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药理学实验方法
9022900000026

第26章 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1)

一、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概述

全世界有3.5亿~40亿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其中每年有近100万患者死于HBV感染引起的肝硬化和肝癌。在我国约有1亿HBV感染者,占世界总数的1/3以上,居世界第1位,其中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3000万例。我国每年有近30万患者死于因乙肝诱发的病变。HBV为双链环状DNA病毒。其外膜为糖脂蛋白结构,约含25%脂质和75%糖蛋白,糖蛋白主要成分为HBsAg。在电镜下存在于血清中的HBsAg为直径约22nm的小球形颗粒和管状结构。用去污剂破坏HBV的外膜,就可见到27nm的核心颗粒,由核心抗原(HBcAg)、e抗原(HBeAg)、DNA多聚酶(DNA-P)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所组成。HBV-DNA含正链和负链,负链全长3200bp,包括HBV的全部基因,共4个开放读码框架(ORF)即SICIP和X区,各ORF之间相互重叠。不同HBV之间存在着基因变异,即使在同一血清型的HBV之间,HBV基因的变异非常高。HBV基因变异与病毒的致病性有关。目前的抗病毒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类药物。

(一)抗病毒药

1.干扰素(IFN)

IFN的抗病毒机制是与细胞膜特异性受体结合,在细胞内产生抗病毒蛋白,通过激活核苷酸内切酶,使病毒单链RNA和mRNA降解,抑制病毒合成。其作用位点是HBV-DNA。此外,IFN又能增强免疫功能,如NK细胞活性,增加HLA抗原表达,就HLA是NK细胞和TC细胞的靶抗原,因而可使免疫力增强。其中IFN-2α可以促进肝细胞表面HBeAg的表达,活化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增强NK细胞裂解病毒感染细胞的功能,刺激被病毒感染的细胞表达MHC I类分子,增强CTL的活性,为乙肝标准化治疗方案首选用药之一。IFN制剂有自然的和重组的两类。

2.核苷类抗HBV药物

核苷类抗HBV的原理主要是在体内以三磷酸化形式与天然核苷酸发生竞争性结合至延长中的DNA链,导致链合成的终止,和与HBV DNA聚合酶结合,通过限制该酶的移动而影响其活性。核苷类药物至今为止,仍是主要用于临床的一线药物,其类似结构有效物的研究仍然是药物研发单位的开发重心。核苷类已经上市的药物有如托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克来夫定、替必夫定等。除了以上这些药物外,目前还有一些正处于Ⅰ/Ⅱ期临床实验的核苷类抗HBV药物,其中包括MIV2210、MCC2478、L22’2 Fd4C、L23’2Fd4C等。在前期临床实验中,它们显示了较强的抗HBV活性以及较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对3TC耐药的HBV也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MIV2210,L22’2Fd4C,L23‘2Fd4C具有抗HIV和HBV的双重活性,是治疗HBV和HIV合并感染的良好候选药物。

3.非核苷类药物

该类药物包括:1,3,4噁二唑类化合物、5-羟基-1H-吲哚-3-甲酸乙酯类化合物、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杂芳环取代的二氢嘧啶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抗RNA病毒活性,可以通过结合在微小核糖核酸病毒表面的疏水口袋上来抑制病毒附着到细胞上,并且抑制病毒的脱壳过程,另外还可以抑制HIV病毒的复制,并提高免疫力。

4.植物天然药物

一些清热解毒、活血化痰的中草药对乙肝的治疗也有较好的疗效。如草果、黄连、叶下珠、北山楂、虎杖、猪苓和大黄等具有抗HBV活性,其中目前用于治疗乙肝的有苦参素、齐墩果酸片、茯苓多糖、猪苓多糖等。还有一些抗HBV天然产物单一有效成分,包括从台湾柳杉中提取的赛菊宁黄质及其合成类似物、青蒿素酯等。

(二)免疫调节药

目前,抗HBV药物如IFN和核苷类似物,只能抑制HBV复制,而不能在人体内彻底清除HBV,而且,HBV感染后,诱导IFN的能力下降,且使靶细胞的HLA21类抗原的表达低下,因此,停药后复发率较高。

(三)肝功能恢复和调节药

HBV虽无直接致肝细胞病变的作用,但可诱发人体的免疫应答,使肝细胞发生免疫病理,引起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病变。因此,在抗病毒和免疫调节治疗的同时也离不开改善肝功能和和抗肝纤维化治疗。日前护肝药有双环醇、联苯双酯、齐墩果酸片、甘草酸制剂等。

乙型肝炎病毒缺乏体内外感染模型,目前所用体外实验为异性肝炎病毒转染细胞2215株,体内实验目前使用乙型肝炎病毒同属的嗜肝DNA病毒之一的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鸭模型,有待临床验证。在评价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中,动物实验以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鸭体内实验,抑制血清DHBV,-DNA,抑制病毒复制为基本指标,其他如树鼩和土拨鼠感染体内实验,也可应用,但不易获得动物进行大批规律性实验。

1.体外细胞培养实验

利用体外细胞进行筛选,已开展的有3种模型,即PLC/PRF/5人肝癌细胞株、HepG2.2.15细胞株、DHBV鸭原代肝细胞培养。

2.可感染人类HBV的动物模型--黑猩猩和鼠鼩

Baker等用各种剂量的4种亚型(adw、adr、ayw、ayr)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感染了46只黑猩猩,结果有41只(89%)黑猩猩的血清可检出HBsAg,并有1只发展成慢性HBsAg带毒者;另5只黑猩猩仅在实验后期出现初次原发型抗体反应。实验表明,黑猩猩对4种亚型HBsAg阳性血都可获成功感染,并可在黑猩猩的血中检出与接种物相同亚型的HBsAg,其中以adr亚型的致病性较强。Klinkert等取实验感染HBV的黑猩猩血清和肝脏,连续检测前S1蛋白及其抗体和HBV标志物,结果表明血清和肝脏内的前SI蛋白与急性HBV感染复制的特异性标志物相伴随出现。感染后第2周出现HBsAg,第5~18周可检测到前S1蛋白,第6周起出现抗SI蛋白的抗体并持续到恢复期后的很长时间,第11~18周可检出HBsAg阳性,第12~17周检出HBVDNA阳性,肝组织经western blot检测出前S1蛋白。研究表明通过用戊二醛聚合不同种属动物的多聚白蛋白与HBsAg颗粒和Dane颗粒,然后测定HBsAg上的多聚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的种属差异,发现只有对HBV易感的物种(人和黑猩猩)的多聚白蛋白才能与HBsAg颗粒和Dane颗粒上的PHSAr特异性结合,此后当接触肝细胞表面的PHSAr,便可形成HBV侵入肝细胞膜的“桥梁”,参与HBV的感染过程;非易感动物如猪、羊、马、猫、鼠和小鼠等的多聚白蛋白均不能与HBsAg颗粒结合。这种PHSAr的种属差异无疑与HBV感染的种属差异性有直接关系。

HBV感染树鼩体内实验:用HBV阳性血清静脉注射树鼩后给药治疗,治疗前后取血测血清HBV-DNA抗原抗体。与对照组比较效果。HBV感染动物未观测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及组织学改变。Gleble等用HBV感染原代树鼩肝细胞实验,证实合成了HBV RNA和HBV cccDNA,同时在培养基中检测到HBsAg和HBeAg。但是由于感染HBV的树鼩为瞬时感染,表达时间比较短,不能达到持续性病毒复制和慢性HBV感染,肝脏病理变化不明显,以及感染模型不稳定等方面的因素,限制了其应用及发展,所以树鼩感染人HBV的相关实验模型未明确建立。

3.HBV相关动物模型--嗜肝DNA病毒家族

由于HBV宿主范围很狭窄,除了灵长类动物模型外,还没有建立供乙肝多个方面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嗜肝DNA病毒族是一类抗原性、发病机制和发病过程与HBV不同,但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极为形似的一组病毒。随着嗜肝DNA病毒家族的发现,相应的嗜肝DNA病毒动物模型也相麻建立。1978年Summers等首次在土拨鼠(wood chuck)血清中发现了非人类嗜肝DNA病毒(woodchuck Hepatitis Vi-rus,WHV),与人类HBV基因序列有60%的相似性。随后在美国地松鼠病毒(GSHV),北极松鼠病毒(ASHV),树松鼠、卷毛猴病毒(WMHBV),以及禽类的鸭病毒(DHBV)、鹭病毒(HHBV),鹅中也发现了一系列相似嗜肝DNA病毒,其中禽类的病毒与人类差异比较大。嗜肝DNA病毒家族有着相似的特征:①病毒的包膜为松弛环状,部分双链结构,大小为3~3.3kh;②病毒的聚合酶具有逆转录活性;③产生亚病毒颗粒,由衣壳蛋白和脂质组成;③狭窄的宿主范围;⑤嗜肝性,持续感染。

(1)禽类嗜肝DNA病毒家族禽类嗜肝DNA病毒基因组小于哺乳类嗜肝DNA病毒,与灵长类病毒序列有40%的同源性。鸭乙肝病毒的感染方式主要是垂直传播,受环境影响比较小,动物感染模型在实验条件下比较容易饲养和应用。DHBV模型主要用于HBV研究和筛选抗HBV药物。DHBV缺少X开放阅读框,只表达2个主要的衣壳蛋白,与人HBV在结构上有较大的差别。慢性DHBV感染的鸭肝脏病理变化不明显,不会发展为肝细胞癌,这与人类慢性HBV感染结果不同。

(2)哺乳类动物嗜肝DNA病毒家族WHV、GSHV和ASHV的核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与2种人HBV亚型很接近。WHV比禽类嗜肝DNA病毒更接近人类HBV基因组。土拨鼠感染WHV后可发展为严重的肝炎和肝癌,与人感染HBV的发病机制很相似。Cote研究表明,新生土拨鼠接种WHV并在感染初期切除动物大部分肝脏,1年后发展为慢性WHV感染,年龄较大的土拨鼠则引发免疫应答最后导致免疫耐受;围生期感染肝炎病毒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患病率非常高,感染后慢性病变与感染年龄有关。土拨鼠的平均寿命约15年,WHV诱发土拨鼠肝脏肿瘤产生时间比人类短,WHV的致肝癌性大于原嗜肝病毒HBV。慢性感染WHV土拨鼠是评价临床前期抗病毒药物的重要动物模型,但土拨鼠不容易饲养,价格昂贵,传代周期比较长,有一定的局限性。WHV和HBV在结构、功能和生物学特性方面不完全相同。有研究认为啮齿类动物缺少X基因不能在体内复制,故研究HBV感染机理及复制过程受到一定的限制。

1998年,从卷毛猴体内分离出一种新的嗜肝DNA病毒--嗜肝卷毛猴乙肝病毒(WMHBV)。利用WMHBV感染人肝癌细胞株Huh7与用人HBV进行转染的结果相似。2005年研究发现,灵长类动物树鼩肝癌细胞对WMHBV同样易感。

4.HBV转基因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