场景产生恐惧,如果得不到制止和纠正,就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案例1:有一个上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一次他和同学讨论学习问题时,同学轻蔑地说:“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明白啊!”这个学生心理大受刺激,以后拒绝和同学老师交流,总独来独往。
案例2:有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上学总是迟到,老师很生气,于是请其家长到学校去解释。这名同学回家后,又遭到家长一顿奚落,以后他终日郁郁寡欢。
有关孩子害怕过甚的心理,目前我国有46%的孩子在家庭和学校表现出脆弱倾向。到底是什么让孩子们变得如此脆弱?主要是家长的不当做法形成了孩子胆怯的个性。
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害怕,就容易遇到危险,但小孩子过于胆小怕事同样容易遭受危险。他们不敢和别人玩,不愿意和其他的小朋友接触和沟通,甚至不愿意面对这个世界,眼里只有自己的父母。这说明孩子们的心灵特别稚嫩,经不得小风浪的冲刷。平时,父母和老师应及时发现孩子的这种心理,并给予抚慰,就能使孩子免受伤害。
孩子为什么容易害怕
害怕是每个人正常的心理活动,就像高兴和痛苦一样,但过度害怕就会影响到人的交往和个人魅力的展现,人们才觉得它需要克服。很多情况下,害怕是一种错觉,是人们把预期的感觉当做真正的事实,因此提前感到了压力、挫折、痛苦。
对于孩子而言,年龄小,认识事物非常有限,心理上还不成熟,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强,心中具有恐惧心理,如果我们过于责怪和批评他们,他们就会过分害怕而对其身心健康不利。这也主要是由于其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够,有怕做错事的恐惧心理。如果这时没有给孩子指明问题的所在,孩子得不到引导,就会自然地产生恐惧心理。
近年来,有关小学生自杀的例子比较多。曾几何时,有4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集体喝农药后跳水自杀。后来警察调查的原因是由于老师的批评过火所致;一个中学生因父母的过分责怪而服毒自杀;一个高中学生忍受不了高考的压力而跳楼自杀……这一连串的孩子自杀事故,一方面是教育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与孩子的自身有关。
有的孩子被过分溺爱,成了温室里的花朵,一旦遇到外界的挫折便恐惧,缺乏勇敢面对的素质,这样的孩子就容易走向极端。有的父母自身做得不够好,导致孩子无所适从,往往也非常害怕。比如,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要一致,不能“朝令夕改”,让孩子心中失去了标准,左右为难,心中充满矛盾和压力,不知道自己到底如何应对。
还有,一些很平常的事情,由于人们的过分渲染和描述,使事物披上了神秘的色彩,而孩子没有分辨能力再加上自己的想像,使事物变得更加神秘,孩子便感到害怕。
如何让小孩子克服害怕的心理
人的活动是受意识所支配的,表层意识受更深层意识所控制,因此,经过一定的自我训练,害怕是可以自我克服的。
◎ 鼓励、支持孩子,不要嘲弄、吓唬孩子。面对爱哭、爱闹、不听话的孩子,要肯定孩子的感受,认真听孩子讲述事情的经过,鼓励孩子逐渐面对害怕。
◎ 孩子即使做错了事,也不要过分责怪孩子。
◎ 父母让孩子静下来,告诉孩子,必须正视恐惧,顺藤摸瓜地问自己,你怕的到底是什么?没有可怕的,没有什么损失,那就不要害怕。
◎ 克服面向公众讲话的恐惧感。自己可以分析一下,你怕什么?其实没什么,就是怕丢人,出洋相,不成功……那么损失在哪里呢,没有损失,只有收获,巨大的收获,不可用价格衡量的成功。
总之,心理健康是中小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孩子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格,不仅是学校教育应该承担的功能,而且是家庭教育的题中之意。家庭教育不是简单的学业教育的延伸,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一个健康的、勇敢的人。
培养和锻炼孩子的勇敢精神
◎ 锻炼。勇敢是后天形成的,孩子要在平时生活中通过培养得到。空闲时,父母可带孩子一起野游、爬山,或进行攀岩之类的活动,这些都是锻炼孩子勇敢的好方法。
◎ 熏陶。父母在生活中要经常给孩子灌输有关勇敢的故事和伟人勇敢的事迹,润物细无声,让孩子在潜意识中播下勇敢的种子。
◎ 表率。父母在平时生活中,遇到事情要勇于挺身而出,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