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麻喇姑摇了摇头,道:“当年孝庄太皇太后曾说过一句话,她说:‘爱新觉罗氏家族不乏情种,而这个情种,却偏偏是皇帝。’这话,也许你们都以为她说的只是太宗文皇帝和世祖皇帝,其实这话也包含了当今皇上,皇上心中一直都有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孝懿仁皇后。但是因为有前车之鉴,所以皇上不敢太宠爱孝懿仁皇后,生怕一不小心,给她带来灾难,所以要保证孝懿仁皇后不受伤害,唯一的法子便是让孝懿仁皇后没有属于自己的孩子,可是天知道皇上心中多想要有他与孝懿仁皇后的孩子,所以他不忍心让孝懿仁皇后服绝育之药,而那时皇上忽然想到历史上的狸猫换太子,因此便也学着偷梁换柱,将四贝勒假作德妃所生,再抱还给孝懿仁皇后。不过因为德妃那时确实是怀了孕,只不过是早产,因而德妃并不知道孩子被调包的事。因而她一直恨孝懿仁皇后抢走了四贝勒。”
苏麻喇姑道:“这件事鲜少有人知道,除我与皇上及已薨逝的孝懿仁皇后之外,只有两个人知道。”“哪两个人?”黛玉急忙问道,她想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苏麻喇姑道:“是当今太后及宜妃。”果然!黛玉的心一沉,怪不得爹爹在自己上京之前一直叮嘱自己要当心宜妃,原是为此。
苏麻喇姑说到此处,不由得又叹了口气道:“可是皇上的一片心血终是白费,不知为何,这件事后来竟为惠妃所知晓,惠妃便将此事告知明相,明相知此是扳倒佟家的大好时机,自是不会错过,孝懿仁皇后知道后,为了保全佟家,便自尽了,临终前她来找我,让我务必保密此事,不要泄漏出去,否则四贝勒会招来杀身之祸。”接着,苏麻喇姑又道:“虽说我并不明白她所说的杀身之祸是指什么,但是我也知道皇上早立太子只是安抚索相罢了,并非出于真心,因而将来只怕迟早会因为夺嫡而将四贝勒牵扯其中,为了不让孝懿仁皇后失望,于是我便答应下来,便跟太后商量了后,决定再将四贝勒送至德妃处教养。可是没想到……”
黛玉听到此处,便有些头绪了,于是又问苏麻喇姑道:“苏妈妈,你可知当年六阿哥胤祚为何会到城墙边上,从而失足掉下护城河的?”苏麻喇姑皱了皱眉,道:“这我倒并不是很清楚,不过我却知道,当初去那城池上的阿哥并不是只有六阿哥一个,当时的四贝勒也去了,不过因为他生着病,便在房中休息,因而当时在城墙边上的便只有太子、八贝勒和六阿哥。大阿哥和九阿哥虽也在,却都没有靠近城墙。结果后来不知为何,突然传来一声惊叫,六阿哥便掉入了护城河中。但是因为当时是夜里,水流又急,所以竟没有能找到六阿哥的尸身,如今皇陵之中的只是个衣冠冢而已。”
“原来如此。看来此事远没有我想像中的那么简单,夺嫡之争,可能早在那时便已经开始了。惠妃和宜妃果然聪明,这招借刀杀人,坐山观虎斗的计策的确很厉害。”
过了许久,黛玉方从静心苑中出来,一同出来的还有荣贵妃和十二阿哥胤祹,三人的心情都很沉重,他们都没有想到康熙的心中背负着那么沉重的往事。想来,若是苏麻喇姑今日不说出来,他们亦难理解康熙为何自孝懿仁皇后薨逝后便再未立后,却不断地纳入一个又一个新的嫔妃,想来,他是在这些女子中寻找孝懿仁皇后的影子也说不定!
三人离开了静心苑,各自向各自的方向行去。这时,夕阳的余晖洒在这紫禁城中,却意外地让人觉得这金碧辉煌的紫禁城有些苍凉的色彩。
再说康熙此时并不知道黛玉去静心苑仅仅是单纯地探望苏麻喇姑这么简单,更没想到苏麻喇姑会当着荣贵妃和胤祹的面告诉黛玉当年自己摒弃了德妃所生的女儿,而用胤禛替代的事。他此时正在为胤禛和黛玉的事情烦恼。虽说黛玉一再地表明她要的是“一生一代一双人”的婚姻,而胤禛虽说不像太子以及九阿哥胤禟那样妻妾众多,但却也早已经有了一位嫡福晋,两位侧福晋,两位格格,早就已经不符合黛玉择偶的条件。可是康熙仍然将黛玉当作自己的儿媳,胤禛真正应该娶的妻子,大清未来的皇后。
可是康熙也很清楚林家的人的脾性,他们说出的话,做出的决定,绝对没有任何转寰的余地。想及此,康熙不由得后悔起来,如果当初不是自己一时心软,深觉对不起早薨的孝诚仁皇后,以及摒弃了其亲女的德妃,自己就不会不顾胤禛的感受,答应给索额图和德妃给胤禛指婚,而且还不止指了一个嫡福晋,更指了两个侧福晋,两个格格。不过好在胤禛并不是好女色的人,不然只怕还有更多的麻烦。
想到此,康熙不由得把账统统算到了索额图和德妃的头上,以至于后来将索额图罢官去职,甚至还将其处死,并在宣布罪状时道“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而德妃则在胤禛登基之前,被康熙寻了个罪过,赐了一条白绫,令其自尽陪葬。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这里暂且不提。
李德全一直站在康熙身边,见康熙紧皱双眉,自是知道康熙是在为胤禛和黛玉的事情烦心,却明白自己不能多嘴,因而只是劝道:“皇上,奴才在旁边冷眼看着,四贝勒和小玉主子心中皆是有彼此的。只是四贝勒不善表达,而小玉主子则迈不出心中的那道坎儿,所以才一直耽搁着。不过好在小玉主子年纪还小,还要等两年才及笄,到那时,小玉主子指不定就看到了四贝勒的好处,自己想通了,愿意嫁了也不一定的。”李德全曾跟随康熙一起去扬州给黛玉过过周岁,那时他便称黛玉为“小玉主子”,如今黛玉年岁渐大,他也还是改不了口。