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即中华民族的文学。中华民族,是汉民族和蒙、回、藏、壮、维等55个少数民族的集合体。中国文学,是以汉民族文学为主干部分的各民族文学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是一支古老的民族,中国是具有悠久的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有大约5 000年的文明史。有文字的历史至少要从商代算起,那时距今也有3 500年。中国文学,以自己特殊的内容、形式和风格构成了独立的价值,与世界上其他民族异轨同奔。
中国的文学有自己的审美理想,有自己的超支配作用的思想和文化传统,有自己的理论批评体系。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学也有各自发生、繁衍、发展的历史,也有各自的价值和成就,它们之间也相互渗透和交融。中国的丰富的民间文学,不仅是文学发展中内容和形式变革的经常的动力,也是中国文学宝库中十分璀璨的明珠。
由于少数民族文学与民间文学的补充,中国文学表现出极大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性。中国文学很早就同世界其他国家的民族文学开始了沟通和交流,接受了大量外域的影响,也施巨大的影响于外域。因此,中国文学是世界文学整体中的一个非常灿烂的组成部分。
(一) (1)
与其他古老民族一样,中国文学在文字诞生以前就已经产生了。以汉民族文学而言,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诗人屈原的诗作《离骚》、《天问》、《九歌》及有关典籍中,就能发现,中国曾经有过非常丰富的神话和传说。像“大禹治水”、“后羿射日”之类神话传说,足以同世界上最优秀的神话传说媲美。可惜这些丰富的神话传说没有在上古时代得到整理,大量地散失了。但是,在各少数民族中,却保存和继承了不少神话、英雄叙事诗(又称英雄史诗)、古代歌谣等,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三部史诗,就可列入世界着名的英雄史诗之林。
诗歌,是中国文学中产生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中国文学中得到最为充分发展的体裁。《诗经》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最早的诗篇产生于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最晚的产生于春秋中叶(约公元前6世纪)。四言为主的句式和重叠反复的章法,是那一时代诗体的主要特色。紧接着,在南方的楚地又兴起一种新的诗体——楚辞。楚辞是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并以伟大的诗人屈原为其光辉代表。自古以来“风”“骚”并称。这就是说,《诗经》中的“国风”,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两个典范;以创作方法而言,“国风”和《离骚》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随着楚辞逐渐向接近于散文的赋体演变,另一种诗体——乐府,带着民间文学刚健清新的风格步入了汉魏六朝(公元前200—公元581)诗坛。乐府民歌无论是长篇还是短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班固:《汉书·艺文志》。,强烈的现实感,成为它们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种现实主义精神直接影响了后来诗人创作的“乐府古题”,以及唐代的“新乐府运动”。在汉魏六朝乐府民歌中产生了像《陌上桑》(《艳歌罗敷行》)、《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等中国古代长篇叙事诗中的瑰宝,给“诗歌大国”增添了异彩。在乐府诗的发展过程中,五言、七言的句式日渐引人注目。到了汉末佚名诗人作的《古诗十九首》出现,证明五言诗艺术已经基本成熟了。到齐梁时期,中国古代着名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诗品》序中已经确认“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七言诗的产生稍后于五言诗,它的广泛流行,大约在晋宋之际。
经过了齐梁间以沈约为代表的“永明体”诗歌在声律方面的充分准备,到唐代诗歌进入了全盛的时期。唐朝是中国封建时代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
中国的诗歌同音乐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二者关系的发展变化经历了“以乐从诗”到“采诗入乐”到“倚声填词”三个阶段。“倚声填词”是诗与乐各自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进行的一种更为高级形态的结合。后来的词和散曲都是沿着“倚声填词”的途径发展起来的。词,曾被称为“曲子”和“曲子词”,它是唐宋时代产生的一种新的抒情诗体,其主要特点是抒情性与音乐性。词起于民间,初唐、盛唐时开始出现少量的文人创作,中晚唐渐趋定型,五代后进一步发展兴盛,并出现第一部词集《花间集》。至北宋,词成为一种普遍受到喜爱的文学样式,加上都市经济和艺术的发展,词的题材进一步扩大,乐调进一步丰富,宋词内容和形式都已成熟,并达到了可以和唐诗并列的中国文学的另一高峰,出现了一批大诗人,如柳永、苏东坡、周邦彦、辛弃疾等。
南宋后期,词在文人手中逐渐变成一种于字句间求工的韵文的一体,变得过于雅化,凝固化。同时,北方少数民族的音乐随着他们踏进中原地区,带来了“壮伟狠戾” 徐渭:《南词叙录》。的粗犷的格调,引起了人们的新的兴趣。在这种“胡乐”的基础上,结合北方民间的“俚曲”,配入通俗化的语言,就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散曲。散曲和传统诗歌的显着区别,就是它大量地吸收民间的方言俚语。散曲作品具有浓厚的市民通俗文学色彩,大量的散曲作品还具有以往诗歌中所少见的诙谐和幽默,这给诗坛输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散曲在元代得到迅速的发展,在不长的时间内就跃居这一时代诗歌盟主的地位,并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最兴盛的体裁之一。宋词、元曲在文坛上居于主导地位之后,传统的诗歌仍然有大量作品出现,宋、元、明、清的诗,其数量十分巨大并有自身的特色和成就,但其总的成就都没有超过唐代。
在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中,与诗词并列为文学正宗的,还有另一重要文体,即散文。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中有几种不同的概念:(1)“散文”相对于“韵文”讲,是广义的,泛指一切无韵的文字。(2)“散文”相对“骈文”讲,也是广义的,即指那些单行散句,不拘外形工整的散体文,即唐宋以后所称的“古文”。(3)现代的“散文”概念则更为狭小,它是与诗歌、小说、剧本相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包括记叙散文、抒情散文、报告文学、杂文等样式。为了区别于古代的“散文”概念,也称文学散文。(4)单指记叙、抒情散文,这类散文有时又称“纯文学散文”。因为中国作家讲究文采,即使是章表书奏、碑铭箴序之类应用文字,也不苟且为之,而是精心结撰,充盈着浓厚的文学色彩,所以要概括中国散文的发展线索,以采用广义的散文概念为宜,同时又要把握住文学性这一关键。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记叙文和论说文的集子是《尚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档案和部分追求古代事迹着作的汇编,其中所收集的大都是一些誓词、官府文告、贵族的告诫之词以及一些记述文字。据说原有百篇,年代“上断于尧,下讫于秦”(《汉书·艺文志》)。《尚书》的文字大都佶屈聱牙,不过已初具文学特质,并略能叙事,也运用了一些简单的修辞手段。
战国时代(公元前481—前221),七雄争霸,士人们纷纷着书立说,献计献策,谋猷筹划,一时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散文也在这种时代气氛中迅速地成长起来。首先得到较大发展的是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历史散文以《左传》、《国语》、《战国策》为代表,诸子散文以《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为代表。不过,由于儒、道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两大流派,所以,《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在文学史上的影响是最大的。这时期的散文基本特点是:(1)感情激越,富有哲理,论辩性强;(2)文章宏丽,辞藻华美;(3)多用寓言和比喻。到这时,散文的基本形式已经确定,散文史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奠基礼。汉代继承了战国时代的散文传统,但更讲究文采,而且偶句增多,有辞赋化倾向。在进入这个小高潮的同时,也暗伏着骈文的生机和散文的危机。然而,正是在汉代,产生了司马迁的《史记》,这部巨着达到了史传文学的高峰。《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规模宏大而又结构精严,无论是写景状物,还是刻画性格、抒情议论,都获得极大的成功。因而《史记》不仅被目为史书的杰作,而且其中大量的传记文字也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典范。
(一) (2)
骈文兴盛之后,散文之道式微。直到唐代,韩愈、柳宗元大力提倡“古文”,反对“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的过于矫饰、渐趋空洞的骈文,散文才重新恢复它的生机与地位。唐宋散文(古文)基本上直承秦汉的传统,但在杂记文、书信、序文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游记散文,更显得清新隽逸、生动活泼,起点就是很高的。后世的纯文学散文一直沿着这条轨道前进。明清的小品文是纯文学散文的一个重要时期,这时期的小品文吸收了唐代以来游记散文的精髓,又融入了魏晋南北朝笔记文的谐趣和隽永,具有十分独特的艺术魅力。
中国文学中还有两种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学样式:赋与骈文。赋导源于楚辞体,流行于两汉。它有诗的韵脚,尚铺张扬厉。骈文则兴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追求句式的整齐,强调对仗的工稳乃至音律的和谐,但不要求押韵。这两种文学形式总的成就不高,或流于芜累庞杂,或流于拘限声病,削足适履,但也不无杰作。
现代的伟大文学家鲁迅曾说:“小说和戏曲,中国向来是看作邪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