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奇境
9107200000022

第22章 一念之间:做自己的心理医生(6)

(5)对自己诸多苛求,毫无生活乐趣。

(6)对别人吹毛求疵,人际关系糟糕。

心理学研究证明,完美主义者与他们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恰恰成反比。开始的时候,他们担心失败、辗转不安,于是妨碍了全力以赴去取得成功;遭到失败之后,他们就异常焦虑、沮丧和压抑,想尽快从失败的境遇中逃避开去,但他们并没有真正地在失败中总结教训,想的只是如何避免尴尬。完美主义者背负着如此沉重的精神包袱,如何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呢?而且,他们往往在家庭、人际关系等方面也很不如意。

【心理调节】

那么,如何克服完美主义心理?

(1)接受“瑕疵”。没有“瑕疵”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盲目地追求一个虚幻的境界只能是劳而无功。生活绝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挫折和处于低谷时,自信和乐观尤为重要,切不可自暴自弃。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正因为生活中有让你感到沮丧、绝望的问题。你才会付出更多努力,才更懂得珍惜所得到的,即便是事情不尽如意,即便是失败,可那是和成功一样构成你丰富的人生体验,那才不枉活一世。人只有经受得住失败的悲哀才能达到成功的巅峰。不要为了一件事未做到尽善尽美的程度而自怨自艾。

(2)正确认知自我。既不要把自己的能力估计得太高,更不必要过于自卑。如果事事要求完美,将成为你做事的障碍。要在自己的长处上培养起自尊、自豪和工作兴趣,不要在自己的短处上去与人竞争。

不要对自己太苛刻,不要为了让周围每一个人都对你满意而处处谨小慎微,要有点“我行我素”的气魄,做事只要对得起自己的努力和良心,不要太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否则,遇到挫折就可能导致身心疲惫。

(3)设定短期合理目标。实际上,当你不追求完美,而只是希望表现良好时,往往会出乎意料地取得最佳成绩。寻找一件自己完全有能力做好的事,然后去把它做好。这样你的心情就会轻松自然,行事也会较有信心,感到自己更有创造力和更有成效。你的生活也会因此而丰实起来,变得富有色彩。

(4)学会放松和排解不快情绪。情绪的过分紧张和焦虑,会影响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始料不及的事,应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生活的规律和睡眠的充足,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并解决问题。学会倾诉和寻求帮助来排解不愉快,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心,找一个听你诉苦的朋友不会是太难的事。

克制自己的怒气——愤怒

【巴顿将军】

名扬天下的巴顿将军是许多人仰慕的对象,但他的一件决定他个人命运的小事却被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威廉姆·科尔比当做了警醒学生的反面教材。

1943年,二战著名将领巴顿在去战后医院探访时,发现一名士兵蹲在帐篷附近的一个箱子上,显然没有受伤,巴顿问他为什么住院,他回答说:“我觉得受不了了。”医生解释说他得了“急躁型中度精神病”,这是第三次住院了,巴顿听罢大怒,多少天积累起来的火气一下了发泄出来,他痛骂了那个士兵,用手套打他的脸,并大吼道:“我绝不允许这样的胆小鬼躲藏在这里,他的行为已经损坏了我们的声誉!”说完气愤地离开……第二次,又见到一名未受伤的士兵住在医院里,顿时变了脸,问:“什么病?”士兵哆嗦着答道:“我有精神病,能听到炮弹飞过,但听不到它爆炸。”(炸弹恐惧症)巴顿勃然大怒,骂道:“你这个胆小鬼!”接着打他耳光,“你是集团的耻辱,你要马上回去参加战斗,但这太便宜你了,你应该被枪毙。”说着便拿出手枪在他眼前晃动……很快地,巴顿的行为传到艾森豪威尔耳中,他说:“看来巴顿已经达到顶峰了……”狂躁易怒的性格,使本来有前途的巴顿没有再前进一步,面对有心理障碍的士兵,不是认真了解情况,加以鼓励,而是大打出手,完全失去了一个指挥官应有的风度修养,破坏了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失去了攀上顶峰的机会。“遗憾”之余,让人想起了一句老话:性格决定命运。

【心理分析】

愤怒是一种情绪状态,按照强度不同可分为轻微的愤怒、强烈的愤怒,甚至暴怒。和其他情绪一样,愤怒也会伴随生理上的变化:当你感到生气时,心率和血压会上升,同时能量激素、肾上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水平都会升高。

在日常生活中,引起愤怒的原因很多,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愤怒的情绪体验。愤怒是一种有害的情绪状态,常常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例如,同学关系疏远、师生关系紧张,而且长期、持续的愤怒对个体的健康损害也是极大的。《内经》上说:“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当人愤怒时,交感神经兴奋增强,从而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所以,经常发怒的人,容易患高血压、冠心病,而且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愤怒可使食欲降低,影响消化,经常发怒可使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发生紊乱。愤怒还会影响腺体的分泌功能。过度的愤怒甚至还会使人丧失理智,引发犯罪或其他后果。因此,控制愤怒的情绪十分重要。

【心理调节】

愤怒是一种情绪,如果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经常发怒,不妨试试以下几招。

(1)深呼吸。

从生理上看,愤怒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你的头脑此时处于一种极度兴奋的状态,心跳加快,血液流动加速,这一切都要求有大量的氧气补充。深呼吸后,氧气的补充会使你的躯体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情绪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虽然你仍然处于兴奋状态,但你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数次深呼吸可使你逐渐平静下来。

(2)理智分析。

你将要发怒时,内心里快速想一下:对方的目的何在?他也许是无意中说错了话,也许是存心想激怒别人。无论哪种情况,你都不能发怒。如果是前者。发怒会使你失去一位好朋友;如果是后者,发怒正是对方所希望的,他就是要故意毁坏你的形象,你偏不能让他得逞!这样稍加分析,你就会很快控制住自己。

(3)寻找共同点。

虽然对方在这个问题上与你意见不同,但在别的方面你们是有共同点的。你们可搁置争议,先就共同点进行合作。

(4)回想美好时光。

想一想你们过去亲密合作时的愉快时光,也可回忆自己的得意之事,使自己心情放松下来。如果你仅仅是因为一个信仰上的差异而想动怒,你不妨把思绪带到一个令人快意的天地里:美丽的海滩、柔和的阳光、广阔的大海……你会觉得,人生是如此的美好,大自然是如此的包罗万象,人也应该有它那样的博大胸怀,不能执著于蝇头小利……想到这些,你就容易控制自己的怒气了。

解开心灵的死结——逆反

【请先不要阅读第八章第五节】

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在《趣味心理学》一书的前言中,特意提醒读者请勿先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的故事。大多数读者却采取了与告诫相反的态度,首先翻看了那些内容,这就是逆反心理在作怪。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人们出于维护自尊的目的,对他人的要求偏偏采取相反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逆反心理作用下,人们常与要求者“顶牛”、“对着干”,常做出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

【心理分析】

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强烈的好奇心。当某事物被禁止时,尤其是在不加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于是,逆反行为就出现了。

(2)自我肯定的心理需求。对于青少年尤其如此。他们正处于性格形成和自我认识的时期,通过否定权威和标新立异可以满足自我肯定的心理需求。青年人不会满足于适应社会,他们还希望社会承认他们的价值和地位。因此,他们往往有意采取逆反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3)施教者的不足。施教者的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更容易引发受教者的逆反心理和行为。

(4)不良精神刺激。有的人遭受过种种挫折,受到了不良精神刺激,逆反心理变得十分严重。比如,有的人多次失恋,便认为人世间没有真正的爱情,如果谁说爱情美,他们就会大加否定。

【心理调节】

逆反心理虽然算不上一种变态心理,但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会使人(尤其是青少年)出现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深一步发展还可能使人出现犯罪心理。所以,很有必要施以防治。

(1)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升华自我。提倡自我教育,要求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学会把自己作为教育对象,经常思考自己、主动设计自己,并自觉能动地以实际行为努力完善或造就自己。

(2)自我完善,提高文化素质,丰富生活阅历。这是克服逆反心理的根本道理。广闻博见能使人避免固执和偏激;一个广闻博见的人,会很理智地处理问题,不会一味逆反。

(3)运用社会力量,提高素质培养。要把对青少年的思想情操等各方面的培养同社会政治生活、经济文化活动以及社会道德风尚联系起来,以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不致迷失方向。

(4)培养想像力。逆反者通常缺乏多渠道解决问题的想像力。我们的思想一旦被逆反心理控制住,那么我们的视野就会变得狭隘、短视和愚蠢。逆反心理使我们无法进行正确的思维和判断。对总是怀有逆反心理的人来说,努力培养起自己的想像力十分必要。它有助于开阔思路、摆脱偏执。宽容的思想方式和想像力可以通过自我思维训练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