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续杯服务会增加一定成本,但这部分成本相当低。但为什么餐馆会想要提供免费续杯服务呢?从餐馆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的存在,与完全竞争的逻辑互相矛盾。
所以说,了解“边际成本”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不仅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购买商品,也能对自己的盈利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边际成本和单位平均成本是有差别的,单位平均成本考虑了全部的产品,而边际成本忽略了最后一个产品之前的。例如,每辆汽车的平均成本包括生产第一辆车的很大的固定成本[在每辆车上进行分配]。而边际成本根本不考虑固定成本。
边际成本法是管理会计的一种方法,用于计算企业一定时期产品或劳务的生产成本,对制成品和在产品、存货计价,计量企业获得的利润。在边际成本法下,企业所有的成本都要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边际成本法,应该注意,以长期来看,没有什么成本是固定的,固定成本也不例外。长远来说都是变动成本,但边际成本法在计算成本时不承认这一点。
另外,边际成本法中计算的成本不包含固定成本,但是它忽略了,产量上升后,每单位的总成本实际上会下降;反之则上升,因为固定成本总额与产量变动无关,所以每多生产出一件产品,则固定成本会被分成更小的数目,就使每个单位的总成本会随之下降。
4.宁愿买贵的,也不会买对的--吉芬商品
《影响力》是美国人罗伯特·西奥迪尼的代表作。在这本书中有一个与绿松石有关的故事:
有一个人在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处非常有名的旅游胜地,开了一家出售印第安饰品的珠宝店。这一年,在旅游旺季,珠宝店里的生意十分兴隆,各种价格昂贵的宝石首饰都卖得很好,老板十分高兴。但持续了一段时间过后,老板发现,在众多饰品中,唯独价格低廉、光泽莹润的绿松石总是无人问津。为此,他十分苦恼。
在尝试了诸如把绿松石摆在最明显的地方、让店员进行强力推销等方法无果后,为了尽快脱手,老板只好做出亏本处理掉这批绿松石的决定。在外出进货之前,他很无奈地给店员留下了一张纸条:“所有绿松石珠宝,价格乘二分之一”。
巧合就这样发生了。收到纸条的店员,匆忙看过纸条,便将绿松石饰品的价格全部提价。自此之后,绿松石便成了这家珠宝店的招牌货。当老板进货回来,得知绿松石的售卖情况后,才明白,正是店员将“乘二分之一”看成“乘二”的失误,成就了绿松石的走俏。
我们都知道正常的供求规律是,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其需求量便会随之下降。但在前面有关绿松石的故事中,我们看到,虽然绿松石的价格明显贵出了一倍,却在短时间内销售一空。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里,我们根据这种特殊的供求关系,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吉芬商品,即随价格上升,需求量也上升的商品。
吉芬商品的概念源于爱尔兰学者罗伯特·吉芬观察到的一个现象。
1845年,爱尔兰爆发了一场大灾荒。在这场灾荒中,尽管人们日常食用的土豆价格一路狂飙,人们对土豆的消费热情却始终有增无减,一时造成了“越买越高”的局势。分析其原因,在闹饥荒这种特殊时期,当一切生活必需品的价格都上升了,人们的收入却越来越少时,相对便宜的土豆便成了人们首选的食品。于是,人们对土豆需求量的增加,导致土豆的价格增长比其他食品的价格增长更快。后来,人们为纪念吉芬,就把他发现的这种价格升高而需求量也随之增加的经济现象叫做吉芬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吉芬现象常见于股票市场。当某一支股票价格上涨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将目光聚焦在这只股票上,疯狂抢购。相反,当一支股票价格不断下跌的时候,购买的人也随之减少,即使是拥有这只股票的人,也会想办法尽快将股票抛出。人们都有最大限度获利的心理,于是股票价格越高人们越买,因为股票价格升高,人们越有利可图。有人说,天底下到处都是吉芬商品和吉芬现象。比如,在北京,近几年很多人买房都选在郊区的地铁沿线。虽然住在郊区,环境和交通的便利程度都不如住在城区,但人们在购房的经济压力上会小很多。于是,当越来越多的人都涌入到郊区购房时,郊区的房价也随之被抬高。尽管如此,因为郊区的房价相对城区而言,价格还是比较便宜,所以不管房价怎么上涨,人们普遍都选择在郊区购房。
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吉芬现象总是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经济学家认为,吉芬现象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反常现象,是需求规律中的例外,但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人们无法回避的。
就像爱尔兰人在灾荒中,为了维持生存迫不得已选择始终购买涨价的土豆一样,在非常时期,人们“越高越买”更多是出于一种恐惧心理,害怕以后价格会涨得更高,而个别商家,正式利用了人们这种心理恐慌,哄抬物价。比如“非典”前期的物价上涨,日本核泄漏事件发生后,人心惶惶的食用盐涨价等。
此外,“越高越买”的现象始终与市场形势与社会风气密不可分。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高价礼品,饭店里数十万一桌的饭菜,送礼、请客吃饭,为了人脉,为了客户,价格越高,越显出对他人的尊敬与重视。
当然,常常被商家利用的,还有人们的虚荣心。在绿松石的故事中,作为装饰品,人们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价,提升自身的身份地位,自发形成了“越高越买”的局势。
正常商品,需求量随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上升而增加的商品称为正常商品。
低档商品,需求量随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上升而减少的商品称为低档商品。
随着自身经济能力的增强,人们在消费商品的档次上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据此,我们把商品分为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两种。对前者的消费会随人们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对后者的消费则恰恰相反。
5.甘地为什么要扔掉另一只鞋--沉没成本
甘地在印度有“圣雄”之称。一次,“圣雄”甘地乘坐火车出行,因为碰巧在车站遇到一个熟人,多聊了几句,直到火车要启动的时候,甘地才匆匆跨进车门。不巧的是,火车正好启动时,他的一只鞋子被车门夹了一下,不慎掉到了车外。这一幕让旁边的人都感觉很尴尬,甚至有点不知所措。就在这时,甘地麻利地脱下了另一只鞋子,朝第一只鞋子掉下的方向扔去。这一举动令在场的人十分震惊。这时,旁边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问他为何这样做,甘地说:如果一个穷人正好从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拾到一双鞋了。
已经失去的鞋子既然对自己没有意义可言,所幸大方地把另一只鞋也扔下去,让拾到鞋的人,继续去发挥鞋的价值。在自己失去一样很有必要的东西时,考虑到这样东西让别人得到一样有益,这样豁达、幽默、坦然的处事态度让甘地成了令人敬佩的人,他的人格魅力也在这一细节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甘地而言,掉落的鞋子不可能再找回,于是鞋子便成了他的沉没成本。但他以博大的胸襟坦然面对自己的“失”,将另一只鞋也扔到窗外,以成全捡到鞋子的人,让自己的沉没成本造福他人,这样的气度怎能不令人佩服呢?
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
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沉没成本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在这里,沉没成本有“不可收回”的概念。
其实,“覆水难收”就是一种沉没成本。比如,正月初一,你和爱人买了一张花会的游园门票,已经付了钱而且不能再退。但是转了一半之后觉得很没意思,此时你付的钱已经不能收回,游园门票的价钱就是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的例子在我们身边可以说比比皆是。有这样一个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沉没成本的深刻含义。
有一个老人特别喜欢收集古董,一旦碰到心爱的古董,无论花费多少钱都要想方设法买下来。有一天,他在古董市场花了很高价钱,买了一件向往已久的古代瓷瓶。兴高采烈的他把这个宝贝绑在自行车后座上便骑起车,飞快地往家赶。不幸的是,由于绑带松动,在回家的路上,只听一声巨响,瓷瓶便从自行车后座上滑落下来,摔得粉碎。但是,听到声响,老人头也没回,依然稳稳地骑着车向前走。
这时,路边的热心人忍不住对他大声喊:“老人家,您的瓷瓶摔碎了!”老人仍然是头也没回地说:“摔碎了吗?听声音一定是摔得粉碎,无可挽回了!”老人的背影很快便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当然,有时候沉没成本只是价格的一部分。比如说你买了一台彩电,然后看了几天后,低价在二手市场卖出。此时原价和你的卖出价之间的差价就是沉没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沉没成本随时间而改变,一般来说,那台彩电看得时间越长,你的卖出价会越低。
生产经营中的沉没成本,一般来说,资产的流动性、通用性、兼容性越强,其沉没的部分就越少。固定资产、研究开发、专用性资产等都是容易沉没的,分工和专业化也往往与一定的沉没成本相对应。此外,资产的沉没性也具有时间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转化。以具有一定通用性的固定资产为例,在尚未使用或折旧期限之后弃用,可能只有很少一部分会成为沉没成本,而中途弃用沉没的程度则会较高。
6.财主为什么成为秃头--市场失灵
这里有一则寓言故事:
从前有个财主娶了一妻一妾。妻温柔贤惠,但比财主年纪大,妾美丽多情,比财主年轻许多。有一妻一妾相伴,财主觉得很幸福。但是,由于年龄的差距,无论是妻还是妾,在与财主在一起时,都觉得很不般配。
首先是妻,尽管妻做出了很多努力,但她始终觉得与财主在一起的时候,自己要显得比财主更老一些,甚至总会给人一种老妻少夫的感觉。冥思苦想,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每天把财主头上的黑发拔一点下去,只要他头上的黑发少了,自然就显得年老一些了,这样或许更般配……
由于比财主年轻太多,与财主在一起生活久了,妾也觉得很不自在。每次和财主在一起,自己看上去都感觉像父女俩。想了很久,最后她终于想出了一个让自己满意的主意:如果每天把财主头上的白发拔去一点不就好了吗?财主头上的白发少了,一定能显得年轻许多。
于是,一妻一妾都开始了自己的行动。财主在妾那里,妾就给他拔白头发;财主在妻那里,妻就给他拔黑头发。没过多久,财主便成了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