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民,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决策,如虚报情况,夸大或缩小,都会做出错误的决策,于国于民都不利,故不制止浮夸不实之风,就难以行善政。故古代正直之臣,最恶此风,他们对己对人,都据实上报,使上面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因而收到利国利民之效。
魏征能得到唐太宗的信任,从其个人来说主要是因为他为人诚直,对己对人都一样,对自己从不隐瞒,实做实说;对唐太宗敢于进谏,直话直说,这不仅促进贞观之治,他自己也成为一代名臣。《旧唐书》有他的本传:
魏征,字玄成,钜鹿曲城(今河北晋县)人。少时孤贫,出身为道士。隋末参加起义军,后归唐事太子李建成,任太子洗马,甚为见重。魏征见建成弟李世民勋业日隆,每劝太子“早为之所”。及建成败,世民召见魏征说:“汝离间我兄弟,何也?”对此,魏征并不隐瞒,说:“皇太子若从征言,必无今日之祸。”世民见其诚直,更器重他。世民即皇位,是为唐太宗,任魏征为谏议大夫,派他安抚河北,许以便宜行事。
魏征到磁州,途中适遇前太子宫千牛李志安、齐王府护军李思行被囚送往京师,征对副使李桐客说:“吾等受命之日,前宫、齐府左右,皆令赦原不问。今复送思行,此外谁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且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宁可虚身,不可废国家大计。今若释遣思行,不问其罪,则信义所感,无远不臻。古者大夫出疆,苟利社稷,专之可也。况今之行,许以便宜从事,主上既以国事见得,安可不以国士报之乎?”于是,就释放思行等,回朝后,魏征如实报告唐太宗,太宗认为其能正确贯彻执行赦免前太子宫、齐王府左右的政策,十分高兴。
魏征原为前太子李建成所重用的人,且曾出谋要除掉李世民,如果是私心杂念重的人,归李世民后必诚惶诚恐,做事小心翼翼,以免触犯得罪,但魏征却不是这样。他毫不掩盖自己做的事,实做实说,故当李世民问他为何离间其兄弟时,他丝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直言不讳地说:“皇太子若从征言,也必无今日之祸。”他奉命到河北时,遇见囚送前太子宫李志安、齐王府李思行,魏征不因曾经是前太子宫的人而怕人说他偏袒之,而是认为这违背赦免的宽大政策,因而“宁可虚身,不可废国家大计”,毅然地将之释放了。回朝后如实上报,得到太宗赞扬。
由于贯彻执行赦免政策,释放了李思行等,从而安抚了前太子宫、齐王府左右的一大批人,使他们安心归附,这就进一步巩固了唐太宗的统治。
据实上报,实话实说,利国又利民。做个诚实的人,别说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