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药理学实验方法
9022900000050

第50章 抗心律失常药物(2)

(1)电刺激诱发室颤健康成年犬8~12kg,戊巴比妥钠麻醉,连接呼吸泵人工呼吸,并保温。监测血压,开胸后,心脏悬于心包膜中。压迫窦房结,将Ag-AgCl刺激电极固定于左心室前表面。早期以驱动电极进行3ms实验性刺激,用3ms的恒定方波阳极脉冲,持续400ms的基础周期,以起搏心脏。用数码刺激器使电刺激程序化。每个心室表面置一记录式电极。一银板置于右大腿皮下,作为无关电极,监测机体表面Ⅱ导联心电图。室颤阈值的测定:在每18次基础驱动刺激后100ms输出50Hz脉冲,0.2~1.8s的成串刺激。电流强度从10μA心脏舒张阈增到1.0mA或直到室颤出现。这种成串脉冲引起持续室颤所需最小电流强度,定位室颤阈。当室颤发生时,心脏马上去纤颤,使其恢复到对照状况持续15~20min。抗心律失常待测药物由股静脉注入。测定给药前后一定时间内室颤阈值,t-检验比较10次实验的均值,评价该药物是否具有抗室颤作用。

(2)电刺激诱发房颤健康成年犬或猫,戊巴比妥钠麻醉后,仰位固定,连接人工呼吸机。开胸并暴露心脏。将带钩的电极钩入心房,两电极相距约2~3mm,另一端连接方波刺激器。用低强度频率直流电刺激。监测心律变化,并即时记录Ⅱ导联心电图。记录未用药引起房颤持续时间。待测药物经由股静脉注射,重复上述刺激并观察是否产生房颤及房颤持续时间是否缩短。如房颤持续时间过久可用除颤器除颤。

3.冠状动脉结扎诱发心律失常

(1)麻醉大鼠冠状动脉结扎诱发心律失常对麻醉大鼠进行冠状动脉结扎使得传导障碍而产生单向传导阻滞和兴奋折返,左侧主要冠状动脉闭塞,造成心肌缺血梗死诱发心律失常,这与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产生心律失常极为相似。

250~300g成年雄性大鼠,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大鼠连接人工呼吸机及心电图机。颈静脉插管用于给予待测药物。颈动脉连接压力传感器测定动物外周血压。于第四肋间部位开胸,打开心包,轻压胸壁挤出心脏。用细小弯针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距左冠状动脉起源处约2~3mm处穿一细丝线,打一虚结后将心脏放入胸腔。此时动物可出现血压下降等现象,故需稳定约30min后,才进行冠脉结扎。如此过程中如有动物本身产生心律失常或平均动脉压持续下降小于70mmHg,则排除。冠脉结扎后动物血压可明显下降,结扎5min后动物出现明显的室性异位节律,包括:室性早搏、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结扎10min左右达到高峰,大多数动物于结扎30min后可恢复稳定的窦性节律。此模型可观察用药组和模型对照组在结扎冠状动脉后30min内室性异位节律数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持续时间以评价药效。

此模型亦可观察药物对冠状动脉结扎后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动物处死后,解剖心脏,从尖端到基底切成1mm厚横断面。切片用硝基四氮唑蓝染色,可见梗死组织。蓝色或淡紫色着色的是正常组织,非着色部分是坏死组织。可用面积仪测量左心室和梗死区的面积。

(2)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发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心律失常是冠心病的一个严重并发症,临床上发现冠状动脉血栓消除、血管成形术、搭桥手术后及冠状动脉痉挛解除后易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是猝死的主要原因。因此缺血再灌心律失常模型对研究抗心律失常药物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动物麻醉及手术同上。暴露心脏后,用4-0丝线连同一直径为1.4mm塑料管结扎于冠状动脉前降支起始部,造成心肌缺血。15min后,实施再灌注30min。再灌注后即刻可出现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等。尤以再灌15min内发生率最高。整个实验持续记录外周血压和Ⅱ导联心电图。计算梗死面积和再灌注期间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数目。

心肌缺血再灌注亦可用Langendorff灌流施于离体大鼠/豚鼠心脏。

4.窦房结功能低下及房室传导阻滞实验模型

(1)阻塞窦房结动脉和房室结动脉实验用15~25kg狗,戊巴比妥钠(30mg/kg)麻醉,固定,连接人工呼吸,并记录心电图。开胸剪开心包膜,暴露心脏。分离右冠脉近端,插入一塑胶管,结扎分布至右心室肌各分支,因此插管内注入的药物仅能通过窦房结动脉到达窦房结区。房室结区接受两支动脉供血:左冠脉前降支分出的室间隔动脉和左旋支远端的房室结动脉。房室结亦可按照上述方法插管后结扎各分支,使插管内注入的物质到达房室结区。分别结扎这三支动脉或向插管内注入适量乙烯基乳胶造成动脉栓塞,引起相应区域的缺血性损伤。向插管内注入各种活性物质也可以造成各种类型窦房结或房室结功能紊乱。

(2)药物致窦房结及房室结功能低下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抑制慢钙内流,可引起与缓慢型心律失常相似的心率减慢和房室传导阻滞。健康成年家兔,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记录正常心电图,自耳缘静脉恒速注入0.2%维拉帕米(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生理氯化钠溶液,滴注速度为0.46~0.66ml/min。当给药剂量达到0.8~1.8mg/kg时,心率显著减慢。并可出现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继续给药至1.8~4.4mg/kg时,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静止、结性逸搏等,3~5min后可出现心跳停止。

离体心脏实验:以充氧保持恒定灌注压,灌流离体兔心,记录离体心电图。平衡30min后,以含维拉帕米(120μg/L)的洛氏液灌流心脏,5min后心率减慢、P-R间期延长,5~15min出现二度房室阻滞,15~20min后P波消失,并出现结性节律。

(二)离体器官模型

1.离体豚鼠右心室乳头肌心律失常模型

此方法利用测定豚鼠右心室乳头肌的发展张力、兴奋性和有效不应期(ERP)来鉴定和分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类型(Ⅰ、Ⅲ、Ⅳ型),是一个简单而准确的非微电极方法。

任一性别豚鼠,200~400g,击昏后,切断颈动脉,立即打开胸腔,取心脏置预温充氧的生理溶液中,除去心包膜,心房和其他组织。将心脏固定于解剖盘上,打开右心室。乳头肌的腱端用一丝线结扎,游离腱索,在紧靠心室壁处切下乳头肌相对端,呈游离状。乳头肌未结扎端固定于组织支持物,其末端是一铂丝电极。将制备物放置于35℃,连续充氧(95%氧/5%二氧化碳)含75ml pH7.4的生理氯化钠溶液浴槽中。用丝线连于压力传感器。初始张力1g,乳头肌被电场刺激引起等张收缩。用恒压刺激器输出脉冲,波宽1ms,频率1Hz,两倍阈值的电压。多导记录仪记录发展张力。制备物以此形式平衡90min,每15min更换一次浴液,75min的换液后,即在平衡期的最后15min,制作力-频率曲线,刺激强度-波宽曲线和测定有效不应期作为对照。力-频率曲线由测定在一定的刺激频率(0.3、0.5、0.8、1.0、1.2Hz)范围内的发展张力而获得。在这些频率的每次增加间,插入1.5Hz的短促刺激,组织收缩90s,这是为了减少渐进的,非特异的抑制。用药前后发展张力的变化:以用药前在1Hz时发展张力的百分率为基数,用药后1Hz时发展张力的百分率变化,定量药物影响收缩力的程度。

刺激强度-波宽曲线的测定:通过变化的刺激波宽(0.1、0.4、0.8、1.0、1.5、3.0、3.4ms),找出每一波宽刺激对应产生一个反应(1:1)的阈电压来确定的。强度-波宽曲线偏移的程度通过计算给药前后曲线之间的面积而得。确定面积的边界通过测定最初的和对后的波宽,以及通过从原点到第二个和第四个波宽的线段而得。

有效不应期(ERP):用1Hz两个相同的脉冲刺激而测得。每隔8~10次脉冲后,引入一个与基础脉冲相同的第二个延迟刺激。重复这一过程,以每5ms缩短延迟间隔。两个相同脉冲引起同样反应的最长延迟间隔为ERP值,ERP的变化以治疗前后ERP值的不同来计算。在90min给药前平衡期结束时,设计待测药物得到合适的终浓度,加入浴液中,组织必须在药液中平衡1h,然后再测定给药后的力-频率曲线,刺激强度-波宽曲线和有效不应期值。

计算有效不应期的变化,强度-波宽曲线中的变化程度,用药后1Hz下发展张力的百分率变化。计算结果,根据药物对发展张力,兴奋性和有效不应期的基本作用,可区分药物是属于Ⅰ型、Ⅲ型或Ⅳ型抗心律失常药物。强度-波宽曲线向上向右移是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特征。选择性延长有效不应期是Ⅲ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特征。张力变化减弱、力-频率曲线变平、反向,是Ⅳ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特征。

2.离体豚鼠左心室乳头肌的动作电位和不应期

记录电刺激后豚鼠左心室乳头肌细胞内动作电位,改变刺激频率以便测得不应期。任一性别的豚鼠,体重250~300g,击昏处死。切断颈动脉,取出心脏,置于预温充氧的林格液,除去心包膜和心房,打开左心室,选取两条最强劲的乳头肌,固定于吸引电极间,以备电刺激,经力传感器记录收缩性。利用标准微电极技术测定动作电位。将以含有3mol/L氯化钾溶液的玻璃微电极插入细胞内。用1V电压,波宽1ms,间隔500ms的矩波脉冲刺激乳头肌。可改变2个刺激之间的间隔,以便于测定不应期,电流强度刚低于刺激阈。放大细胞内动作电位,获得超射速率(dv/dt),与收缩力一起在示波器上显示并记录。对快钠通道的效应与钙通道相同。前者要求测定正常动作电位,而后者需在30mmol/L K(上标+)中获得慢动作电位。为了推测相对不应期。均缩短刺激间隔给予第二个刺激,直到收缩停止。相对不应期定义为2个刺激的最小间隔,每个刺激均引起收缩,并测定刺激阈。在平衡30min后,加入受试药物。15min,30min后,测定下列参数并与用药前比较:静息电位(mV)、超射速率(V/s)、动作电位时程(ms)、刺激阈(V)、不应期(ms)、收缩力(mg)。两个连续增加的给药剂量之间,要彻底清洗器官浴槽。

给药前后测定收缩力和相对不应期:测定ED(下标25)(ms)和ED(下标50)(ms)值。ED(下标25)(ms)或ED(下标50)(ms)定义为在器官浴槽中,缩短或延长相应不应期25ms或50ms的受试药物的浓度。由于许多抗心律失常药物有负性肌力作用,也应测定收缩力的变化。以能否提高刺激阈、降低最大除极速率、延长动作电位、增加不应期来判断是否具有抗心律失常效应。最大除极速率和动作电位时程用于分类抗心律失常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