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流行语,却在不经意中将所谓的穷人和富人的差距,披露的一针见血。与其说穷人最缺的是钱,倒不如说穷人最缺的是创造财富的能力。穷人的种种弱点及所处的社会环境让穷人们的处境十分艰难。
就像许多女人都喜欢逛街,喜欢花钱,喜欢拎着大包小包的打折商品回家,然后塞进柜子,最后将它们当做废品处理掉一样,许多穷人消费的意义都在于购物的过程,而忽略了商品最重要的价值。如此,穷人们的兴趣点只在让钱流出去,而不在于让钱流进来。正因为很多穷人都有着这样的理念,所以,这些人只能一辈子都是穷人。
一件衣服可能会在流行浪潮的影响下,因为款式不再新颖而贬值,过不多久便会被人遗忘,而购置可赢利的资产则会让钱源源不断地流进你的腰包。如果拥有一套房子可以让钱流进你的口袋,那就是资产,而如果为了这套房子,把钱从口袋里流出去,它则变成了你的负债。当许多穷人不断重复着买彩票中大奖的梦呓时,富人们却在想着卖彩票的人是如何经营的;当许多穷人热心于房地产和股票市场时,富人却十分清醒的认识到,最有钱的人就是自己成立公司,自己当老板,把公司经营好。
如果一个人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怎样选号、怎样投注、怎样去中大奖上,那么这个人的思维就是典型的穷人思维,其成功的几率只有千万分之一,几乎等于没有。而他的钱永远只能被别人汇聚,为别人利用,成为别人事业的基石。
穷人做事情富人做事业,事业和事情,差以毫厘,失之千里,两者在时间、空间和性质上,都绝不相同。
生活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在财产收入及资源分配上的不平衡,富人和穷人也由此出现。而提及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差距,最先需要了解的便是基尼系数。由于对一个国家的贫富差距的关注程度非常高,人们发明了很多评价贫富差距的指标或者参数,基尼系数就是最著名的一个。
基尼系数,或译成坚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是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也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其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警戒线,大于这一数值时容易出现社会的动荡。
基尼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目前,国际上用来分析和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和指标很多。基尼系数由于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可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
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在我国,随着贫富差距的逐渐拉大,基尼系数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有人认为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4的警戒线。而有的人认为我国情况特殊,基尼系数的作用被夸大,贫富差距情况没有那么严重。
总体而言,基尼系数是一个反映收入分配公平程度、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
劳伦茨曲线,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美国统计学家劳伦茨于1907年提出了著名的劳伦茨曲线。它先将一国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
4.一所房子到底值多少钱--购买力
这是个很耐人寻味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
张女士很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房子,她已经进入中年了,在一家普通的公司里面上班,算不上特别有钱,但是房价还是让她望尘莫及,于是她便遵循老办法,她与丈夫在生活上非常的节约,除去生活上必要的开销,他们几乎很少乱花钱,把剩下的钱都存到银行里,还买了基金、股票等,希望能用自己的节俭与勤劳,早一点攒到买房子的钱,了却自己的心愿。
于是他们开始了艰苦的生活,生活很辛苦,但是买房子是个盼头。
他们慢慢变老了,身体也开始变差,一场大病下来,张女士不堪重负,住进了医院。不幸的是张女士最后还是去世了,临死前都没有买到自己希望买到的房子。
而远在美国的另一个家庭,他们也同张女士的情况差不多,也是属于工薪阶层,买房子也是比较困难。但是他们同张女士的观念并不相同,他们向银行贷了一笔钱,买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于是他们两个人住进了房子里面,快快乐乐的生活着。
这个故事牵扯到一个“购买力”的名词,正是由于中美两国不同的购买力与不同的消费方式,导致了这个故事里主人公的两种不同的结果。
购买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总额。是通过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的,社会购买力来源于各种经济成分的职工工资收入、其他职业的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居民从财政方面得到的收入[如补贴、救济、奖励等]、银行和信用单位的农业贷款、预购定金净增加额、居民其他收入、社会集团购买消费品的货币。购买力也即是指对商品的购买能力。
中国社会购买力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居民购买消费品的货币支出、社会集团购买力、农民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货币支出。另一种含义指单位货币能买到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即货币购买力。它决定于货币本身的价值,商品的价值或劳务费用的高低。
购买力的大小,取决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分配。社会购买力随着社会生产的增长而不断提高,而国民收入中积累与消费比例关系的变化也对购买力产生直接的影响。
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或用于交换]的对他人或社会有用的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社会集团购买力,是指社会集团用公款在市场上购买非生产性商品的资金。
5.装钱的筐子被偷了--通货膨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人群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笑话:
有一个小偷来到一户人家偷东西,看见一个筐里装满了钱。小偷端起筐看了看,然后把钱倒出来,将筐提走了。
为什么小偷不要钱,反而带走了筐呢?原来,在当时的德国,货币已经贬值到人们难以想象的程度。因而,将筐与钱比较,小偷觉得筐更有价值。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家经济本已处于崩溃边缘的德国,为了偿还苛刻的战争赔款,只能日夜赶印钞票,以期通过大量的发行货币来为赔款筹资。德国政府这种迫于无奈为之的方式,引发了一次德国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超速通货膨胀。
1922年1月到1924年12月,短短两年时间,德国的货币和物价一直在以惊人的比率上升。我们可以从一张报纸的价格变化来看这种速度:每份报纸的价格从1921年1月的0.3马克上升到1922年5月的1马克,1922年10月的8马克,1923年2月的100马克,直到1923年9月的1000马克,再到1923年10月1日的2000马克,同年10月15日的12万马克,10月29日的100万马克,11月29日的500万马克,再到11月17日的7000万马克。
一张报纸从最开始的0.3马克涨到7000万马克。伴随着货币的贬值,德国进入了超速通货膨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让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恐怖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即供远小于求。
2009年2月,针对本国惊人的通货膨胀,津巴布韦中央银行行长决定从其发行的巨额钞票上去掉12个零。这样一来,津巴布韦的一万亿钞票就相当于1元。也就是说,此时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百分之10亿。
由此可见,货币供给率高于经济规模的增长率,即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这是导致津巴布韦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有关纸币发行量会超过实际需要的货币量问题,经济学家表示,外贸顺差和投资过热都可能导致这一问题的发生。
首先说外贸顺差。对于任何一个外贸企业,其出口商品所换回的美元都要上交到央行,然后,政府将返还货币给企业,所以,企业挣了多少外汇,央行就要加印多少本国货币给他们。如此,在外贸顺差的情况下,本国纸币印量很多,但国内市场商品的流通量,则很可能发生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通常是由经济运行总层面中出现的问题引起的,其实质就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因而,投资过热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为了达到投资拉动经济的目的,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上都会加大投入力度。于是,加印更多纸币的可能性就增大。
此外,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种隐蔽的通货膨胀存在。所谓的隐蔽通货膨胀就是指社会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或潜在的价格上升危机,由于政府的严格控制,使通货膨胀没有真正发生。而一旦政府放松管理,通货膨胀会随机发生。
当手里的钱开始不值钱时,许多人都会为通货膨胀而担忧。但一些经济学者表示,物价上涨率在2.5℅叫做不知不觉的通货膨胀。他们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不会引起太大社会混乱,反而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刺激作用。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虽然普通百姓对通货膨胀的关注度较从前已有很大提升,但面对主要源自经济运行总层面中的问题,除了进行实物投资、减少货币流入等措施,人们更多还是依赖政府在贷款利率、货币政策等方面进行调控。
通货紧缩,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们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对于其概念的理解,仍然存在争议。但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连跌三个月,即表示已出现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就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著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表述:价格和成本正在普遍下降即是通货紧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