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创业者对话创业者
9036800000003

第3章 必有的雄心—对话当当网联合总裁李国庆 (1)

当当网(dangdang.com)

1999年11月上线,截止本书出版前,已完成3轮融资,达数千万美元。从网上书店逐步发展成为多种产品销售的B2C网站,是中国电子商务的真正起点。

李国庆

1964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后工作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曾创办“北京科文书业信息技术公司”。

1999年11月与妻子俞渝共同创办当当网上书店,任联合总裁。

访谈印象

李国庆:不痛快,宁可痒痒着

当当网走过了10年,位列中国最老、最成功的互联网元老阵营,但却又偏偏是其中唯一没有上市,唯一没有被并购的公司。而作为联合掌门人的李国庆也没有冠冕堂皇地回避,他说自己“心里当然痒痒的”,上市是一种认可,外界的认可,也是他内心对自己一个阶段的评价标准。

不过,以现在年收入10亿人民币、增长率100%的现状,要让李国庆1亿美金就把当当网便宜卖了,或是以5亿美金的市值稳稳当当地IPO,那他可不痛快,宁可继续痒痒着。

20世纪80年代的学生会主席与今天的意味完全不同,更何况在激情澎湃的北京大学,那是高调从政的一个选择。毕业之后,李国庆的仕途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开始,这正是“兼济天下”的路径,不过,他不想束手缚脚,循序渐进。所以,从商对他来说,是换条路走,并不意味着对自己的期待降格以求,任何人听过李国庆的言谈,都能感受到一个60年代生人的英雄情怀。

与其他互联网公司创始人相比,李国庆多的是商业的敏感,宏观的判断力,但却少了数字DNA,所以,在技术创新上,当当网与它曾经的样板amazon是无法相比的。采访当日,amazon在大洋另一边做了一次8亿美元的并购,而我拿给李国庆看的kindle,是amazon试图以数字化阅读来引领欧美市场的电子书,但中国却是另外的土壤和环境。1999年,当当网初创,中国信用卡使用率低到惊人,针对个人的物流几乎没有,网民才几百万。但今天,当当网的销售已经占到中国图书市场的15%,等于16个最大的图书中心总额(除去教科书),它已经改变了地球上最大国度的图书市场。现在,李国庆想的是,5年内销售额达到100亿再退休。

媒体关注当当网两件事。

一件是和亚马逊中国(原卓越网)的商战,那是中国互联网近几年没完没了、你来我往的对战,打嘴仗、拼降价、拼服务、抢货源,煞是热闹,完全可以作为商学院的互联网商战教材。

另一件是夫妻店。李国庆的“联合总裁”联合的是自己的太太,他们情定小吃店的故事也已被俞渝说了1 000遍。

对于商战,李国庆对我说,那是工作。而工作之外,他每年都要和陈年喝醉一次,陈年是卓越网被亚马逊收购前的掌舵人。

对于夫妻关系,我对李国庆说,那是一个创业者付出的巨大代价,因为无论如何区分,如何成熟的心态,夫妻共同工作还是会伤害家庭生活。对此李国庆回答说:是的,但什么没有代价呢?

想太多了就不敢干了。

张向东:您是我的大师兄,也是我毕业工作后的第一个老板。关系太特殊了。今天的对话对我来说是真正的上课,我一毕业就去投奔您的门下,一直从事互联网方面的工作,虽然中间偏离了一点轨道做一段时间记者,但其他时间都在一个轨道里。当当网创立之后的故事广为人知,但您之前的经历可能少人知晓。你曾在北大就读并担任学生会主席,毕业后又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工作了4年。看上去应该是从政之路,为什么忽然转换跑道?说句实在话,以我对您的了解,您应该从政,也一定会是个难得的好官,特别是在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所以在我看来,从商似乎不该是你会选择的路。

李国庆:1987年的北大,我们谈的都是民主政治,我经常给学校提意见,为学生请命,今天批评教务处,明天批评后勤处。毕业之后,也想做这些反映民意的事,于是就进了政府机关。当时工作环境还是比较宽松,我们也搞一些课题研究。但干了几年后觉得比较压抑,因为你得一级一级地,从副研究员到研究员、从副处长到处长按部就班地前进,但这时我又觉得好多能量使不出来,我一个人已经干了好多活了,可还是有过剩的精力没地儿使。

张向东:从科文出版到当当网上书店。您相信人生的机缘是注定的吗?您当初的同学有没有想到您会成为中国的一个数字英雄?应该说当时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没有像您这样的背景。

李国庆:没办法,那时候我一看精英都很厉害,短时期超越他们根本没有什么机会。(笑)

张向东:那您的同学要是下海都会做什么?您选择的首先是传统出版业。

李国庆:我是被迫下海,只是觉得当官没有什么路子。选择上来说,也可以出国留学啊,1988、1989年人们也很热衷出国。我之前是搞乡镇企业研究,而那时候正是引进西方思潮热,我就加入了引进西方思潮的大军,组织翻译编辑好多图书,给出版社当主编。我差不多编了四五套大型的图书,就是现在励志心灵鸡汤类的。当时中宣部领导看了也觉得很好,说如果中国多出一部这样的书可以减少青少年犯罪嘛。我就大量引进了这类书,也给了我主编费,我觉得很不错,剩下的时间还经常开研讨会等。怎么就从编书到下海了呢?因为后来和有的出版社合作很不愉快,而我们作为作者,还得帮助出版社宣传,宣传完了还要联系书店做发行。这么弄来弄去,稿费都被拿去帮他们做事情了。但其实做出版,本钱也不大,好象印刷厂不给钱也给印,这样我们慢慢地就从编书、印书到现在卖书了。

张向东: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做“东西文库”,对出版行业略有了解,就发现出版业是个非常传统和低效率的行业,不知道您是否同意?

李国庆:效率的确非常低。

张向东:那您从这么一个非常传统和低效率的行业出来,转去做一个打破传统、高效率的技术行当,并创办了当当网,虽然都和书相关,但这个跨越非常大,不知道是什么机缘让您有了这个决心?

李国庆:这个问题非常好。我先编书,然后就要卖书,但我发现,销售渠道的能力和效率却很低下,像新华书店占零售市场的50%,当时民营的书店才占10%。当时我们要想做好发行,从小采购到总经理就都得去求。我就觉得这不是书的问题,而是他们不会卖。于是我就自己去试,各种办法都试过,比如搞读书征文活动、自己开门店、办过新世纪书友会、编刊、利用报纸登书目广告、跟电视台合作,还在报缝登广告。可效果都不大,所以心里很苦闷。

从1987年编书、卖书一直到1995年,这个过程很痛苦,我想这什么时候可以熬出头啊?为什么西方一本书可几十万册地卖,但中国人那么多,一本书却还是顶多卖几万册啊,所以就想改行。后来我看到美国出现了网上书店,就觉得太好了,因为既不固编目录,也不用花费中间费用,可以直接登陆互联网找书、买书。不过,美国的网上书店那时候也是刚刚开始。

当时我特相信网络书店会成功,过去我连电话直销卖书都试过,当时9分钟可以卖出2本书,共24块钱,但这点钱连9分钟的电话费都不够。中国什么时候也可以在网上卖书?当时中国网民数量才200万人,我们计算了之后,认为网民数量到800万的时候才可以。后来等到1999年网民数量到800万的时候,我就开了中国第一家网上书店。

张向东:当当网当时所看到的机会,是amazon.com的中国版。但在我看来,当当网作为中国最早期的电子商务公司值得尊敬,因为当时中国的支付系统及物流方面都还不成熟,这本来应该是产业链的问题,但当当网却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